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周刊】大震彈塑性剪力不到小震彈性剪力的3-5倍的處理

2020-12-01 騰訊網

如果出現罕遇地震時程分析與多遇地震反應譜分析剪力之比小於3的情況,應查明原因,並進行調整。

1

反應譜計算的地震影響係數最大值不是規範規定數值

如下工程,其反應譜法CQC基底剪力為83758kN,而大震彈塑性的剪力為93564kN,二者之比僅為1.11,遠不在正常範圍內。

但是,在查看大震計算結果時,有如下提示:

查看上部結構計算參數的地震計算參數,可見8度設防時,規範小震的地震影響係數最大值是0.16,但用戶已改為0.45。因此上面彈塑性結果中輸出的CQC值為中震計算結果值。

將參數「地震影響係數最大值」改為0.16後重新計算,得到的CQC法基底剪力為29780kN,該值與大震彈塑性的93564kN之比為3.14,處於正常範圍之內,見下圖。

2

地下室嵌固計算時剪力圖上仍輸出最底層的剪力

如下工程,剪力圖上輸出的小震CQC基底剪力為31430kN,但是該工程有三層地下室,且在EP計算參數的模型參數中勾選了「地下室完全嵌固」。

此時,大震計算的彈塑性最大剪力輸出的是地下室以上一層的剪力,即第4層的剪力。但是輸出的小震CQC基底剪力31430kN仍是最底層的,即第一層的數值。

打開上部結構計算結果的「wzq.out」文件,可是第4層的剪力為27962kN,因此,應以該值進行大震計算結果的比值判斷,即104971/27962=3.75。

在YJK的2.0新的版本中,如果有地下室,且用戶勾選了參數「地下室完全嵌固」,則在剪力結果圖中改為輸出地下室以上1層的CQC基底剪力值,如下圖所示。

3

需要重新選地震波

一般工程,由程序自動選出的地震波計算出的地震剪力都能滿足3-5倍反應譜法CQC基底剪力的要求,但在較高地震烈度下有的波不能滿足,如下圖實例,某工程地震烈度為7.5度,先選出的地震波為:

CQC法基底剪力為18116kN,罕遇彈塑性地震剪力為43408kN,二者之比為2.4,該比值不到3。

查看EP結果中的「反應譜規範譜」菜單,得到如上地震波和規範反應譜的對比。雖然該條波整條曲線與規範譜非常接近,但是在本工程的4個自振周期、即4條豎線位置,該條波均小於規範譜。且在周期大於2.5秒的長周期階段,該條波更加小於規範譜。大震下本結構進入彈塑性階段,周期可能更長。這些都可能是該條波大震下地震剪力偏小的原因。

重新選波可能需要一個不斷選、不斷試算的過程,但有時可以在自動選波時,有意挑選地震波算出的結構底部剪力與振型分解反應譜法CQC結果之比較大的地震波。為此選波時可將篩選限制條件如下左側的默認設置改為右側的設置,即選擇比CQC基底剪力大的地震波。

自動選波後,點開對話框中的「查看計算結果文本」項,該文本給出了所有地震波選波計算的中間結果,其中一項是波的剪力與CQC剪力對比的百分比,可據此從文本中挑選與CQC比值較大的地震波。

如下圖,可選與CQC比值為134%的波試算。

再查看原來的波

與CQC比值為84%,見下表,小了一些。

為此,重選比值為134%的波

計算,其大震彈塑性結果如下圖,罕遇彈塑性地震剪力為65600kN,與CQC法基底剪力18116kN之比為3.62,大於3,滿足了要求。

需要說明的是,按以上選與CQC比值較大的波試算,有時也得不到更大的大震基底剪力,那時只有再用其他方法找到更合理的波了。

本期的技術周刊

就到這裡

更多升版內容,請您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框架-剪力牆結構的那些事兒
    02、內力調整『內力調整可歸納為以下幾項:1.未經調整,指未經過其他調整,但是應滿足剪重比的要求,剪重比判別優先於內力調整2.如結構中有薄弱層,則應先進行薄弱層的調整,薄弱層的調整優先於剪重比的判別3.僅調整地震作用的單項內力4.地下室框架的地震剪力可不調整5.少量框架的剪力牆結構的框架也可不調整
  • ★剪力he剪力牆到底有沒有關係?【第992期☆星期二】
    所謂剪力就是:作用於同一物體上的兩個距離很近(但不為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平行力。例如剪刀去剪一物體時,物體所受到兩剪刀口的作用力就是剪力。  剪力牆結構,即由剪力牆組成的承受豎向和水平作用的結構。目前結構牆結構廣泛應用於高層住宅建築,但對於抗震設防烈度較高的區域,諸如北京,由於當地不認可異形柱規範,故即便6層高的住宅樓也會採用剪力牆結構體系。
  • 剪力牆標註PL什麼意思 剪力牆的定義
    整個房子中分為承重牆剪力牆等一些牆面,我們在對房屋進行拆改的過程中,承重牆是不能動的,一旦動了這個房子就毀了,所以對於這些牆面的名稱,我們要有所了解,首先要看一下剪力牆標註pl是什麼意思,要清楚所標註的定義,同時,也要清楚剪力牆的定義是什麼,有的人對於這個還不了解。
  • 你知道連梁阻尼器應用於剪力牆結構起到什麼樣減震效果嗎?
    連梁阻尼器剪力牆分析模型及阻尼器布置剪力牆結構共11層,樓層層高均為3.1m,剪力牆厚度為200mm,連梁高度為2550mm、2650mm,混凝土採用C30,鋼筋採用HRB400,建築功能為住宅結構。為分析連梁阻尼器在剪力牆結構中的消能減震效果,同時比較不同阻尼器性能參數對結構消能減震效果的影響,本次分析採用的連梁阻尼器性能參數如表1所列;具體剪力牆平面位置及阻尼器布置如圖1所示,在X向每層布置4個阻尼器,在Y向每層布置3個阻尼器。
  • 剪力牆是什麼意思?關於剪力牆你了解多少
    1、平面剪力牆平面剪力牆用於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升板結構、無梁樓蓋體系中。為增加結構的剛度、強度及抗倒塌能力,在某些部位可現澆或預製裝配鋼筋混凝土剪力牆。現澆剪力牆與周邊梁、柱同時澆築,整體性好。3、整體牆整體牆是指沒有門窗洞口或只有少量很小並可以忽略不計的洞口的牆體。
  • 剪力牆厚度一般是多少?剪力牆厚度規定
    1 剪力牆結構一二級抗震等級的剪力牆厚度不應小於160mm且不應小於層高的1/20底部加強部位的牆厚不宜小於200mm且不宜小於層高的1/16當牆端無端柱或翼牆時牆厚不宜小於層高的1/12對三四級抗震等級不應小於140mm且不應小於層高的1/25。
  • 對基底剪力及有效質量係數的正確認知
    結合該工程實際,從 PKPM 軟體取不同振型數的結果可以看出,當振型數從 21 個增加到 38 個時,X方向有效質量係數沒有發生變化,均為 99.5%,但基底剪力卻從 16925 增加到 18165,提高了 7.33%;Y方向有效質量係數反而略有降低,從 99.98%下降到 99.5%,但基底剪力卻從 16970 增加到 19879,提高17.14%。
  • 剪力牆拉筋是怎麼布置的?
    來源:欣欣向榮,本文由張向榮老師原創我們經常會在圖紙上碰見剪力牆拉筋梅花形布置的字樣,如圖1所示。很多同學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今天這篇文章帶你認識一下剪力牆拉筋的布置方式。 圖21、矩形布置拉筋矩形布置是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橫平豎直的布置成矩形,如圖3所示。
  • 剪力和彎矩正負的規定,以梁與梁鉸接為例
    利用ANSYS計算,練習梁與梁鉸接的處理方法,並畫剪力圖和彎矩圖,研究剪力圖和彎矩圖的正負規定。AC梁的A、B和C點的分別建立關鍵點1、2和3,1和2連線生成L1,2和3連線生成L2,L1和L2共用關鍵點2,幾何體是連續的,劃分網格後節點也是連續的;CD梁的C和D點的分別建立關鍵點分別4和5,4和5連續生成L3。
  • 剪力牆平法的順口溜,值得收藏
    抗ê為界比基厚,低拐15高拐6:計算剪力牆基礎插筋的時候,是以抗震ê固長度為界的,當基礎厚度低於ê固長度的時候,拐頭長度為15d,當基礎厚度高於ê固長度是時候,拐頭長度是6d(記住還要與150比較取大)。特殊情況需注意,皮小5d 15d:當剪力牆的側面保護層小於5d的時候,任何情況下插筋的拐頭長度都是15d。
  • 剪力牆工程量如何計算
    問:剪力牆工程量如何計算?  答:在鋼筋工程量計算中剪力牆是最難計算的構件,具體體現在:  1、剪力牆包括牆身、牆梁、牆柱、洞口,必須要整考慮它們的關係;  2、剪力牆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種轉角形式;  3、剪力牆在立面上有各種洞口;  4、牆身鋼筋可能有單排、雙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鋼筋不同;  5、牆柱有各種箍筋組合;
  • 簡支梁、懸臂梁、外伸梁彎矩及剪力
    這三種梁的支座反力和彎矩、剪力只要建立平衡方程,就可以求解。圖 1.5.1左右兩列分別是簡支梁在均布荷載和集中荷載作用下的計算簡圖、彎矩圖和剪力圖。圖1.5.3左右兩列分別是懸臂梁在均布荷載作用和一個端點集中荷載作用下的計算簡圖、彎矩圖和剪力圖。
  • 散貨船為什麼要做剪力修正
    作為船體梁,船體計算處橫剖面的剪力等於其一側的船舶重力和浮力的差值,我們可以相當精確地計算相應的重力和浮力,從而得到對應橫剖面所受到的剪力。這個計算過程完全符合結構力學的理論。但按規範要求,這個結果並不能直接用於剪力校核,還需要對這個剪力計算結果進行修正。剪力修正改變了船體梁的剪力分布,那麼,剪力的這部分變化值又是從何而來或者如何憑空減少的呢?
  • 【一日一結】三腳架剪力結(Tripod Lashing)
    繩結技術的掌握來自不斷的練習,體會。初時可按圖依樣,然後離開書練習,甚至單手打出。每一個步驟都要非常正確,毫不含糊。要做到在黑暗中或其他各種條件下能自如打結,同時也應知道如何解開結,因為在許多危險時刻,不會解開結比不會打結更糟糕。所有的繩結在完成後都需收緊才能使用,同時繩端至少預留5釐米,以免意外鬆脫。
  • 關係到剪力牆和層高
    2.考慮層高修正的側向剛度比高規3.5.2-2條規定,對框架-剪力牆、板柱-剪力牆、剪力牆、框架-核心筒、筒中筒結構,樓層與相鄰上層的側向剛度比γ2可按下式(2)計算,且本層與相鄰上層的比值不宜小於0.9;當本層層高大於相鄰上層層高的1.5倍時,該比值不宜小於1.1;對結構底部嵌固層,該比值不宜小於1.5。
  • 建築一注[建築結構]精華筆記07:剪力彎矩圖,別再死記硬背
    與截面平行的外力的累加為3.5q(外力q與支座反力R方向相反),a1右側距離趨近於零的截面的剪力等於3.5q;a2右側距離趨近於零的截面,其左側包含左支座反力R1=4.5q和2個外力q,與截面平行的外力的累加為2.5q,a2右側距離趨近於零的截面的剪力等於2.5q;a3右側距離趨近於零的截面,其左側包含左支座反力R1=4.5q和3個外力q,與截面平行的外力的累加為1.5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