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錄像帶展示哥倫比亞號太空人最後13分鐘(組圖)

2020-11-22 搜狐網

  人民網3月1日訊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2月28日公布了紀錄著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解體前,七名機組人員最後活動的數碼影像資料。據悉,這個總長13分鐘的錄像是由地面搜索人員三周前發現的。在影片中,人們可清晰看見「哥倫比亞」號的飛行控制臺和幾位表情非常輕鬆的太空人,並能聽見他們正在互相交談。只見他們有的在觀察飛行儀表,有的在飲水,有的在整理手套,還有的在談論返航時的「重力感覺」,有說有笑的太空人甚至專門讓攝像機拍攝下了太空梭窗外壯觀的太空景色,絲毫沒有感到死神正在悄悄逼近!

  從畫面上看,駕駛艙內的四名太空人穿著桔紅色服裝並戴著頭盔。只見機長手指機艙窗戶說:「你們看,外邊的簡直就象一個大火爐,我看誰敢出去試試!」旁邊的副駕駛馬上回答道,「是呀,我已經能感覺到重力作用了」。另外一個聲音則說,「怎麼樣,還象在軌道上那樣,咱們都到外面去轉轉?」接著就是機組的哄堂大笑。當時,由於飛行器正在高速返航,人們可清楚發現機體前部被五顏六色的「超高溫空氣團」所包圍,誰能想到,這美麗場面背後竟隱藏著奪去太空勇士性命的殺手!不過,專家指出,從圖像上看,當時超高溫空氣團的溫度和形狀都屬於正常範圍。

  當太空梭開始返航時,正好是地球上的夜間,不過很快太空人就迎來了北美大陸上的第一線曙光,但這已經是他們最後一次看見太陽了。錄像中斷四分鐘後,地面控制人員首先發現,機體傳感器失靈,接著是起落架艙內溫度異常升高,當機組剛剛收到這一壞消息,就同地面失去了聯繫。「哥倫比亞」號最終在美國德克薩斯州上空5萬多米處解體燒毀。此前,數據顯示,機組曾試圖保持飛機平衡,但沒有成功。據悉,這些錄像是由設在飛機駕駛員頭頂上方的攝像機拍攝的。當時,飛行員特意扭轉了鏡頭,以便讓其他幾個同伴都能留下最燦爛的笑臉,但這竟成了機組成員永遠的微笑。

  錄像開始時,太空梭剛剛越過了南太平洋中部,錄像結束時「哥倫比亞」號剛剛抵達舊金山西南部上空。其中有9分鐘在飛機進入大氣層以前拍攝,另外4分鐘則為進入大氣層後的資料。在錄像停止11分鐘後,太空梭徹底停止向地面控制人員傳送各類信號。據悉,以往太空人在返航途中的一舉一動都會被拍攝下來,作為資料保存,這次其他部分(大約250盤錄像帶)已經被大火燒壞了。目前,有關方面指出,機體表面隔熱瓦破損導致超高溫空氣入侵是太空梭墜毀的主要原因。不過,這盤「劫後餘生」錄像雖然對機組親人至關重要,但對揭開「哥倫比亞」號解體之迷用處不大。(高軼軍)

相關焦點

  • 錄像展示哥倫比亞號太空人的最後13分鐘(圖)
    人民網3月1日訊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2月28日公布了紀錄著「哥倫比亞」號太空梭解體前,七名機組人員最後活動的數碼影像資料。據悉,這個總長13分鐘的錄像是由地面搜索人員三周前發現的。在影片中,人們可清晰看見「哥倫比亞」號的飛行控制臺和幾位表情非常輕鬆的太空人,並能聽見他們正在互相交談。
  •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太空人「最後時刻」被曝光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太空人「最後時刻」被曝光 NEWS.SOHU.COM  2003年02月27日03:48  人民網-江南時報
  • 美宇航局公布哥倫比亞號太空人最後生活照(組圖)
    新華網消息 據美國有線新聞網報導,美國宇航局24日公布了"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最後一次執行任務時拍攝的92張照片和10小時的錄像帶。  這些照片和錄像帶是搜尋人員在過去3個月的搜尋工作中從8.4萬磅"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殘骸中發現的。「哥倫比亞」太空梭上其實共拍攝了337盤錄像帶,但是只有28盤錄像帶還能播放。  這些錄像帶向人們展現了太空人在太空梭上的生活,太空人們享受著太空生活,各自幹著各自的事。
  • 太空人曾作最後一搏 試圖挽救哥倫比亞號飛船
    東方網3月10日消息:最新調查發現,在美國「哥倫比亞」太空梭2月1日解體之前,太空人曾試圖將飛機從自動飛行切換為手動控制,但卻沒有成功,只好和和太空梭一道在空中化為灰燼。據美國廣播公司報導,「哥倫比亞」號重新進入大氣層的操作通常由電腦控制自動駕駛,但在緊急情況下,可以切換成人工控制。
  • "哥倫比亞號"遇難女太空人婚戒被偷(圖)
    "哥倫比亞號"遇難女太空人婚戒被偷(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06日 13:25 來源:現代快報     圖為遇難的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太空人勞雷爾-克拉克。
  • 美宇航局為哥倫比亞號遇難的7名太空人建紀念碑
    美宇航局為哥倫比亞號遇難的
  • 哥倫比亞號失事調查有重大進展 太空人遺骸已找到
    這是目前航天局認為導致「哥倫比亞」號空中解體的「首選可能原因」,也是目前美宇航局的調查重點。  另據報導,以色列一家報紙3日刊登了一張照片顯示,「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的左翼上有兩條清晰的裂紋,並認為這兩條裂紋應該就是導致「哥倫比亞」號在著陸前16分鐘出現技術問題,並且最終爆炸解體的主要原因。
  • 哥倫比亞號7名太空人16天太空生活之完全回放
    和以往的太空梭升空相比,「哥倫比亞」號的最後之旅確實有些反常,反常在它的任務太單純了———就為了科學實驗,沒有誰讓「哥倫比亞」號的太空人給國際空間站捎帶補給,沒有誰讓「哥倫比亞」號的太空人幫著檢查「哈勃」太空望遠鏡,他們惟一的任務就是進行科學實驗。太空人們分成兩撥,24小時不停地進行科學實驗。太空梭上載有一個名叫「太空之家」的實驗室。
  • 太空人的足跡——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太空人
    2003年2月1日美國東部時間上午9時,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在德克薩斯州北部上空解體墜毀,7名太空人全部罹難。哥倫比亞號的失事使得太空梭為國際空間站運送太空人和物資這一主要作用也暫時被擱置,美國也決心研製更加安全可靠的航天飛行器。
  • 中新社:哥倫比亞號空中解體 七名太空人罹難
    中新社紐約二月一日電(記者  趙海燕)美國今天又一次發生航天災難,最老牌的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在完成科學考察任務返回地面時在德克薩斯州上空解體,當地人聽到了巨大的爆炸聲並在空中看到火光和碎片飄落。包括兩名女性在內的七名太空人全部遇難。  這是美國四十二年載人飛行史上第一次在太空梭返航時發生事故。
  • 全人類關注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墜毀事件
    關注:解體墜毀前最後時刻  哥倫比亞號在最後一刻,究竟發生了什麼?人們在揪心地問。  美國東部時間2月1日上午9:00,哥倫比亞號和地面控制中心之間的聲音和數據聯繫突然中斷,與此同時,得州、阿肯色州以及路易斯安娜州的居民都聲稱他們聽到了一聲巨響,並且在空中看到了灼眼的火光。
  • 美華裔科學家痛悼「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失事
    美華裔科學家痛悼「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失事 NEWS.SOHU.COM  2003年02月04日19:22  中國新聞網
  • 德克薩斯警方稱發現哥倫比亞號遇難太空人遺體
    德克薩斯警方稱發現哥倫比亞號遇難太空人遺體   中新網2月2日電 美國德克薩斯州警方表示,他們發現了失事的哥倫比亞號太空梭上的太空人遺體
  • 背景資料:「哥倫比亞」號太空梭
    背景資料:「哥倫比亞」號太空梭   新華網北京2月2日電 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1981年4月12日首次發射,是美國最老的太空梭。今年1月16日,「哥倫比亞」號進行了它的第28次飛行,這也是美國太空梭22年來的第113次飛行。
  •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的喜、樂、憂、哀
    2003年2月1日,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在降落途中解體,七名太空人遇難原載:《航空知識》2003年第3期作者:梁寶林
  • 哥倫比亞號遇難太空人怎樣賠償 美籍軍人最值錢
    「哥倫比亞」號太空人7人賠償方法分三種   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本月1日失事解體墜毀之後,遇難太空人的保險賠付問題也成為美國民眾及全世界關注的焦點問題。據稱,遇難美國太空人全部符合美國軍事人員和聯邦僱員理應享受的人身保險資格,但美國航空航天局卻並沒有針對太空人這一特殊職業提供相關的太空人人身保險特別險種。  美籍軍人每人至少25萬  7名遇難太空人中有5名隸屬美國軍隊,他們均符合美國「軍隊服役人員團體人壽保險」險種條件,按規定每人應獲得死亡賠償25萬美元。
  •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事故,返航時7名太空人瞬間氣化
    2003年2月1日,人類航天史上,第二次嚴重的太空梭事故發生了,這就是人盡皆知的「哥倫比亞號」事件。同年1月,美國七位太空人在萬眾矚目下,登上了「哥倫比亞號」,執行為期十七天的太空科研任務,本次也是哥倫比亞號,第28次執行飛行任務。
  • 哥倫比亞號失事後首次太空人派送任務26日進行
    哥倫比亞號失事後首次太空人派送任務   中新網4月3日電 自美國太空梭哥倫比亞號墜毀之後,首次將有太空人被派往國際太空站,這兩名太空人預定於4月26日乘坐俄羅斯聯盟TMA-2號太空船升空。
  • 天文史的今天:太空梭時代開端 哥倫比亞號首飛成功
    1981年4月12日美國東部時間7:00,第一架正式服役的太空梭「哥倫比亞號」發射升空,在太空飛行54.5小時後,於4月14日安全返回地球,期間圍繞地球飛行了36圈。  此行,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只搭載了兩位太空人:指令長約翰·楊(John W。 Young)和駕駛員羅伯特·克裡彭(Robert L。 Crippen)。
  • NASA電郵哥倫比亞號:不用擔心泡沫塑料隱患
    中新網7月1日電據美聯社報導,今年2月失事的美「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工程師曾經考慮過太空梭升空時泡沫塑料可能對機翼造成了損害這一問題,但美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位飛行主管當時「打消」了他們的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