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問我答翻翻書:揭秘太空(低幼版)》:給孩子的太空啟蒙書

2020-12-05 花落怦然

前幾天和閨蜜小聚,她問我想給2歲的二寶買點書,不知道買什麼好,希望我可以給點建議。於是,我順手把剛拿到手不久的《你問我答翻翻書:揭秘太空(低幼版)》給了她。

這是一本專門給孩子的精美繪本式插圖畫冊,用畫面輔助科普講解,讓那些晦澀難懂的科學知識不再沉悶。而且這本書的內容設計很貼近兒童的理解力和接受力,採用「十萬個為什麼」的問答形式,將複雜知識低幼化,以淺顯的語言化繁為簡,讓孩子在一翻一讀中收穫知識,體驗不一樣的閱讀樂趣。

2 歲的孩子正處於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的階段,剛剛脫離大人懷抱的束縛,可以自己去到更多的地方,探索更廣闊的天地,也是很多良好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

閱讀,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行為習慣,不僅有助於培養他的專注力,也有助於在以後的學習中養成更多更好的習慣,更能夠開拓孩子的視野,幫助他更好地認識這個世界。

但什麼樣的書適合孩子看呢?很多家長都很迷茫,看著書店裡琳琅滿目的書籍,無從下手。其實,對孩子來說,特別是低幼的孩子來說,閱讀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先培養閱讀的興趣,讓他喜歡上讀書,讓他把閱讀當作吃飯、睡覺一樣自然而又必須做的事情。

而這樣的書首先就需要有趣,需要有盎然的童趣有插畫最好,密密麻麻的文字並不適合作為幼兒啟蒙的書籍;同時也需要有活潑明亮的色彩,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同時提升孩子的藝術審美力。

這本《你問我答翻翻書:揭秘太空(低幼版)》就具有這樣的特點,它選取了孩子們最喜歡的太空主題,內容科學有趣,深度揭秘了太空的奧秘,能夠積分孩子探索自然的興趣和欲望。

作者呦呦童是原創高端童書品牌,致力於以兒童成長和科學認知為主的童書研發與創作,在低幼認知、益智遊戲、互動科普等選題中融入創意,旨在開發兒童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能力、創造力等。

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需要父母做好陪伴,這本翻翻書,正是根據這樣的要求設計而來,要求父母陪伴孩子一起閱讀,採用一問一答的模式,實現自我思考和學習,實現親子共讀。

一本書適不適合給孩子看,有趣有料是關鍵,父母能夠一起共讀和陪伴也是很重要的一個點,讓我們一起陪孩子更好地成長吧。

中國家庭教育專家尹建莉在她的另一本力作《從「小」讀到「大」》裡提出:

一本書無論別人如何給予高度評價,但如果自己或孩子看得味如嚼蠟,就說明這本書並不適合自己閱讀。不適合讀的原因可能是還不到讀懂的時候,也可能根本就不是一本好書。讀書和做其他事一樣,「真實感受」是最重要的標準。

但很多父母會覺得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就是為了以後的學習,所以在選擇書籍的時候還會存在一些誤區。

比如會把作文選當作常規的閱讀材料,覺得那都是同齡的孩子寫的,可以更好地引導孩子寫作文,但閱讀不應該只是「有用」,還應該有趣;還有些家長喜歡給孩子買書的時候喜歡考慮幾歲的孩子該讀什麼書,其實,給孩子選書遵循從易到難、由淺入深的原則就可以,並不需要刻意選擇,因為每個孩子的閱讀基礎是不一樣的,閱讀程度的差異也會非常大。

拋開那些人為的因素,讓我們和孩子一起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吧!

相關焦點

  • 孩子3-4歲看什麼科普書,這篇全告訴你
    最近大家約好的麼,每天都有人來問科普書.....其實這幾年陸續分享過很多科普書。大概兩歲之後,叮噹的好奇心開始爆發,對萬事萬物產生興趣,什麼月亮為什麼離地球那麼遠?恐龍為什麼會滅絕?白云為什麼會變成烏雲......老母親經常被問得瑟瑟發抖。還好有科普書這種神器。從最簡單的認知書,到大部頭DK,只要他感興趣的,我都會盡力從中找到合適地解答。
  • 女航天員劉洋談「外星人」 揭秘曾在太空聽到神秘聲音
    ,我要出趟遠門,為你摘顆星星回來」——女航天員劉洋講述航天員的世界「5歲的孩子,哪裡知道父母出『遠門』要去做什麼。」本月10日在北京歡送戰友景海鵬、陳冬前往酒泉時,女航天員劉洋看到陳冬的雙胞胎兒子正在單位門前玩耍,完全不知道父親要去執行一個長達33天的太空任務。「當時我就在想,如果是我,我也許會說:『孩子,媽媽要出趟遠門,為你摘顆星星回來。』」劉洋說。這就是航天員看待同事獨特的視角和情感。航天員的內心世界是什麼樣的?18日,新華社記者獨家對話女航天員劉洋。
  • 「太空之年」,用獨特視角帶孩子讀懂宇宙航天——「給孩子的太空書...
    無論是對於中國還是世界而言,2019年都將會是重要的「太空之年」。近日,由科普漫畫作家宋海東編繪、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給孩子的太空書」科普漫畫系列出版上市,旨在以獨特的視角和專業有趣的方式,帶孩子讀懂宇宙航天。
  • 如何判斷孩子的EII時期?為什麼這個階段的孩子都特別喜歡恐龍?
    樂樂趣揭秘翻翻書第2輯《揭秘恐龍》,更是一本風靡孩子圈的恐龍大百科,全景式地展現震撼的恐龍世界。,74張翻翻頁,為小朋友營造更高品質的閱讀氛圍,同時也為孩子詳細介紹了50多種恐龍與10多種恐龍時代的其他動物。
  • 培養孩子的英語學習興趣,就從這一本單詞書開始吧
    作為一個英專畢業的學生,以及繪本愛好者,我也接觸了很多完全不同的英語啟蒙書,無論在知識編排的科學性,還是頁面設計的趣味性,比我們當年的教材好太多了。如果當年我們能用到這樣的啟蒙書,會不會有更多人喜歡英語呢?就拿我手上的這本《少兒英漢雙語圖解單詞書》來說。
  • 美太空梭「最後一役」太空人博物館內答兒童問
    中新社紐約8月16日電 題:美太空梭「最後一役」太空人走進博物館答兒童問  中新社記者 李洋  參與美國太空梭「最後一役」的4名太空人16日來到紐約,走進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向公眾介紹太空梭最後一次飛行的情況,並精彩回答了兒童的提問,揭秘未來太空計劃。
  • 我用風靡美國小學的3D思維導圖翻翻書,手把手帶娃梳理知識點
    這個周末是母親節,我的一個美國朋友帶娃做了一本小房子形狀的翻翻書,打開小門,媽媽的形象躍然紙上,娃還寫上了幾句感謝媽媽的話,特別溫暖!其實,這個翻翻書在國外用得很多,這幾年在小楊老師的校園開放日裡,我都會拿出孩子們設計的翻翻書展示給家長看。
  • 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的繪本 5歲前必讀
    尤其在孩子5歲以前,一些良好的生活習慣必須養成,而這其中,繪本的作用不容小覷。1.0~1歲《喬比洗澡書系列》《小虎哥翻翻書》《奇妙洞洞書第一輯》《小玻系列翻翻書》《嘰裡咕嚕系列》《好餓的毛毛蟲》閱讀收穫:講述起床、上學、捉迷藏、洗澡、睡覺的故事,培養寶寶良好的生活習慣。
  • 《我要月亮》:人類登月50周年,給孩子的詩意太空科普
    隨後,聯合低音又推出了兒童版的月亮科普書《我要月亮》,讓大人有大人的「月亮」可看,孩子有孩子的「月亮」可看。《我要月亮》的護封設計成炫酷的銀灰色,就像月球的表面。剪出的滿月形窗口,透出內封面充滿童趣的動物插畫,插畫內容正是書中「奶酪月亮」的童話故事。《我要月亮》延續了詩意科普的方式。
  • 《我要月亮》:人類登月50周年,給孩子的詩意太空科普
    月亮」可看,孩子有孩子的「月亮」可看。《我要月亮》的護封設計成炫酷的銀灰色,就像月球的表面。剪出的滿月形窗口,透出內封面充滿童趣的動物插畫,插畫內容正是書中「奶酪月亮」的童話故事。各章的每一小節有2至4頁的篇幅,講述了關於月亮的各種小主題,讓孩子們接觸到更廣闊的「月亮世界」。在每一小節中,右下角還有有趣的小問答和延伸話題,跳脫開正文,進行發散補充,讓小小的孩子大開眼界。書中沒有密密麻麻的文字,而是將文字環繞在大幅插圖周圍,既便於孩子理解又啟發想像力,美觀有趣。
  • 馬斯克和貝索斯要如何顛覆太空探索?
    問:聽起來你認為這些人作為太空行業的參與者應該被認真看待?答:是的,我認為太空行業的任何一個人現在都會說這是一個客觀事實。這仍然有點天方夜譚,但他們正在構建可將人們送上太空的工具。我想,你必須要看看他們在做什麼,然後說「好吧,這是我們得認為有可能發生的某種事情。」問:私人太空競賽對NASA等國家機構意味著什麼?答:一方面,這意味著他們可以以比以往要低得多的成本購買太空發射服務,這可能意味著他們將更加頻繁地發射航天探測器到其他行星來展開研究。
  • 馬斯克和貝索斯顛覆太空探索:誰勝算大?
    問:為什麼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答:我認為,人們往往會忽視很多這樣的傢伙和很多這樣的公司,覺得他們很怪異,或者覺得他們在張口說大話。直到最近五年,我們才看到這些公司證明這是一個新時代,它們能夠做到NASA曾經做到的事情,甚至能夠做到NASA不能做到的事情。問:聽起來你認為這些人作為太空行業的參與者應該被認真看待?
  • 採知殿 | 一本大太空時代的啟迪之書
    你所理解的「全書」又是怎樣的?枯燥無味?高深莫測?還是,令人望而卻步的專業論述?但是!你無法預料當踏入漆黑的宇宙後究竟會有何反應,屆時你將與真空環境僅隔著一層幾毫米厚的塑料。我一直是個平和穩重的人,甚至在作為戰鬥機駕駛員和飛行員時遭遇危急情況時,也能處變不驚從容應對。但事實上,在真正出艙之前,我都不敢確信自己的反應。有些太空人一開始會有強烈的眩暈感,因為當他們從相對穩定的空間站走進無限的外太空時看到的便是遠處飄浮著的地球。
  • 太空授課實驗很神奇 專家給你講原理
    而昨天的太空授課,讓校長李培民再度思考現代教育:「在應對升學之外,如何給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間、想像空間和創造空間?其實,孩子最能看到問題的本質,也最具想像力與創造力。」  「太空中居然也會有張力!」春暉中學高二(1)班的物理課代表李望來驚嘆道。晶瑩剔透的水球,深深地徵服了他。  對於張力,李望來一直充滿好奇。他曾與同學有過激烈的探討,「我覺得張力的存在與某個場相關。」  可是,在太空,究竟又是什麼樣的原因,創造神奇的張力?對此,李望來有自己的猜想,「自然界創造的東西比較完美,而球體則是最完美的形狀。」
  • 為啥星球都懸浮在太空中不墜落?究竟誰錯了?
    問:太陽是怎麼來的?答:是太陽自己的氫物質的萬有引力相互吸引聚集到一起形成的。問:為什麼太空中的氫會依賴自己的萬有引力相互聚集成太陽,而地球上的氫卻並不相互吸引,反而還能擺脫地球的萬有引力向外飄呢?真是莫名其妙!就算萬有引力完全正確,那麼,月球為什麼沒有掉到地球上來?科學家們一定會回答:因為月球在做圓周運動,有足以抗拒地球引力的離心力。
  • 一套書就能讓孩子學會思考、愛上鑽研
    其實,從科學啟蒙的角度看,這種煩惱完全沒有必要,因為科學啟蒙的關鍵並不是回答孩子的問題,而是如何讓孩子學會思考、愛上鑽研、對科學產生興趣……我就遇到了一套適合5-7歲孩子的很有趣的科學啟蒙書——《第一次遇見科學》。發現這套書是在一個書店的活動上,兒子和朋友一人拿了一本看完就吵著要我們買下一整套,我粗略地翻了幾頁發現不錯就付帳了。
  • 「兒童科普讀物」儼如小型掌上太空館!精心設計讓孩子探索宇宙
    【兒童科普讀物】儼如小型掌上太空館!精心設計讓孩子探索宇宙想探索太空奧秘,除了前往太空科學館或看太空紀錄片外,書本便是最好的選擇。這本新作儼如一座小型的掌上太空館,每一頁都設計了立體場景,配合各種天文知識展現眼前:從地球可見的太陽和月球,到遙遠星系、神秘黑洞、星雲、超新星等太空奇觀一覽無遺,而書中更附有翻翻頁、拉拉頁、轉盤等設計,相信會讓你驚喜萬分。此外,書中也記載了人類探索太空的成就,包括火箭設計、宇宙飛行服、太空穿梭機等科技發明,介紹其功能。
  • 長篇幻想故事漫畫《問太空》開篇話語
    )**地球村我的自媒體,百度——百家號《隱鵬漫畫》上連載了(乾杯 []~( ̄▽ ̄)~*)(雖然作品更新慢點)()()();當初編繪的漫畫書名字是《太空鳥》,四十頁的短篇故事漫畫,投稿到了山西《科幻大王》卡通雜誌社(當初卡通和漫畫的用詞概念還沒有分開),一個月後收到退稿信,高霞編輯老師在信中,對我編繪的短篇漫畫《太空鳥》進行了指正,指出了我的作品許多方面的不足之處,(`)*
  • 「你問我答」太空競賽1問題匯總
    註:太空競賽的最終成績官方目前尚未公布,因其部分數據需要手動調整,最終結果會晚幾天公布1、星際雲通此次太空競賽有幾個礦工號參與?表現成績如何?我們投入了1個礦池參與測試,另外3個因為合併問題以及VPN問題沒有成功的參與。目前單個礦池排名80名之內。我們的數據受第三周故障影響較大,目前需要官方手動調整,最終成績會晚幾天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