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會對養老保險繳納有一定疑問?那就是我的養老保險已經繳滿15年了,那麼以後我還有必要繼續繳嗎?多繳的錢是不是白瞎了?
一些繳納養老保險的人認為,養老保險繳滿15年就沒必要再繳了,反正到退休年齡後一樣可以領養老金。還有一些年輕人認為,眼下收入低,先不那麼早繳納養老保險,等離退休年齡接近15年的時候再繳也不遲。其實,15年只是判斷達到退休年齡後是否具備領取養老金資格的條件。
我們要清楚的了解到,對於職工想要按月領取養老金,是有一定的條件的。第一,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第二,參保人員累積最低繳費的年限滿15年;第三,參保地累積繳納滿足10年才可以退休;只有滿足了這三個條件,才有資格向參保地社保經辦部門申請退休手續。
在職員工和自由就業人員的養老保險繳納的金額是不一樣的。
如果是在職職工,企業給繳納社保的,一定要一直繳納;個人只負擔社保費用的30%;基本上多繳納一年的,退休後3-4年就能全部領回來了。
如果是自由就業人員,就要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來繳納,社保費用全部由自己承擔,並且
現在繳納一年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費用需要每年10000元以上,每年的費用還會上漲8%。
從養老金的計算方式來看,繳費年限的年限越長,繳費基數越高,退休時的社會平均工資越高,將來能拿到的養老金就越多,另外全國各地的養老回報比例也不一樣。不過,對於養老保險繳滿15年也不用糾結,畢竟,養老保險多繳多得,繳得多,退休後每月就能領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