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索斯與馬斯克太空大戰開始?藍色起源火箭首射,欲截胡SpaceX?

2020-12-05 中國氣象愛好者

最新消息:原定今晚9:30發射的新謝潑德火箭第8飛,由於德克薩斯州西部發射場上空出現雷暴,最新發射窗口定為:美國中部時間10:15,北京時間23:15。

藍色起源是亞馬遜CEO傑夫·貝索旗下一家商業太空公司,成立於2000年,甚至比同樣是商業太空公司名聲大噪的SpaceX更早。早在2011年,貝索斯在一次演講就透露,藍色起源的目標是壓低太空旅行的成本,並提高技術的安全性,創建一個人類可以親自探索太陽系的未來。隨按照計劃,該公司可能將在今年推出太空遊服務。

即將進行測試飛行的New Shepard號火箭是藍色起源目前的主力軍,這是由藍色起源自己研發的可回收式火箭,以第一位進入太空的美國航天員Alan Shepard命名。在去年的12月,New Shepard號火箭進行了第七次發射、著陸,也是在那個時候,火箭裝載了一個帶有1米長的超級大窗戶的太空艙,這將是藍色起源太空旅行的主要部件,能夠讓乘客在高空觀賞太空和地球。

同樣是作為商業太空公司,藍色起源所做的一切始終要面對它的競爭者之一——伊隆-馬斯克建立的SpaceX。近年來,不少商業太空公司湧現,尤其是太空載人飛行領域備受重視。但是在過去的兩年時間裡,SpaceX已經發射了20枚可供重新使用的獵鷹9號火箭,獵鷹9號已經執行了50次發射任務了,並且在最近,SpaceX的重型獵鷹火箭更是帶上了馬斯克本人的櫻桃紅色特斯拉跑車,幾乎成為了全球矚目的宇宙探索事件。

相比之下,藍色起源看起來有些落後了,而且可重複使用的New Shepard號火箭僅只是測試發射了7次,其中有6次成功著陸。要說起來,藍色起源第一次被人熟知,還是因為試驗飛行器有一次失去了控制,在高空快速墜落並天上留下了一個巨大火球。這和SpaceX的進度相比未免有些落後得太多。從目前來看,SpaceX的也似乎更可能在短期內實現太空旅行。

但從目前貝索斯透露的情況來看,該公司目前要進行的2018年首次發射,即將拉開該公司太空旅行的序幕,貝索斯在推文中寫道「我們正在航天事業上大步前進。」藍色起源CEO鮑勃-史密斯上周在接受採訪時也表示,他希望公司的火箭今年年底就能帶著遊客上太空。

據消息稱,藍色起源未來將提供的太空旅行總耗時約為41分鐘(包含登機和著陸)。由於整個旅途時間很短暫,因此也不會引起嘔吐的發生。外界分析認為,與已穩定的SpaceX相比,藍色起源可能有些冒進,但這一系列動作可能意味著,SpaceX和藍色起源之間的首輪太空商業爭端可能已經正式開戰。

相關焦點

  • 新龜兔賽跑:馬斯克與貝索斯的太空競賽
    今天,在付得起錢的前提下,藍色起源、SpaceX、維珍航空能夠提供普通人去太空旅行的服務,這一切離不開以上提到的企業家們。在《新太空競賽》和《下一站 火星》兩本紀實作品中,兩位分別就職於數字商業新聞網站Quartz和華盛頓郵報的記者記錄了以馬斯克和貝索斯為代表的企業家們,在太空旅遊商業和私人化上所做的鬥爭與決策。
  • 馬斯克與貝索斯:世界上最有錢的兩人展開太空大戰
    A馬斯克與貝索斯最早也最頻繁的摩擦,圍繞火箭回收。第一次衝突源自2013年爭搶火箭發射平臺,馬斯克怒斥藍色起源的招數為「造假的阻擋策略」。貝索斯的藍色起源後來才加入競爭,甚至還拉上了與馬斯克有宿仇的ULA(聯合發射聯盟),宣揚開放租賃的模式可以帶來更多租戶。馬斯克此刻手中已有一些商業發射訂單,基於自身利益勢在必得,他的主張租給單一公司才能最大化有利於航天事業的發展。藍色起源在那時還沒有任何發射,馬斯克認為沒有火箭發射的發射臺租賃都是耍流氓,憤怒的稱其為「造假的阻擋策略」,這場爭奪最終以SpaceX籤下20年排他性租約而獲勝。
  • SpaceX與藍色起源風格相差巨大,馬斯克激進無畏,貝索斯保守求穩
    近日,埃隆·馬斯克旗下SpaceX最近擊敗傑夫·貝佐斯的藍色起源,成功奪得美國空軍價值6.53億美元的太空發射合同。馬斯克與貝佐斯的太空戰現以馬斯克勝利告一段落,但是在未來,他們的競爭將會越來越頻繁,我們的吃瓜才剛剛開始。
  • 藍色起源發射火箭 貝索斯:未來會有1萬億人在太空生活
    貝索斯在接受德國傳媒公司Axel Springer CEO馬賽厄斯-多普夫納(Mathias D?pfner)採訪時,詳細描繪了這一藍圖。事實上,貝索斯有關人類文明同時存在於太空和地球的願景一直在進化。「當然,首先我對太空非常感興趣,對於這一話題也十分有熱情。自5歲起,我就一直在研究、思考它,但這並不是我從事這一工作的原因。」
  • 馬斯克與貝索斯,誰會先飛到火星?
    論及馬斯克與貝索斯在太空領域取得的成果,SpaceX動作最頻繁也最大,多次完成了重型火箭回收,11月15日還用龍飛船將4名太空人送上了空間站。藍色起源目前呈追趕之勢,雖然最早於2015年11月實現首次火箭回收,但整體發射難度和發射次數還落後SpaceX一大截。
  • 太空項目:馬斯克與貝索斯都在爭著幹的大生意
    從中我們能夠看出一些端倪:第一,美國的「航天事業」已經開啟私有化的運營了,馬斯克不僅做了一些NASA原有的工作,而且將NASA也變成客戶了;第二,這一次成功載人是一個質的飛躍,如果把SpaceX比喻為空間運輸公司,之前都是做「貨運」,從現在開始,可以做「客運」了,說得現實一些,乘坐飛船taxi的「太空旅行」馬上可以實現;而說得科幻一些,當人類可以從一個星球到另一個星球,星際旅行很可能帶來星際移民
  • 薦書| 太空爭雄:馬斯克們的商業航天帝國史記
    《星球大戰》與《星際迷航》,經常被認為有各自的粉絲群體。而似乎馬斯克和貝索斯就分別痴迷於其一:馬斯克在給「獵鷹」(Falcon)火箭命名時,是在向《星球大戰》中的「千年隼」(Millennium Falcon)致敬;貝索斯則用《星際迷航》的角色坎帕拉(Kampala)給自己的寵物犬命名。
  • 貝索斯也會搞「浪漫」!用母親名字命名火箭回收船
    SpaceX執行長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以科幻作品中的宇宙飛船為其火箭回收船命名,而亞馬遜執行長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 似乎更為現實,以他母親的名字為其藍色起源公司用於海上回收火箭的船隻命名。
  • ​貝索斯藍色起源首次商業太空旅行或將於4月初 「發車」
    美國時間 1 月 14 日,藍色起源公司的 New Shepard 號火箭完成了它的第 14 次試飛(NS-14)。在 NS-14 飛行任務中,一個新的助推器和升級版太空艙進行了首次亮相。Blue Origin 為亞馬遜創始人傑弗裡・貝索斯在 2000 年創辦的一家太空公司。貝索斯創辦這家公司的初衷和馬斯克類似 —— 看看地球以外的世界,但馬斯克一心想著移民火星,而貝索斯則熱衷於太空旅行。
  • 貝索斯在計較登月,馬斯克載人火星登陸四年後發射
    隨著我國最近的嫦娥五號登月「挖土」任務引起國際方面廣泛的關注,各國也紛紛發布太空相關的訊息,蹭了一波熱點。而馬斯克的星艦原型測試機SN8這兩天則進行了測試,雖然最終爆炸了,可是馬斯克笑成了傻瓜。翻譯:火星,我們來了!!
  • 貝索斯在計較登月,馬斯克載人火星登陸4年後發射
    而後在2018年,由三個獵鷹9號火箭為基礎的核心助推器組成的獵鷹重型火箭發射升空,把一輛特斯拉給帶了上太空。而後的獵鷹重型火箭的雙側助推器成功實現回收,更是奠定了火箭回收的一大裡程碑。藍色起源,也打算做太空商業運輸,並且宣布要為阿爾忒彌斯計劃提供運輸,要送人類第一位女性上月球,還給出了全套載人登月解決方案。
  • 地球裝不下馬斯克和貝索斯了,他倆誰會先飛到火星?
    馬斯克的SpaceX之外,最引人矚目、實力最強的要數亞馬遜公司老闆貝索斯開創的商業太空公司Blue Origin(藍色起源)。恰巧的是,貝索斯和馬斯克分別是2020年新晉世界首富和第二富豪。貝索斯論及馬斯克與貝索斯在太空領域取得的成果,space X動作最頻繁也最大,多次完成了重型火箭回收,11月15日還用龍飛船將4名太空人送上了空間站。藍色起源目前呈追趕之勢,雖然最早於2015年11月實現首次火箭回收,但整體發射難度和發射次數還落後SpaceX一大截。
  • 人類有50%機率問這個問題:馬斯克和貝索斯,誰將主宰宇宙?
    不過,我們也不能忘了另外一個人,亞馬遜的老闆貝索斯,他的另一個身份,是藍色起源(Blue Origin)的創始人,幹的事情和馬斯克是一樣的,只是側重點稍有不同。我們現在就來看看,馬斯克和貝索斯,誰有可能在未來主宰宇宙?
  • 馬斯克和貝索斯顛覆太空探索:誰勝算大?
    據國外媒體Fast Company報導,《火箭億萬富翁:伊隆?馬斯克,傑夫?貝索斯和新太空競賽》作者、科技記者蒂姆?費恩霍爾茨近日接受採訪,講述馬斯克和貝索斯等人正如何試圖顛覆太空探索領域。SpaceX在2月初發射了它的獵鷹重型火箭(Falcon Heavy),這是太空探索近代史上最好的公關活動之一————不僅僅是因為伊隆?馬斯克的公司將一輛特斯拉汽車送上太空。數以百萬計的人觀看了這次發射,親眼見證SpaceX嘗試將所有的三顆火箭都帶回地球,最終其中一顆火箭墜向距離SpaceX海上平臺的著陸點僅幾米的地方。
  • 貝佐斯的夢想與執念:藍色起源與太空殖民願景
    為了達成這個夢想,貝佐斯他曾表示,每年會出售約10億美元的亞馬遜股票,為他的太空探索公司「藍色起源」提供資金。與馬斯克的SpaceX不約而同,藍色起源也在開發可重複使用且容易維護的大型火箭。不同的是,馬斯克有一個 「火星夢」。
  • 人類最強現役運載火箭誕生,馬斯克成功將特斯拉跑車送入太空
    圖片來源:深科技用於太空旅行項目商業、軍用、科研發射還都屬於常規項目,也許太空旅行才是馬斯克的星辰大海。重型獵鷹面臨的挑戰亞馬遜(貝索斯):我也在研發火箭重型獵鷹發射成功後,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也發文祝賀,馬斯克也「深情」的回覆了「Thanks加一個表情」,但兩人在航空火箭市場確實是存在競爭的。
  • 馬斯克和貝索斯要如何顛覆太空探索?
    :伊隆·馬斯克,傑夫·貝索斯和新太空競賽》作者、科技記者蒂姆·費恩霍爾茨近日接受採訪,講述馬斯克和貝索斯等人正如何試圖顛覆太空探索領域。這就是Quartz記者蒂姆·費恩霍爾茨(Tim Fernholz)在他的新書《火箭億萬富翁:伊隆·馬斯克,傑夫·貝索斯和新太空競賽》中探究的東西。最近,Fast Company採訪了費恩霍爾茨,了解一下在這場競賽中,哪位大亨更有勝算?是馬斯克?貝索斯?還是別的大亨?問:你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 SpaceX首次載人火箭發射在即,全民太空時代即將開啟
    此次發射對馬斯克、SpaceX和NASA來說都至關重要。如果此次發射成功,將標誌著在可重複使用太空飛行器的發展過程中,實現了新的裡程碑,未來將會使得太空旅行價格更低。SpaceX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人稱鋼鐵俠,1971年出生於南非,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大學,獲經濟學和物理學雙學位。
  • 全球首富財富再創新高 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和他的「新疆界」
    在藍色起源的網站上,貝索斯創立的這家太空公司描述自己的使命是:「用我們的可重複使用的運載火箭建造出一條通往太空的道路,在那我們的孩子可以建設未來。」在亞馬遜的成功中,貝索斯體會到了,當技術順勢而為,再輔以決斷和耐心的調味,這將產生擁有魔力的商業成功。這一次,他押注商業太空飛行。
  • 不輸SpaceX,世界首富想用衛星幹更多的事
    當然,無論在火箭發射還是衛星組網領域,馬斯克的SpaceX都站在了絕對的C位,尤其是最近幾日他們新成就不斷:第11批Starlink成功升空、獵鷹火箭完成第100次發射以及「星鏈」測速接近4G水平……不過,就像自古以來各種各樣的「瑜亮」故事,馬斯克在太空競賽中也會棋逢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