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偶然的機會,何新發現了印照片在杯子上的商機,興奮的他和幾個夥伴一起湊錢創業,雖然中途經歷了些許波折,但是他們成功的組建了自己的公司,幾個貧困大學生依靠自己的力量改變了命運,一年賺到了二十萬。
何新探親時,發現一家店鋪在賣個性定製的杯子,顧客可以把自己的照片列印上去。這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小店生意火爆。這讓何新樂動起了心思:如果把這項技術引進到鄭州,肯定也毹賺錢。單是在校園裡推廣,就可能有幹不完的活。
通過調查,何新了解到,經營這一項目的公司在上海,技術和設備費用共需2.7萬元。單靠自己的力量,顯然無法克服資金方面的難題。為此,何新決定籌建一個股份制公司,依靠集體的力量向困難挑戰。於是,何新、李揚、歐豐霞、湯小薄、楊炳輝、湯攀、王新娟,七位貧困大學生走到了一起,組成了一個團隊。
因為幾個人都是窮學生,他們所有的錢全都加起來,還差3000多元。他們就利用空餘時間打工,掙錢。兩個月後,何新和他的夥伴們,終於從上海買回機器。隨後,他們又根據各人的特長,作了具體的分工。就這樣,一家由貧困大學生創辦的公司,有聲有色地開張了。
創業初期,生意並不像他們想像的那樣火爆。儘管大伙兒都很賣勁,可業務量就是上不去。幾位創業者分析發現,價位高和宣傳不到位,是造成生意清淡的重要原因。意識到這一點,他們決定採取薄利多銷的策略,並通過張貼海報、製作幻燈片在包場電影上放映等多種形式,大張旗鼓地宣傳。他們又將觸角伸向了校外,將印有校徽的瓷杯,推銷給已經走出校門的師兄師姐。
後來,他又對製作工藝進行了改進,開闢了卡通圖案、十二生肖、校院背景、書畫作品等多項新業務。同時,除了瓷杯之外,何新還將圖案烤制到金屬標牌、盤子、瓷板、玻璃、滑鼠墊、光碟、手套、掛曆等不同的介質上,全方位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
在他們的努力下,生意有了起色,慢慢的變得火爆起來,經過一年的經營,公司的淨收入達到了20萬元。這讓何新他們更加有動力,對於未來他們充滿信心。
何新他們的成功在於發現了一個充滿市場前景的項目,同時通過不斷創新抓住顧客,這值得創業者學習。
本文來自生意我最行,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