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中國道路從哪裡來、向哪裡去?

2020-11-21 澎湃新聞

「好書推薦」中國道路從哪裡來、向哪裡去?

2019-09-25 21: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中國道路從哪裡來、向哪裡去?

好書推薦

★★★★★

近些年來,以解釋中國發展成就為旨趣的中國道路、中國經驗、中國模式的討論漸漸成為學術界的一個理論增長點,「中國為什麼能」吸引了諸多學者的思考。這些討論甚至溢出學術界。然而,中國道路從何處來,向何處去,並未有一個清晰的理論解釋。在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的歷史時刻,《大國新路——中國道路的歷史和未來》試圖給出一個解釋,實屬難能可貴。

《大國新路》抓住了中國道路問題的幾個關鍵詞,並嘗試作出解釋,頗令人眼前一亮。

第一個關鍵詞:大國。某種意義上說,這確實是理解中國道路的前提。一般而言,現代化道路是以歐洲民族國家的形成及資本主義的發展歷史作為經驗對照的。本質上,歐洲國家的形成以及衍生而來的國際關係,處理的是帝國走向分裂後小國和民族之間的關係。而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大一統國家,是「分久必合」的歷史延續,是地域廣大、民族眾多、文化多樣、經濟多元的大國如何走向統一、繁榮、昌盛的過程。因此,中國道路意味著我們沒有學習和模仿的對象,只能走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新中國在幾乎所有領域都建立了「新制度、新邏輯」。在這個意義上,新中國前三十年的最大成就,是開創了中國現代化的獨立自主之路,為改革開放奠定了一系列制度基礎。

第二個關鍵詞:社會主義。中國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一點毋庸置疑。相當長一段時期,人們將前三十年和改革開放四十年割裂開來,其重要的理論工具便是市場轉型理論。這一理論,把計劃經濟等同於社會主義,而把市場經濟區別於社會主義。然而,人們沒有去仔細深究的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市場轉型的國家很多,為什麼只有中國成功?誠然,中國的市場轉型之路有其特殊性,比如它是漸進式的、增量式的改革,避免了社會動蕩。但這不是根本原因。今天看來,根本之處在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社會主義」不是一個修飾詞,而是實實在在的經濟社會實踐。具體而言,社會主義在解決市場失靈中起到了難以估量的作用,包括避免資本「脫嵌」於社會,防止嚴重的兩極分化,兼顧弱勢群體的利益等。甚至於,社會主義的經濟形態本身也是市場經濟的有機組成部分。農村如果沒有集體經濟實踐,就談不上鄉村振興;沒有國有企業,就談不上經濟自主;而在教育、醫療等公益性領域,如果公有制經濟不主導,就談不上社會公平。

第三個關鍵詞:中國模式。儘管中國模式最初來源於國際上關於「北京共識」的討論,是區別於「華盛頓共識」的另一條經濟發展之路,顯然是一種可供借鑑複製的「模式」。但在「中國道路」的視角看,中國模式是否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種「模式」,其實不是問題的重點。重點在於,我們如何認識我們自己?今天,構成中國道路的因素異常複雜,絕大多數問題都還沒有得到深入研究。概言之,中國道路是大歷史的產物。一是中西關係的調整。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來,我們不僅告別了一窮二白受人欺凌的歷史,且真正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今日中國的經濟總量已位居世界第二,某種意義上已經有了引導世界發展的能力。正因為如此,中國道路才有世界意義。二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階段。今日之中國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時刻,但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幸運的是,中國共產黨近百年的歷史和新中國成立七十年的歷史,已經積累了真正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理論和經驗。因此,中國模式即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自然反應,我們有自信也有責任將中國道路的理論內涵揭示出來。

如書名所示,中國道路其實是一條「大國新路」。我們在走一條前人從未走過的道路,也是為中華之崛起而探索的一條全新道路。這本書,本身也是這條道路的產物。

(呂德文)

更多精彩請點擊

註:授權發布,轉載須統一註明來自長安街讀書會公眾平臺:changanjie-read。

本期責編:郭佳鑫

長安街讀書會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勵支持下發起成立,旨在繼承總理遺志,踐行全民閱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學習、養才、報國。現有千餘位成員主要來自長安街附近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中青年幹部、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學員、全國黨代表、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等喜文好書之士以及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國家高端智庫負責人,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主講專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機構的資深出版人學者等。新時代堅持用讀書講政治,積極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在第22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前,經民政部、文化部等相關主管主辦單位報備批覆,長安街讀書會牽頭髮起成立「全民閱讀促進委員會」,作為全國性的人民團體,該機構將通過開發利用全國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大中院校的全民閱讀文化資源,促進全民閱讀活動深入開展。並以黨建為先導,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支撐,努力繼承周恩來總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遺志,深入「研讀經典」,讓「全民閱讀」形成人人參與的氛圍,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關注公眾號,回覆:【入會】【百科】【全民閱讀】【黨建】【智庫】【好書推薦】【搜索最新】【客戶端】查看更多。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好書推薦| 一本書,告訴孩子「我從哪裡來」
    好書推薦| 一本書,告訴孩子「我從哪裡來」 蔡木蘭 2018-10-04 09:05 來源:澎湃新聞
  • 那些進了眼睛的異物,最後都去哪裡了?
    那些進了眼睛的異物,最後都去哪裡了?往往是一頓「擠眉弄眼」,時間沒少花,問題卻沒解決。不過神奇的是,過一段時間,眼睛裡的異物不見了,也感覺不到難受了。所以那些沒被取出來的異物最後去了哪裡呢?一般來說,它們有以下幾種歸宿:➊ 自己跑出來了其實很多時候異物在處理過程中已經出來了,只是你沒注意到。
  • 日本人從哪裡來?
    在日本神話中,流傳著一個「天孫降臨」的故事。傳說「皇祖」天照大神與眾神一同平定了日本國土後,天照大神命令他的孫子瓊瓊杵尊下凡,治理日本大地(神話中稱日本為「葦原中國」),日本人便是「天孫」瓊瓊杵尊及其隨從子孫的後人,這在太安萬侶(姓朝臣,名安萬侶)的《古事記》中就有記載。
  • 「甘肅省考筆試總分」2019甘肅省考筆試成績排名在哪裡發布?
    廣東人事考試網同步甘肅公務員考試網信息:「甘肅省考筆試總分」2019甘肅省考筆試成績排名在哪裡發布?,更多關於2019甘肅省考筆試成績排名,甘肅省考筆試總分,甘肅公務員考試網的信息,請關注人事信息考試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 瑞士最「好色」的地方在哪裡?
    — 雨果 —Photo: ilove_lucerne/instagram立秋已過,但盛夏的氛圍仍舊濃烈瑞士有一座小城:「湖光山色相互映襯,名勝古蹟遍布全城」她號稱是「全瑞士最美的城市」四季悠然輪轉,綻放波瀾錦色
  • 我們從哪裡來,又往哪裡去?
    我們從哪裡來,又往哪裡去?這個哲學問題至今為止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每個人都有每個人所不同的看法,小編也有小編不同的看法。我們從哪裡來這個問題,本身就不好理解。往小了說是我們本身的起源。往大了說可以認為是世間萬物的起源。我們來源於我們的父母,父母往上說來源於人類。而人類的起源,就開始複雜了,可能是猴子,也可能是其它。再往上我們還要研究物質的起源。所以這是個極其複雜的問題。
  • 散文集《父老鄉親哪裡去了》:貼近體溫的書寫
    散文集《父老鄉親哪裡去了》一書,由廣東人民出版社2015年出版,至今已多次再版印刷,被中宣部推薦為全國農家書屋書目,是近年來一部引人關注的現實主義力作。在參觀了汨羅與平江的新農村建設成果之後,我再次重溫了劉鴻伏的《父老鄉親哪裡去了》,感慨萬千。這部作品正是文學發揮積極社會促進作用的具體表現之一。新農村建設的速度與成果,令人格外高興。在建設農村公路網,村村通公路之後,空心屋改造已經蔚然成風。
  • 禿鷲的屍體去了哪裡
    但人們從來沒有看見過禿鷲的屍體,原來它們在預感到自己即將死亡之時,會一直拼命往高空飛去,一直朝著太陽上方,騰空萬裡,直到太陽和氣流把它的軀體消融一盡。       萬物有靈,它們隨風而來,乘風而去。       在世間,不留一點痕跡。(源自網絡)  親人死後的骨灰如何安置?
  • 五一去香港旅遊哪裡好玩?2014五一香港新界東休閒一日遊攻略
    五一去香港旅遊攻略:大圍雞粥  早上,來大圍嘆下雞粥。要知道,乳鴿和雞粥,數十年來一直是沙田大圍的美食經典。現在大圍的美食愈來愈多,連星級米芝蓮食府也有了,不過仍無損其久負盛名的雞粥地位。在開始旅程之時,來吃一碗嫩滑味濃的雞粥吧!
  • 詩文典好書推薦:《神奇校車:在人體中遊覽》
    3.閱讀版閱讀版比較適合可以獨立閱讀的孩子去看了,這版文字比較多,故事情節比較完整。4.橋梁書版這一版本是針對剛剛脫離圖畫書,可以進行一點點閱讀的孩子來設立的,就是國內常說的橋梁書。5.人文版人文版只有三本,這三本和圖畫書版一樣,是喬安娜和布魯斯,親自上陣完成的,這是2000年以後,他們受邀去埃及、中國等幾個國家,然後完成了這三本的創作,更偏向歷史、人文。
  • 人到底從哪裡來,又要到哪裡去?
    人類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這是個很大哲學問題,至今哲學家們也無法定論。其實不光是人,宇宙的萬事萬物都是如此,到底從哪裡來又要到哪裡去。對於這樣的問題我們都很好奇,也很想知道,人會不會有前世和來生。對於這樣的哲學問題我們可以大膽的發揮想像,或許能給哲學們提供一些靈感。
  • 阿麗塔結局最後去哪裡了彩蛋是什麼意思
    阿麗塔彩蛋曝光全剖析 阿麗塔結局最後去哪裡了彩蛋是什麼意思此前,影片主創空降北京為影片造勢,首映系列活動徹底引爆影迷熱情,首波口碑大爆,著名導演張藝謀、國際影星李冰冰第一時間地誠意推薦,助力這部春節後首部好萊塢大片再掀觀影熱潮。很多時候,當我們看了一部電影後,會在好奇心作祟之下到網上去查找電影相關的彩蛋或幕後花絮。關於《阿麗塔:戰鬥天使》的這幾大秘密,你是否都知道呢?不知道的話,那就一起來看看小編整理的報導吧!1.
  • 「火星探測」天問一號升空 火箭殘骸都去了哪裡?
    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周四(23日)中午12時41分在海南文昌發射升空。國家航天局指,經過2167秒飛行,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展開超過半年的長途旅行,預計會在明年2月抵達火星。
  • 我們從哪裡來?我們要到哪裡去?
    我們從哪裡來?我們要到哪裡去?很自然地想到;能量從高向低擴撒的性質。這似乎是個絕對的邏輯起點,但是既然如此,那麼最初的能量匯聚又是怎麼來的呢?這世界所有的一切能量都是由於匯聚能量再重新釋放而來啊! 好的邏輯是能夠讓研究它的人看到他本身無法看到的結果,甚至能幫助人理解,人本來無法想像的原因。爬到本來無法爬到的高度看這個世界。
  • 微軟沈向洋:AI 時代,世界向哪裡走?
    「今年的 CES 上 AI 火熱,從 Harry(沈向洋)的視角來看,你預判整個 2018 年科技領域裡的關鍵詞彙會是什麼?」作為「CES 極客之夜」的固定環節,極客公園創始人張鵬邀請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在提前準備好的題板上,用一個詞寫下他在今年 CES 上感受最深事情。
  • 人類到底是從哪裡來的?你知道多少?
    人類到底是從哪裡來的?你知道多少?一種說法,關於人類的來源,很多人或者是一些荒誕學派的人認為,人類就是女媧娘娘用泥巴捏造而成,總是認為人們身體上面有一種永遠都不掉的汙垢就是最好的證明,然而很明顯女媧造人只是存在虛構的仙俠電視劇。同時《聖經》裡面也有一種說法就是人類的祖先就是亞當和夏娃,由他們繁衍後代而來。
  • 人死後去哪裡?會變成鬼嗎?
    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也曾說,「人死如琴破了,但彈琴的人還在,如同肉身毀壞了,但靈魂還在。」中國的民間宗教大多數認為人死了的時候,靈魂沒有了身體,成了亡靈,四處遊走。而佛教認為,人有六道輪迴,分別為:天道(化生)、人道、畜生道、阿修羅道、餓鬼道、地獄道(化生)。
  • 科學與偽科學區別在哪裡,有哪些特徵?
    教育,不只是要教「科學」知識,也要教如何分辨「科學」跟「偽科學」。學習,不單要學「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科學觀」。1959年,英國劍橋的一位院士史諾(C.P.Snow),發表了一場轟動學界的演講:「兩種文化與科學革命」。
  • 中國哪裡的芋頭最好吃?
    俗語有「秋天吃芋頭,年年有餘頭」,可見芋頭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可不簡單。一句「北粟南稻」總結得輕巧,實際上中國人的主食變遷卻要複雜許多,芋頭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擔當人類主食的歷史甚至比水稻要早。中國芋頭江湖史中國作為芋的起源地之一,《管子》《史記》便已都有關於芋頭的記載。
  • 你從哪裡來? 你要到哪裡去?
    你從哪裡來?你要到哪裡去?這是物理學和哲學的終極問題是上帝創造了宇宙還是大爆炸?我們真的能回到過去嗎?你知道為什麼世界是十一維嗎?宇宙是否需要一個創造者?......今天小編向大家推薦當代偉大的物理學家、宇宙學家史蒂芬·霍金的《經典三部曲》,這是國內外最為暢銷的科普經典作品。《時間簡史》——科普界暢銷書之王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宇宙有開端嗎?如果有的話,在此之前發生過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