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太空梭「最後一役」太空人博物館內答兒童問

2020-12-03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紐約8月16日電 題:美太空梭「最後一役」太空人走進博物館答兒童問

  中新社記者 李洋

  參與美國太空梭「最後一役」的4名太空人16日來到紐約,走進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向公眾介紹太空梭最後一次飛行的情況,並精彩回答了兒童的提問,揭秘未來太空計劃。

  執行最後飛行任務的「阿特蘭蒂斯」號太空梭機組人員4人,包括指令長克裡斯•弗格森、飛行員道格•赫爾利、任務專家桑迪•馬格努斯和雷克斯•瓦爾海姆,全部出席當天的活動。上千航天愛好者當即將會場圍的水洩不通。現場也立即建立起臨時安保措施。

  「阿特蘭蒂斯」號上月8日從甘迺迪航天中心升空,執行太空梭項目第135次也是最後一次飛行,向空間站運送了一年的給養。太空人還展開了一系列科研活動。太空梭於7月21日返回地球,為美國30年的太空梭項目劃上句號。

  兒童向太空人提問是當天活動中最有趣和最重要的環節。第一個提問的孩子問到,美國何時會登陸火星?瓦爾海姆答,火星之旅會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前後大概需要兩年半,也需要周密的準備。他沒有給出具體時間表。而馬格努斯在介紹美國太空整體情況時確認,美國宇航局正在推進登陸火星的有關計劃,她請民眾繼續關注美國的太空探索。

  有孩子提問,要具備怎樣的素質才能當太空人?馬格努斯說,積累豐富的專業知識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自己在來到美國宇航局工作前就取得了物理和工程學學位,在宇航局工作時又學習了醫學和外語等。她說,自己現在每天還在學習。

  46歲的馬格努斯擁有材料和工程學博士學位,並曾參與過宇航局物理實驗室的高端研究工作,在太空執行任務157天。飛行員赫爾利稱她是4人小組中「最聰明的一位」。

  孩子們當天的提問涉及到太空人在太空的方方面面,例如太空梭上是否擁擠、每天的食物是什麼樣的等等。太空人都耐心做了回答。

  指令長弗格森回答了有關食物的提問,他表示,在太空梭上吃的都是軍隊食品,為了保質基本都作了脫水處理,吃起來不怎麼可口,但他還是有喜歡吃的東西。他還補充說,在太空中執行任務時,飲用水仍是個大問題。

  任務專家瓦爾海姆在談到每天在太空的例行任務時不忘對孩子們進行教育:「完成任務如同做測驗,你們現在好好學習,不調皮搗亂,二十幾年後就有機會登上火星」。臺下的小孩子們聽的全神貫注。

  據記者了解,美國宇航局經常與博物館聯手進行類似活動,目的是增強公眾對探索太空的興趣,並爭取到社會各界支持。但太空人與公眾的面對面對話活動仍是不多見的。

  當天活動的地點選擇在博物館進行,也很有特殊意義。已經退役的「亞特蘭蒂斯」號、「發現」號和「奮進」號都會被收藏進博物館。這些小孩子長大後如有機會看到這些太空梭,回憶起他們提問太空梭太空人的經歷,定會感慨萬千。(完)

相關焦點

  • 奮進號阿特蘭蒂斯號太空梭年內將最後一飛
    點擊查看更多軍事圖片新華網華盛頓3月9日電(記者 任海軍)美國「發現」號太空梭9日在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安全著陸,在完成最後一次國際空間站之行的同時,也結束了近27年的飛行生涯。美國航天局電視臺的直播畫面顯示,「發現」號著陸時間為美國東部時間9日11時57分(北京時間10日零時57分)。
  •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太空人「最後時刻」被曝光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太空人「最後時刻」被曝光 NEWS.SOHU.COM  2003年02月27日03:48  人民網-江南時報
  • 「阿特蘭蒂斯」號太空梭啟程返回地球
    這張7月19日拍攝的視頻截圖顯示,「阿特蘭蒂斯」號太空梭離開國際空間站,啟程返回地球。  「阿特蘭蒂斯」號7月8日升空,定於21日重返地球,將與另兩架太空梭在博物館「安度晚年」。   新華社/路透    阿特蘭蒂斯」號開始返航,21日落地  是美太空梭第135次也是最後一次飛行  太空梭項目30年歷史畫上句號  「阿特蘭蒂斯」號19日終止與國際空間站的對接狀態,開始啟程返回地球,從而結束美國太空梭機群最後一次飛行,為太空梭項目
  • 太空人曾作最後一搏 試圖挽救哥倫比亞號飛船
    東方網3月10日消息:最新調查發現,在美國「哥倫比亞」太空梭2月1日解體之前,太空人曾試圖將飛機從自動飛行切換為手動控制,但卻沒有成功,只好和和太空梭一道在空中化為灰燼。據美國廣播公司報導,「哥倫比亞」號重新進入大氣層的操作通常由電腦控制自動駕駛,但在緊急情況下,可以切換成人工控制。
  • 美錄像帶展示哥倫比亞號太空人最後13分鐘(組圖)
    人民網3月1日訊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2月28日公布了紀錄著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解體前,七名機組人員最後活動的數碼影像資料。據悉,這個總長13分鐘的錄像是由地面搜索人員三周前發現的。在影片中,人們可清晰看見「哥倫比亞」號的飛行控制臺和幾位表情非常輕鬆的太空人,並能聽見他們正在互相交談。只見他們有的在觀察飛行儀表,有的在飲水,有的在整理手套,還有的在談論返航時的「重力感覺」,有說有笑的太空人甚至專門讓攝像機拍攝下了太空梭窗外壯觀的太空景色,絲毫沒有感到死神正在悄悄逼近!  從畫面上看,駕駛艙內的四名太空人穿著桔紅色服裝並戴著頭盔。
  • 從太空梭到龍飛船:太空人發射前都會焦慮些什麼?
    由於電腦故障,前一天的發射在倒數的最後20分鐘取消,隨著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所有的工作人員都緊張不安。6名太空人中只有指揮官漢克·哈茨菲爾德(Hank Hartsfield)參與過航天飛行任務。其他人,包括朱迪斯·雷斯尼克(Judy Resnik)——即將成為第二位進入太空的美國女性——都尚未得到象徵完成第一次航天飛行的金制胸針。
  • 一場嚴重事故,高溫空氣進入太空梭內,7位太空人未返回地球!
    進入外太空中的太空人一定是國家頂級人才,他們在進入外太空中會接受各種各樣的嚴峻訓練,畢竟外太空的環境是人類無法預測,不僅僅要在體能方面合格,心理方面有一定承受力,不然進入外太空後會處於心理崩潰狀態,進入外太空的太空人發生了很多意外,有部分太空梭在返回地球的過程中徹底消失了,接下來小編就帶著大家看一下曾經出現重大航天事故
  • 美宇航局公布哥倫比亞號太空人最後生活照(組圖)
    新華網消息 據美國有線新聞網報導,美國宇航局24日公布了"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最後一次執行任務時拍攝的92張照片和10小時的錄像帶。  這些照片和錄像帶是搜尋人員在過去3個月的搜尋工作中從8.4萬磅"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殘骸中發現的。「哥倫比亞」太空梭上其實共拍攝了337盤錄像帶,但是只有28盤錄像帶還能播放。  這些錄像帶向人們展現了太空人在太空梭上的生活,太空人們享受著太空生活,各自幹著各自的事。
  • 全人類關注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墜毀事件
    關注:解體墜毀前最後時刻  哥倫比亞號在最後一刻,究竟發生了什麼?人們在揪心地問。  美國東部時間2月1日上午9:00,哥倫比亞號和地面控制中心之間的聲音和數據聯繫突然中斷,與此同時,得州、阿肯色州以及路易斯安娜州的居民都聲稱他們聽到了一聲巨響,並且在空中看到了灼眼的火光。
  • 太空梭的沒落:1500℃的高溫進入飛機,7名太空人全部犧牲!
    在人類航天是起步的階段,太空梭帶領我們見識到了真正的宇宙。因為現在的火箭相比,太空梭可以重複使用,這也是他的最大優勢,藉助空氣並可以飛行上萬公裡的距離,然而,太空梭早已經淡出了人類的視線,除了昂貴的成本費用外,與兩次悲壯的事故有很大關係。
  • 再見,太空梭
    哥倫比亞號遇難航天員9月21日,美國西部時間12點51分,肩膀上扛著「奮進號」太空梭的波音747客機,降落在洛杉磯國際機場跑道。最後一架太空梭,走完最後一段空中航程。為了向「奮進號」最後致敬,組織者特意把1天可以走完的空中旅程,仔細地拆分成3天。在沿途經過的重要城市,例如舊金山,「奮進號」還要降低飛行高度,反覆盤旋,讓下面的美國人大飽眼福。歷時3天的退休之旅,成了美國展示航天成就的空中科普秀。「奮進號」是美國生產的最後一架太空梭,耗資17億美元,升空25次,任務總行程將近1.98億公裡。
  • 凡米粒太空梭包告訴你,這才是兒童背包的正確打開方式
    近日,凡米粒聯合哆啦A夢、小羊肖恩、阿狸、超級飛俠、羅小黑等10大頂級動漫IP,推出「超萌太空人太空梭包」,因Q萌的外觀和眾多知名IP的加持,一經推出就受到廣大辣媽的瘋狂搶購!凡米粒想對大家都不陌生,小羊肖恩騎行箱、大腳怪工程車拉杆箱都是其產品。因為去年的上海展會就關注到這款新品,所以一經推出我就為寶寶買了這個背包!
  • 80年代美國太空授課 遭遇太空梭爆炸(圖)
    1986年1月28日,教師出身的美國女太空人克麗斯塔·麥考利夫走入「挑戰者」號太空梭時 ,夢想著在太空中為她的學生上一堂課,然而一聲爆炸讓麥考利夫帶著她的夢想逝去。21年後,2007年8月14日 ,同樣出身中學教師 、隨「奮進」號太空梭登上國際空間站的芭芭拉·摩根,和她的「助教」太空人同事把國際空間站變成了課堂,終於圓了一代人的「太空授課」夢。
  • 太空人的足跡——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太空人
    2003年2月1日美國東部時間上午9時,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在德克薩斯州北部上空解體墜毀,7名太空人全部罹難。哥倫比亞號的失事使得太空梭為國際空間站運送太空人和物資這一主要作用也暫時被擱置,美國也決心研製更加安全可靠的航天飛行器。
  • 美NASA制定太空拯救遇險太空梭後備計劃(圖)
    如果太空梭在太空中發生故障,導致太空人們被困太空無法返回地球,那堪稱是每個太空人和美國NASA最可怕的噩夢。遇險概率400分之一     修補哈勃望遠鏡的任務已經計劃了好多年,但自美國2003年發生「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失事事故後,這一任務就被暫時取消。因為這一任務實在太過危險,一旦「亞特蘭蒂斯號」在太空受損,那麼被困太空人們將沒有任何希望獲得拯救。
  • 為什麼NASA要讓太空梭退役?
    1972年,阿波羅17號帶著最後一批太空人奔向月球。同年,NASA也已經開始著手設計和開發下一代載人飛船。大約十年後,太空梭問世。這也是自NASA的太空梭退役以來,第一次從美國本土發射的載人航天任務。接著,在短短的幾天內(11月14日),NASA宣布計劃啟動商業載人項目的首個正式任務——Crew-1。  不過,考慮到太空梭項目的結束與新的商業載人項目啟動之間,隔了這麼長的時間,很多人可能會想:NASA為什麼要讓太空梭退役呢?
  • 美國為何放棄太空梭(組圖)
    自從1981年4月12日開始使用至今,30年內美國共建造6架太空梭,除了樣機「企業」號,投入使用的5架工作機包括「阿特蘭蒂斯」號,「挑戰者」號,「哥倫比亞」號,「發現」號以及「奮進」號。  其中,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者」號太空梭,7名太空人遇難;2003年2月1日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失事,7名太空人遇難。
  • 美奮進號太空梭完成最後之旅返回誕生地洛杉磯
    當地時間9月19日,美國「奮進號」太空梭搭乘經過改裝的波音747客機,從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起飛,向洛杉磯進發,並將停放在當地的加州科學中心向公眾展出。圖為近日拍攝的「奮進號」太空梭。當地時間9月21日,重約78噸的「奮進號」太空梭在經過改裝的747飛機的馱載下,歷經沿途萬眾矚目的觀看,於下午12時50分左右,伴隨著迎接民眾的掌聲完成了她的最後之旅,降落在洛杉磯國際機場。「奮進號「太空梭1991年4月25日在加利福尼亞州的棕櫚谷建成, 1992年5月7日首次執行飛行任務。
  • 太空梭重返地球失事,1500度高溫竄入機艙,7名太空人被融化!
    太空梭重返地球失事,1500度高溫竄入機艙,7名太空人被融化!自科技力量足夠強大後,各個國家著重發展航天技術,試圖在這一領域有質的飛躍,經過幾十年的沉澱,人類的航天史拉開完美的序幕。由於太空中遍布高溫,1500攝氏度的溫度直衝衝湧入太空梭,帶來非常可怕的災難。太空梭重返地球失事,1500度高溫竄入機艙,7名太空人被融化!當時在飛機中的7位太空人瞬間被融化了。聽到這一消息後,全國人民為之心痛。
  • 馬斯克將太空人送入太空 美國不需要太空梭了?
    北京時間5月31日凌晨,SpaceX載人龍飛船將兩名美國太空人送入國際空間站,這是是自2011年太空梭退役以來,美國首次使用國產火箭和飛船從本土將太空人送往空間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