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大學生創業做創意項目,而今生意做的風生水起

2020-12-03 創業家

一次偶然的機會,何新發現了印照片在杯子上的商機,興奮的他和幾個夥伴一起湊錢創業,雖然中途經歷了些許波折,但是他們成功的組建了自己的公司,幾個貧困大學生依靠自己的力量改變了命運,一年賺到了二十萬。

何新探親時,發現一家店鋪在賣個性定製的杯子,顧客可以把自己的照片列印上去。這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小店生意火爆。這讓何新樂動起了心思:如果把這項技術引進到鄭州,肯定也毹賺錢。單是在校園裡推廣,就可能有幹不完的活。

通過調查,何新了解到,經營這一項目的公司在上海,技術和設備費用共需2.7萬元。單靠自己的力量,顯然無法克服資金方面的難題。為此,何新決定籌建一個股份制公司,依靠集體的力量向困難挑戰。於是,何新、李揚、歐豐霞、湯小薄、楊炳輝、湯攀、王新娟,七位貧困大學生走到了一起,組成了一個團隊。

因為幾個人都是窮學生,他們所有的錢全都加起來,還差3000多元。他們就利用空餘時間打工,掙錢。兩個月後,何新和他的夥伴們,終於從上海買回機器。隨後,他們又根據各人的特長,作了具體的分工。就這樣,一家由貧困大學生創辦的公司,有聲有色地開張了。

創業初期,生意並不像他們想像的那樣火爆。儘管大伙兒都很賣勁,可業務量就是上不去。幾位創業者分析發現,價位高和宣傳不到位,是造成生意清淡的重要原因。意識到這一點,他們決定採取薄利多銷的策略,並通過張貼海報、製作幻燈片在包場電影上放映等多種形式,大張旗鼓地宣傳。他們又將觸角伸向了校外,將印有校徽的瓷杯,推銷給已經走出校門的師兄師姐。

後來,他又對製作工藝進行了改進,開闢了卡通圖案、十二生肖、校院背景、書畫作品等多項新業務。同時,除了瓷杯之外,何新還將圖案烤制到金屬標牌、盤子、瓷板、玻璃、滑鼠墊、光碟、手套、掛曆等不同的介質上,全方位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

在他們的努力下,生意有了起色,慢慢的變得火爆起來,經過一年的經營,公司的淨收入達到了20萬元。這讓何新他們更加有動力,對於未來他們充滿信心。

何新他們的成功在於發現了一個充滿市場前景的項目,同時通過不斷創新抓住顧客,這值得創業者學習。

本文來自生意我最行,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相關焦點

  • 看似賠本賺吆喝的項目,他如何做得風生水起?
    扶貧路上,這個民營企業家到底是怎麼把看似賠本賺吆喝的扶貧項目做得風生水起?這個沉甸甸的獎項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扶貧故事呢?也正是從那時候起,姚小青心裡就萌生了一個想法:推動藥品的升級換代,讓臨床能多一些療效好的藥。
  • 大學生做創意禮品,把生活中的「麻煩」統統變成了「金點子」
    張巖曾是北京農學院的學生,大四時,他作為班長,帶著班裡的8名同學在校園中開始創業。幾年間,他們的創意項目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張巖畢業於北京農學院藝術設計專業,對於創業,他最初的想法就是「賺點小錢」。他坦言,大學生創業缺乏人脈資源,在他的創業過程中,很多機會來自老師的引薦,因此,他們格外珍惜。有一次,老師的愛人推薦張巖團隊為一個地產項目做創意禮品,「價格要控制在10元以內,還要有利潤」,他將目光放在了農業上。張巖找到老師,尋找一些簡單容易成活的種子,最終創意了「綠植信封」。
  • 為什麼有些人文化程度非常低,但生意卻做得風生水起?
    做生意和文化高低沒有多大的關係 做生意要不要文化?要肯定要,但不需要很高的文化。能認識字,能算數就可以了。 我們這個廠的老闆,是福建人,小學五年級。但他10多歲就出來,開磚廠了。八幾年的時候,他們5-6個合夥開紅磚廠。
  • 大學生創意創業項目大賽決戰鹽城 好落地,才是真的好創意
    曾有報導說一個大學生400字的簡歷寫了24個錯別字,那麼現場的您,能否順利讀寫這些生僻字?」11月30日,在鹽城師範學院,2017年大學生創意創業項目大賽決賽現場,當來自福州大學的大四學生吳躍在路演屏幕上打出這些字詞時,現場發出一片噓唏聲。不僅生僻字,現代人習慣了電腦,提筆忘字。
  • 鼓勵大學生返鄉創業 我們能做什麼
    「我覺得在大學生返鄉創業這件事情上,最重要的是改變大家對於這件事情的偏見,大學生也可以做農民,可以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汪琰斌說。  「我是一個『農二代』,當初大學畢業後,回到臨海跟隨父親的腳步做茶葉,至今已經15年,應該算是老一批的大學生返鄉創業『典型』了。」張文娟笑著說,那時候還沒有鄉村振興的概念。  雖然是跟著父親一起做茶葉生意,但張文娟走的卻是和父親傳統賣茶葉不一樣的路子:「可以說是更注重茶文化的傳承吧,在文化上進行『創業』。」
  • 開店做什麼生意好?想開店的你這幾個可以考慮
    開店做什麼生意好呢?隨著我國畢業生數量的逐年增多,就業壓力也越來越大,所以很多人想通過創業做生意減輕就業的壓力,同時,國家也是鼓勵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那麼開店做什麼生意好呢?有沒有什麼推薦的呢?中侖就給大家幾點小建議。
  • 如何靠賣「創意」收入百萬 大學生創業團隊教你
    中北大學大三學生唐帥和同學們組建的一個大學生創業團隊逐漸邁入「豐收季」,有2項技術創意項目得到兩家公司認可,技術轉讓後團隊收入了130萬元。5月初,國家級大學科技園中北大學科技園入股成為團隊的股東之一。唐帥是中北大學機電工程學院三年級學生,也是這個團隊的隊長。
  • 有什麼項目適合大學生創業?學姐給出了答案
    人們常說年輕就是資本,剛畢業的大學生是極具有青春活力的,他們懷揣著夢想離開學校走進了社會,開始了自己新的人生生涯。不少大學生開始是選擇找工作上班,但是就業壓力很大,找到自己心儀的工作比登天還難,於是創業成為現在大學生都渴望走的一條人生道路。
  • 不僅僅拼創意 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項目涉公益扶貧等領域
    2020重慶英才大會第三屆「大創慧谷」大學生創業創新大賽決賽現場。大賽發掘優秀項目的同時,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多渠道就業創業。重慶大學為你而聲團隊帶來的項目,幫助6到15歲特殊教育學校中語言方面有一定障礙的學生。「『為你而聲』目前已進行上千場活動,幫助了1萬餘名兒童。」重慶大學播音主持專業的研二學生谷旭陽介紹,項目有三大語言康複方式,首先聯合個人、家庭、以及社會三大幫扶。
  • 超有創意的大學生創業,超乎你的想像!
    大學生創業的熱度不用多說,每年都會有著各種針對大學生創業的新聞報導,今天就給大家聊聊在網上看到過比較有創意的大學生創業項目。一、校園技能班看了小標題會不會有點小朋友的問號?從馮露事件之後,就有影視專門找人員來對片子進行問題檢查,所以這個對於大學生來說也還是不錯的。
  • 牛娃助力大學生創意創業項目
    中證網訊 5月28日,由著名節目主持人、陽光媒體集團主席楊瀾女士發起的「正青春」校園助力成長計劃在國內著名學府清華大學正式啟動,牛娃網際網路金融作為首席金融合作平臺將為全國高校學子的創業項目提供導師指導和資金助力支持。  牛娃網際網路金融(下文簡稱「牛娃」)是首批獲上海市政府批准成立的網際網路金融服務公司。
  • 下半年吉星進門,4屬相接二連三撞桃花,財利並進,生活風生水起
    他們在今年下半年中的個人運勢明顯提升,在自己的工作上的成績突出,可以獲得重要的項目,耐心經營則可以獲得豐厚的回報。他們的財富運勢好,適合創業,或者做生意,今年下半年商機多,可以多嘗試。 屬相猴 得不到自己想的東西時就會很難過,過去的黴運使得屬猴的朋友學會了什麼叫放棄,而放棄則意味著重生,如果你們放棄的是賺錢的機會,從下半年開始,屬猴朋友新的賺錢機會再次的光臨,而你們在財務上的轉機幾乎會同一時間到來,屬猴朋友在工作上面風生水起
  • 全國大學生創業精英團隊「逐鹿」鹽城 我市兩項目摘得一等獎
    11月30日,中國鹽城2017年大學生創意創業項目大賽決賽在鹽城師範學院舉辦,呈現一派創新活力四射、創業激情燃燒的新景象。   據悉,此項賽事由鹽城市人才辦、市人社局主辦,是第三年面向全國舉辦,分別在昆明、西安、成都、南京、合肥、福州、武漢、長沙、瀋陽、大連和鹽城等11個地區設立分賽區,活動歷時兩個多月,吸引來自20多個省市近百所高校的527個項目報名參賽。
  • 史光起:創業時除了有好的點子和創意,還需要什麼?
    我們可以看到,在市場中,極富創意的項目或公司很少,而沒什麼獨特性,看起來很「普通」模式很傳統的公司卻佔絕大多數。其中的原因值得我們研究。今天就給眾多因為有了靈光一閃的點子創意而想創業的人一些建議,以提高創業的成功率。
  • 艾條也能玩出「新創意」 四川中醫藥高專大學生創業項目獲大獎
    田勇 四川在線記者 祖明遠「艾灸」還可以玩出「新創意」——在艾條、艾葉等常規產品之外,還能變成電艾絨護膝、電艾絨坐墊,電艾絨護腰等創新產品。11月5日,四川在線記者從中國創新方法大賽組委會了解到,四川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學生團隊研發的「體質艾條」項目在第八屆中國TRIZ杯大學生創新方法大賽(中國創新方法大賽大學生TRIZ專項賽)中,與百餘所本科院校等同臺競技,最終獲得創業組「三等獎」。
  • 這個大學生創業團隊靠賣「創意」收入百萬
    創業達人中北大學大三學生唐帥和同學們組建的一個大學生創業團隊逐漸邁入「豐收季」,有2項技術創意項目得到兩家公司認可,技術轉讓後團隊收入了130萬元。5月初,國家級大學科技園中北大學科技園入股成為團隊的股東之一。
  • 大學生創業點子多 網際網路+模式贏喝彩
    通過層層篩選,全省34所高校共80個項目來到決賽現場展示競爭。據悉,80個項目分為創意組、初創組、成長組、就業型創業組。經過激烈的角逐,最終決出本屆省賽的金獎12名、銀獎24名、銅獎44名,其中的優秀團隊將代表廣東參加全國總決賽。今年大賽有什麼看頭?高校學生又有什麼新點子?記者為此到決賽現場一睹風採。
  • 走進大學生創業園——創業點子多 園區「傾心」助
    這些創業孵化器發展如何?這些大學生創業團隊在創業園裡得到了哪些助力?想出這些「創意點子」的年輕人,碰撞在一起又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近期,筆者來到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園「理工園」,一探究竟。入駐園區後,落地開花的項目不止戴樂科技。園區6層有一家創客咖啡廳,北京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創業服務部主任劉金毫介紹說,這也是創業團隊的項目之一。正好做咖啡相關內容,就在園區裡開了一間。加因科技剛入園時只有張靜和陳智萌兩個人,最初做藝術品拍賣。
  • 尋訪2016年大學生創業英雄活動十強事跡
    九尾科技先後榮獲「粵港澳」移動網際網路設計大賽冠軍、廣州青年文化創意創業大賽一等獎、「挑戰杯」廣東賽區獲創業實踐類金獎等8項榮譽。    王銳旭做的是手機應用App,大學讀的卻是與此毫不搭邊的「中藥資源與開發專業」。
  • 大學生開餐館創業,新穎的想法使生意火爆
    在每個城市,每天都有著新的店鋪開張,也有店鋪倒閉,這些倒閉的店鋪因為種種原因而經營不下去,而大學生關東就在這些關閉的商鋪中發現了商機。關動帶著邊框眼鏡、臉上有著謙和的微笑,大學生關動身上的書生氣與他經營的二手家具店鋪頗有些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