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在人類航天史上佔有重要地位。1961年的4月12日,尤裡·加加林成為首個進入太空的人類。
整整20年後,1981年的4月12日,隨著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的首飛成功,人類開啟了太空梭時代。
1981年4月12日,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發射升空,開啟了人類的太空梭時代 來源:NASA
STS-1(太空運輸系統-1號)是美國宇航局太空梭項目的首次正式太空飛行。1981年4月12日美國東部時間7:00,第一架正式服役的太空梭「哥倫比亞號」發射升空,在太空飛行54.5小時後,於4月14日安全返回地球,期間圍繞地球飛行了36圈。
此行,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只搭載了兩位太空人:指令長約翰·楊(John W。 Young)和駕駛員羅伯特·克裡彭(Robert L。 Crippen)。這次飛行是自從1975年7月份阿波羅-聯盟飛船太空對接任務以來,美國執行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
首次太空梭任務STS-1任務徽標 來源:NASA
儘管之前進行了大量地面和大氣層內飛行測試,但這是太空梭作為一種全新研製的天地往返飛行器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太空測試飛行,此後的飛行都是屬於正式執行任務了。
1981年的4月12日剛好是人類首次進入太空20周年紀念日:1961年4月12日,蘇聯航天員尤裡·加加林乘坐「東方一號」飛船首次飛入太空,開啟了載人航天的時代。
關於加加林和1961年的首次載人航天,請參見我們此前的報導:
天文史上的今天:進入太空的第一人:尤裡·加加林
升空的一瞬間 來源:NASA
但哥倫比亞號的此次飛行選在這個日子並非為了去紀念加加林升空20周年,而完全出於巧合,因為之前原定的發射日期其實是4月10日,但一個突發的技術故障讓發射被迫推遲了兩天,也就造就了這一冥冥之中的驚人巧合。
楊和克裡彭在1978年3月份被選中作為執行STS-1任務的太空人。楊是當時美國宇航局最資深的太空人,太空飛行經驗極為豐富,極少有人能出其右。他分別在1965年和1966年執行雙子星3號和10號飛行任務,在1969年和1972年又先後兩次執行阿波羅飛行任務。
執行太空梭首飛任務的兩位太空人,左邊是太空「老鳥」,第五次執行太空任務的約翰·楊,右邊是太空「新手」,第一次執行太空任務的克裡彭 來源:NASA
1969年,楊參與阿波羅10號飛行任務,而到了1972年,在阿波羅16號任務期間,楊擔任了指令長,並登上了月球表面,成為人類迄今踏上月球表面的12人之一。之後,1974年開始,約翰·楊擔任美國宇航局太空人辦公室主任。執行STS-1首次太空梭任務是楊的第五次太空飛行。
相反,克裡彭則直到1969年才加入NASA,「哥倫比亞號」太空梭STS-1是他首次執行太空飛行任務。
11月夜晚,等待升空的哥倫比亞號太空梭 來源:NASA
由於執行的是首飛任務,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攜帶了兩位太空人的艙外太空衣,以便緊急情況下使用。
作為太空梭的初次飛行,美國宇航局對它的唯一期待就是太空梭能夠安全抵達軌道並安然返回地面。它唯一搭載的載荷就是一臺被稱作「研發飛行儀器包」(DFI)的設備組件,其功能就是測量太空梭升空到返回各個階段的狀態。
返回地球的哥倫比亞號太空梭 來源:NASA
飛行期間,全部預定的113項檢測指標全部達到標準,證明了美國太空梭技術和安全性的成熟。
這一天是一個嶄新時代的開端,擁有太空梭賦予了人類許多之前難以想像的能力,比如在軌道上捕獲和維修衛星,一次最多可以將多達7位太空人送上太空,以及可以重複使用的太空往返飛行器。
首航歸來,正走出太空梭舷梯的兩位太空人 來源:NASA
在發射前倒計時9分鐘的時候,現場發射主管喬治·佩吉(George Page)為即將出徵的兩位太空人念了裡根總統發來的,對於兩位太空人的美好祝願,並在最後加上了他自己的一段話:
「約翰,我們發射團隊能為你們做的已經不多了,祝你們好運,我們1000%與你們同在。很驕傲我們能夠參與其中,祝你們好運,先生們。」
任務期間的地面控制中心 來源:NASA
1981年~2011年,太空梭從服役到退役,整整經歷了30年風雨。期間,一共執行了135次飛行任務。
30年間,太空梭發生了兩次空難,哥倫比亞號和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14名太空人不幸罹難。
2011年7月21日,最後一架太空梭退役,太空梭正式結束了歷史使命。
新浪科技公眾號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
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