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肯亞和坦尚尼亞的交界處,面積近400多平方公裡的安伯塞利國家公園中,橫亙著非洲最龐大的山脈。非洲象群、吉力馬札羅雪山和浩瀚的星空是這片草原標誌名詞。

很難想像,身處在熱帶氣候的吉力馬札羅山居然白雪覆蓋。
皚皚雪山在夕陽的照耀下發出燦燦的金光,粉色的雲霧飄渺在半空。
山下非洲巨牙象群低頭前行,這一幕已成為世人對非洲永久的印象。

在安伯塞利草原,棲息著海陸空的各種生靈。
食肉動物與食草動物扣人心弦的劇情,飛鳥的鶯歌燕舞。
從朝陽升起到夕陽落下,這裡的動物節目跌宕起伏,貫穿始終。

這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洲象聚集地,三五成隊的象群遠比想像中可愛。
它們或是兩兩鬥武較量,或是在沼澤裡盡情的打滾撒歡。
有的居然在萬眾矚目中直接大便,當然也不乏雌雄之間的閨房對決。

也許是因為22個月漫長的孕育過程讓大象母子之間的紐帶更加親近,小象總是在象媽媽身邊寸步不離。
還有以大象身上寄生蟲為食的潔白的小鳥,不是在腳邊縈繞就是站在背上趾高氣昂,儘管我還是不記得它的名字。

因為象牙製品的水漲船高,很多盜獵者不惜一切代價盜取象牙,拔掉象牙的大象即使沒有當場死亡也會因為失去象牙沒有了攻擊能力,活不了太久。
一些原本是基因缺失無法長出象牙的大象反倒因此保全住性命,族群越來越大。現在雖然已經嚴格地禁止盜獵並加強了巡邏,但巨大的商業利益還是催生很多不法之徒。
也許用不了多久,我們就再也看不到長有象牙的非洲象。

不僅如此,隨著環境的日益惡化,吉力馬札羅雪山的冰蓋日漸減少,安伯塞利草原的沙化程度日益嚴重,沼澤面積日趨萎縮。
這片被人為保護起來的國家公園,也正因為各種人為的破壞再逐漸的衰敗,生物的多樣性不斷衰減。

在這如此空曠透明的草原上仰望蒼穹,不僅感慨,上蒼給了我們最美的自然,我們卻親手將它埋葬。
如今在這裡馳騁的我們看到的景色已遠沒有過去精彩。
在幾十年後的今天,我們的兒孫是否知道,地球曾如此的絢爛美好。

臨走的時候,拍下了最後一張大象的背影,不僅想到那個公益廣告。
小象興奮的說:「媽媽,媽媽,我長象牙了!」
小象不解的看著媽媽問:「你為什麼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