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表面拍到巨型「蝸牛」移動痕跡,外星生物是否存在?

2020-11-21 科學美少男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新視野探測器飛過冥王星,人類首次近距離拍攝到冥王星的照片,發現其表面有「爬行痕跡」。曾經NASA發布該消息時激起了千層浪。

後來NASA出來闢謠宣稱:冥王星上的確是有東西在活動,但那並不是生命。不是生命,為什麼會動呢?

冥王星是死神星,表面不可能存在生命

冥王星,以古羅馬神話死神布魯託命名(對應古希臘神話哈迪斯),在沒被踢出九大行星之前是太陽系中最寒冷的行星。

其表面溫度低至零下245℃,離絕對零度零下273.15℃也不遠了。連地球大氣含量最多的氮氣(沸點-183℃,冰點-218.9℃)也只能凝結成固體。即使生命可以勉強生存,但也無法維持較大的個體。

地球生命起源漫長的研究中,人類了解到幾件事:

生命演化都是由簡單到複雜,等同於你要先學會數數,然後從幼兒園,慢慢上到大學學高數。

[多說兩句:很多人可能要說這不是廢話嗎?這看似簡單的道理很多人卻不明白,認為人一下就可以「捏」出來,或者可以瞬間出現在地球上,不需要經過任何成長(演化)。]

圖: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地球最早經歷了細胞結構由結簡單向複雜進行演化。這種演變單純依靠時間積累是沒有用的,私家車無論怎麼改裝都變不成F1賽車。

原核生物誕生於氧氣出現,採用的是無氧呼吸類似於發酵。真核生物則在氧氣充滿大氣後出現,因為氧氣代謝能量供應大,基於有氧呼吸才能發育出較為複雜的個體,在地球歷史中巨蟲時代、恐龍時代的超大個體都離不開高氧含量。

不過光把車換成F1也不行,因為氧氣是輔助作用,還要看「油」夠不夠。地球5.5億年前,一切準備就緒,卻不見一個動物就是因為「油」沒給夠,動物的油就是「糖」。

15億年前,多細胞出現,細胞終於組團成植物,在海洋中開始積累糖份,糖就是能量,達到了一定基礎,早期的「食海草」動物才開始出現,即5.3億年前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生命的演化都是環境條件高於生物生存條件,這個生物才會自然演化出來。而冥王星的條件如何?

或許有人會說,外星生物不可同日而語,不要拿地球人的眼光看待外星人,國外月亮肯定比國內的圓,類似的話。這個說法不無道理,人類是碳基生物,或許「蝸牛」是矽基生物。

碳基適合穩定環境,矽基生命適合極端環境,矽容易被氧化成二氧化矽,冥王星表面的無氧環境正好合適。然而無論什麼生物,只要是生命體都離不開能量,這是宇宙的客觀規律。

且不說冥王星表面溫度極低,「蝸牛」想抗住維持自身運轉,需要消耗自己多少能量。冥王星離太陽實在太遠了,哪怕是想吸取「日月精華」都鞭長莫及。

天文學第一性原理:地球遵守的物理法則,在冥王星同樣適用。

圖:熱力學第二定律(熵增定律)一個連宇宙都要遵守的物理法則,一個孤立的系統無法保持高度有序的狀態,混亂程度會自發地增加,就像房間你只要不定期收拾,它肯定會越變越亂。

薛丁格在生命的本質中描述到,生命以負熵(shang)為生。抵抗熱力學第二定律的辦法就是不再孤立,從外界汲取負熵。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人雖然個體不大,但是結構高度有序,特別是大腦,別看它只佔人體體重的2%,能量消耗卻佔到人體總量的20%,基於此人類才能孕育出文明。

冥王星表面雖然尚未接近絕對零度,但僅剩的溫度,不足以供養並維持照片中的「巨大的蝸牛」,即使地球上的原核生物去了也只會被「冷凍」。

如果說冥王星上存在生命,最後可能的位置是在被冰面覆蓋的海洋下,冥王星內部能量的宣洩口附近,就像地球的海底火山口。

「蝸牛」到底是什麼?

蝸牛雖然未必能表明冥王星存在生命,但是卻能表明冥王未「死」。科學家猜測:由於溫度太低氮凝結成冰,且密度比(水)冰要大,無法混合,各自成體。當冥王星發生地質運動,冰山就會在氮冰面上滑動形成移動的痕跡,而驅動力則源於冥王星內部能量。

相關焦點

  • 冥王星上拍到巨型「蝸牛」,引發科學界熱議,外星生命真的存在?
    在冥王星被除名同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隨即發射了一顆冥王星探測器。這顆名為「新視野號」的探測器在經過多年飛行後,終於在2015年7月14日抵達冥王星附近,而他傳回的第一張照片,就引發了科學界熱議。 在這張照片裡,探測器拍攝到了一個不明物體,乍一看,仿佛一隻巨型「蝸牛」正在冥王星地表緩慢蠕動。然而,根據冥王星上的自然條件來看。
  • 冥王星表面出現「爬行痕跡」,上面真的存在巨型生物嗎?
    冥王星表面出現「爬行痕跡」,上面真的存在巨型生物嗎?題主大概是看到了一張「大蝸牛」爬行的照片受到啟發才提的這個問題吧!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對冥王星的基本情況作一個簡單的了解。冥王星自發現之日1930年到2006年長達76年的時間裡,一直被當作是太陽的第九顆行星,距離太陽約59億公裡,由於距離太陽較遠,即便是太陽光也需要5.46小時才能到達冥王星表面,是太陽光從太陽表面出發到地球約0.14小時的約39倍。
  • 冥王星上拍到巨型「蝸牛」,引發科學家探討,外星生命真的存在?
    在2017年,荷蘭的調查機構曾經針對24個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進行過調查,結果發現,在2.6萬名受訪者中,有61%的人相信有外星生命所存在,更是有將近47%的人相信「宇宙中存在有外星智慧創造的文明」。
  • 冥王星發現「巨型蝸牛」,比人類大一億倍的生物真的存在?
    冥王星離地球比較遙遠,而且體積相對其他星球還比較小。人類對於冥王星的關注非常少,但隨著近些年來科技的進步,科學家對冥王星的探索也是越來越多。美國宇航局曾發射了一顆探測器,去探究冥王星。當探測器在探索冥王星的時候,發現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當時這個探測器從冥王星上拍了很多照片,然後把這些照片全部傳回給地球。
  • 冥王星出現超大型「生物」?形狀酷似現代版蝸牛,科學家給出答案
    人類一直都在尋找外星生物,可是在茫茫宇宙當中,想要找到外星生物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人類自從登上月球之後,便開始將目光放在其他星球上。如今,科學家們正在全力研究火星,因為不少人都認為在火星上存在著外星生命,火星曾經存在水源,而且含有大量的含鹽水體,並且在地表之下還有冰層,那麼在這些水體中是否存在火星生物呢?這是人們最關心的問題。
  • 出現爬行痕跡的冥王星,難道有外星生命,科學家這樣解釋
    外星人是許多人最喜歡的話題,天文學家希望能在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上發現外星生命,早些時候,從美國宇航局的新地平線號拍攝的照片中,發現了冥王星表面的「爬行痕跡」,事實上,我們知道冥王星原本是九大行星之一,但是由於各種原因,它在2006年被踢出了,後來太陽系中就剩下了八大行星,實際它離太陽也很遠
  • 冥王星上拍到巨型「蝸牛」,引發科學界熱議,外星生命真實存在?
    天文學上有很多不能用目前的科學解釋的東西,比如UFO是否存在?外星人是否存在?月球上發現類似於水的液體是什麼?這些問題需要等到科學的日漸進步,才會昭告於世,不過在世界九大行星上,科學家們就發現了冥王星一個較為怪異的現象,這一切還需要從冥王星開始說起。
  • 冥王星拍到一隻「蝸牛」,引發科學家熱議,外太空真有生命存在?
    不過「第十大行星」最終並沒有被承認,而且還影響到了冥王星,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正式定義行星概念,冥王星被「踢」出了行星,此後太陽系中便只有八大行星,不過天文學者以及科學家們並沒有放棄對冥王星的深入了解。
  • NASA冥王星拍到「蝸牛」,科學家爭議不斷,它是外星生命嗎?
    目前新視野號探測器觀測到在冥王星表面,疑似有一個「蝸牛」在爬行,難道冥王星上有外星生命嗎?答案肯定是沒有,正如冥王星的名字那樣,這顆星球基本上不可能有生命存在,因為它的環境實在是太惡劣了。首先冥王星的軌道偏心率非常高,距離太陽44~73億公裡,非常遙遠,能接收到的太陽輻射十分微弱,所以冥王星表面平均溫度僅為-229 ℃,最高也只有-218℃。
  • 探測機拍攝到冥王星表面有巨型蝸牛!?
    2015年7月14日,該探測機在最接近冥王星的位置拍攝記錄了大量冥王星的圖像和數據,並將這些信息發送回地球。一些UFO研究人員對NASA公布的這些圖像進行了研究後發現,照片似乎拍攝到了冥王星表面上的神奇生物。在被命名為旅伴平原的地帶,某個探測機拍攝到的物體,不禁令人聯想到巨大的「蝸牛」。
  • 外星拍到類似蝸牛的照片,引發學術界議論,外太空真有生命存在嗎
    ▲冥王之心宇宙中真的存在外星生物嗎在我們了解過「冥王之心」後,美國的「新視野」號探測儀,在二零一五年七月左右,在冥王星上拍到一個類似蝸牛形狀的東西,人們對外太空的探索一直沒有停下腳步,突如其來的「蝸牛」,更是激起了人們對外太空探索的好奇心,大部分人是一直堅信沒有外星生物的存在,也總有一小部分人一直在堅持著自己的說法,外太空中或許有未知生物,並且這些未知生物的大腦智慧比人類要高出許多。
  • 新地平線號拍到冥王星地表,照片裡出現神秘物體,它到底是什麼?
    新地平線號先是拍攝了一張冥王星全貌照片,然後將其發回地球,這才讓很多人第一次看到冥王星的真面目。但是在之後傳輸回來的照片中,科學家們發現有一張圖片上存在神秘的物體,該物體像是爬在冥王星的地表上移動。根據科學家的描述,他們從照片上清楚地看到了該物體爬動的痕跡,看起來像是一隻巨型的蝸牛。
  • 新視野號傳回一張照片,冥王星發現巨型生物,和外星人有關嗎?
    外星生物存在嗎?新視野號在冥王星發現不明生物,它是什麼?其他生命又是以怎樣形式存在呢?人類能否找到它們的身影呢?新視野號拍到有趣畫面根據概率來算,人類根本不可能是宇宙中唯一的高智慧生命,因為高智慧生命不具有唯一性質,有可能是人類科技有限,沒能發現地外生命,畢竟宇宙有很多地方是人類無法探索的,連自己的地球都沒能了解透徹,談何而來去了解整片宇宙呢?
  • 5年前冥王星上出現「蝸牛」,引起眾人爭議,最後結果如何?
    筆者龍葵草 一直以來,科學家都在探索地球之外是否存在生命,這是關係到人類未來發展的重要問題。於是我們開始打造火箭、探測器,派遣它們到各個有希望的星球上進行探索。
  • 冥王星為何被除名?衛星拍到巨型生物在其地表移動,體型堪比大象
    1930年,一位科學家拍攝到了一個移動的天體,最終,確定這個天體就是「X行星」,天文學家將「X行星」命名為冥王星。冥王星存在於太陽系邊緣的柯伊伯帶中,也是天文學家們在柯伊伯帶中所發現的第一個天體。不過,從冥王星被發現伊始,冥王星的真實身份就飽受人們的質疑。
  • 冥王星為何被除名? 衛星拍到巨型生物在其地表移動, 體型堪比大象!
    又或者,在冥王星除名的背後,有什麼不得不說的故事? 首先,讓我們一同來看一下冥王星「命運多舛」的發現之旅。早在19世紀40年代,天文學家首先通過經典力學分析天王星的軌道攝動,鎖定了海王星的位置,此後,又通過對海王星軌道攝動的研究推測,在太陽系邊緣,可能還存在著一顆「X行星」。
  • 新視野號發現冥王星上有蝸牛,科學家爭議不斷,是地外生命?
    冥王星「蝸牛」確實是由於美國宇航局(NASA)拍攝的照片,所報導出來的,這是由新視野號探測器觀測到的現象,並且還有清晰可見的圖片,所以很多人都在爭議這是不是真的「蝸牛」。從我們對冥王星的認識來看,冥王星的表面溫度大概在35到55K(-238℃到-218℃)之間,是不太可能有生命存在的,至少我們從地球表面上看到的蝸牛來說,這樣的溫度是不可能生存下來的。
  • 新視野號發現冥王星上有「蝸牛」,科學家爭議不斷,是地外生命?
    冥王星「蝸牛」確實是由於美國宇航局(NASA)拍攝的照片,所報導出來的,這是由新視野號探測器觀測到的現象,並且還有清晰可見的圖片,所以很多人都在爭議這是不是真的「蝸牛」。從我們對冥王星的認識來看,冥王星的表面溫度大概在35到55K(-238℃到-218℃)之間,是不太可能有生命存在的,至少我們從地球表面上看到的蝸牛來說,這樣的溫度是不可能生存下來的。
  • 新視野號發現巨型生物,宇宙中真的存在比人類大1億倍的生物?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能夠探索的宇宙範圍也在不斷擴大,在此基礎上,科學家們不斷提出有關外星文明存在的設想。 根據宇宙的尺度,生命存在並非具有唯一性,而是普遍性,只是由於人類的探索能力有限,目前我們還無法確定外星文明的存在。
  • 新視野號發現巨型生物,宇宙中真的存在比人類大1億倍的生物?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能夠探索的宇宙範圍也在不斷擴大,在此基礎上,科學家們不斷提出有關外星文明存在的設想。根據宇宙的尺度,生命存在並非具有唯一性,而是普遍性,只是由於人類的探索能力有限,目前我們還無法確定外星文明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