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女星是中華民族的族星 是一萬四千年前的北極星

2021-01-20 漢天文王笑東

   公元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北京天安門上向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今天成立了!當時織女星正位於天安門上穹頂。

  我們的國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但直到今天,我們的曆法依然使用西方偽元(所謂的「公元」,又稱耶元)。這個西方偽元只是把一個冬至(太陽神的節日)是禮拜日的「年」定為耶穌誕生的「耶元」,後來為了淡化宗教色彩改為「公元」。使用的是曆法的逆推法,而不是依據歷史記載。


  習近平總書記說:考古證實了中國百萬年的人類史 ,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年的文明史。


   中華文明的源頭在哪來?

   華山之陽,漢水之濱。

   中華文明有華服之美,是一位美麗的偉大的女性,她是中華文明的始祖母,她就是華胥。

  

   當我們再次仰望星空,把我們的目光聚焦到牛宿的織女星的時候,我們又找到了中華文明的「天元」,織女星是中華民族的族星。把織女星這個「天元」投射到一萬四千年前的漢水(古漢水)之畔,我們就找到了中華文明的「元點」。這裡就是中華文明的源頭。

   中華文明的偉大復興就從這裡開始......


     中華曆元年——華元為公元前11997年,甲子歲,(西方略歷逆推)5月7日,北半球立春,太陽走到黃道上的一顆亮星——軒轅十四,這是春天的開始......


    中華文明是星空文明,是宇宙文明,是建立在堅毅而精勤的宇宙觀測基礎之上。

    如果從天文觀測史來推斷,中華文明至少有一萬四千年的天文觀測史。

   中華文明的源頭在天上,是一萬四千年前的星空。一萬四千年前,漢水之畔(古漢水)之畔的先民們,仰望當時的北極星——織女星,天漢和整個星空都圍繞著織女星旋轉。「中華」就是一萬四千年前的織女星,她在宇宙中心閃耀......而今天的北極星——勾陳一,和兩千多年前的帝星,四千多年前的天乙星和右樞星,與之相比則都很暗淡。

    上古先民們於是匯聚到漢水之畔的某一個地方定居下來,那是一座四面環山,三面環水的王城,與天上的織女星對應。

    這個地方是哪裡?閬中.......

    那個王城的女王是誰?華胥......

    先民們把野蠶馴養成了家蠶,織成了華麗的絲綢.....



 一萬四千年前 古漢水之畔,閬中的星空



  閬中古城 華胥廣場華胥塑像旁  

  宋歌老師在創作油畫《中華之光》



庚子歲十月初三甲子日 漢天文學宮織女星升起......




  閬中古城筆向街 漢天文學宮



一種銀河風浪生



明末清初時期,敏感的蘇州詩人吳梅村在他的《七夕感事》中,感知到了宇宙空間變化而導致的天地能量驟變——

「天上人間總玉京,今年牛女倍分明.......一種銀河風浪生.......」

前國土資源部遙感中心總工陳蔭祥先生在他的學術專著《核動力地球學》中首次提出「明清宇宙驟變期」的觀點。

明末曆法還徘徊在中西曆法之爭,明王朝的欽天監官員們試圖把伊斯蘭的回回太陰曆和天主教的格裡高利太陽曆,融合到延續了數千年的採用陰陽調歷的黃帝律歷體系。然而甲申國變,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攻入北京。崇禎十七年甲申歲三月十九丁未日子半剛過,公元1644年4月25日,當織女星從紫禁城的東北地平線冉冉升起,一輪明月中天,漢民族最後一個皇帝崇禎帝在京師萬歲山殉國.......詩人吳梅村在他的遺作《石頭記》中寫到:


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


隨後,來自北方遊牧民族後金(滿族)入關,強令放下武器抵抗的漢民族削髮易服。詩人吳梅村在《織女》一詩中記錄了這段漢民族真實的歷史:


軋軋鳴梭急,盈盈涕淚微。

懸知新樣錦,不理舊殘機。

天漢期還代,河梁事已非。

玉箱今夜滿,我獨賦無衣。


清朝雍正皇帝胤禛試圖調和滿、漢兩個民族之間的傷痕,他在《處暑七夕》中寫到: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稿成今夕會,淚灑隅年愁。

梧影風吹落,璇宵火正流。

將陳瓜葉落,指影拜牽牛。


處暑」是西漢時期漢曆始祖落下閎在「太初曆法」中,用來定「七月」的「中氣」。滿清使用漢歷的結果,加速了民族的大融合。



落下閎漢天文學宮筆記







相關焦點

  • 織女星:下一任的「北極星」
    從地球上的北半球看,北極星的位置幾乎是不變的,所以我們可以利用它來判別方向。北極星指的是最靠近北天極的一顆星,現在的北極星是小熊座 α星,也叫勾陳一,距離地球433光年。但是,由於歲差的原因,北極星也在發生變化。
  • 織女星在11700多年後將成為北極星
    織女星在11700多年後將成為北極星 2014-08-04 11:11:51  七夕的主題人物是牛郎織女,對天文學家來說,織女星是一顆非常重要的星。簡單地說,它是一顆標準星。  我們知道,視星等(就是通過肉眼看星星,根據星星的亮度來把星星分類)最早是由古希臘天文學家喜帕恰斯制定的,他把自己編制的星表中的1022顆恆星按照亮度劃分為6個等級,即1等星到6等星。等級越高,則越暗。在我們人類肉眼的視力範圍,最暗可以看到6等星。天上最亮的星,是天狼星。
  • 你沒看錯,未來織女星將取代北極星地位
    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織女星(曾經的北極星)既然是女人的節日,我們就先說織女星。織女星(Vega)是一顆恆星,又稱為織女一或天琴座 α(α Lyrae),是天琴座中最明亮的恆星,距離地球約 25 光年。由於其極高自轉速度,它呈現明顯的扁球狀,赤道半徑比極半徑大 19%。
  • 會「輪班」的北極星,原來「織女星」也將成為新的北極星!
    「北極星」可以說是我們最熟知的星星之一,不過「北極」可並不是這顆星的名字,只是因為它目前作為最靠近北天極的恆星,所以才叫它「北極星」。因此「北極星」這個名字,它更像是一個稱號或者角色,它會由不同的恆星去扮演,這顆星實際上的名字做「小熊座二號」,也叫做「勾陳一」。
  • 12000年後織女星變身北極星,北極星縮小3000倍,卻更加明亮
    這就是織女星了。現在想想真的很佩服古時候人們的想像力。他們通過天上星星創造出了這麼動人的故事傳說。現在的科學家告訴我們,天空中牛郎星和織女星以及那條把它倆分隔開來的銀河都是浩瀚的銀河系的一部分。牛郎星和織女星之間相距大約16.4光年。也就是說,牛郎星發出的光要經過16年5月的時間才能到達織女星。
  • 織女星是怎麼回事兒?天琴座裡的織女星在哪裡
    很多人都知道天上有一個織女星,這個名字一聽就知道是中國人自己命名星星,因為織女是中國神話故事中的人物。織女星是天琴座裡的一顆亮星,叫做天琴座 α (阿爾法)。織女星是夏夜星空裡最著名的亮星之一。平常人們都管它叫做織女星,在某些國家,稱之為「夏夜女王」。
  • 織女星位於哪個星座?
    織女星的年齡只有太陽的十分之一,但是因為它的質量是太陽的2.1倍,因此它的預期壽命也只有太陽的十分之一;這兩顆恆星都在接近壽命的中點上。一起跟小編看看織女星位於哪個星座吧~它與大角星及天狼星一樣,是非常靠近地球的恆星,距離地球只有25.3光年;它也是太陽附近最明亮的恆星之一。在古代漢民族的「牛郎織女」神話中,織女為天帝孫女,故亦稱天孫。天文學家對織女星進行過大量的研究,因此它「無疑是天空中第二重要的恆星,僅次於太陽」。
  • 《海內經》是四千年前的世界地圖
    《海內經》是四千年前的世界地圖(BSBQ201)一、東海之內,北海之隅,太平洋以東、北冰洋以南的美洲地區。1、四千年前的朝鮮。《說文解字》:」朝,旦也,從倝,舟聲」。朝字古形,左面是旦,右面是舟。北美大陸南部,美國中西部,是一個圓形大盆地,是初升的太陽,是漢字「旦」的象形。北美大陸北部山地,是一個獨木舟,是漢字「舟「的象形。
  • 請定好您的鬧鐘,今晚我們來欣賞下天龍座和五千年前的「北極星」
    今晚,如果你置身夜空下,你將能看到天龍座這條巨龍盤繞著北天之星——北極星。文章開篇的插圖是約翰內斯·赫維留(Johannes Hevelius)繪製於1690年的古老星圖中的天龍座。看到圖中的圓圈了嗎?這個圈表示北天極在26000年周期內的位置變化。26000年的歲差周期使得北天極相對於恆星背景逆時針旋轉。任何一顆最接近北天極的恆星便是北極星。
  • 織女星-我們夜空中第二重要的星球(內含視頻)
    光年,它在我們夜空中被稱作第二重要的星的原因之一是源於織女星曾經是我們北極星的事實。大約公元前12 000年這是我們的正北方,所有星星都圍繞著這顆星去移動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隨著地球每日以自軸旋轉,它也開始偏移,好像一個極點,每25770年完成一次偏移現在,地球的轉軸指向北極星,但14 000年前,他指向了這裡,織女星地球仍在旋轉,沒有停下,旋轉速率大約為每一度11 000
  • 談談如何尋找北極星
    談談如何尋找北極星前不久,有位天文攝影愛好者向我詢問尋找北極星的方法。應當說,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具有實用價值的問題。為此本文先說明什麼是北極星?它有何特點?然後再介紹幾種尋找北極星的方法。通常,我們將北極星的稱號授予離北天極很近並易認的恆星。而北天極就是地球自轉軸通過北極延伸到天空上的那個位置。由於地球自轉軸的進動,使北天極以25800年的周期圍繞黃極運動。
  • 北極星是指哪一顆恆星?為什麼它能夠一直處於地球的正北方?
    而古人在觀察研究星星運動的時候,一個重要的參考物就是北極星,因為它不會跟其它星星一樣,會變動,它一直堅守自己的崗位,永恆定位在正北方。所以北極星是古代航海、野外活動辨認方向的一個很重要指標,另外也是小至觀星入門之辨認方向星座,大至天文攝影、觀測室赤道儀的準確定位等皆為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於北極星最靠近正北的方位,千百年來地球上的人們也靠它的星光來導航。
  • 如果用織女星替換太陽,地球會怎樣?
    這兩顆亮星和天津四又組成了夏季大三角,其中最亮的是織女星。同時,織女星也是夜空中肉眼可見最為明亮的恆星之一,位列全天第五,北半球第二(除太陽之外)。過去很長時間以來,天文學家進行過最多研究的恆星無疑是離地球最近的恆星——太陽,而第二多的則是織女星。
  • 如果用織女星替換太陽,地球會怎樣?
    在北半球夏季的夜空中,銀河橫跨天空,織女星和牛郎星遙相呼應。這兩顆亮星和天津四又組成了夏季大三角,其中最亮的是織女星。同時,織女星也是夜空中肉眼可見最為明亮的恆星之一,位列全天第五,北半球第二(除太陽之外)。過去很長時間以來,天文學家進行過最多研究的恆星無疑是離地球最近的恆星——太陽,而第二多的則是織女星。
  • 牛郎星和織女星如何相會?
    牛郎星和織女星非常容易辨認,它們在銀河兩側和天津四共同構成夏季大三角。以下圖片中就是牛郎星和織女星的信息對比。牛郎星距離地球大約16.7光年,是牛郎星全天第十二亮的恆星,位於天鷹座又被稱為天鷹座α或者河鼓二,在天球上的位置赤經19時48.3分,赤緯8度44分。
  • 地球在「搖晃」,北極星位置將被取代,替代者我們都很熟悉
    北極星北極星將被取代,替代者什麼來歷在2019年7月12日的一項科學報告中指出織女星至於織女星未來將取代北極星,成為我們新的北方,其實並不奇怪,因為它在之前就曾經是我們地球的北方。大約在公元前 12000 年,織女星就曾經是我們地球北半球的極星,所以,它未來再次成為我們的北方,應該說是一種輪迴吧。不過,從目前來看,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地球的北方還是由北極星指引,織女星取代北極星,那是很久以後的事情了。
  • 七夕織女星 | 銀河系愛情故事
    天界的判官有很多學者認為,在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的文獻中就已經有了織女星的記載,甚至有人認為它的古代名稱可追溯至萬餘年前。隨著地軸指向的進動和時間的推移,歷史上的北極星也在緩緩更替。如今的北極星是小熊座α,但是在大約12000年前,織女星才是最接近北天極的恆星。
  • 北極星與歲差
    42『已經很小了,然而這個數字在未來幾十年內仍然會不斷減小,直至2100年減小到27』38』』的最小值。不過,與其說北極星在靠近真正的「旋轉中心」,不如說「旋轉中心」在靠近北極星[2]。至此,為了保證表述的清晰,我們需要引入一些術語。
  • 「北鬥七星」到底是怎麼組成的,北極星會移位嗎?
    hello,大家好我是愛分享的小廝今天給大家說說太空中的北極星名詞解釋星空:指從地球上望向宇宙所有星球的視野集合。織女星是天琴座的a星,由織女星向東南方看,隔著淡淡的銀河會看見一顆略顯黃色的亮星,這就是天鷹座的a星,即我們常說的牛郎星。如果你是一位有心人,你不難發現在北方上空有一顆非常明亮的星,這就是北極星。在夜晚,你如果迷失方向,那麼你只要面對它,正面就是北,背後是南,右為東,左為西。人們常用它分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