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萬年前人都被發現,為何夏朝僅僅是四千年前,卻一直找不到?

2021-01-12 網易

2020-12-30 06:10:02 來源: 秋風文史

舉報

  幾十萬年前的北京人都已經被發現了,夏朝為何遲遲找不到?幾十萬年前的遺蹟只需要判定年代,而夏的遺蹟要判定它是「夏」。現實是找到一些遺蹟,但不知道是不是夏(或者說西方不承認)。舉個例子,如果有個文明,蓋土房子,不打地基,屋頂蓋植物,那它完全可以什麼也留不下。又或許,該文明的所有物品,被後續者全盤接受並且蓋上了後續者的名字,以至於被認為是後續者的文物。比如上個世紀的東西,你用本世紀的技術噴漆,也許後人會以為是你這個時代的。

  

  放在國外,夏朝就有可能是類似於大西洲一類的傳說。跟亞特蘭蒂斯同時代的文明肯定有,但不一定那就是亞特蘭蒂斯。商傳說自己祖先打敗了一個叫夏的敵人,但這個夏不一定是二里頭文化,二里頭的歷史也不一定是傳說中夏的歷史,因為沒有證據證明夏的譜系跟二里頭一致,很有可能只是一個歷史的巧合。

  

  其實意思就是說,二里頭文化遺址有可能其實就是商朝早期遺址。之所以認為夏朝不存在的聲音不斷湧現,是因為,商朝人沒記載過夏朝。所以二里頭遺址發掘之後,一直不能確定它是夏朝而不是商朝。而更早的龍山文化也沒有發現夏朝的證據,甚至龍山文化和黃帝哪個更早也沒有定論,而且黃帝到底是不是真正的領袖也很難說,因為三皇五帝和夏朝都是周朝人說的。

  

  二里頭文化遺址只能算夏晚期的都城遺址,而按照歷史記載,夏朝延續有400多年,為什麼研究夏朝世系和夏都的遷移,就是為了說明早期夏都和二里頭的傳承關係。但是考古上並沒有出現更早的符合夏都這一地位的城市遺址(相對於二里頭規模都偏小),這種文化的傳承關係也並不明確,所以夏和早商的分歧是比較大的。具體來說,二里頭的測序年代大概是在公元前1800年前後到公元前1600年,但是夏朝的歷史記載年代大概是在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600年。

  

  所以現在就定論二里頭是夏朝,總歸不嚴謹。最合理的可能是「夏文明」沒有文字,也就是個史前文明,也就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官方正式名稱即「國號」,而只能有他人取的代稱,比如「二里頭文化」。那個時代由於交通手段的限制,同時存在幾個政權的可能性也是有的,也不見得夏就是一個幅員遼闊的統一王朝,畢竟那個時代根本沒有道路和便利的交通工具,小國寡民才是基本的模式。那個時代,誰也沒法輕易對數百裡以外的一個人群實施有效的統治。如果有確實的證據能證明二里頭並不是一個部落,而是一個王權集中的文明國家,並且是一個年代早於商朝,不是商朝歷史的一部分,與商朝有著區別的另一個朝代。那麼,無論這個朝代自稱的名字是「夏」還是「冬」,這就是史書上的夏朝。

  

  夏,既沒有文字流傳,也沒有史料記載。基本上只能靠傳說。生產力也很低下,也沒有什麼經得起時間銷蝕的遺蹟留下。個人猜測夏可能是個部落,而且是個大不落,但在同期不唯一,它可能掌握了較其他部落先進的生產力,也許是修房子,也許是耕種,也許是畜牧漁獵,也許是製鹽等等,導致它的部族人口規模較大生存生產資料突出,並且在周邊部落中有較大的話語權取得了多數部落的認同,成為「共主」,但它並不如後來的國家那樣有各種機構進行管理各部落。

  而商則可能是由於某部落的生產力突進,比如制器等發展起來有了與夏有抗衡的實力,才一步步成為新的「共主」。所以如何辨別認知夏文化的爭議論點是需要進一步發掘研究。為什麼沒有什麼證據記載、證明,說不定是因為夏的青銅器技術太落後,又沒什麼可長期保留文字載體,所以至今難以找到證據。

  

  商進入中原以前,中原的確有一股勢力,這是疑古信古的共識,也是地下實物證實了的,大家的分歧就在於它叫不叫夏,雖然它在四期年代上跟早商有交叉,但是它肯定不是商,最大的區別是族屬,和生產生活方式,器皿形狀都和早商不一樣,有龍山文化晚期特徵。

  「夏」之前還有「虞」朝的說法,更早還有「唐堯」也就是堯開創的為「唐」,舜開創的為「虞」,禹開創的為「夏」。古代人關於堯舜禹的記載細節主要靠瞎猜,一個君主怎麼可能動輒在位幾十上百年?關鍵還不是個例,而是一大批在位者都這麼長。所以真實的歷史可能就是他們各自代表了一個朝代,只有「夏」因為離的最近所以記載的比較詳細,之前的只剩一個代表。

  

  文明和文化在考古學和歷史學上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只要證明有工具的使用,都能稱作文化,比如幾十萬年前的半猿人已經掌握了火和部分石器製作,都能稱之為文化。但文明的門檻就很高了,一必須要有大規模的社會群體組織,二大規模的文明實體的表現物,最典型的就是建築,三要有一定的社會分工,四就是有同時代的文字形式記錄,這幾條中第四條文字是最關鍵的文明因素,因為最早的文字是伴隨著私有制和剩餘產品大量出現而產生,而私有制和剩餘產品是人類文明產生的最重要的條件,而原始文化下的低下生產力和模糊的私有制無法形成發明文字的內在動力。

  

  現在中國各地都有古文明一直發現,都可以追溯到七八千年前了。所以商之前肯定是有一個王朝的,只是不一定叫夏而已。要證明夏最好的方法是文字,比如某個遺址出土帶有夏字的器物,或者帶有人名的器物,而這個人史書明確記載是夏人,比如某個國王或貴族,那夏朝就是毋庸置疑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幾十萬年前的北京人都被發現了,為何卻找不到夏朝遺蹟?
    世界上有四個文明古國,但是文明一直留存到至今而沒有斷層的只有中國一個,這幾乎是全球公認的,然而卻有人提出質疑,中古的歷史文化也可能早就斷層了,因為中國歷史上的夏朝,到現在都沒有被發現存在的痕跡,因此有人提出這樣的質疑。
  • 幾十萬年前的北京人都被發現了,為何卻找不到夏朝遺蹟?什麼原因?
    世界上有四個文明古國,但是文明一直留存到至今而沒有斷層的只有中國一個,這幾乎是全球公認的,然而卻有人提出質疑,中古的歷史文化也可能早就斷層了,因為中國歷史上的夏朝,到現在都沒有被發現存在的痕跡,因此有人提出這樣的質疑。
  • 為什麼上億年的恐龍化石都找到了,卻還找不到夏朝遺址?
    上億年前的恐龍化石乃至各種動植物的化石,現代考古發掘出來的有很多,但距今3600多年前的夏朝遺址在考古當中卻還沒有發現。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原因一點不複雜,恐龍化石等文物都是無意中發現的,而夏朝的遺址要刻意的去尋找,打個比方,你在街上意外撿到一塊錢和刻意去尋找打上記號的一塊錢,難度完全不是一個等級的!但這不代表夏朝遺址找不到!
  • 《海內經》是四千年前的世界地圖
    《海內經》是四千年前的世界地圖(BSBQ201)一、東海之內,北海之隅,太平洋以東、北冰洋以南的美洲地區。1、四千年前的朝鮮。《說文解字》:」朝,旦也,從倝,舟聲」。朝字古形,左面是旦,右面是舟。北美大陸南部,美國中西部,是一個圓形大盆地,是初升的太陽,是漢字「旦」的象形。北美大陸北部山地,是一個獨木舟,是漢字「舟「的象形。
  • 四千年前巨石被精準切割,誰幹的?科學仍無法解釋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幾十萬年的家園,承載了人類所有的歷史和興衰。它見證了黃沙漫天下金字塔的聳立,也曾看到過部落與部落之間殘忍的博弈。它是由法國探險家查爾斯·胡伯(Charles Huber)在1883年發現的。
  • MH370失事6年了,衛星為什麼找不到它?GPS和雷達都沒用嗎
    一般來說,發生空難都是無一生還,所以飛機在起飛前會經過嚴格的檢查,沒有問題之後才能起飛。在最近幾年發生的大型空難中,馬來西亞航空班機MH370的墜毀,成了空難史上抹不去的陰影。時間回到2014年3月8日凌晨,MH370從馬來西亞吉隆坡國際機場起飛,目的地是北京。從吉隆坡到北京的路程不算長,以飛機的速度只需要不到6小時的時間就能抵達。
  • 四千年前的氣候突變與古文明的衰落(上)
    四千年前的氣候突變  近十年來,古氣候學中有一個蓬勃發展的方向,這就是氣候突變的研究。有人把小冰期排作全新世的第0次冷期。全新世中的最暖時期稱為大暖期,約發生於第5次冷期及第3次冷期之間(距今約8000~3000年前)。
  • 織女星是中華民族的族星 是一萬四千年前的北極星
    把織女星這個「天元」投射到一萬四千年前的漢水(古漢水)之畔,我們就找到了中華文明的「元點」。這裡就是中華文明的源頭。   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就從這裡開始......     中華曆元年——華元為公元前11997年,甲子歲,(西方略歷逆推)5月7日,北半球立春,太陽走到黃道上的一顆亮星——軒轅十四,這是春天的開始......
  • 為什麼能發現幾億年前的三葉蟲化石,卻找不到進化中的人類化石?
    相信大家可能有一個疑問,為何我們能夠找到幾億年前三葉蟲(生物)的化石,確實找不到進化半路中的古人類化石?這是不是說人類進化是錯誤的?其實並不是。三葉蟲在早期的海洋中繁殖的非常成功,很容易達到數十億,它們的數量如此龐大,持續了數億年。
  • 費米悖論詳解,人類一直都找不到外星人,或另有玄機
    如果宇宙太空中的生命存在普遍性,那麼人類又為什麼找不到這些生命的存在呢 1964年,俄羅斯的物理學家尼古拉卡夫謝夫提出了宇宙等級論。一級文明可以使用地球上所有的資源,而從一級文明的標準來看,其實人類目前是不能夠稱之為一級文明的,甚至可能才是剛剛發展而已。不過,人類文明也是從近一個世紀才開始的,所以人類發展到一級文明可能也僅僅只是接下來幾百年的事情了。
  • 費米悖論詳解,人類一直都找不到外星人,或另有玄機!
    費米悖論講述的是有關尺度和概率的論點和稀缺的證據之間的矛盾,從宇宙誕生的130多億年的時間,來看待整個宇宙太空中的星球,並且以地球為例子,在宇宙太空中很可能會存在著大量的文明,這非常符合平庸原理。如果宇宙太空中的生命存在普遍性,那麼人類又為什麼找不到這些生命的存在呢?
  • 夏朝真的存在嗎?這一直是一個比較有爭議的問題,該怎麼解釋呢?
    我們是華夏兒女和炎黃子孫,這句話最初就起源於商朝,黃帝和炎帝的後裔建立了夏商周,經過夏商周三朝的發展和民族的融合,華夏才正式形成,中國人才有了統一的民族認識,我們都是華夏兒女。否認夏朝的存在,就是否認了我們中國民族的歷史傳承。首先,夏朝存在於否在中國史學界一直存在爭論。像我的老師之中,就存在分歧。我有一位老師上的第一節課,就說夏朝不存在。
  • 中科大教授表示:夏朝就是古埃及,這次國內外的網友態度都一邊倒
    其他的王朝都給出了相應可供參考的史書,但卻沒有夏朝的人對於夏朝的記錄。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是後來是考古學者們,根據史書推測的夏朝存在時間。但關鍵性的東西一直都沒有被尋找到,因此,關於夏朝是否真實存在的爭論就在考古界傳開了。中國的歷史學家們都努力地尋找夏朝的存在證據,為了證明夏朝是真實存在的。
  • 姓氏稀有的明星:鹿晗算一個,四千年算一個,她的姓氏一直被讀錯
    每個人出生的時候,父母都會絞盡腦汁的自己的寶寶起名字,起名字的時候呢,還會有很多的講究,不僅要有寓意,還要叫的好聽,還要容易被記住,在以前還會找人給孩子算一算叫這個名字好不好,總之起名字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因為有記憶點的名字就意味著社會上能有更多的機會。
  • 三星堆遺址會不會就是一直都未找到的夏朝都城?
    歷史文獻記載的夏朝核心區域在伊洛河流域,夏朝的先人,從鯀到禹,其活動中心一直在嵩山周圍。夏朝立國之後,即便頻繁遷都,從陽城(河南登封)、陽翟(河南禹州)、安邑(山西運城)、斟潯(河南洛陽)、老丘(河南開封),夏朝都城也一直未出中原的核心區域。
  • 《BMC生物學》:東西方人四千年前已混血
    新疆小河5號墓地的木乃伊,同時擁有歐洲和西伯利亞的遺傳標記  吉林大學的科學家4月16日宣布,他們對我國現存最早的木乃伊
  • 夏朝為何不被承認?因為它缺少這個重要的條件
    然而大禹在年邁時,沒有按照禪讓制退位讓賢,卻將部落首領之位傳給了他的兒子啟,開啟了世襲制的先河,並由此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夏朝。「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這是我們學歷史的時候耳熟能詳的的一句話。而這五千年的歷史,往前推算的話大概可以推到三皇五帝時期,但這個時期屬於較為原始的部落形式,不是一個正統的王朝。因此目前中國歷史學術界真正較為認同的中國歷史起點,就是從夏朝開始的。
  • 四千年前阿納斯拉巨石被精準切割,誰幹的?科學仍無法解釋
    今時今日,由於先進的科學技術,人類對地球的認識與幾千年前相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然而,正如蘇格拉底曾經說過的,「你知道的越多,你就越感到無知」。隨著對地球的不斷研究,人們越來越能體會到這顆藍色星球帶來的震撼,感受到隱藏在其中的未知。
  • 貴州大學教授直言:夏朝就是古印度,國內外的學者態度全都一邊倒
    雖然中國歷史一直將夏朝當作第一個王朝,但是不管是世界歷史學界,還是國內的歷史學界,對夏朝的存在一直都抱有一種疑問,由於一直都沒有出土夏朝遺址,夏朝作為第一個王朝的「正統」也沒有得到認可。《禮記·表記》:虞夏之質,殷周之文,至矣。
  • 為何人類始終找不到外星文明?科學家給出三種解釋
    為何人類始終找不到外星文明?科學家給出三種解釋你有沒有想過宇宙中除了人類,是否還存在其他高等文明?為了揭開這一秘密,自從人類發現無線電波之後,人類已向太空中發射了許多信號,但至今為止,人類尚未發現任何高等文明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