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快超級計算機識別出阻止病毒化合物,每秒計算200萬億次

2020-12-05 騰訊網

據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ORNL)在ChemRxic雜誌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 配備有「人工智慧大腦」的超級計算機Summit進行了數千次的仿真後,識別出77種可以有效阻止新冠病毒感染宿主細胞的藥物化合物,這將成為研發出針對新冠病毒的有效治療方法的關鍵一步。

據Worldometer 統計,截至25日上午,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已達到421413例, 死亡人數逾18810。目前尚無新冠病毒的疫苗和治療方法,迅速蔓延的疫情使科學家們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而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Summit則加快了了研究路線圖的規劃。

研究人員在Summit上對8000多種化合物進行了模擬,篩選出了最有可能與新冠病毒主要「尖峰」蛋白結合從而使其無法感染宿主細胞的化合物,並根據其阻止病毒感染人體的有效性進行了排名。

新冠病毒S蛋白的結構建模:以SARS為模板

早在疫情早期階段,武漢病毒所研究團隊周鵬,石正立等人便從5位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毒樣本中獲得了該病毒的全長基因序列,發現其與SARS 具有79.6%的序列同源性,並將該結果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圖源:Nature

由於這兩種病毒的結構高度相似,研究人員開始關注新冠病毒進入宿主細胞的進入點。

田納西大學(UT)校長兼UT / ORNL分子生物物理中心主任Jeremy C. Smith的假設是,兩種病毒甚至可能以相同的方式「對接」至人體細胞。

據《中國生命科學》雜誌於1月21日發布的一篇論文,中國醫學家新天許,陳萍等人以SARS冠狀病毒S蛋白的晶體結構為模板,採用計算機引導的同源性建模方法,利用Swiss模型構建了新冠病毒S蛋白的結構模型,並評估了其與人類ACE2分子相互作用的能力。

圖片來源:SCIENCE CHINA

在此基礎上,橡樹嶺團隊成員和UT / ORNL CMB博士後研究員Micholas Smith根據該結構研究,設計了一個全面的新冠病毒刺突蛋白(也稱為S蛋白)的計算模型,旨在計算出可防止新冠病毒S蛋白尖峰粘附人體細胞的化學物質。

圖片來源:Micholas Smith /美國能源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

計算出一種以灰色顯示的化合物與以青色顯示的SARS-CoV-2刺突蛋白結合,以防止其與紫色顯示的人類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或ACE2受體對接。

超級計算機Summit助推識別可幹擾感染的化合物

Micholas Smith 通過Summit 超級計算機進行分子動力學模擬,從而分析蛋白質中原子和顆粒的運動。他模擬了對接於新冠病毒S蛋白尖峰的不同化合物,以確定它們是否都可以防止該尖峰粘附在人體細胞上。

Micholas Smith說:「基於Summit,我們根據它們與S蛋白峰值結合的可能性標準對這些化合物進行了排名。」

研究小組發現了77種小分子化合物,例如藥物和天然化合物。在模擬中,這些化合物會結合到對人體細胞很重要的尖峰區域,從而幹擾感染過程。

圖片來源:Michelle Lehman和美國能源部CADES /橡樹嶺國家實驗室

ORNL研究人員使用Summit超級計算機確定了可能與SARS-CoV-2冠狀病毒的主要「尖峰」蛋白結合併阻止其感染人類細胞的現有藥物化合物。

在《科學》雜誌上發布了高度精確的S蛋白模型後,研究小組計劃使用更新後的模型再次運行計算研究。研究人員強調必須對77種化合物進行實驗測試,然後才能確定其可用性。

「使用Summit來獲得我們所需的仿真結果僅僅花了一兩天的時間,而在一臺普通計算機上要花上幾個月的時間,」Jeremy C. Smith說。

超級計算機Summit 於2014年受美國能源部委託製造,旨在解決全球性難題。它的運算速度是每秒200萬億次,也就是說,它的運算能力是最快的筆記本電腦的100萬倍。

此前,Summit曾確定了早老性痴呆症細胞系統的模式,分析了有助於阿片類藥物成癮性狀的基因,並根據氣候模擬預測了極端天氣。

圖片來源:CNN

「這不是治癒方法,但這是朝正確方向邁出的關鍵一步」

「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已經找到了治療新冠病毒的方法。但我們希望,我們的計算結果將為將來的研究提供參考,並為實驗人員提供用於進一步研究這些化合物的框架,」 Jeremy C. Smith在一份聲明中說。

「只有這樣,我們才知道它們中是否都具有減輕這種病毒感染所需的特徵。」

該研究團隊將對新冠病毒峰值模型進行持續的更新,通過在Summit 上運行模擬判斷哪些藥物對病毒最有效。該研究結果會在第一時間發布在ChemRxiv雜誌上,截至目前,該模型已經進展到第四版本。

(文/王童童,圖/網絡,DAILY MEDIA出品)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確定了可以阻止冠狀病毒傳播的化學物質
    (CNN)新型冠狀病毒是科學家前所未有的挑戰:該病毒傳播的方式,他們必須加快自己的研究速度。 但這就是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的目標。 配備有「人工智慧大腦」的IBM超級計算機Summit進行了數千次仿真,以分析哪些藥物化合物可以有效阻止病毒感染宿主細胞。
  • 中國成功研製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
    新華社發(何書遠 攝)    每秒鐘1206萬億次的峰值速度和每秒563.1萬億次的Linpack實測性能,使這臺名為「天河一號」的計算機位居同日公布的中國超級計算機前100強之首,也使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後世界上第二個能夠研製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的國家。    這個速度意味著,如果用「天河一號」計算一天,一臺當前主流微機得算160年。
  • 全球最快超級計算機誕生,秒算51億億次,美國Summit只好位居第二
    在2018年,美國超級計算機Summit誕生了,取代了我國「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世界第一的位置,Summit位於美國田納西州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由著名的IBM公司製造,在運算過程中,Summit峰值速度可達每秒20億億次,比我國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要快得多。
  • 計算機模擬確認一種化合物能有效阻止新冠病毒複製
    新華社雪梨6月22日電(記者郭陽)澳大利亞科研人員日前通過計算機模擬確認,一種名為α-酮醯胺13b的化合物能有效阻止新冠病毒複製。研究人員認為,這一化合物具有發展為抗新冠病毒藥物的潛力。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高級研究員湯姆·卡拉揚尼斯告訴新華社記者,他所在的研究團隊利用超級計算機模擬,分析了α-酮醯胺13b對抗新冠病毒的效果。模擬結果顯示,這一化合物能與新冠病毒主蛋白酶的活性位點緊密結合,由此可以抑制主蛋白酶活性,進而阻斷病毒複製,在長時間的模擬中這種結合依然穩定。
  • 澳科學家計算機模擬結果:一種化合物能有效阻止新冠病毒複製
    澳大利亞科研人員日前通過計算機模擬確認,一種名為α-酮醯胺13b的化合物能有效阻止新冠病毒複製。研究人員認為,這一化合物具有發展為抗新冠病毒藥物的潛力。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高級研究員湯姆·卡拉揚尼斯告訴新華社記者,他所在的研究團隊利用超級計算機模擬,分析了α-酮醯胺13b對抗新冠病毒的效果。
  • 中科院研製出我國首臺百萬億次超級計算機
    記者從落戶天津高新區的曙光公司產業基地獲悉,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曙光信息產業有限公司自主研發製造的百萬億次超級計算機「曙光5000」近日研製成功
  • 對抗冠狀病毒,世界上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已加入戰鬥
    為了抗擊疫情,科學家們已經徵募了世界上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IBM公司建造的Summit助力藥物開發。預計在未來,如果再次爆發新的和治療方法未知的疾病時,我們仍舊可以使用世界上500個左右的超級計算機來模擬藥物發現的過程,這樣科學家就可以儘快啟動藥物測試,以最快的速度用科學的工具做出科學的反應。
  • 天河一號落戶天津濱海 揭秘超級計算機有多"牛"
    每秒鐘1206萬億次的峰值速度和每秒563.1萬億次的Linpack實測性能,使這臺名為「天河一號」的計算機位居同日公布的中國超級計算機前100強之首,也使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後世界上第二個能夠研製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的國家。   超級計算機是世界公認的高新技術制高點和21世紀最重要的科學領域之一。「天河一號」的設計始於2008年,國防科技大學是「天河一號」的研製者。
  • 國產世界最快超級計算機開機1分鐘 地球人算32年
    基於全球最快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系統的三項全機應用入圍國際高性能計算應用領域最高獎——戈登貝爾獎。該獎設立30年以來,中國團隊從未入圍。此次,基於「神威·太湖之光」系統研發的三個課題入圍該獎項,佔入圍總數一半。世界運算最快是種啥感受?運算一分鐘相當於地球人算32年。
  • 世界上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IBM Summit被用於冠狀病毒相關研究!
    研究人員正在使用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的IBM Summit來識別可能有助於對抗冠狀病毒的化合物。研究人員在機器上獲得了緊急計算時間,該機器以無與倫比的速度執行分析。據報導,Summit會在1-2天內產生結果,而標準計算系統要花上幾個月才能產生相同的結果。隨著世界各地機構爭相開發冠狀病毒的治療方法,該超級計算機已幫助研究人員鑑定出77種值得進一步研究的小分子化合物。
  • 美國超算與古老療法結合,篩選出125種抗新冠物質,很多來自草藥
    科學家們正在同病毒賽跑,加緊研發特效藥和疫苗,以阻止病毒的傳播,拯救人類社會和經濟。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亨茨維爾分校(UAH)的鮑德裡實驗室,最近利用超級計算機,從快速評估的首批5萬種天然化合物中鑑定出125種具有抗新冠肺炎病毒潛力的化合物,這是科學家們第一次將超級計算機的運算能力用於篩選抗病毒藥物。
  • 看「九章」量子計算機,回顧世界計算機速度的激烈競賽
    實驗顯示,「九章」的計算速度比谷歌公司去年推出的53個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原型機「懸鈴木」快100億倍,並彌補了「懸鈴木」依賴樣本數量的技術漏洞;比目前世界上排名第一的超級計算機「富嶽」要快一百萬億倍。我們不妨來回顧一下世界計算機計算能力的發展歷程。全球有共有224個國家和地區,但是能進入世界最快計算機榜單的國家數量真是少之又少,而能搶到榜首位置的國家,算下來只有4個,依次是:德國、美國、日本、中國,真是一個巴掌都能數過來。德國是世界上最早研製計算機的國家,從1938年到1944年,德國孤零零地被記錄在全球計算機計算最快速度的版單上。
  • 美國超算與古老療法結合,篩選出125種抗新冠物質,很多來自草藥
    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亨茨維爾分校(UAH)的鮑德裡實驗室,最近利用超級計算機,從快速評估的首批5萬種天然化合物中鑑定出125種具有抗新冠肺炎病毒潛力的化合物,這是科學家們第一次將超級計算機的運算能力用於篩選抗病毒藥物。
  • 日本超級計算機獲世界第一,超級透鏡可將光壓縮到納米級
    日本超級計算機「富嶽」終於拿到了世界第一的成績。23日,日本理化學研究所、九州大學、Fixstars公司、富士通同時公布,在超級計算機的國際性能排名「Graph500」中,「富嶽」以每秒41.5萬萬億次的運算速度超過美國「頂峰」每秒14.8萬萬億次的速度排名世界第一,同時在模擬計算方法、人工智慧學習性能、大數據處理性能項目也拿到了第一名。
  • 每秒鐘運算十億億次、百億億次的超級計算機正在為人們生產生活...
    日前,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發布的《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19》顯示,我國網絡信息技術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新一代百億億次(E級)超級計算機的原型機型研製完成。國家「十三五」高性能計算專項課題3個E級超算的原型機系統——神威E級原型機、「天河三號」E級原型機和曙光E級原型機系統也已全部完成交付。
  • 中國量子計算機比美國的快100億倍,是超級計算機的100萬億倍
    超級計算機 計算機是可以進行數值計算和邏輯計算的一類設備的統稱,它可以按照程序運行、自動並高效地處理海量的數據和信息,就像人體中的大腦一樣。所以計算機的俗稱就是電腦,但是除了我們平時接觸到的個人電腦之外,計算機還有很多存在方式。
  • 基於非典的後續研究,一化合物可阻止新冠病毒複製
    據《新華社》報導,近日,來自澳大利亞的科學家通過計算機模擬證實,一種名叫α-酮醯胺13b的化合物能夠起到阻止新冠病毒複製的作用。科學家宣稱,將繼續致力於該化合物的研究,因為它已經被證明有成為新冠病毒藥物的潛力。
  • 「天河一號」我國首臺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研製成功!!
    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就是這麼神:60億人算一年,它一秒鐘就算完!  9月10日,備受矚目的世界計算機大會在長沙開幕。從心算、珠算的古老智慧,到「銀河」「天河」「神威」創造的中國速度。「中國計算」為世界矚目。這次的大會也是我國計算機產業領域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專業盛會。  大咖雲集共話未來! 2019世界計算機大會邀請了當前計算機領域最權威的專家陣容。眾多大咖紛紛到場。
  • (新中國70年)新中國第一臺計算機:從無到有躋身世界前列
    今年7月份召開的「2019世界計算機大會」發布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計算機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9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7%;微型計算機產量3.1億臺,伺服器年產量達到了295.2萬臺。如今的人們很難想像,中國的第一部電子計算機——103機,佔地達40平方米,運算速度僅為每秒30次。
  • 科技創新70年丨中國超級計算進擊史
    每秒 4000 億次的曙光 3000 正是這一課題的成果之一。此外,課題還建立了 5 個高性能計算中心,以此構建起國家高性能計算環境。2002 年,「 十一五」 863計劃啟動了「 高性能計算機及核心軟體」 重大專項,其主要任務是研製每秒 4 萬億次的超級計算機,研究和突破網格關鍵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