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壓電馬達的觸覺響應解決方案

2020-12-06 電子產品世界

隨著觸控螢幕在手持式消費類設備中逐步替代機械按鍵,由於缺乏觸覺響應,消費者開始提出對實時響應的需求。用戶已經習慣了按鍵按下時表示成功操作按鍵輸入的機械觸感,如圖1所示鍵盤。近來,由於缺乏好的觸覺反饋設計,從而帶動了電子觸覺響應系統的需求。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6180.htm



圖1. 基於軟體的按下激活按鍵

  使用壓電驅動實現觸覺反饋是一種比較有前途的方法,這種方式已經在少數消費類設備中應用了很多年。壓電式觸覺反饋具有很多優點,包括:快速響應、超薄外觀、低功耗以及大量可以利用的壓電材料和組裝工藝。

  壓電特性和比較

  壓電材料有各種不同的形狀、尺寸、厚度、電壓範圍、作用力和額定電容,可以加工成特定形狀,以滿足特殊應用及封裝的需求,並可以提供單層和多層結構。多個壓電體可以實現較強的觸覺反饋和多種不同的觸感。

  工作在諧振點及其附近的壓電驅動應用包括:

  ●振動激勵和消除

  ●微型泵

  ●微型雕刻系統

  ●超聲鑽孔/焊接/雕刻/解剖/計量

  工作在諧振點以下的應用包括:

  ●觸覺響應

  ●圖像穩定

  ●自動對焦系統

  ●纖維光學校準

  ●結構變形

  ●磨損補償

  壓電工作原理

  低於諧振頻率時,壓電體可以簡單地用一個電容模擬。當直流電壓加在壓電體兩端,構造和物理形狀不同的壓電體會產生不同的形變(圖2)。



圖2. 簡化壓電體模型

  庫侖定律指出Q=CV,但在壓電體中電容不是常數,這是因為電容極板間距會隨著電壓變化而變化。

  當對壓電體施加電壓時,由於極板間距離發生變化(圖3A),電容量也會隨之改變。壓電體位移正比於電場強度,而電場強度是極板間電壓和距離的函數。外加電壓和壓電驅動器產生的作用力保持著合理的正比關係(圖3C)。

  在大多數壓電驅動器移動範圍內,壓電體等效電容的電荷與位移量都保持近似正比關係。如果等效電容極板間沒有漏電流,即使極板與電壓源斷開,仍能夠保持位移量。



圖3. 位移量和作用力與外加電壓

  作用力正比於壓電體外加電壓(圖3)。作用力(相對於時間)是影響觸覺響應的主要因素,它決定了用戶的感覺,使用多層壓電體可以改進位移量。


相關焦點

  • 詳解壓電觸覺技術:從致動原理到驅動
    [1]145ednc觸覺比較表中有些小瑕疵。我們感受到的回饋力是來自致動器的運動力。為什麼業界要用加速度來比較回饋強度?你在比較表中看到的加速度值是基於每個觸覺致動器在相同質量(Mass)上進行加速度計的測量結果。
  • 壓電馬達是什麼 壓電馬達的驅動設計解析
    當需要線性運動而不是旋轉運動時,工程師會考慮添加機械轉換裝置或者使用線性感應馬達。然而,由於控制、公差、反向間隙等電氣和機械問題,傳統的電磁馬達通常不能提供直線運動所需要的高精確(無論是轉子馬達、線性馬達,不論是大是小)。幸運的是,目前有了一個可行的替代方案——壓電馬達,它廣泛應用於需要精確控制的微小直線運動中。
  • 對比三大主流觸覺反饋技術:ERM、LRA、壓電各有什麼優劣?
    基於某些材料的壓電效應,此技術比ERM電機具備更多優勢。壓電解決方案不需要轉動偏心質量,而需要使用壓電驅動器,透過壓電驅動器的致動器材料發送高壓電源,使其變形並產生觸覺反饋。接下來我們將一起了解壓電和ERM觸覺的區別,以及你在應用中應該使用的觸覺技術。TJkednc壓電觸覺vs. ERM觸覺觸覺學中的加速度與你感覺到的觸覺反饋強度相關;致動器可達到的加速度越高,其產生的觸覺反饋越強。
  • 北京大學董蜀湘課題組利用「超材料」思想設計納米步進壓電馬達並取得重要進展
    壓電步進馬達是一種利用壓電效應,將電場能轉化為機械能的納米級驅動器件,具備結構緊湊、無電磁輻射、定位精度高、無噪聲等優點,是高精度納米級定位系統如光刻機中的關鍵核心部件。傳統的壓電步進馬達主要包括慣性馬達和蠕動馬達,但都存在局限性:慣性馬達的反衝行為產生嚴重的「回拖」現象和低的工作效率;蠕動馬達基於「尺蠖」(inch worm)機理產生步進運動,至少需要三個獨立的壓電致動元件來實現抱緊、鬆開、伸縮等步驟,結構非常複雜。
  • 手機馬達到底有什麼用?怎麼來區分各種軸的振動?
    怎樣才算一顆好的震動馬達然而早在好幾年前,iPhone就已經做出十分優秀的震動反饋,那時候,安卓陣營普遍還不怎麼重視這個體驗。決定一部手機震動反饋好壞的,主要是手機的震動馬達,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震動馬達分為三種:轉子馬達(ERM),線性馬達(LRA)和壓電馬達(Piezo)。
  • 基於DSP的數字掃描探針顯微鏡的硬體解決方案研究
    spm系統方案及其缺陷 現有的spm系統主要基於pci形式,該方案中,計算機通過pci卡和spm控制板保持通信,整個電子控制系統的流程圖如圖1所示。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1555.htm
  • 基於PZT壓電陶瓷的光相位調製!
    打開APP 基於PZT壓電陶瓷的光相位調製! PZT壓電陶瓷具有逆壓電效應,即在施加電壓信號下可產生對應電壓信號的微位移,且具有納米級高解析度及微秒級響應速度的特點,滿足對光相位調製的精度。PZT壓電陶瓷移相器也是各種幹涉儀器中的主要組成部件,它的精度將直接影響幹涉儀的測量精度。
  • 東南大學解決分子壓電材料世紀難題
    中青在線訊(實習生 季天宇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潤文)近日,東南大學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東南大學研究團隊合成首例達到無機材料壓電性能的分子材料,分子鐵電、壓電材料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研究進展,解決130年來制約分子材料壓電性的世紀難題。
  • 機器擁抱「觸覺反饋」的正確姿勢是什麼? | 雷鋒網公開課
    我們看到這次 iPhone 7 的 Home 鍵在觸覺反饋技術上又進了一步,採用了非常昂貴、體積也很大的線性振動馬達。正所謂「內行看門道」,講講你們看到的情況吧?但是此種馬達價格昂貴,價格都超過 1 美金,有些接近 10 美金,現在主要是 iPhone 使用此馬達。
  • 基於ARM的高解析度壓電陶瓷驅動電源
    關鍵詞:ARM;壓電陶瓷;驅動電源;PI控制器0 引言 壓電陶瓷驅動器(PZT)是微位移平臺的核心,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壓電陶瓷的逆壓電效應產生形變,從而驅動執行元件發生微位移。壓電陶瓷驅動器具有解析度高、響應頻率快、推力大和體積小等優點,在航空航天、機器人、微機電系統、精密加工以及生物工程等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然而壓電陶瓷驅動器的應用離不開性能良好的壓電陶瓷驅動電源。要實現納米級定位的應用,壓電陶瓷驅動電源的輸出電壓需要在一定範圍內連續可調,同時電壓解析度需要達到毫伏級。因此壓電陶瓷驅動電源技術已成為壓電微位移平臺中的關鍵技術。
  • 新型無遲滯觸覺傳感器摸一摸就知道
    顯然我們也希望人造電子皮膚也有著同樣的能力,一個理想的電子皮膚應當具有高靈敏度、低遲滯和快速響應能力,同時還應當具有柔性。可惜儘管從材料和結構的角度上已經有無數先行者嘗試在電子皮膚上實現上述性能的結合,但是對於本身具有粘彈性的橡膠基底來講,靈敏度和遲滯性之間的衝突依然很難避免。
  • 中國解決分子壓電材料世紀難題 以後可以用衣服給手機充電
    相關研究結果以「An organic-inorganic perovskite ferroelectric with large piezoelectric response(《一種具有巨大壓電響應的有機-無機鈣鈦礦鐵電體》)」為題於美國東部時間2017年7月21日發表在國際頂尖學術雜誌《科學》(Science)上。
  • 基於凝膠的人造光子皮膚觸覺傳感器
    基於凝膠的人造光子皮膚觸覺傳感技術人造光子皮膚(p-skin)作為一種不尋常的觸覺傳感技術,受到應用光譜學快速發展的技術支持和先進光子通信需求的推動。這種柔性人造電子皮膚比電氣/磁性裝置更不易受環境影響的影響,具有很高的穩定性。
  • 利用智能功率模塊(IPM)來驅動三相感應馬達(IM)
    標量控制(V/f 控制)的簡易性有助於確保穩健性,但另一方面,它只能滿足一定的動態響應要求。要獲得更高的動態響應性能,則需要採用矢量控制(磁場定向控制)。半導體供應商常常利用分立式IGBT解決方案來實現這些驅動,但現在,智能功率模塊(IPM)開始取代分立式解決方案。這些新的解決方案可以幫助設計人員開發出具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
  • 國能日新快速頻率響應解決方案成果顯著
    國能日新快速頻率響應解決方案成果顯著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當下,氣候環境變化使得全球正在加緊能源變革,新能源作為新型綠色能源,在能源變革中發揮著巨大優勢,全球新增裝機呈逐年遞升趨勢。為應對此局面,西北電網於2016年率先開展新能源調頻功能改造和性能試驗技術研究,並於2018年形成了西北新能源參與電網快速頻率響應技術方案,分批次開展網內新能源電站快速頻率響應功能改造和測試工作。西北五省新能源電站快速頻率響應功能推廣應用工作的順利開展,對其他省份起到了帶頭示範作用,就此,借鑑西北五省的推廣模式,全國範圍內的風電場、光伏電站快速頻率響應推廣工作正式拉開帷幕。
  • 基於PZT薄膜的微系統器件研究進展
    對基於PZT薄膜微系統(MEMS)器件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由於其特有的雙向壓電效用,使其成為智能MEMS傳感器的理想材料。結合MEMS系統中傳感和驅動兩部分模塊,使壓電材料更適宜於MEMS領域。基於壓電效應的MEMS傳感器有加速度計、聲傳感器、超聲換能器和執行器包括微型馬達、微型泵等。
  • 機器人與觸覺傳感技術的碰撞,一文初探人類與機器人的觸覺傳感
    根據傳感方式,單點接觸傳感器可分為:1)用於測量接觸力的力傳感器;2)用於測量接觸過程中振動的仿生晶須,也稱為動態觸覺傳感器;高空間解析度觸覺陣列(類似於人類的指尖):這種類型的觸覺傳感器是目前觸覺傳感研究中採用最多的傳感器,例如基於光纖的觸覺傳感元件的觸覺陣列、基於 MEMS 氣壓計的觸覺陣列傳感器和基於嵌入式相機的指尖傳感器等;大面積觸覺傳感器(類似於人類手臂、背部和其他身體部位的皮膚
  • 車輛系統動力學解決方案
    針對車輛動力學仿真,AMESim提供了全面的解決方案,由MAPLE產生並經過優化的C代碼編寫的專用車輛動力學應用庫可以實現底盤系統各部分(懸架、制動、轉向以及抗側傾系統)的設計、完成底盤各部分系統的集成、建立底盤整體優化設計平臺,並在此基礎上設計開發底盤系統的整體控制策略,大幅度地提高了用戶的研發效率,縮短了新產品的研發時間。
  • 青島大學龍雲澤教授:基於壓電納米發電機的仿生單電子皮膚單元
    最近,基於單電極的摩擦電傳感器TENG(STENG)將可以兩個電極減少到一個,其降低了電子皮膚的複雜性。但是,TENG基電子皮膚更適用於動態追蹤,卻無法提供有關溫度的信息。實際上,單電極傳感器依賴於電荷轉移,大多數納米發電機都可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