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是許多人最喜歡的話題,天文學家希望能在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上發現外星生命,早些時候,從美國宇航局的新地平線號拍攝的照片中,發現了冥王星表面的「爬行痕跡」,事實上,我們知道冥王星原本是九大行星之一,但是由於各種原因,它在2006年被踢出了,後來太陽系中就剩下了八大行星,實際它離太陽也很遠,近日點大約為30個天文單位,遠日點約為49個天文單位。
據估計,這個物體的大小可以達到幾公裡,它看起來像一隻在地上爬行的蝸牛,難道這個移動的物體是一個巨大的外星生物嗎?從地球上已知的生命來看,有著幾公裡的生命是沒有的,藍鯨作為全世界最大的動物,它的體長也只有30米左右,即便是已滅絕的最長生物雙室龍,其體長估計最多80米,離幾公裡的長度相差太遠,對於幾公裡大小的巨大生物來說,它首先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
但由於冥王星遠離太陽,很難提供足夠的能量,除非冥王星的內部可以向外輻射大量的能量,但這對於體積非常小的冥王星(比月亮小)來說是不現實的,雖然不排除宇宙中存在超大生物,但至少冥王星不存在,科學家估計冥王星表面溫度-223℃,因此,科學家認為冥王星不適合生命,所謂爬行的蝸牛,根據照片中黑暗區域的形狀來判斷,這是一個特定的拍攝角度,從其他角度再作判斷,得出的結論是不合理的。
科學家們從地質學的角度給出了答案,所謂的爬行的痕跡,只是冥王星地質運動過程中對流區的邊界而已,看起來像蝸牛的黑暗區域,實際上是漂浮在固態氮海洋上的冰山,而這些物體正沿著冥王星表面的軌道移動。
最後通過更深入的研究,科學家發現在零下223攝氏度的情況下,氮以固態存在,也就是氮冰,下層氮冰密度高於水冰,水冰在氮冰之上,兩者被分離成固體,當發生地質運動時,比如冥王星地震,漂浮的水冰就會自然移動,這個原理類似於北極和南極水中漂浮的冰山,冥王星上的軌道和運動物體不是由生物引起的,這是一種特殊的自然現象,對此科學家基於常理作出了解釋,或許有些事物是突破常理的。老鐵們是否接受這些觀點,歡迎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