為探測位於太陽系邊緣的天體,NASA於2006年1月發射了名為「新地平線號」的探測機。2015年7月14日,該探測機在最接近冥王星的位置拍攝記錄了大量冥王星的圖像和數據,並將這些信息發送回地球。
一些UFO研究人員對NASA公布的這些圖像進行了研究後發現,照片似乎拍攝到了冥王星表面上的神奇生物。在被命名為旅伴平原的地帶,某個探測機拍攝到的物體,不禁令人聯想到巨大的「蝸牛」。
在有著令人稱奇的紋樣的平原之上,發現一個疑似活物的黑色物體。
這個神秘物體背上有殼狀物,疑似頭部的位置還能看到像是觸角的東西,確實會讓人聯想到是一隻活的蝸牛。
潛藏於冥王星之上的巨大蝸牛的想像圖
不僅如此,照片上還能看到巨大蝸牛移動後留下的溝壑。這件事在網絡上一度引發熱議。
不過NASA則否定了這一發現,聲稱所謂的蝸牛其實是汙水凝結成的冰塊。他們認為平原上固態氮緩慢進行著熱對流。表面那些看上去如同細胞的圖案,其實是被加熱的固態氮在浮力作用下漂浮而起,下落時再次被冷卻後形成的。而冰凍水的密度比冰凍氮小,所以出現了這種巨大的冰塊漂浮在氮之上的情況。
探測機拍攝的冥王星全貌
不過大部分看過照片的網友並不接受NASA的這一解釋。讓我們共同期待更為深入的研究結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