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嘴獸雖能在水中生活,但在澳洲山火的威脅下,成了隱形受害者

2021-01-12 黑洞先驅

澳洲大火從去年九月份開始燃起,然後開始在澳大利亞廣袤的土地上蔓延開來,直到今年二月底這場大火才得以熄滅。根據不完全統計,澳洲山火已經造成上千萬英畝土地被肆虐過,超過10億隻野生動物被燒死,其中就有人們所熟知的考拉。和眾人皆知的考拉一樣,鮮為人知的負鼠也被這場大火推向了深淵。然而作為澳大利亞特有的物種,鴨嘴獸受到了怎樣的影響,目前仍不清楚。

鴨嘴獸,顧名思義就是一種嘴巴長得像鴨子的動物,但用「四不像」來形容它們貼切不過了。因為從外形來看,鴨嘴獸長著一張鴨子嘴巴、海狸的尾巴、海豚的毛髮以及豚鼠的身體,這四種動物的特徵拼湊起來就形成了鴨嘴獸。野生動物專家表示,長相奇特還不是鴨嘴獸讓人害怕的地方,它真正讓人畏懼的地方是它的腳掌。據研究,鴨嘴獸的腳掌下長有能夠分泌毒液的倒鉤,在和敵人打鬥的時候它們往往會用後肢去踹敵人,同時釋放出毒液,造成敵人斃命,同時鴨嘴獸也是地球上罕見的有毒哺乳動物。

除此之外,鴨嘴獸是一種半水棲型的動物,一般在陸地上是很難找到它們的,在白天也難,因為它同時還是夜行動物。看到這,很多朋友會產生疑問,如果發生了山火,鴨嘴獸躲到水域避難不就行了嗎?為什麼澳洲山火還會對它們的生存造成影響呢?專家認為這種觀點有可能來源於2008年澳洲發生的一次森林大火,大火被撲滅後澳大利亞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對所有種類的野生動物進行調查,發現大火對所有的陸地生物都造成了影響,但唯獨對鴨嘴獸沒有影響,因為它們確實能夠尋找水域避難所。

然而專家們認為這次的澳洲山火不同尋常,它的蔓延範圍和持續時間應該是澳大利亞史上之最。雖然山火不會導致所有水域都蒸發,但難以保證沒有任何一隻鴨嘴獸的生存受到威脅。再者,如果鴨嘴獸要在陸地上安家,它們一般會選擇洞穴作為避難場所。但從這次澳洲山火的情況來看,其所到之處幾乎寸草不生,鴨嘴獸們在陸地上的洞穴估計也都被破壞了。這場山火給鴨嘴獸造成的真正影響是造成食物的銳減。

鴨嘴獸以一些小型的無脊椎動物為食,而這些動物會因為植被被破壞或者直接被高溫炙烤而死亡。如果這種情況繼續發展下去,那麼可以預見這個季節出生的大批鴨嘴獸幼崽將會死亡。為了拯救鴨嘴獸,有人提出了向它們空投食物的方法。雖然鴨嘴獸的食物範圍並不廣,但它們十分挑剔,不是活的食物它們是不吃的,因此空投食物只對袋鼠有用,對鴨嘴獸沒用。

相關焦點

  • 澳洲鴨嘴獸或瀕臨滅絕,上岸太熱下水缺氧,鴨嘴獸:我太難了
    鴨嘴獸是現存最原始的哺乳動物之一,分布在澳大利亞東南部區域。隨著澳洲大火造成的自然環境急速惡化,鴨嘴獸的生存十分堪憂。據1月20日《每日郵報》報導,由於陸地上的酷暑和連月大火引起了乾旱,河流逐漸乾涸,水中也被燃燒後的灰燼汙染,讓鴨嘴獸無法生存,很可能瀕臨滅絕。
  • 澳洲山火對留學影響有多大?
    甚至是已經開始著手準備申請的同學在看到這樣的消息之後,除了痛心,傷心之外更多了一些擔憂經歷山火之後的澳洲是否已經不再是留學的好選擇?澳大利亞山火從去年9月份開始零星燃燒到現在已經持續了四個月範圍不斷擴大,過火面積已經超5.25萬平方公裡接近600萬公頃,相當於臺灣和海南的總面積從這張圖片中我們也能過看出新州和維州是火勢最為嚴重的地區了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澳大利亞對山火災害並不陌生但從2019年9月開始燃燒的山火
  • 澳洲又爆發山火!燃燒6月大火歷歷在目,莫裡森卻跑路外出度假
    自然災害帶給人類的損失永遠都是無法估量,在2020年美國加州大火和澳洲的山火給地球帶來的損失已經是相當沉重了。當時澳洲的山火燃燒了將近6個月,根據澳大利亞政府提供的信息,在2019年爆發的澳洲山火竟然從9月份開始不停燃燒,一直持續到2020年2月份。
  • 奇異動物-鴨嘴獸
    嘴巴極寬扁,像面具一樣裝在腦袋上,形似鴨嘴,質地柔軟,似皮革一般,上面布滿神經,能像雷達掃描器一般,接受其它動物發出的電波。鴨嘴獸仗著這一利器,在水中尋找食物和辨明方向。除了哺乳期外,鴨嘴獸為獨居生活。它們棲息於河川,以銳利而且帶有蹼的腳在水中活動,並在河岸、湖岸上挖洞居住。鴨嘴獸是夜行性動物,也是肉食性動物,通常在清晨和黃昏時在水邊獵食甲殼類、蚯蚓等動物。
  • 多少人搜過「鴨嘴獸滅絕了嗎」
    攝影:DAVE WATTS20世紀以來,澳洲大陸上很多本土動物不是數量減少就是完全消失,鴨嘴獸則表現出超強適應性。最近生物學家發現在澳洲「很常見」的鴨嘴獸,目前處境可不太妙:它們的數量一直在下降。而且過去的科學家對鴨嘴獸種群數量的研究質量參差不齊。白天追蹤不到鴨嘴獸,而傳統追蹤物種的足跡檢測根本不起作用,因為它們大部分時候都待在水裡。 現在研究人員利用環境DNA等技術,監測它們在水中的情況,並對它們的活動進行聲學標記。公眾還可以用一款名為「發現鴨嘴獸」的應用程式,記錄自己看到的鴨嘴獸。
  • 既下蛋又哺乳、且有毒,顛覆哺乳類印象的鴨嘴獸
    另外雄性鴨嘴獸的腳跟藏有尖刺,可分泌有毒物質,但在長到30釐米時就消失了。毒性雖不致命,但人若是被刺傷,會引起數月的疼痛和紅腫。更神奇的是,這毒刺不是用來防禦和捕食用的,而是用來爭奪配偶。它身上一些相當古老的原始特徵,在現代鴨嘴獸解剖和化石上都能發現,幾乎沒有變化。之所以這樣,科學家認為和它身處環境有關。每個物種的演化都是為了生存,而在澳洲沒有太多哺乳動物演化成水生動物,所以鴨嘴獸一直以來的生存環境很穩定,以及沒有遭受什麼太大的競爭。第一次進入科學家視野,被認為是有人粗心設計、拼湊而成的物種!
  • 澳洲科學家在鴨嘴獸體內發現調血糖荷爾蒙
    澳洲科學家在澳洲獨一無二的哺乳動物——單孔目動物(monotremes)鴨嘴獸和針鼴鼠體內發現了一種荷爾蒙,這種荷爾蒙能夠長期調節血糖值,為治療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找到新方法。
  • 流浪藏獒會不會跟澳洲野狗一樣,野化成高原捕食者,威脅到雪豹?
    說起狗,其實澳洲原本是沒有狗的,是幾千年前由人們從東南亞帶入,並最終發展形成了當今澳洲野外環境下唯一的大型捕食者。如果在更久的史前時代,可能人們不是野獸的對手,但對於當時的人類來說,已經掌握了「自然最強力」之——火的力量,人們用刀耕火種的方式大量開墾荒地,將村莊周圍的大片森林付之一炬,以便肅清周圍野獸對人類的威脅,很快,在人類的衝擊下,袋獅、雙齒門獸、古巨蜥等一些大型動物相繼滅絕。
  • 澳洲再次出現綠洲,大自然的修復能力出乎意料,可惜它們要滅絕了
    截止2019年8月18日,亞馬孫熱帶雨林爆發山火事件共7.2萬起,比2018年同期增長了83%。熱帶雨林有著「地球之肺」的稱號,消耗著二氧化碳,生產出氧氣供生物使用,極為重要。一連串的山火事件一共燒毀了180萬公頃植皮,可謂是損失慘重,世人都為之感到惋惜。然而,誰也想不到,澳大利亞洲亦爆發了連串山火事件,損失更為慘重。
  • 澳洲水鼠是精準「開膛手」,樣子俏皮可愛,經常與鴨嘴獸打架
    澳洲有一種水鼠(Rakali),外表極其俏皮可愛,特別是它們小時候的樣子。但即使是在澳洲野外,當地人平時也很難見到這種水鼠幼崽。2020年11月,澳洲的一個動物保護組織在社交網站上發布了幾張水鼠幼崽的照片,同時介紹說這隻幼崽是在公路上被救下的,當時它正遭受鳥類的攻擊。
  • 軍方清理喪生山火的動物屍體 專家:澳洲山火後恢復生態需100年
    1月11日,軍方開始清理澳大利亞第三大島袋鼠島上的動物屍體,該島以生態旅遊業聞名,生存著海豹、鯨、考拉、袋鼠和南澳唯一的野生鴨嘴獸,目前該島48%已被燒。專家Mick Clarke受訪稱澳大利亞要恢復環境,或將需要100年時間。
  • 30年後考拉將滅絕,澳洲保守派總理:山火和碳排放無關
    災難遠未結束距離去年引發山火的那場雷擊,已經一年有餘。一些人眼中屬於「自然規律」的這場山火,在熄滅後的一年裡並沒有迎來預期中的「復甦」。眼下,另一個夏季已經來臨,一個空前寂靜的夏天。而所有事後的研究都表明,2019-2020年山火的烈度遠遠偏離了常規幅度。《自然》雜誌9月刊發的一篇論文從人類健康角度計算了這場火災的規模,指出山火對健康的負面影響導致的居民醫療成本是過去二十年來平均年份的9倍以上。山火爆發前的澳洲生態澳洲自然環境經常給人以「保護得還不錯」的印象。但事實卻是另一番樣子。
  • 澳洲山火引發的思考——全球變暖致山火發生更頻繁
    雖說暴雨導致河水泛濫、交通受阻,但同時也撲滅了多處山火。2月12日,新南威爾斯州麥考瑞港一場燃燒了210天的大火,宣告完全熄滅。這場大火始於2019年7月18日,燒毀了858公頃土地,其中約400公頃為難以用傳統手段撲滅的地下火。回顧過往,2019年肆虐澳洲的山火與氣候變化間的種種關聯值得深思。
  • 鴨嘴獸要能走出澳洲,小龍蝦就沒中國人什麼事了
    在支持古爾德觀點的研究中,我最喜歡的例子是扁喙的鴨嘴很多人會拿扁喙的鴨嘴獸來打趣,說它們是身體零部件的可笑大雜燴,而且這種動物只存在於澳大利亞的部分地區,其他地方則見不到。事實上,鴨嘴獸非常不可思議地適應了自己的生活!它們的喙能夠檢測水中的電流,因此它們可以偵知小龍蝦的運動,因為這些運動會產生細微的電流。
  • 不可思議的鴨嘴獸:皮毛能發光
    鴨嘴獸具有生物螢光,這意味著它們的皮毛在紫外線的照射下,會發出藍綠色的光。這是研究中的部分合成圖像,科學家用黃色濾鏡顯示出皮毛更「真實的」螢光色。它們的尾巴像海狸,喙像鴨子;夜間捕獵時,鴨嘴獸閉著眼睛,靠喙感知獵物。現在,科學家發現了鴨嘴獸一個新的奇怪特性:螢光皮毛。在最近發表於《哺乳動物》雜誌一項研究中,科學家發現,在紫外線(一種人眼看不到的光譜)照射下,鴨嘴獸的皮毛會發出藍綠色的光。
  • 比如鴨嘴獸、考拉?
    加裡曼丹島、爪哇島、峇里島上的動物與蘇拉威西島、龍目島上的動物差別很大,似乎有一條隱形的線把東、西兩邊的生物分割開。峇里島與龍目島僅僅只有25公裡的距離,中間隔了一條海峽,就把兩邊的生物間隔成兩塊不同的區域。峇里島跟西邊的爪哇島上的鳥類種類基本相同,但跟龍目島上的鳥類只有50%的相同。
  • 鴨嘴獸——最原始的哺乳動物之一
    上頷兩側邊緣各有一個缺口,正好為下頷的突出物所嵌,形似馬口,故名「馬口魚」。馬口魚棲息於水域上層,喜低溫的水流。為肉食性魚類。馬口魚通常集群活動,以小魚為食。馬口魚多生活於山澗溪流中,尤其是在水流較急的淺灘,口角具1對短鬚。眼較小。鱗細密,側線在胸鰭上方顯著下彎,沿體側下部向後延伸,於臀鰭之後逐漸回升到尾柄中部。
  • 澳洲山火終被撲滅了,但造成的破壞難以估量,多少動物絕望死去
    肆虐澳洲長達5個月之久的山火終於被一場暴雨撲滅了,然而暴雨的出現又導致了洪澇的發生,對於澳大利亞多個地區的人來說真是禍不單行。從去年九月份開始山火就出現了,然後它以極快的速度在澳大利亞的土地上蔓延開來,雖然澳大利亞官方也有盡力在救火撲火,但是效果似乎並不大。
  • 神奇的鴨嘴獸在哪裡?看那黑暗中的螢光
    身體像是由幾種不同的動物拼湊而成;雖是哺乳動物,但會下蛋;為了對付情敵,雄性的後肢長著有毒的尖刺;水下捕食時眼睛鼻子耳朵都會閉合,靠感應獵物的電場覓食;……只有在繁殖季,雄性鴨嘴獸的尖刺才會製造毒液| Whittington
  • Nature:鴨嘴獸進化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來源 | BioArt鴨嘴獸因為具有鴨子般的嘴、鼴鼠般的身體和河狸般的尾巴,曾一度被認為是一種生物演化的奇蹟。它與同在澳洲大陸的針鼴一起,組成了哺乳動物原獸亞綱的單孔目。同時單孔目物種已經擁有了一些參與到泌乳過程的基因,如乳汁中主要成分之一的酪蛋白的 casein 酪蛋白基因。這說明這些泌乳相關的基因是從所有現生哺乳動物的祖先開始演化形成。成年鴨嘴獸和針鼴跟雞一樣沒有牙齒,它們的胃也基本已經退化了。研究團隊發現許多牙齒和胃發育相關的基因在鴨嘴獸和針鼴都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