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史的今天:太空梭時代開端 哥倫比亞號首飛成功

2021-01-09 荔枝網新聞

  4月12日在人類航天史上佔有重要地位。1961年的4月12日,尤裡·加加林成為首個進入太空的人類。

  整整20年後,1981年的4月12日,隨著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的首飛成功,人類開啟了太空梭時代。

  1981年4月12日,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發射升空,開啟了人類的太空梭時代 來源:NASA

  STS-1(太空運輸系統-1號)是美國宇航局太空梭項目的首次正式太空飛行。1981年4月12日美國東部時間7:00,第一架正式服役的太空梭「哥倫比亞號」發射升空,在太空飛行54.5小時後,於4月14日安全返回地球,期間圍繞地球飛行了36圈。

  此行,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只搭載了兩位太空人:指令長約翰·楊(John W。 Young)和駕駛員羅伯特·克裡彭(Robert L。 Crippen)。這次飛行是自從1975年7月份阿波羅-聯盟飛船太空對接任務以來,美國執行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

首次太空梭任務STS-1任務徽標 來源:NASA

  儘管之前進行了大量地面和大氣層內飛行測試,但這是太空梭作為一種全新研製的天地往返飛行器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太空測試飛行,此後的飛行都是屬於正式執行任務了。

  1981年的4月12日剛好是人類首次進入太空20周年紀念日:1961年4月12日,蘇聯航天員尤裡·加加林乘坐「東方一號」飛船首次飛入太空,開啟了載人航天的時代。

  關於加加林和1961年的首次載人航天,請參見我們此前的報導:

  天文史上的今天:進入太空的第一人:尤裡·加加林

升空的一瞬間 來源:NASA

  但哥倫比亞號的此次飛行選在這個日子並非為了去紀念加加林升空20周年,而完全出於巧合,因為之前原定的發射日期其實是4月10日,但一個突發的技術故障讓發射被迫推遲了兩天,也就造就了這一冥冥之中的驚人巧合。

  楊和克裡彭在1978年3月份被選中作為執行STS-1任務的太空人。楊是當時美國宇航局最資深的太空人,太空飛行經驗極為豐富,極少有人能出其右。他分別在1965年和1966年執行雙子星3號和10號飛行任務,在1969年和1972年又先後兩次執行阿波羅飛行任務。

  執行太空梭首飛任務的兩位太空人,左邊是太空「老鳥」,第五次執行太空任務的約翰·楊,右邊是太空「新手」,第一次執行太空任務的克裡彭 來源:NASA

  1969年,楊參與阿波羅10號飛行任務,而到了1972年,在阿波羅16號任務期間,楊擔任了指令長,並登上了月球表面,成為人類迄今踏上月球表面的12人之一。之後,1974年開始,約翰·楊擔任美國宇航局太空人辦公室主任。執行STS-1首次太空梭任務是楊的第五次太空飛行。

  相反,克裡彭則直到1969年才加入NASA,「哥倫比亞號」太空梭STS-1是他首次執行太空飛行任務。

11月夜晚,等待升空的哥倫比亞號太空梭 來源:NASA

  由於執行的是首飛任務,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攜帶了兩位太空人的艙外太空衣,以便緊急情況下使用。

  作為太空梭的初次飛行,美國宇航局對它的唯一期待就是太空梭能夠安全抵達軌道並安然返回地面。它唯一搭載的載荷就是一臺被稱作「研發飛行儀器包」(DFI)的設備組件,其功能就是測量太空梭升空到返回各個階段的狀態。

返回地球的哥倫比亞號太空梭 來源:NASA

  飛行期間,全部預定的113項檢測指標全部達到標準,證明了美國太空梭技術和安全性的成熟。

  這一天是一個嶄新時代的開端,擁有太空梭賦予了人類許多之前難以想像的能力,比如在軌道上捕獲和維修衛星,一次最多可以將多達7位太空人送上太空,以及可以重複使用的太空往返飛行器。

首航歸來,正走出太空梭舷梯的兩位太空人 來源:NASA

  在發射前倒計時9分鐘的時候,現場發射主管喬治·佩吉(George Page)為即將出徵的兩位太空人念了裡根總統發來的,對於兩位太空人的美好祝願,並在最後加上了他自己的一段話:

  「約翰,我們發射團隊能為你們做的已經不多了,祝你們好運,我們1000%與你們同在。很驕傲我們能夠參與其中,祝你們好運,先生們。

任務期間的地面控制中心 來源:NASA

  1981年~2011年,太空梭從服役到退役,整整經歷了30年風雨。期間,一共執行了135次飛行任務。

  30年間,太空梭發生了兩次空難,哥倫比亞號和挑戰者號太空梭爆炸,14名太空人不幸罹難。

  2011年7月21日,最後一架太空梭退役,太空梭正式結束了歷史使命。

新浪科技公眾號

  「掌」握科技鮮聞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掃描左側二維碼關注)

加載中

相關焦點

  • 天文史上的今天 | 「挑戰者號」太空梭首次飛行
    ▼「挑戰者號」太空梭首次飛行,STS-6任務徽標 / NASA1986年1月28日,美國「 挑戰者號」太空梭凌空爆炸,7名太空人全部遇難。在遇難的太空人中,還包括了第一位太空教師克裡斯塔·麥考利夫。那是「挑戰者號」太空梭的最後一次飛行。
  • 美國「哥倫比亞」號是人類第一架太空梭
    「哥倫比亞」號是美國第一架投入商業運行的太空梭,也是人類第一架投入實用的太空梭。1981年4月12日首飛,其間曾進行過數次現代化改造。今年1月16日,「哥倫比亞」號進行了它的第28次飛行,這也是美國太空梭22年來的第113次飛行。
  •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的喜、樂、憂、哀
    >2003年2月1日,「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從太空返回地面時解體。美國於1972年7月開始研製太空梭,1976年9月第一架太空梭的軌道器「企業號」出廠,它在地面和馭在波音747飛機上進行了各種實驗,取得了一定數量的研究成果;隨後又生產出「哥倫比亞號」、「挑戰者號」、「發現號」等數架太空梭,最後「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成為「首航者」。
  • 背景資料:「哥倫比亞」號太空梭
    背景資料:「哥倫比亞」號太空梭   新華網北京2月2日電 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1981年4月12日首次發射,是美國最老的太空梭。今年1月16日,「哥倫比亞」號進行了它的第28次飛行,這也是美國太空梭22年來的第113次飛行。
  • 圖文:「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結構圖
    圖文:「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結構圖 這是2月1日美國航空航天局公布的"哥倫比亞"號太空梭的結構圖。當天,"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在預定著陸時間前瞬間在德克薩斯州上空解體燃燒,機上的七名太空人全部遇難。
  •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太空人「最後時刻」被曝光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太空人「     本報綜合消息 美國宇航局(NASA)當地時間周二晚間表示,他們已經找到了「哥倫比亞
  • 回眸挑戰者號、哥倫比亞號太空梭事故,宇宙飛船走上了歷史前臺
    航天史上共有2次空難紀錄,一次是1986年 「挑戰者號」太空梭在發射過程中發生爆炸,事故造成7名太空人罹難。
  • 太空人的足跡——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太空人
    2003年2月1日美國東部時間上午9時,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在德克薩斯州北部上空解體墜毀,7名太空人全部罹難。哥倫比亞號的失事使得太空梭為國際空間站運送太空人和物資這一主要作用也暫時被擱置,美國也決心研製更加安全可靠的航天飛行器。
  • NASA首次展出挑戰者號及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殘骸
    【每日科技網】   (神秘的地球報導)事隔數十年,美國太空總署(NASA)在佛羅裡達州甘迺迪太空中心舉辦展覽,首次向公眾展出太空梭「挑戰者號」和「哥倫比亞號」的殘骸。
  • 全人類關注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墜毀事件
    美國東部時間2月1日上午9時(北京時間2月1日晚上10時左右),全美國人民正懷著喜悅的心情等待著「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凱旋的消息,噩耗卻從太空傳來。  此時此刻,全世界都以關切的目光,關注著「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墜毀事件,思索著許許多多的問題。  在一次又一次遭受挫折之後,人類依舊仰望蒼穹,默默地說一句:我們探索太空的腳步永遠不會停止!
  • 2003年2月1日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降落時爆炸
    2003年2月1日,美國宇航局發言人在新聞發布會上證實,「哥倫比亞」號太空梭上的七名太空人已全部遇難,太空梭解體墜毀事件是一次「災難」。  美國德克薩斯州公共安全部門發言人說,有關方面已在該州發現了「哥倫比亞」號太空梭遇難太空人的部分遺骸。
  • 美國航空航天局首次展示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殘骸
    有史以來第一次向公眾展出了挑戰者號和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殘骸。名為「永遠銘記」的新紀念館面積2000平方尺,作為阿特蘭蒂斯號太空梭展覽的一個永久性補充部分,「永遠銘記」紀念館展示了1986年在任務STS-51L當中失事的挑戰者號殘骸,和於2003年在任務STS-107當中失事的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殘骸。
  • 獵鷹9號最終版首飛,舊時代的結束還是新紀元的開端?
    這是第一枚Block 5構型的火箭,代表著獵鷹9號火箭的最後一次重大升級。可以說,它將終結SpaceX這家公司的創始階段,或許也將開啟商業航天發射一個全新的時代。PS:本文編譯自Ars Technica網站,僅代表文章作者觀點。(Tisney 編譯)獵鷹9號火箭已成為世界上的主流火箭,而距離它的首次發射還不到8年的時間。
  • 美華裔科學家痛悼「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失事
    」號太空梭失事 NEWS.SOHU.COM  2003年02月04日19:22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2月4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哥倫比亞太空梭失事
  • 美國太空梭的30年
    1981年4月12日,第一架實用太空梭哥倫比亞號首次升空,兩天的飛行主要驗證其安全發射和降落的能力,這開創了載人航天的一個新時代。1985年10月3日,亞特蘭蒂斯號開始首飛1996年11月19日,哥倫比亞號發射
  • 2003年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回航降落時墜毀
    2003年2月1日,美國東部時間上午9時,「哥倫比亞」號第28次飛行回航途中與地面控制中心失去聯繫,在德克薩斯州中北部地區上空解體墜毀,機上7名太空人全部遇難。導致七名太空人身亡的重大航天事故原因是,起飛時一個較大的脫落物擊中「哥倫比亞」號的左翼前緣。後經查實,泡沫隔絕材料存在缺陷。由於無法回收到泡沫隔絕材料或燃料箱,事故調查委員會沒有對事故原因做出結論,但事故之後進行的實驗證實了泡沫隔絕材料的加裝工藝存在缺陷。泡沫隔絕材料存在的缺陷與材料的化學組成無關,大量實驗證明,用噴射槍來覆蓋泡沫隔絕材料的工藝存在缺陷。
  • 哥倫比亞號太空梭事故,返航時7名太空人瞬間氣化
    2003年2月1日,人類航天史上,第二次嚴重的太空梭事故發生了,這就是人盡皆知的「哥倫比亞號」事件。同年1月,美國七位太空人在萬眾矚目下,登上了「哥倫比亞號」,執行為期十七天的太空科研任務,本次也是哥倫比亞號,第28次執行飛行任務。
  • 中國都登上月球了,為何遲遲不發展太空梭?錢學森的建議很關鍵
    圖為太空梭1969年4月,在耗資巨大的「阿波羅登月計劃」即將結束的時候,沉浸在太空探索喜悅之中的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就開始考慮研製一種可重複使用的航天運載工具。於是在1981年4月12日,世界第一架太空梭「哥倫比亞」號誕生了,意味著人類進入了航天新時代。
  • 2003年2月1日 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降落時爆炸解體
    2003年2月1日 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降落時爆炸解體2018-02-01 09:04 來源: 科普中國 2003年2月1日2003年2月1日,美國宇航局發言人在新聞發布會上證實,「哥倫比亞」號太空梭上的七名太空人已全部遇難,太空梭解體墜毀事件是一次「災難」。
  • 恢復號龍飛船首飛全記錄,美國重掌載人航天主動權,開啟全球商業首航
    這是自2011年太空梭退役以來美國重新執掌載人航天主動權第一次常態發射的高光時刻,也是開啟美國乃至全球商業載人航天新時代的開啟時刻!徽章設計內涵:龍首襯託龍飛船,C1代表Crew-1,龍眼旁邊是國際空間站圖標,下方圖標順時針方向分別代表:水星、雙子座、阿波羅、太空梭美國前四大載人航天時代。這次任務代表著美國正式開啟載人航天第五個時代——商業載人航天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