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 一本書,告訴孩子「我從哪裡來」

2020-11-29 澎湃新聞

好書推薦| 一本書,告訴孩子「我從哪裡來」

蔡木蘭

2018-10-04 09:05 來源:澎湃新聞

《給孩子的生命簡史》是詩人北島主編的「給孩子系列」中的第十部,由知名古生物學家苗德歲撰寫。作者希望這不僅是一本科普讀物,也想讓青少年讀者認識到,科學不是冰冷的知識,它同樣具有文藝的一面,即想像力與詩性,文學藝術同樣需要邏輯與推理。

《給孩子的生命簡史》,苗德歲 著,中信出版社

討論生命演進的科普書籍有很多,知名古生物學家苗德歲近年來就寫過兩本。此次,他撰寫的《給孩子的生命簡史》是專門為國內的青少年讀者打造的科普讀物。在他的筆下, 生命演進這場史詩般恢宏的場面,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圍繞生動的科學故事展開,是一本富有科學性、文藝性以及趣味性的書籍。書中關於生命是如何誕生的、基因有什麼奧秘、恐龍為什麼滅絕、人類從何而來等話題已足夠勾起孩子的閱讀興趣。

比如,進化論奠基人達爾文的時代,近代科學剛剛起步。1842年,達爾文萌生了「人猿共祖」的想法,後來,他花了近三十年的時間進行「求證」,才提出「人猿共祖」的理論。當時,達爾文所能搜集到的證據主要在形態學方面,他曾經還拿自己小兒子的面部表情與猩猩面部表情做比較。近五十年來,進化生物學的發展,提供了更多、更充分的證據,證實了達爾文的這一理論。

為了幫助孩子更深入地理解這些史前生物的面貌以及生物進化論的魅力,書中配有大量國內外專家提供的古生物復原圖,包括業界公認的地球上首次出現生命跡象的埃迪卡拉生物群、「寒武紀生物大爆發」後各類史前生物的登場、恐龍稱霸的時代,以及人類的起源等。

在化石記錄中,5.7至6.5億年前,動物界出現了小型具硬殼的低等動物,以及大量不具硬殼的較高等動物。這時的地球一改原來死氣沉沉的面貌,埃迪卡拉生物群便是這一時期的主要代表。圖為 埃迪卡拉生物群海底生態復原圖。乳白色漂浮動物為水母,葉狀為海鰓綱生物。

寒武紀生物大爆發事件對生命演化史有著極其重大及深遠的影響,它建立起整個古生代近3億年間海洋生物演化的基本格局。圖為 寒武紀生物群部分動物化石復原圖

苗德歲說,了解進化論,會使我們脫胎換骨。它向我們展示了人類在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中的位置。它不僅將我們與地球上的每一現生生物聯繫在一起,還將我們與現已滅絕的無數史前生物聯繫在一起。進化論揭示了人類起源的真相。

「儘管未來的發現可能會補充和修正某些細節,但我們對生命演進的宏觀圖景以及基本規律的認識,不太可能有顛覆性的改變。」他說。

此外,為了增加閱讀趣味性,苗德歲還在書中加入了一些「課外」小知識。比如,用地質學中的「深時」概念幫助讀者更深刻的了解地球的「年齡」。假設把地球年代「壓縮」成人類計年中的一年。那麼,在這一年裡,3月中旬,地球出現最早的生命跡象;海洋生物出現在5月,陸生動植物出現在11月下旬,脊椎動物直到11月18日下午才姍姍來遲;等到地球上出現大規模沼澤地與大片森林的石炭紀,已經是12月初了;恐龍在12月中旬成為地球的霸主,26日便迎來滅絕的打擊。而人類直到12月31日接近午夜時分才登場。這樣算起來,羅馬統治西方世界的時間僅有5秒。

中生代可分為三疊紀、侏羅紀與白堊紀。中生代一般又稱作「爬行動物的時代」,其中以恐龍最為著名。圖為 侏羅紀陸地上部分生物群復原圖

《給孩子的生命簡史》將「教科書」轉化成輕鬆、活潑的課外讀物。這本介紹進化生物學的基礎知識和地球生命演進的科普讀物,雖說是寫給孩子的,同樣也適合成人閱讀。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一本書可能影響孩子一生,這幾本好書,值得初中生反覆閱讀!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讀一本好書如同品一壺好茶,茶要足夠香醇,才能沁人心脾。書要足夠耐讀,才能受益匪淺。這本書的作者是經濟學家蔡昉。小編推薦這本書給你是因為這本書它是講經濟的。講了中國的經濟從之前到現在再到以後將何去何從。而經濟永遠是支撐一個國家最主要的力量。所以這本書會給你很多的在經濟思維方式上的啟迪。其次呢這本書他也是順應了講好中國故事這一潮流,作為當代中學生的你,通過讀書也能夠去更好地講好中國故事,這是所有人對你們的期望。
  • 「好書推薦」中國道路從哪裡來、向哪裡去?
    「好書推薦」中國道路從哪裡來、向哪裡去?、向哪裡去?好書推薦 ★★★★★ 近些年來,以解釋中國發展成就為旨趣的中國道路、中國經驗、中國模式的討論漸漸成為學術界的一個理論增長點,「中國為什麼能」吸引了諸多學者的思考。這些討論甚至溢出學術界。然而,中國道路從何處來,向何處去,並未有一個清晰的理論解釋。
  • 詩文典好書推薦:《神奇校車:在人體中遊覽》
    在孩子的頭腦中,永遠存在著數也數不清的為什麼。他們對未知世界充滿了好奇,他們希望父母能夠解答他們感興趣的所有問題。特別是對於自己的身體,孩子們更是充滿了好奇。男人和女人為什麼長得不一樣?動物也能聽懂我的話嗎?我的心為什麼總是跳個不停,它為什麼不感到累呢?
  • 好書推薦——經濟學經典書籍
    為什麼總買不到一處位置好價錢又相對便宜的好房子? 交通擁堵的背後有什麼經濟原因? 本書就是要幫助你像一位經濟學家那樣看世界,它不會告訴你有關匯率或商業周期的專業問題,但會幫你解開日常生活之謎。
  • 孤煙直:名師陳祖蘭為小學生推薦暑期好書
    編者按:暑假到來,不少家長給新父母在線發來消息,希望能推薦適合小學生閱讀的一些好書。《哈利波特》 推薦理由:全套, 文中的主人公哈利堅強、勇敢、遇到任何的困難都勇敢面對的品質令人欽佩。主人公們擁有的神奇魔法深深地吸引著我的好奇心。 19.《福爾摩斯》 推薦理由:閱讀這本書,可以開拓眼界,增長見識。它以跌宕起伏的情節,縝密的邏輯推理以及福爾摩斯這個家喻戶曉的偵探形象打動著我。
  • 閱讀專家推薦給孩子的12本好書
    10月24日,在「閱見」2018青少年閱讀論壇,來自學校、行業的老師、專家等十餘位大咖每人推薦了一本書,供青少年及家長參考。:伍新春(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兒童閱讀與學習研究中心主任)推薦理由:這本書教會孩子怎麼看待索取和給予之間的關係。
  • 世界讀書日薦書|20本茶餘飯後必讀好書推薦
    轉眼間,又是一年的世界讀書日,那麼今天依然還是延續我們的傳統,為大家推薦幾本我認為的好書。讀書要怎樣讀?在我的觀念裡,所謂讀書,是一個延續性動詞,那是一輩子的緣分。那麼,讀什麼樣的書才算是讀好書?我一直都覺得,這世上並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好書。即便是《論語》,也不是每一個年齡段的人讀了都能醍醐灌頂。
  • 今天為大家推薦一本,能改變你命運的好書《秘密》
    《秘密》這本書,是朗達拜恩寫的,我之所以能讀到這本絕世好書,也是因為在一個讀書平臺上讀到的。一開始,我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時,我就很好奇。秘密,到底是什麼秘密,為什麼要把這本書取名的這麼神秘呢?後來讀了這本書,才知道,這本書取名為秘密的原因,是因為作者想要向大家公布一個世間的人都不知道的秘密。
  • 像孩子一樣閱讀,10本好書推薦
    像孩子一樣閱讀,10本好書推薦 2020-06-03 12: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我一年讀300本書,你呢?高效讀書,推薦這三步
    巴菲特的孩子笑稱巴菲特是一本行走的書,蓋茨也是出名的愛讀書,每年幾乎都會推薦長長的書單。讀書雖然好,但很多人並不得法。不少人看起來很用功,每天讀書,甚至邊做家務邊聽書,出門也不閒著,做趟地鐵也要聽一本書。雖然每天用碎片時間讀書學習,日程表被安排的滿滿當當,但就是沒什麼效果。一本書讀了前面,忘了後面。
  • 不如讀書吧:每日一本好書推薦《自私的基因》
    我們從哪裡來,又將到哪裡去。生命有何意義,我們該如何認知自己?《自私的基因》充滿想像力。任何生物,包括我們自己,都只是求生的機器。這本書是實實在在的認知科學,複製、變異和淘汰簡單的三種機制可以演變出所有大千世界生命現象裡的林林總總。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的突破性貢獻在於,把根據自然選擇的社會學說的這一重要部分,用簡明通俗的形式,妙趣橫生的語言介紹給大家,這是首次。
  • 「書單」想了解哲學,有哪些入門的好書推薦?
    就像一本書的書名一樣——苦,才是人生。或許,你以為眼前的自己正在渡劫,但放眼整個人生,人到中年的無力、孩子成長的壓力、父母開始蒼老的事實,都是你必須承受的。《哲學家們都幹了些什麼》豆瓣評分8.6這本書,我曾多次推薦過,而今天的這份書單,它依然排在推薦榜單之首。為什麼?因為它太有趣了,一開頭就以聊天的口吻講述蘇格拉底是怎麼死的。
  • 五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習作《推薦一本書》,告訴你怎麼寫書評
    【孩子寫作文是硬傷,組織家長一起學】惠民大叔新建了一個群,關於孩子寫作文的交流群,應家長要求整理出優秀的範文分享給孩子們參考。今天分享的作文主題是,五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習作《推薦一本書》,告訴你怎麼寫書評~~推薦一本自己讀過的好書,要寫清書的名字,作者等信息。重點寫一下推薦這本書的理由,可以寫一點,也可以寫幾點,注意分段寫。
  • 6本通俗易懂的科普好書推薦,有趣又不乏專業知識,推薦給大家
    好書推薦第197期:科學是人類精華的體現,但是有時候,太專業的科學知識似乎離我們太遠,不適合普通大眾,因為這些東西太過深奧,不循序漸進的訓練,很難體會其中的奧妙,但是科學發展史中,也有一些有趣的通俗讀本,這些書籍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我們解釋科學中的種種有趣現象和理論。
  • 好書推薦~第61期|「超過100種小動物,就在你身邊」
    (3)購買渠道在噹噹和京東,不是我賣的。(4)書單的編排基本上是這樣:自然文學/科普、海外中國研究、古代文學、雜項。(5)每期推薦數量不固定,但不會太多。推薦多了你我都會疲倦。不保證每天更新。詩人黃庭堅(1045—1105)活躍於這一轉型的鼎盛時期,其詩歌和詩學既受這一轉型的影響,也影響並奠定著這一轉型的方向。本書研究的基本問題是思想和物質之間的關係。作者認為,黃庭堅以技法為中心、以閱讀為根基的新詩學,體現的既是十一世紀總體思想文化中對方法和規範性指導原則的嚮往;對隱藏在外表下的深層結構和意義的追尋,也是對當時新生的印刷文化的一種反應。
  • 如果只能推薦一本童書,我會推薦這本書給家長
    她認為,「雖然我還不確定我女兒聽不聽得懂這個故事和我說的話,但我當時立刻告訴她,別學小美人魚,她們魚類智力不高,你是人類女孩,你有腦子,沒有任何人值得你付出生命。」    奈特莉說:「人應該想辦法自救,而非等待富有的男子來拯救自己。」  儘管女兒小小年紀嚷嚷著要成為公主,但她會告訴女兒:「你不要想成為公主,你要成為女王,因為女王才擁有權力。」  時代在變化,思想在發展,倡導女性獨立無可厚非,但是否認所有童話故事,未免有點矯枉過正。
  • 牛頓極力推薦的一本書,稱之為至高無上的哲學,讀懂了就受益一生
    好書就應該推薦給好朋友或是跟自己有共同興趣愛好的人,我們都有這個時候,讀完一本很喜歡的書,就很想推薦給好朋友讀一讀。有時候我們的好朋友也會推薦一些好書我們讀。可見好書的好處就是能讓大家收益,且能引起共鳴。
  • 什麼樣的科普書才是值得孩子反覆閱讀的好書?
    什麼樣的科普書才是值得孩子反覆閱讀的好書?未來孩子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如何培養孩子的科學思維,提升孩子的綜合實力?童書媽媽小麗採訪了文津獎得主、著名科普作家汪詰老師,我們一起來看看汪老師怎麼說。汪詰,著名科普作家,科普自媒體人,「科學聲音」聯盟執行秘書。
  • 好書推薦:《想要一棵好大的樹》
    原標題:好書推薦:《想要一棵好大的樹》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其實,讀書就是將人類濃縮幾千年的科技、文化快速習得的最佳方式,讀書能夠讓你在極短的時間內,掌握大量的科學文化知識,擺脫愚昧和迷信,你不再是一個空白的人,而是通過讀書賦予了自己豐富的知識色彩。今天為大家推薦的書籍是:《想要一棵好大的樹》。
  • 孩子不愛學英語?我只推薦給你一本書,豆瓣評分9.1
    讓我們快來找一找。哦,原來有隻淘氣的小老鼠正在偷窺。除了在家裡,小朋友自然還要上學,在學校的時候,孩子們都會做些什麼呢?這本巨大的書裡幾乎給出了全部的可能,快讓我們來找找我們的小主人公在幹嘛?哦,原來在下棋,那個臭得瑟的表情是不是和每一個熊孩子一模一樣?看到這,我還在想,嗯,看來這是一本教授普通常見名詞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