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和貝索斯顛覆太空探索:誰勝算大?

2020-11-23 騰訊證券

據國外媒體Fast Company報導,《火箭億萬富翁:伊隆?馬斯克,傑夫?貝索斯和新太空競賽》作者、科技記者蒂姆?費恩霍爾茨近日接受採訪,講述馬斯克和貝索斯等人正如何試圖顛覆太空探索領域。 SpaceX在2月初發射了它的獵鷹重型火箭(Falcon Heavy),這是太空探索近代史上最好的公關活動之一————不僅僅是因為伊隆?馬斯克的公司將一輛特斯拉汽車送上太空。

數以百萬計的人觀看了這次發射,親眼見證SpaceX嘗試將所有的三顆火箭都帶回地球,最終其中一顆火箭墜向距離SpaceX海上平臺的著陸點僅幾米的地方。讓所有人齊聚一堂的是,一家私人太空探索公司展示其大型火箭帶來的激動人心的前景————以及以極低的成本將超重負載送上太空的潛在希望。美國宇航局似乎已經對獵鷹重型火箭失去一些興趣,這無關緊要;公眾參與進來了。你會覺得,最終宇航局將不得不追隨進來。

私人太空競賽已經激戰了好幾年了,地球上最富有的一些人紛紛投入進來,力爭領先地位。這就是Quartz記者蒂姆?費恩霍爾茨(Tim Fernholz)在他的新書《火箭億萬富翁:伊隆?馬斯克,傑夫?貝索斯和新太空競賽》中探究的東西。

最近,Fast Company採訪了費恩霍爾茨,了解一下在這場競賽中,哪位大亨更有勝算?是馬斯克?貝索斯?還是別的大亨?

問:你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答:因為感覺一件歷史大事正在發生,但它並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它是人類與太空聯繫的方式一個關鍵時刻,它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故事,對未來也會有很大的影響。

問:為什麼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答:我認為,人們往往會忽視很多這樣的傢伙和很多這樣的公司,覺得他們很怪異,或者覺得他們在張口說大話。直到最近五年,我們才看到這些公司證明這是一個新時代,它們能夠做到NASA曾經做到的事情,甚至能夠做到NASA不能做到的事情。

問:聽起來你認為這些人作為太空行業的參與者應該被認真看待?

答:是的,我認為太空行業的任何一個人現在都會說這是一個客觀事實。尤其要看看SpaceX對全球發射產業的影響,歐洲衛星發射公司Arianespace、波音和洛克希德的合資公司聯合發射聯盟等公司,因為SpaceX的成功全都不得不大幅改變它們的業務計劃,這也為追隨他們的新公司帶來了大量的機會,大量的資金,同時也促使很多人願意相信那些未曾被嘗試過的商業模式。

問:你覺得 SpaceX 為什麼會如此成功呢?他們是因為做對了一兩件事而走到現在的地步嗎?

答:他們做好了兩件不同的事情。一件是他們從零開始,他們沒有陷入行業常見的問題,無論是融資模式,分包,還是不信任現成組件的問題。他們真的是說,讓我們以儘可能低的成本來做這個,並將此作為我們的目標。

第二件事是,他們願意承擔NASA當初不願承擔的風險,特別是在投資於這種可重複使用的火箭系統上面,那使得他們能夠使得自己的太空飛船比競爭對手便宜得多。

問:「獵鷹 9 號」火箭曾連續多次發生爆炸。你覺得他們是否一直堅信自己最終會取得成功,還是也有過失去信心的時候?

答:我想,他們有些時候可能也會想,「如果我們下星期沒有成功地發射這枚火箭,我們就將耗盡資金,關門大吉。」但我認為,他們一直相信自己能夠完成他們的目標。區別在於,如果NASA有個可重複使用的火箭項目,在嘗試讓它們安全降落的時候損毀了跟SpaceX一樣多的火箭,國會會取消那個項目。但是因為SpaceX是由馬斯克掌控的,他則會說,「我們接著幹吧。」

問:這場新太空競賽對於參與者而言意味著什麼?

答:我想應該是數十億美元規模的業務。這涉及發射衛星,這是馬斯克正在做的事情,貝索斯旗下的Blue Origin也想要做;還涉及運營衛星星座網絡,多家公司都在投入數十億美元來布局,其中包括SpaceX、OneWeb、波音和LeoSat等。然後,這些傢伙可能也受到了將人類帶到太空的希望的驅使,那是他們想要達到的目標。這仍然有點天方夜譚,但他們正在構建可將人們送上太空的工具。我想,你必須要看看他們在做什麼,然後說「好吧,這是我們得認為有可能發生的某種事情。」

問:私人太空競賽對 NASA 等國家機構意味著什麼?

答:一方面,這意味著他們可以以比以往要低得多的成本購買太空發射服務,這可能意味著他們將更加頻繁地發射航天探測器到其他行星來展開研究。它將意味著美國的載人航天飛行的回歸,為2011年以來的第一次,波音和SpaceX將分別在今年晚些時候和2019年年初將太空人送上太空;它也意味著他們要重新思考自己的使命是什麼。獵鷹重型火箭2月的發射,對NASA來說是一個警醒:這些私營公司有能力完成真正巨大的任務,如運營世界上最大型的火箭,他們需要思考:「政府最好將資源集中在什麼地方?我們如何能夠利用私營部門來做到這些?」

問:最終,你覺得公眾會如何從這場私人太空競賽中獲益?

答:作為納稅人,你現在就已經能夠看到它的益處,因為現在政府用於發射軍事衛星或GPS衛星的支出大大減少了,得益於SpaceX進入並顛覆了這個市場。所以這是很重要的一點。我認為,各種不同的衛星商業模式具有巨大的潛力,比如以更低的成本提供網際網路連接服務,以更低的成本提供電視服務,促進物聯網的發展。太空也已經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實際上,每一筆金融交易都是由GPS系統來記錄時間。

美軍也依靠太空來做它的事情。所以你每天對於太空的依賴要超出你的想像。

問:讀者會對書中哪些內容最感意外?

答:很讓我這個不算是太空專家的人驚訝的一點是,在開始創立私營組織來從事宇宙飛行和太空活動以前,人們其實有很長的一段嘗試失敗的歷史。

在1980年代,有些公司嘗試失敗,1990年代也有些公司嘗試失敗。只有在這個新時代中,我們才看到人們獲得成功,這就是它為什麼非常值得注意。不過,閱讀其中一本來自供職於NASA的經濟學家亞歷山大?麥克唐納(Alexander McDonald)的書籍讓我覺得很有意思,他彙編了數據集,顯示富裕人群,億萬富翁級別的,投資於私人太空探索已經有一個多世紀了。

早在18世紀,他們建造了一個巨大的望遠鏡。加利福尼亞州最富有的那個人建造了一個巨大的望遠鏡天文臺,這發生在19世紀。現在,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貝佐斯正在打造巨型火箭,以在太空建造太空站。所以說歷史往往會不斷重複。

問:寫這本書給你帶來了多少樂趣?

答:我獲得了很多的樂趣。我得去觀看很多的火箭發射,這真的很酷。我得去參觀很多的高科技設施,在那些地方有比我更聰明的人給我解釋火箭科學,我覺得這是一種很讓人愉快的體驗。另外,我見了很多對太空和未來充滿熱情的人,這總是很讓人興奮。我也見到了馬斯克,這也很有趣。

(環球網 環球網)

相關焦點

  • 馬斯克和貝索斯要如何顛覆太空探索?
    》作者、科技記者蒂姆·費恩霍爾茨近日接受採訪,講述馬斯克和貝索斯等人正如何試圖顛覆太空探索領域。讓所有人齊聚一堂的是,一家私人太空探索公司展示其大型火箭帶來的激動人心的前景——以及以極低的成本將超重負載送上太空的潛在希望。美國宇航局似乎已經對獵鷹重型火箭失去一些興趣,這無關緊要;公眾參與進來了。你會覺得,最終宇航局將不得不追隨進來。私人太空競賽已經激戰了好幾年了,地球上最富有的一些人紛紛投入進來,力爭領先地位。
  • 新龜兔賽跑:馬斯克與貝索斯的太空競賽
    沒有人希望登月是人類與太空最後的聯結,但太空這個一說起來就覺得浩瀚無邊的領域,要想取得大的突破,燒錢必不可少。因而很長一段時間,與太空有關的計劃都由NASA和美國政府主持發展。  不過,淨資產值極高的企業家們,一旦同時具備想像力和冒險精神,便不會在太空的投入和探索上畏縮不前:微軟合夥創始人保羅·艾倫、輟學的英國億萬富翁安迪·比爾、維珍航空創始人理察·布蘭森,包括現在太空領域動作最大的埃隆·馬斯克和傑夫·貝索斯都是為了太空夢豪擲千金的富豪。
  • 馬斯克與貝索斯,誰會先飛到火星?
    馬斯克的SpaceX之外,最引人矚目、實力最強的要數亞馬遜公司老闆貝索斯開創的商業太空公司Blue Origin。恰巧的是,貝索斯和馬斯克分別是2020年新晉世界首富和第二富豪。論及馬斯克與貝索斯在太空領域取得的成果,SpaceX動作最頻繁也最大,多次完成了重型火箭回收,11月15日還用龍飛船將4名太空人送上了空間站。藍色起源目前呈追趕之勢,雖然最早於2015年11月實現首次火箭回收,但整體發射難度和發射次數還落後SpaceX一大截。
  • 太空項目:馬斯克與貝索斯都在爭著幹的大生意
    這個SpaceX 背後的大佬馬斯克,就是那位鼎鼎大名的鋼鐵俠原型。他既是在中國投資了500億的特斯拉公司CEO,又是是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CEO兼CTO、特斯拉CEO之外,他還是太陽城公司(SolarCity)董事會主席。
  • 馬斯克與貝索斯:世界上最有錢的兩人展開太空大戰
    兩家都希望通過降低火箭發射的成本,讓更多人有機會飛向太空。在各自發展的過程中,兩人在火箭回收、全球衛星通信服務、載人航天等業務板塊方面,多次發生摩擦。每當獲得重大裡程碑式的成就,馬斯克和貝索斯就會在社交網站上隔空互懟,一次次唇舌之戰也是兩家企業白熱化競爭的縮影。
  • 人類有50%機率問這個問題:馬斯克和貝索斯,誰將主宰宇宙?
    不過,我們也不能忘了另外一個人,亞馬遜的老闆貝索斯,他的另一個身份,是藍色起源(Blue Origin)的創始人,幹的事情和馬斯克是一樣的,只是側重點稍有不同。我們現在就來看看,馬斯克和貝索斯,誰有可能在未來主宰宇宙?
  • 貝索斯與馬斯克太空大戰開始?藍色起源火箭首射,欲截胡SpaceX?
    早在2011年,貝索斯在一次演講就透露,藍色起源的目標是壓低太空旅行的成本,並提高技術的安全性,創建一個人類可以親自探索太陽系的未來。隨按照計劃,該公司可能將在今年推出太空遊服務。即將進行測試飛行的New Shepard號火箭是藍色起源目前的主力軍,這是由藍色起源自己研發的可回收式火箭,以第一位進入太空的美國航天員Alan Shepard命名。
  • 地球裝不下馬斯克和貝索斯了,他倆誰會先飛到火星?
    在馬斯克之前,有能力在私人航天領域進行探索的只有實力超強的大國,近二十年來,這個技術、資金甚至運氣都密集的行業迎來了一些民間player。馬斯克的SpaceX之外,最引人矚目、實力最強的要數亞馬遜公司老闆貝索斯開創的商業太空公司Blue Origin(藍色起源)。
  • 薦書| 太空爭雄:馬斯克們的商業航天帝國史記
    」,確實也是沒誰了(題圖)。」,而後者更強調科技與探索。他在普林斯頓大學跟從物理學家、太空夢想家傑瑞德·歐尼爾學習,還在學生社團「宇宙探索及開發學生聯盟」(SEDS)擔任主席——他甚至承認,「也可以說」,創立亞馬遜掙錢,就是為了能夠讓少年時候的太空夢想能夠繼續前進。
  • 和馬斯克槓上了?進軍太空計劃獲批 貝索斯將打造亞馬遜版「星鏈」
    早在2015年1月,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CEO馬斯克就宣布了衛星網際網路服務計劃,這一項目被命名為「星鏈」(Starlink)。SpaceX計劃將約1.2萬顆通信衛星發射到軌道,為地球上的用戶提供寬帶網際網路服務。除了這已經獲得批准的近1.2萬顆衛星,該公司還申請發射3萬顆衛星。美國東部時間8月7日,SpaceX成功發射了第10批「星鏈」網際網路衛星。
  • SpaceX與藍色起源風格相差巨大,馬斯克激進無畏,貝索斯保守求穩
    近日,埃隆·馬斯克旗下SpaceX最近擊敗傑夫·貝佐斯的藍色起源,成功奪得美國空軍價值6.53億美元的太空發射合同。馬斯克與貝佐斯的太空戰現以馬斯克勝利告一段落,但是在未來,他們的競爭將會越來越頻繁,我們的吃瓜才剛剛開始。
  • 貝索斯、馬斯克和巴菲特的獨特,在於他們對時間的看法不同(上)
    ——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 在過去5年的時間裡,我花了好幾百個小時研究和撰寫有關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比爾·蓋茨(Bill Gates)、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雷· 達利奧(Ray Dalio )以及埃隆· 馬斯克(Elon Musk)等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企業家的文章。
  • 貝索斯在計較登月,馬斯克載人火星登陸四年後發射
    隨著我國最近的嫦娥五號登月「挖土」任務引起國際方面廣泛的關注,各國也紛紛發布太空相關的訊息,蹭了一波熱點。而馬斯克的星艦原型測試機SN8這兩天則進行了測試,雖然最終爆炸了,可是馬斯克笑成了傻瓜。翻譯:火星,我們來了!!
  • 貝索斯在計較登月,馬斯克載人火星登陸4年後發射
    隨著我國最近的嫦娥五號登月"挖土"任務引起國際方面廣泛的關注,各國也紛紛發布太空相關的訊息,蹭了一波熱點。的星艦原型測試機SN8這兩天則進行了測試,雖然最終爆炸了,可是馬斯克笑成了傻瓜。
  • 馬斯克取代貝索斯成全球首富,稱賺錢為幫地球物種移民火星
    美國傳媒1月7日報導,Tesla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坐擁逾1850億美元身家,取代亞馬遜創辦人貝索斯,成為全球首富。特斯拉股價在7日早段升超過5%,迫近800美元歷史高位,媒體指,馬斯克的身價升至1,885億美元,以15億美元之差力壓貝索斯,取代對方自2017年以來的全球首富地位。在成為首富後,馬斯克在社交媒體解釋,愛財的原因並非人們想像的 ,其實他可以用來消閒的時間很少,也沒有度假屋或別墅那類東西。
  • 人類最強現役運載火箭誕生,馬斯克成功將特斯拉跑車送入太空
    與波音公司搶「飯碗」在馬斯克研發火箭之前,美國軍方的航天項目通常都交由波音、洛克希德·馬丁等大型軍工企業進行設計、開發、測試,馬斯克的重型獵鷹發射成功後,這一市場或將面臨大變革。圖片來源:深科技用於太空旅行項目商業、軍用、科研發射還都屬於常規項目,也許太空旅行才是馬斯克的星辰大海。
  • 全球首富財富再創新高 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和他的「新疆界」
    但曾幾何時,貝索斯和他帶領的亞馬遜受到了華爾街的公開嘲笑。「2000年之後有段時間,我在分析師會議上聽到基金經理公開嘲笑他(貝索斯)。」創業起家的風險投資人馬克安德森向《哈佛商業評論》回憶道,「他們說,『這傢伙瘋了,這家公司肯定破產』。」貝索斯常以犧牲短期利潤為代價,在新技術上下大賭注,他堅稱這些新技術將在未來為公司股東帶來更豐厚的回報,這也時常惹惱投資者。
  • 馬斯克怒懟貝索斯:「抄襲狗」!然而自己卻「後院起火」
    來源:中國基金報馬斯克又開懟了!這次仍然是世界首富貝索斯……美東時間6月27日,馬斯克發推特@亞馬遜CEO貝索斯稱,貝索斯(Jeff Bezos)是「抄襲狗」。這次又是為了什麼讓馬斯克發飆呢?截至到目前,國外已經有20多家媒體報導了馬斯克稱貝索斯是抄襲狗的事情。特斯拉曾起訴ZOOX竊取商業機密2019年3月,特斯拉起訴ZOOX和其加入ZOOX的四名前員工,稱他們竊取特斯拉包含WARP(物流軟體平臺)系統在內的大量商業機密和技術。
  • 藍色起源發射火箭 貝索斯:未來會有1萬億人在太空生活
    貝索斯在接受德國傳媒公司Axel Springer CEO馬賽厄斯-多普夫納(Mathias D?pfner)採訪時,詳細描繪了這一藍圖。事實上,貝索斯有關人類文明同時存在於太空和地球的願景一直在進化。「當然,首先我對太空非常感興趣,對於這一話題也十分有熱情。自5歲起,我就一直在研究、思考它,但這並不是我從事這一工作的原因。」
  • 馬斯克「天網」將在6個月內啟動,未來或沒有5G6G什麼事了!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如果馬斯克的」天網「——星聯網(Starlink)真正成功,未來不但可能沒有5G6G什麼事了,甚至可能完全顛覆並改寫整個通信領域。衛星和地面距離只有幾百公裡,信號延遲非常低;目前的速度達1Gps,非常快;傻瓜式操作,只需插上電源,鍋蓋指向天空。現在看到的缺點:終端設備太大,只能建成WIFI熱點,不能像手機一樣使用;信號切換太快,每顆衛星過境時間可能只有幾分鐘,不知信號穩定性如何;前期費用可能比較高,不過以馬斯克一貫的尿性,肯定是想低成本吸納更多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