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科普書才是值得孩子反覆閱讀的好書?

2021-01-13 童書媽媽小麗

什麼樣的科普書才是值得孩子反覆閱讀的好書?未來孩子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如何培養孩子的科學思維,提升孩子的綜合實力?

童書媽媽小麗採訪了文津獎得主、著名科普作家汪詰老師,我們一起來看看汪老師怎麼說。

汪詰,著名科普作家,科普自媒體人,「科學聲音」聯盟執行秘書。

汪潔

著有《時間的形狀——相對論史話》《星空的琴弦》《億萬年的孤獨》《十二堂經典科普課》《漫畫相對論》《未解的宇宙》《迷途的蒼穹》等作品,其中《時間的形狀——相對論史話》獲第八屆文津圖書獎。自媒體電臺「科學有故事」榮膺喜馬拉雅 FM 2018 年商業科技十大實力主播稱號。

未來孩子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這兩年,每當我做完以親子家庭為對象的科普講座後,向我提問頻率最高的一個問題(沒有之一)是:汪老師,能不能給我家孩子推薦幾本科普好書?說句真心話,每當這個時候,我總是會有點尷尬。因為,我無法脫口而出,熱情地推薦某一本書。我小時候看過的所謂科普書,今天回想起來,其實大多數是「飛碟是外星人的飛船」「金字塔的神秘力量」等所謂的「世界未解之謎」。這些書在今天看來,大多是偽科學叢書,毫無科學精神可言。

古人認為大地的形狀是「天圓地方」

我自己有了分辨科普書的能力時,已經快三十歲了,自然也就不會再看面向青少年的科普書籍。後來,隨著女兒漸漸長大,我開始為她挑選科普書籍。我這才發現,要找一本讓我完全滿意的兒童科普書,竟然那麼難。雖然市面上也有《科學家故事100 個》 《十萬個為什麼》 《昆蟲記》 《萬物簡史(少兒彩繪版)》等優秀的作品,但我希望自己的孩子閱讀科普書不僅能掌握科學知識,還能領悟科學思維。一個人的科學素養是由科學知識和科學思維共同組成的,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所以,只有兩者均衡發展,才能最大化地提升一個人的科學素養。

視野對孩子的思維養成非常重要

也就是說,科學知識要學,但不能只學科學知識;科學家的故事要看,但不能只看科學家的故事。

比科學故事更重要的是科學思維

所以,我想寫一套啟發孩子科學思維的叢書,為我國的兒童科普書庫做一些有益的補充。我的這個想法得到了接力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在編輯劉佳娣老師的全情投入下,才有了你們今天看到的這套叢書——「汪詰少兒科學思維培養書系」。這是一套有知識、有故事、有啟發的少兒科學思維培養書,分為《如果你跑得和光一樣快》《為什麼量子不能被克隆》《如何測量宇宙膨脹的速度》三冊出版。

《如果你跑得和光一樣快》《為什麼量子不能被克隆》《如何測量宇宙膨脹的速度》

給孩子講科學思維遠比給成人講困難,因為科學思維的總綱是邏輯和實證,這是比較抽象的概念。因此,要讓孩子能夠理解抽象的概念,就必須把它們和具體的科學知識、科學故事結合起來講,不能是乾巴巴的說教。所以,給青少年看的科普書,「好看」是第一位的。丟掉了這個前提,其他都是空談。

「好看」才有吸引力
宇宙的畫卷

在這套叢書中,我會用通俗的語言、生動的故事來解答小朋友最好奇的那些問題。例如:時間旅行有可能實現嗎?黑洞、白洞、蟲洞是怎麼回事?

到宇宙去旅行

光到底是什麼東西?量子通信速度可以超光速嗎?宇宙有多大?宇宙的外面還有宇宙嗎?…… 我除了要解答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更重要的是教孩子像科學家一樣思考。

光到底是什麼?

除了文字內容,我還為這套書專門配備了視頻課和科學思維手冊。

跟大家說句真心話,這套書無疑是我出書到現在,精力佔比最高的一套書,幾乎是一句話一句話,一個字一個字的仔細摳過去的。當然,接力出版社對這套書也非常的重視,這是它們年度重點書,因此他們找著名插畫設計師龐坤老師為每一本書都繪製了近 100幅插圖,每一幅圖也都經過我仔細的審定,最後全彩頁印刷出來,再配合最好的紙張,看著真的是漂亮,拿在手裡翻閱是一種享受。

這套書出版過程中也得到了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被譽為「嫦娥之父」歐陽自遠院士的支持和肯定,還有《科普時報》總編輯,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尹傳紅和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張雙南等多位專家的讚賞和推薦。

科學啟蒙,從這裡開始。

和孩子一起去了解宇宙萬物吧

【活動現場】

汪潔老師的科普活動現場,家長和小朋友們排起了長長隊伍等待籤名,汪潔老師進校園受到小朋友的熱烈歡迎,所講內容孩子們大感興趣,聽的不亦樂乎。

相關焦點

  • 一本書可能影響孩子一生,這幾本好書,值得初中生反覆閱讀!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讀一本好書如同品一壺好茶,茶要足夠香醇,才能沁人心脾。書要足夠耐讀,才能受益匪淺。根據教育部日前所公布的中小學分級閱讀指導目錄,經過小編的整理,現在為各位同學推薦以下6本小編認為值得一讀的圖書,希望你在日常學習之餘,能夠讀幾本好書,一方面增長自己的見識,另一方面能夠對你的思維方式有所啟迪。下面小編的這份閱讀指南,請你一定要收好!NO.1《中國故事與中國智慧》——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 30本好書助貧困孩子「快樂閱讀」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選書遵循三原則  參與「快樂閱讀」項目選書工作的中國版協副主席、少兒讀物工作委員會主任海飛介紹,為孩子們選書時,專家們遵循了「選好書」、「要分級」、「搭配好」等原則和少兒閱讀規律。  「一本好書很可能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 吳京兒子吳所謂才5歲,閱讀量已超百萬!怎樣讓孩子愛上閱讀?
    謝楠曾在綜藝節目《拜託了媽媽》中透露自己五歲的兒子吳所謂,閱讀的書已經超過500本,文字更是高達上百萬,而且都能夠使用英文來寫影評了。 光是能夠使用英文寫影評,這一點就足夠秒殺很多孩子了,畢竟吳所謂現在才五歲。
  • 孩子4歲+看什麼科普書,這篇全告訴你
    圖畫書版一直最受歡迎,知識性強,小細節多,值得反覆觀察尋找信息,需要一定的理解力和專注力。手工版動手又動腦,每本書前面是故事,後面附帶各種形式的手工,比如迷宮,塗色遊戲,科學實驗,立體模型,材料包一應俱全。動畫版是根據動畫片改編,主題比較聚焦,更適合對一個話題深入探討,用來做知識鞏固不錯。
  • 閱讀專家推薦給孩子的12本好書
    網際網路信息技術的發展,改變了當今的閱讀環境,也為青少年閱讀提供了更為複雜、豐富的土壤。面對資訊時代下的多樣選擇,究竟什麼樣的閱讀才是真正的有質量、有價值的閱讀,是值得思考的。「在書籍選擇上,應充分尊重孩子的喜好,並加以一定的引導和限制。」
  • 讓孩子閱讀經典有什麼用?能為孩子打好精神的底子
    閱讀,我們已經說得夠多了,孩子們也都在閱讀著。但解決了大的層面的問題後,我們還要認真思考一下,我們給孩子買的書或孩子自己選擇的書,是不是真的都是幫助他們成長的經典好書?我是出版行業從業者,我知道每年童書新增品種有5、6萬,這些新增品種裡有好的、一般好的、不怎麼好的、甚至比較低劣的圖書。
  • 什麼樣的科普才是好的科普?科普作品,應該如何書寫
    這本寫給孩子看的百科圖書,不介紹動物的習性特徵、棲息地等知識,卻著重筆墨於野生動物「肉可吃,皮可用」,甚至將果子狸的配圖錯放成了浣熊。在被各界批評後,出版社對其進行了下架處理。一本書可以迅速下架,但其折射出的落後觀念卻不會立即消失。事實上,科普文字不科學的現象並不少見。
  • 好書推薦| 一本書,告訴孩子「我從哪裡來」
    好書推薦| 一本書,告訴孩子「我從哪裡來」 蔡木蘭 2018-10-04 09:05 來源:澎湃新聞
  • 《你問我答翻翻書:揭秘太空(低幼版)》:給孩子的太空啟蒙書
    這是一本專門給孩子的精美繪本式插圖畫冊,用畫面輔助科普講解,讓那些晦澀難懂的科學知識不再沉悶。而且這本書的內容設計很貼近兒童的理解力和接受力,採用「十萬個為什麼」的問答形式,將複雜知識低幼化,以淺顯的語言化繁為簡,讓孩子在一翻一讀中收穫知識,體驗不一樣的閱讀樂趣。
  • 像孩子一樣閱讀,10本好書推薦
    像孩子一樣閱讀,10本好書推薦 2020-06-03 12: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神奇的燒腦思維遊戲書》,全面提升孩子六大技能
    還真有,《神奇的燒腦思維遊戲書》,這本書通過遊戲,即250個燒腦謎題來鍛鍊孩子的創新力、閱讀力、邏輯力、記憶力、創造力和聯想力,讓孩子的思維越來越活躍,讓大腦越來越聰明。市面上關於兒童思維訓練的童書琳琅滿目,各有千秋,那麼《神奇的燒腦思維遊戲書》這本書好在哪裡呢?
  • 孩子3-4歲看什麼科普書,這篇全告訴你
    文字內容長度較短,字體也比較大,但涉及到的科普知識還是蠻專業的,建議3歲+看比較合適。親親科學圖書館這書真是有魔力,自2014年中文版上市,短短幾年時間,銷量已經突破800萬冊,號稱能讓孩子一秒鐘就愛上閱讀。去年咱公號徵集,這套書上榜率也超高,70本書,70個主題,涵蓋自然科學,人文歷史、天文地理、生活百科,還有關於電影,音樂,建築等知識。
  •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科普讀物?英國兒童科普作家這樣說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科普、數學等門類「進駐」低幼段讀者書單,與此同時,科普、宇宙科學、科幻、中國歷史等門類均受到中小學生追捧。顯然,雖然文學閱讀熱情不減,但科普書正在成為越來越多孩子們的選擇。如何選擇合適的科普書?如何判斷課後閱讀材料是否適合小學生?又是否適合帶入到小學的科學課當中?事實上,對於科學閱讀,我們的問題還不止於此。那麼,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科普讀物呢?
  • 反覆閱讀是白費力氣?心理學家:培養孩子記憶力,這3點才是關鍵
    家長應該都發現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孩子明明很認真的記筆記,每天晚上會堅持的反覆去閱讀課文,甚至是抄寫很多遍,但是一到考試的時候卻總是會忘記。但有些孩子並沒有努力去背誦閱讀,書本上也很乾淨,甚至都不記筆記,但考試成績卻很好。
  • 女性常見病症科普手冊,是一本什麼樣的書讓大咖們津津樂道
    病因+預防,診斷+治療,知識連結+科普答疑都在這裡!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副院長 王建六  字裡行間飽含編者的人文關懷,堪稱一部有溫度的女性科普書。  ——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教授  姚元慶  主編簡介
  • 王林:培養孩子深度閱讀與創意表達,你需要知道這些 蜂蜜閱讀
    文學有這樣的一些樂趣,這些樂趣也是可以由成人帶來的,而不只是孩子去自漲,也有很多的孩子我們丟給他一本書,他就自己沉浸在書中,但是大部分的時候,我們需要成人給予一定的指導。什麼樣的教學行為可以製造樂趣?我常常在培訓老師們的時候,也做這樣的一個PPT,你比如寬鬆自由的討論風格,沒有壓力,你說什麼老師都不會說你答錯了。
  • 中國自然好書獎特別策劃:「自然好書鄉村閱讀雲分享」視頻課
    2020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期間,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自然好書獎」推出了「自然好書鄉村閱讀雲分享」視頻課,由思源·新浪揚帆公益基金協辦,淘小學、野生小夥伴等平臺支持,主要面向鄉村小學學生,展開自然知識在線分享。
  • 名家薦書 暢談閱讀
    ■孫立群 百家講壇主講人 南開大學教授 我的閱讀主要是自己從事的專業——中國古代史方面,在我的書架中,這方面的書佔了大多數。我的研究方向是秦漢魏晉南北朝史,這方面的書更多。我的閱讀興趣很廣,人文社科類的書我都喜歡,有好書儘量買,一時看不完,先存下,用起來方便。我還是喜歡傳統的閱讀方式,手捧一本好書,或坐或躺,隨手可喝熱茶,樂趣無窮!
  • 思南童書快閃店持續至六月,閱讀陪伴孩子成長
    澎湃新聞記者 薛松 圖為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提供適合的好書「思南之心·童書快閃店」緊緊圍繞優質童書,在30平方米的袖珍空間裡,精心挑選了500多種少兒讀物,涵蓋兒童文學、人文歷史、自然科普、低幼繪本等多個門類,既有經久不衰的《十萬個為什麼》、《上下五千年》、《三毛流浪記》、「賈裡賈梅大系」等廣為人知的暢銷童書
  • 在中國最頂尖國際童書展上,我發現了這些好書!
    書的最後還有一些簡單的科普,和孩子能在家做的自然小實驗。 我曾經在《這個海歸媽媽的科普童書超驚豔!從國際大獎到創意技術,讓人大開眼界!》中,介紹過博洛尼亞書展上的獲獎人體科普書,當時就覺得非常驚豔。 這次在CCBF上看到的這本人體立體書,是第二本讓我覺得這個話題上,一定要入的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