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長文解析:新思路恢復自閉症小鼠的催產素反應和社會行為

2021-01-13 腦科學君

高度異質性是自閉症治療的一個巨大挑戰,已知與自閉症相關的基因突變超過100個,但每個突變只佔病例的一小部分。為了儘量減少這種遺傳的複雜性,最近的一些治療策略集中在調節哺乳動物社會行為的神經肽催產素和血管加壓素上。在人類中,催產素受體(OXTR)基因的遺傳變異與社會行為的個體差異有關。在小鼠中,編碼催產素或其受體的基因突變會導致社會認知和社會獎勵信號的喪失。

近日,瑞士巴塞爾大學的Peter Scheiffele團隊在《Nature》上發表了一篇題為「Rescue of oxytocin response and social behaviour in a mouse model of autism」的文章。Peter Scheiffele等人報導了自閉症相關的突觸粘附分子Nlgn3突變,導致多巴胺能神經元的催產素反應受損,並改變了小鼠社交新奇的行為反應。

圖1. 串聯重複序列的基因組分析。

VTA-DA神經元的催產素反應需要Nlgn3

Nlgn3編碼突觸粘附分子,Nlgn3突變小鼠表現出一系列行為改變,包括運動刻板、社交新奇偏好、社會獎勵,以及對社會新奇性測試反應的改變。在這篇研究中,Peter Scheiffele等人使用Nlgn3-敲除(Nlgn3KO)小鼠來研究催產素反應。

Fig. 1: Oxytocin response is altered in VTA DA neurons lacking Nlgn3.

腹側被蓋區的多巴胺能細胞(VTA-DA神經元)是社會新奇神經元迴路的重要組成。在幼年Nlgn3KO小鼠的VTA-DA神經元中選擇性地重新表達Nlgn3可恢復社會新奇反應,與此相反,VTA -DA 神經元 Nlgn3的選擇性失活可以影響社會新奇反應。VTA-DA神經元在社會新奇反應和強化中的功能部分依賴於催產素誘導的神經元放電增加。

具體地說,從下丘腦核團產生的軸突釋放的催產素增加了投射到伏隔核(NAc)的VTA-DA神經元的放電。使用電生理研究了Nlgn3的缺失是否會影響該神經元對催產素的反應,結果顯示,與野生型小鼠相比,Nlgn3KO小鼠VTA-DA神經元的放電頻率略有降低,而浸潤1μM催產素可顯著提高野生型小鼠細胞的放電頻率,但對Nlgn3KO小鼠無影響,這些發現揭示了VTA的催產素反應需要自閉症風險因子Nlgn3。

Nlgn3KO小鼠VTA翻譯調控的破壞

螢光原位雜交(FISH)分析顯示,與野生型相比,Nlgn3KO小鼠VTA-DA神經元的OxtrmRNA略有升高。使用鳥槍法蛋白質組學和生物信息分析顯示,Nlgn3KO小鼠VTA中的mRNA翻譯發生改變(已經被證實與突觸可塑性的缺陷有關)。

Fig. 2: Disruption of translational regulation in the VTA of Nlgn3KO mice.

先前Peter Scheiffele等人就觀察到,在 Nlgn3KO小鼠的VTA -DA神經元中可塑性發生改變。於是,比較野生型和Nlgn3KO小鼠的VTA-DA神經元的翻譯,FUNCAT分析比較了野生型和Nlgn3KO小鼠VTA-DA神經元的翻譯,顯示與野生型小鼠相比,在nave Nlgn3KO小鼠的急性小鼠腦切片的VTA-DA神經元(以酪氨酸羥化酶為標誌)中甲硫氨酸類似物疊氮高丙氨酸(AHA)的摻入量減少,而在vehicle處理的Nlgn3KO小鼠的VTA-DA神經元中,AHA的摻入量增加。結果顯示,突變小鼠中翻譯穩態的破壞。

新型MNK1/2抑制劑ETC-168恢復Nlgn3KOVTA的翻譯

Peter Scheiffele等人試圖使Nlgn3KO小鼠的翻譯正常化,並測試這是否會恢復VTA-DA神經元的催產素反應。MAP激酶相互作用激酶(MNKs),是mRNA翻譯的信號依賴性修飾的關鍵調節因子。ETC-168,高度選擇性的腦滲透MNK1/2活性抑制劑,用ETC-168治療顯著恢復了Fmr1KO小鼠在一項與位置無關的辨別任務的逆轉階段的損傷表現,可以改變小鼠的認知行為。

Fig. 3: The novel MNK1/2 inhibitor ETC-168 rescues translation in Nlgn3KO VTA.

接著探究使用ETC-168處理是否會改變Nlgn3KO小鼠VTA的翻譯機制。與野生型小鼠相比,Nlgn3KO小鼠VTA組織中翻譯機制失調。基因組富集分析顯示細胞質核心蛋白的增加,而線粒體核糖體沒有增加。ETC-168對MNK的抑制阻斷了Nlgn3KOVTA核糖體蛋白的增加。FUNCAT分析顯示,用ETC-168處理Nlgn3KO 小鼠的急性切片,與用vehicle處理的Nlgn3KO小鼠相比,AHA的摻入量顯著減少,與用vehicle 處理的野生型小鼠切片相似,提示新型MNK1/2抑制劑ETC-168可以拯救Nlgn3KOVTA的翻譯。

MNK抑制劑恢復Nlgn3KO小鼠的社會新奇反應

接著探究ETC-168治療對Nlgn3KO小鼠的催產素反應和社會新奇反應的影響。Nlgn3KO小鼠短期口服ETC-168恢復了催產素誘導的放電頻率增加,也完全恢復了社會新奇反應,對野生型小鼠沒有可檢測的效果。

Fig. 4: MNK inhibition restores social novelty responses in Nlgn3KO mice.

這種藥理學上恢復的社會認知行為依賴於催產素受體功能。此外,ETC-168治療耐受性好,在長期治療方案中仍然有效。因此,通過抑制MNK來改變Nlgn3KO小鼠的翻譯穩態可以恢復催產素反應和社會新奇反應。

這項研究揭示了遺傳性孤獨症風險因子Nlgn3、翻譯調控、催產素信號和社會新奇反應之間的趨同性。Nlgn3的丟失導致了腹側被蓋區翻譯穩態的破壞。用一種新的、高度特異的腦滲透抑制劑MNKs治療Nlgn3基因敲除小鼠,可以重置mRNA的翻譯,並恢復催產素反應和社會新奇反應。

這項工作不僅突出了一類高特異性、腦滲透性MNK抑制劑,而且將其應用從脆性X症候群擴展到非症候群性ASD模型。在兩種截然不同的遺傳模式中,翻譯機制和表型拯救的共同破壞表明,ASD的遺傳異質性可能會降低到更少的細胞核心過程。這增加了針對這些核心過程的藥物幹預可能會使更廣泛的患者群體受益的可能性。

文章信息:

Rescue of oxytocin response and social behaviour in a mouse model of autism. nature 2020.

編譯作者:Pika(brainnews創作團隊)

校審:Simon(brainnews編輯部)

相關焦點

  • Nature長文解析:新思路恢復自閉症小鼠的催產素反應和社會行為
    高度異質性是自閉症治療的一個巨大挑戰,已知與自閉症相關的基因突變超過100個,但每個突變只佔病例的一小部分。為了儘量減少這種遺傳的複雜性,最近的一些治療策略集中在調節哺乳動物社會行為的神經肽催產素和血管加壓素上。在人類中,催產素受體(OXTR)基因的遺傳變異與社會行為的個體差異有關。在小鼠中,編碼催產素或其受體的基因突變會導致社會認知和社會獎勵信號的喪失。
  • 恢復「忠誠基因」,能夠改善自閉症症狀?
    8月5日,瑞士巴塞爾大學Peter Scheiffele小組在《Nature》上發表標題為:Rescue of oxytocin response and social behaviour in a mouse model of autism的研究論文,展示研究成果:在自閉症小鼠模型中實現催產素反應和社交行為的恢復
  • 腦科學日報:在自閉症小鼠中實現社交行為恢復;體重對大腦的影響
    科學家在自閉症小鼠模型中實現社交行為恢復來源:小柯生命>瑞士巴塞爾大學Peter Scheiffele小組在自閉症小鼠模型中實現催產素反應和社交行為的恢復。研究人員發現,突觸粘附分子Nlgn3中的自閉症相關突變會導致多巴胺能神經元的催產素信號轉導受損,並改變小鼠對社交新鮮感測試的行為反應。用一種新的、高度特異性的腦滲透性MAP激酶相互作用激酶抑制劑治療Nlgn3基因敲除小鼠,可重置mRNA的翻譯並恢復催產素信號轉導和社交新鮮感反應。
  • 腦科學日報:在自閉症小鼠中實現社交行為恢復;體重對大腦的影響
    科學家在自閉症小鼠模型中實現社交行為恢復 來源:小柯生命 瑞士巴塞爾大學Peter Scheiffele小組在自閉症小鼠模型中實現催產素反應和社交行為的恢復。
  • Nature Neuroscience | 第四軍醫大武勝昔/王文挺團隊揭示扣帶回前皮層在小鼠社會行為中的重要作用
    社會缺陷是自閉症譜系障礙(ASD)的核心臨床特徵,但其潛在的神經機制仍不清楚。
  • 後葉催產素提高自閉症兒童腦部功能
    耶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小組最近發現,後葉催產素能夠幫助自閉症兒童理解社交活動信息。  這項研究發現,只需要一劑這種被稱為「愛情荷爾蒙」的激素,自閉症患者大腦中與社交人際關係有關的區域的活躍度就會得到提升。  孤獨症譜系障礙(ASD)是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通常人們籠統的使用「自閉症」一詞來稱呼。
  • Neuron最新:小細胞催產素神經元在自閉症發病機制中的關鍵作用
    已經提出了大細胞和小細胞的催產素(OT)神經元可以服務於社會信息處理的兩個並行流,這些流允許單個分子編碼多種不同的行為學上不同的行為。自閉症譜系障礙是一種神經發育疾病,其特徵是社交互動中特定領域的障礙,用於社會信息處理的並行迴路的存在對於理解自閉症譜系障礙(ASD)的發病機理將具有重大意義。
  • 研究發現:「愛情荷爾蒙」催產素有望治療自閉症
    新華社成都3月21日電(記者吳曉穎)科學家發現,有「愛情荷爾蒙」之稱的催產素對自閉症症狀有改善作用。電子科技大學研究人員發現,催產素使高自閉特質個體對積極的面部表情產生了注意偏好。這一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精神神經內分泌學》上。
  • 「愛情荷爾蒙」催產素也會導致攻擊性行為
    這一結論來自魏茨曼科學研究所和馬克斯·普朗克精神病學研究所的科學家的獨特研究,在半自然條件下生活的小鼠以高度精確的方式操縱產生催產素的腦細胞。這一發現可能為使用催產素治療各種精神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從社交焦慮、自閉症到精神分裂症。 我們對催產素等神經調節因子作用的了解大多來自對實驗室動物在標準實驗室條件下的行為研究。
  • 吃了自閉男孩的便便後,小鼠也得了自閉症
    結果,吃下自閉症孩子糞便的小鼠,竟然也表現出了自閉樣的行為(較少社交、較少發聲、表現出重複刻板行為),而TD組的小鼠沒有。 此外,他們還發現,來自ASD兒童的糞便細菌,可促進小鼠大腦中ASD相關基因的廣泛選擇性剪接——而這正是在人類自閉症患者腦中發現的一個特徵。
  • 探求自閉症兒童大腦的奧秘
    由於感知覺神經環路的發育早於認知相關環路,於翔認為以感知覺發育為切入點,可以從一個新的角度解析自閉症和其他發育相關的神經系統疾病。  回想起走上科研之路的引路人,於翔笑著表示,必須感謝物理學家的父親。與很多子承父業的故事不同,家裡那些寫滿希臘字母和推導公式的紙張讓於翔從5歲起就知道,物理學並非自己心神嚮往的興趣所在。
  • 破解自閉症社交缺陷的「信息密鑰」
    自閉症,又稱孤獨症,是一種兒童先天性的嚴重的神經發育性疾病,發病率約1%,致殘率高,主要症狀為社會交往障礙、語言障礙和行為刻板反覆,部分患者還伴有智力障礙。自閉症至今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臨床上行為訓練和康複方式的效果不確定。近日,浙江大學羅建紅教授團隊在自閉症研究上取得新突破,這項實驗研究或可為人類治療自閉症提供新思路。
  • Nature:一種自閉症療法可恢復大腦連接功能
    2017年11月7日/生物谷BIOON/--根據一項來自UT西南醫學中心Peter O'Donnell 初級腦研究所的研究,科學家已經鑑定出了一組可以恢復自閉症患者大腦功能的療法。這些自閉症患者體內缺乏對維持神經元連接至關重要的基因。
  • Nature:科學家逆轉自閉症症狀
    ,很多原因科學家們並不清楚,大約1%的自閉症患者機體中都缺失名為Shank3的基因,而該基因對大腦發育非常重要,如果缺失這種基因,個體就會出現典型的自閉症症狀,包括重複性的行為及避免與社會互動的行為等。
  • 吃了自閉男孩的便便後,小鼠也得了自閉症|每日罐頭
    加州理工學院近年來的一項研究揭示,來自ASD患者的腸道細菌,可讓小鼠患上「自閉症」。它發表於頂級醫學期刊《CELL》。結果,吃下自閉症孩子糞便的小鼠,竟然也表現出了自閉樣的行為(較少社交、較少發聲、表現出重複刻板行為),而TD組的小鼠沒有。此外,他們還發現,來自ASD兒童的糞便細菌,可促進小鼠大腦中ASD相關基因的廣泛選擇性剪接——而這正是在人類自閉症患者腦中發現的一個特徵。
  • 著名華人科學家Nature自閉症研究獲重大突破
    自閉症有多種遺傳病因,其中大多數仍然未知。大約1%的自閉症患者缺失一種叫做Shank3的基因,Shank3對於大腦發育至關重要。沒有這一基因,個體會表現出典型的自閉症症狀包括重複行為和迴避社會互動(華人女學者自閉症研究獲突破 )。
  • 催產素在神經科學領域多影響引科學家關注—新聞—科學網
    在治療之前,雌性老鼠在很大程度上對鼠崽的哭聲漠不關心,甚至會傷害它們。但注射催產素後,老鼠開始更像母親,並將幼崽叼在嘴裡。Froemke監控了這些動物的大腦,以找出為何發生這種情況。 首先,當聽到幼崽哭聲時,老鼠表現出不規則的神經衝動。當催產素開始起效後,這種信號發展成一種更有序的母親大腦模式。研究顯示了激素改變神經行為的與眾不同的細節。
  • 新的研究表明,催產素可能會使腦細胞恢復可塑性
    在使用腦組織的實驗室研究中,催產素似乎逆轉了與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的有毒蛋白質對腦細胞的影響。這種激素可以恢復細胞的「可塑性」,而可塑性對記憶和學習至關重要。激素催產素起源於大腦的一個叫做下丘腦的部分。催產素在分娩、母乳餵養和社會聯繫中起著重要作用。它也可能促進浪漫的依戀。身體在性活動過程中釋放激素,從而獲得了它作為「愛激素」而聞名的化學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