稜鏡丨外賣騎手,誰在僱你?社保可以不繳,更願意將賺到的錢全部拿走

2021-01-19 騰訊科技



與很多騎手一樣,陳鵬(化名)不知道自己在為誰打工。


半年前,由於受不了工廠的管制和束縛,他從那裡逃離,在廣州越秀區做了一名外賣騎手。他起初有一個感受:自己從事的是一份自由且收入不低的工作。


數月後,濃厚的「不安全感」縈繞在他心頭。當汽車鳴著汽笛從身邊呼嘯而過時,當飛快騎著電動車突然壓到一塊石頭時,當大雨瓢潑無法將訂單準時送達時,他覺得這又是一項高危且無保障的工作。


網際網路的發展,催生了一大批零工平臺,成千上萬的人在平臺上攬活、打工。除騎手外,這些零工還包括網約車司機、主播、代駕、快遞員等。


從傳統的「單位-個人」,到後來的「平臺-個人」,這使得餓了麼、滴滴、優步、美團、抖音、快手、Airbnb等能吸引數百萬人為其工作,而平臺則通過成本與風險的轉移設計,維持著一個較低的人力成本。


但零工們都面臨著一個共同的問題:僱主是誰?


籤約僱主並非平臺


9月8日,《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開始刷屏,不少人被騎手的遭遇觸動。


外賣騎手分為專職騎手和眾包騎手(即兼職騎手)。成為眾包騎手比較簡單,在APP上註冊申請即可。餓了麼的APP是「蜂鳥眾包」,美團外賣的APP是「美團眾包」。


根據《蜂鳥眾包用戶協議》,與餓了麼兼職騎手籤署協議的是「蜂鳥眾包平臺經營者」,即餓了麼母公司「拉扎斯網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協議會「特別提示」:「蜂鳥眾包僅提供信息撮合服務,您與蜂鳥眾包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勞動/僱傭關係。」


美團的眾包騎手需要同意一份《網約配送員協議》,協議主體不是美團,而是第三方公司。


北京、廣州、佛山多地的眾包騎手向作者表示,他們看到的協議主體各不相同。比如,北京眾包騎手協議的主體是上海藍聖人力資源管理公司,廣州的是天津沃趣人力資源有限公司,佛山則是慈谿裕米諾德企業服務有限公司。


作者查閱工商資料發現,這些公司與外賣平臺不存在投資、股權方面的控制關係。


眾包騎手接受的管理比較鬆散,但田牧依然覺得自己處在軟控制中,「如果不去上班,外賣服務站就會詢問不去上班的原因,如果多次不上班,服務站還會告知:將封掉我在平臺上的帳號,以後永遠不能在他們平臺上做騎手。」


田牧曾經是一位媒體記者,一直關注外賣騎手群體,辭去媒體工作之後,他註冊成為一名眾包騎手。


各地的外賣服務站是一個特別的存在,他們其中一個職能是負責招募、管理眾包騎手,給騎手發工資,並通過考核、獎懲機制等將平臺的意志傳遞到騎手身上。

專職騎手需要籤勞動合同,當然,只能與第三方服務商籤訂。


多家外賣服務站的招聘經理向作者確認,專職騎手與他們籤勞動合同,他們與騎手建立勞動關係,跟外賣平臺沒有關係。



轉移平颱風險


今年7月,暨南大學法學院教授劉文靜在一篇論文中對這種現象做了總結,她寫道:「平臺的設計者和實際控制者仿佛披上了『隱身衣』,幾乎置身於零工經濟的各種紛爭之外。」


一位資深人力資源從業者向作者介紹,勞動關係、勞務關係是兩種常見的僱傭關係,如果建立勞動關係,雙方需要籤勞動合同,用工單位為勞動者繳社保;如果建立勞務關係,雙方則不需要籤勞動合同,用工單位不必為勞動者繳社保。


在他看來,建立勞動關係還是勞務關係,是轉移平臺、服務商責任的重要選擇。他認為,專職騎手與服務商之間是勞動關係,眾包騎手與服務商則更像是勞務關係。


「即便不籤勞動合同,如果雙方存在事實上的勞動關係,法院也可以判定他們是有勞動關係的。」這位從業者說。很多時候,平臺或服務商,為了撇清自己的關係,通過不籤勞動合同的方式,既不承認他們與騎手是勞務關係,更不承認是勞動關係。


2020年1月,安徽天長市餓了麼外賣服務站將天長市政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告上當地法院,理由是天長人社局認定騎手殷某與服務站構成勞動關係,殷某在送餐時被汽車撞傷屬於工傷。


判決書顯示,服務站訴稱,殷某與他們沒有籤訂勞動合同,並採取自由接單、按件計酬的方式工作,是「臨時工」的勞務關係。但最終,法院沒有採信這個說法。


眾包騎手的糾紛也很多,服務商為了撇清關係,則認為他們與騎手是合作、承攬關係,而不是勞務關係。但法院往往會認為他們屬於勞務關係。


2020年7月,江蘇無錫中級人民法院宣判了一起確認勞務關係的案件。


根據判決書,馮某是美團的眾包騎手,平時另有工作。2019年2月,他在送外賣時將別人撞傷,被告上法庭。法院認為,馮某的工作具有持續性和重複性特徵,勞動報酬按月結算支付,判定馮某與服務商存在勞務關係,由服務商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服務商極力撇清關係,與他們較低的利潤有關。


佛山外賣服務站的一位招聘經理向作者表示,為了提高利潤,他們除與外賣平臺合作之外,還與京東、肯德基和其他快遞公司合作,提供勞務人員,「我們走的是一條量大利薄的路子。」


今年7月,號稱中國最大的零工平臺勞務服務商「趣活」赴美上市,主要業務是為美團、餓了麼招募、管理騎手。其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該公司毛利率僅為4.4%、7.9%和7.9%,淨虧損分別是1397萬元、4429萬元和1345萬元。


趣活股價已經從10美元的發行價,跌至近期的7美元左右。



美團《2019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顯示,麾下騎手總數達到399萬人,餓了麼APP則顯示,他們擁有300萬的騎手。


如此龐大的騎手數量,足以讓他們成為全球用工人數最多的企業。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全球用工最多的企業是沃爾瑪,擁有220萬人,中石油以138萬緊跟其後。


「讓第三方服務商與打零工的人籤協議,可以大大降低平臺的人力成本。」上述人力資源資深從業者對作者分析。


如果平臺公司直接與打零工者籤勞動合同,建立勞動關係,數百萬的打零工者,對於平臺來說,僅社保支出就是天文數字。據他介紹,以二線城市石家莊為例,按照最低基數和比例來繳,單位每個月需為每個騎手支付九百多元的社保費用。

第三方服務商則不同,由於規模小,受關注度低,註冊地也不在一二線城市,繳納社保費用較低,很多時候甚至不會為勞動者繳社保。


「關於社保,你可以繳,也可以不繳,如果要繳,每個月就從你的工資裡扣,公司不會出錢。」上述佛山外賣服務站的招聘經理向作者介紹。他向作者提供的勞動合同顯示,用人單位是空白的,這意味著即便騎手籤了合同,也可能不會備案至人社部門。


據他介紹,絕大部分的騎手選擇不繳社保,「對於騎手來說,送外賣不是長久之計,他們更願意將賺到的錢全部拿走。」


根據勞動法、社會保險法的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應該繳納社會保險,用人單位更應當自行申報、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


隨著越來越多人加入零工平臺,這個新型的就業形態對傳統的社保體系正帶來衝擊。今年7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汪德華就在一篇學術論文裡對這個現象進行了研究。


他在論文中寫道,零工經濟勞動者參保方式有三種,企業參保、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保、參加居民社保。


這三種方式都有各自的弊端。由於平臺與從業者勞動關係較為特殊,企業一般不願為員工繳社保,企業參保方式比較難落實;如果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保,自己要承擔全部費用,負擔太重,從業者不願繳納;選擇居民社保,最後享受的待遇又太低。


汪德華認為,零工經濟的社保難題主要是,因為傳統的高度依賴於企業組織的社保運轉模式與新興的平臺類勞動關係不相適應。


根據論文內容,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的總繳費費率低於正常參保4個百分點,同時其繳費基數最低可以是社會平均工資的60%。


「可以做一個簡單的測算,假定一個人現在開始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保,選擇最低的60%基數繳費15年,如果未來養老金年增5%,則需要政府存下15萬元,才能讓這個人的終身養老金繳費與養老金支出達到平衡。」汪德華寫道。


汪德華認為,一個靈活就業參保人員,將給養老保險基金帶來較大隱性債務。過去這種參保模式的人數只有幾千萬,壓力不大,如果未來達到上億人,社會保險基金是難以承受的。


他建議,未來除按照現行的做法將零工經濟從業者分類納入社會保險之外,還可以考慮用「社保增值稅」的模式重構現行養老和醫療保險,從而解決問題。


來自零工的反擊


2019年6月,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謝富勝在一篇名為《零工經濟是一種勞資雙贏的新型用工關係嗎?》的文章中,對零工經濟做了反思。


「零工經濟平臺通常要求勞動者承認自己為獨立承包商,從而拒絕保障勞動者的最低工資、提供各類保險、對勞動者的勞動資料進行補償。」在他看來,零工經濟使風險和成本被輕易地轉移到勞動者身上,財富則集中到平臺所有者手中。


在與騎手接觸的那段時間,田牧有一個感受,他覺得大部分的騎手都缺乏勞動關係相關的法律知識,他們認為自己只是一個自由職業者,沒有僱主,自己承擔責任。比如購買商業保險。外界認為,為保障騎手的權益,平臺為騎手們購買了商業保險。


但據多位騎手介紹,每天上線接單時,會被自動扣除3塊錢用於購買保險,保險期一般是24小時,一般包含僱主責任(人身傷亡)險60萬元,電動車第三者責任險25萬元等。這些險種,由中國人民財產保險、大地保險、平安保險等公司提供。


這是一筆不小的費用,按照每天3塊錢的保險費計算,799萬騎手,一天要支出約2100萬元的保險費。


越來越多的騎手開始反擊,並在一系列的訴訟中取得勝利。編號為(2020)津02民終2106號的判決書就記錄了這樣一起案件。


韓某是餓了麼的眾包騎手,2017年7月,在送外賣時因躲避積水而摔傷,法院判定韓某與服務商雖沒有勞動關係,但符合勞務關係的特徵。最終,服務商為韓某支付了32044.2元的誤工費、11109.7元的護理費以及5400元的營養費等。


此外,中國裁判文書網上的判決書顯示,有騎手以服務商不籤勞動合同為由,將服務商告上法庭,並獲得了兩倍工資的賠償;也有騎手起訴服務商不為其繳納社保,並獲得了法院或勞動仲裁機構的支持。


比如,今年1月,孝感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做出了多份仲裁決定,裁定成都泰便利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外賣平臺服務商)要為多位騎手補繳社會保險。


編號為(2020)蘇02民終2546號的判決書則顯示,2017年10月31日,蔡某成為美團外賣全職騎手,2018年11月底離職,雙方未籤勞動合同。蔡某此後起訴了服務商江蘇閃電餐飲配送有限公司,要求對方支付其工作期間的雙倍工資差額58378元,並獲得了法院的支持。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82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根據《社會保險法》,用人單位無故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徵收機構責令其限期繳納。

零工經濟正在破題


起訴服務商之餘,有騎手直接將外賣平臺告上法庭。


編號為(2017)浙01民終4425號的判決書顯示,騎手李某在送餐時將別人撞傷,受害者起訴了李某和扎拉斯公司(餓了麼),最終法院判決騎手李某是扎拉斯員工,由扎拉斯公司支付受害者的醫藥費和誤工費。


編號為(2019)滬02民終3226號的判決書顯示,專職騎手周某在送餐過程中遭遇車禍,為爭取權益,周某將扎拉斯公司告上法庭,要求確認他與扎拉斯公司之間存在勞動關係。一審法院認為兩者存在勞動關係,但被二審法院予以糾正。


2018年2月,海澱區人民法院法官胡喜輝曾發表篇文章,探討騎手在送餐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後由誰擔責的問題,這篇文章被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轉載。


文章寫道,受僱於配送公司送餐,配送公司為騎手投保商業險,發生事故由保險公司與配送公司承擔賠償責任;受僱於網絡訂餐平臺送餐,發生事故後由訂餐平臺承擔賠償責任;由勞務派遣至配送公司送餐,發生事故由接受勞務派遣的單位承擔賠償責任,勞務派遣單位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等。


文章還寫道,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確立勞動關係有關事項的通知》第二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籤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是否存在勞動關係時,有幾個憑證可做參考,如工資支付憑證、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工作證、招聘登記表、考勤記錄等。


為減少糾紛,保障零工者的權益,一些地方政府開始制定了相關政策,旨在明確零工平臺與勞動者之間的關係。


在2019年,浙江省、成都市、瀋陽市等地方政府推出了優化新業態勞動用工服務的指導性意見文件,對這些零工平臺打工者的勞動關係、社保進行了指導。


比如,2019年10月30日,浙江省人社廳出臺的《關於優化新業態勞動用工服務的指導意見》就寫道,要依法建立靈活多樣的勞動關係,與企業建立勞動關係的新業態從業人員,也應該依法參加社會保險。


這個龐大的零工群體,正在得到社會和官方的認可。


201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還新增了「快遞小哥」這個職業;2020年2月,又將「外賣小哥」納入分類大典裡。一些優秀的騎手、快遞員、主播也曾走進人民大會堂,獲得來自官方的表彰。



參考文獻:

1、《零工經濟的社保難題與應對思路》 作者:汪德華(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載於《探索與爭鳴》2020年第七期

2、《平臺企業:零工經濟中的法律關係與責任分擔》 作者:劉文靜(暨南大學法學院教授) 載於《探索與爭鳴》2020年第七期

3、《零工經濟是一種勞資雙贏的新型公共關係嗎?》 作者:謝富勝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載於《經濟學家》2019年6月

4、《中國醫療保險體系中的自選擇與醫療費用——基於靈活就業人員參保行為的研究》 作者:封進 王貞 宋弘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 在於《金融研究》2018年第8期

歡迎分享、點讚、在看,一鍵三連



相關焦點

  • 零工經濟下的2億「小哥」生死競速 你們的社保在哪裡?
    如果當初外賣眾包平臺給韓某繳納了工傷保險,他家人可以一次性拿到近85萬的補助金。2、每天3元服務費只有1.06元被用來購買人身意外保險,其他錢去了哪?3、快遞小哥、外賣騎手等零工經濟下的小哥們多達2億,沒有社保,社保交在異地無法使用,不敢生病,不敢出意外,「裸奔」在生死時速裡的小哥,你們的社保在哪裡?
  • 身穿工服、不算員工,外賣騎手為什麼成了巨頭的炮灰?
    當一家家平臺型公司採用外包、眾包模式,快速招攬成千上萬人為其工作,甚至簡單到在APP上申請即可時,平臺享受著廉價勞動力帶來的資本市場溢價,但騎手的風險由誰來買單?很多時候,平臺和外包公司都不願意負責,最終將風險轉嫁給了保險公司和騎手自己。一樁樁發生在騎手群體身上的悲劇告訴我們,探討網際網路平臺經濟的用工模式和平臺上的非勞動關係網約工的權益保障問題,顯得尤為重要。
  • 餓了麼多等5分鐘,美團彈性8分鐘,外賣騎手安全到底該誰買單?
    9月9日凌晨,餓了麼表示將上線新功能:在結算付款的時候增加一個 「我願意多等5分鐘/10分鐘」的小按鈕。就是以後點餐,如果說你不著急吃,可以點一下「我願意多等5分鐘/10分鐘」的小按鈕,這樣可以延長騎手的配送時間,給他們減輕工作的壓力。
  • 廣東一女子因差評惹上大麻煩,騎手:你長得像癩蛤蟆
    一般來說,如果不是什麼重大的失誤,大家都願意給外賣小哥一個好評,畢竟他們的工作太不容易了。但是近日在廣東就發生了一件令人氣憤的事情,一名女子因為騎手送餐遲到,於是就給騎手打了差評,萬萬沒想到最後卻惹來了麻煩。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就來一起看一下。
  • 浙江外賣小哥設計的騎手護臀坐墊,「感覺哇哇的好」
    真正當上騎手後,體驗也和他想的差不多,只要跑了單,就一定有收穫,賺的錢夠養活一家老小,但騎車久了,總是感覺不舒服。「每天騎著小電驢,都沒算過幾個小時。屁股實在受不了。」楊一妙說,這是所有小哥的困擾,除了下車取餐、送餐,一天中大部分時間都在騎車,坐的時間太長,往往會導致血液循環不暢,從而引發屁股乃至腰部酸痛。
  • 社保交了10年不想交了,錢可以拿回來嗎?
    我先說結論,分兩個情況:交職工社保的不可以,個人交居民社保的可以領回部分錢。 什麼情況可以把錢拿回來,如果只交10年不再交社保了,損失會有多大?
  • 養老保險繳滿15年後再繳有必要嗎?多繳的錢是不是白瞎了?
    那就是我的養老保險已經繳滿15年了,那麼以後我還有必要繼續繳嗎?多繳的錢是不是白瞎了?一些繳納養老保險的人認為,養老保險繳滿15年就沒必要再繳了,反正到退休年齡後一樣可以領養老金。還有一些年輕人認為,眼下收入低,先不那麼早繳納養老保險,等離退休年齡接近15年的時候再繳也不遲。其實,15年只是判斷達到退休年齡後是否具備領取養老金資格的條件。
  • 繳足15年「最低檔」社保,退休後每月能領到多錢?一般人都猜不到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才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重視社保,每個月按時繳納社保費用,而想要在退休之後能夠享受退休金的福利,還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必須繳滿15年以上的社保費用,那麼在到達退休年齡之後,辦理好退休手續就能夠每個月都領到一筆養老金了。社保福利一向都有一個原則,那就是多繳多得,少交少得,在最低檔次的基礎上,繳納的社保費用越多,在退休之後所能夠享受到的福利也就越多。
  • 「職工法律微課堂」對不繳社保五大「坑」,員工可以理直氣壯地說...
    如果遇到以下五種不繳納社保費的情形,勞動者可以理直氣壯地說「不」!還可以向社保部門投訴維權!01試用期不給繳納社保,不合法!單位以試用期為由不為員工繳納社保這合法嗎?當然是不合法!《社會保險法》第五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 兩江評|應聘騎手「自願」放棄社保?對「隱形霸王條款」說NO
    近日,男子應聘美團外賣騎手被要求「自願」放棄社保的視頻衝上熱搜。平臺負責人稱,放棄社保是「你情我願」。事情經過是這樣的:去年,廣東肇慶人陳先生到廣東中山應聘「美團」配送員。到橫欄三沙站點報到時,陳先生發現待遇和招聘信息有出入,而且公司要求他籤署一份「協議」,讓他工作期間「自願放棄」社會保險等待遇。這件事情關注度高,是因為它揭示了「隱形霸王條款」這種現象。所謂「隱形霸王條款」,就是一些用人單位在招聘中不願或不敢直說,而等到把員工招進來之後,再通過某種方式,讓員工「自願」接受公司的條件。
  • 「騎手困境」有解了嗎?機器人代替「外賣騎手」送餐上樓,這樣的...
    在算法和系統的催促下,奔忙的外賣騎手可能可以從另外一種「AI」的載體上得到一些安慰。如今,能幫騎手送餐上樓的機器人,已在靜安、黃浦、浦東與普陀等區的辦公樓宇內使用,運行一年多以來,機器人已幫助騎手遞送外賣超過15萬單。
  • 這三種情況,外賣騎手要「丟飯碗」
    嚴管不是為難是保護據「餓了麼」嘉興市本級物流負責人孫玉鑫介紹,公司對外賣騎手的交通安全問題很重視,如果騎手在事故中被認定為主責或者事故比較嚴重的,會對其進行「下線」一到兩周時間的處罰,同時工資待遇也會受到一定影響。「不過,從今年4月到現在,違法行為明顯減少了。」
  • 外賣系統裡的幽靈廚房,藏著另一個世界
    如果商家出餐超時,會直接將餐品收入的70%做為賠付金額。 最快的時候,陸明在一小時裡完成過120單,平均每分鐘兩單。龍哥更厲害,一分鐘五單。 他也可以選擇不閉店,將單子堆起來,重新煮一鍋。可是「你開店是為了掙錢,人家騎手也要掙錢,不能耽誤人家。」 整個美食城的30餘家幽靈廚房,都撲在這一天中最重要的這場戰役中,一位美團運營人士表示,陸明這樣的店,因其客單價低,毛利率低,只做外賣業務,被叫做「屌絲外賣」,佔平臺買家的20%,可是它們是美團餐飲的「護城河」,給接近80%的用戶提供服務覆蓋。
  • 騎手送餐嚴重超時,女子給差評遭騎手上門辱罵:你像個癩蛤蟆知道不?
    現在人們都處在一個快節奏的生活環境中,所以很多事情都追求一個字「快」,就連吃飯也有很多人不願意自己做,而是選擇了點外賣。要送外賣自然需要外賣員,現在的外賣員門檻其實是比較低的,只要會騎車,能找到地方,就可以成為一名外賣員。外賣員群體的素質參差不齊,所以有時候也會引發一些矛盾。
  • 外賣探探是真的嗎?外賣探探返現是真的嗎?外賣探探什麼時候出來的?
    外賣探探匯集美團、餓了麼多個外賣平臺的外賣福利紅包,將外賣探探app的外賣紅包連結分享給你的微信好友或者微信群你還能獲得額外驚喜!     外賣探探app是一個新推出的點外賣返利賺錢平臺。外賣探探不僅自己下單有返利,通過分享連結下單的好友,你也可以賺到佣金哦,外賣探探app對於雙方來說,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有需要就趕快下載體驗吧。外賣探探是真的嗎?外賣探探返現是真的嗎?外賣探探什麼時候出來的?
  • 零下40℃,我在漠河送外賣
    他就住在外賣站裡,家在距漠河三十公裡外的圖強鎮,為了這份工作才從老家來的漠河。↑早上6點漠河的街道5點59分,第一個單子來了。趙帥啟動站裡的紅色小三輪車上路,街上還沒有行人,只有少許的私家車從身旁馳過。四周黑壓壓一片,只能看見車燈下明晃晃的雪地。戴著厚厚的棉口罩可以擋住半張臉禦寒,但是呼氣會竄到眼睛周圍,直接就凝成霜耷在睫毛上,睜眼變得更困難。
  • 用雲閃付有優惠·足不出戶繳社保
    (原標題:用雲閃付有優惠·足不出戶繳社保) 為方便用戶社保繳費,雲閃付
  •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寧願送外賣也不去工廠
    然而,根據艾媒諮詢統計,自2013年到2018年六年間,東莞市蜂鳥騎手數量增長了31倍,與之對應的是,東莞市人社局在年前公布的2019年東莞市企業節後用工需求信息顯示,800多家企業節後將空缺崗位近10萬個。一個門庭若市,另一個則是門可羅雀。春節後,能夠回到製造業企業上班的工人,數量大約是去年的90%,而外賣小哥卻逐年增多。
  • 社保繳費新規出臺,原來個人自繳的無業人員怎麼辦?一起來看看!
    但是社保入稅以後,社保徵繳機構可以實時共享繳稅數據,並且還是通過稅額予以確定收入水平,從而可能會要求一部分社保繳納人按照收入水平選擇繳納檔位,而不是像從前那樣只是一昧的按照最低檔位繳納社保。對於沒能依法參保,按時足額為勞工關係類別的員工繳納社保的用人單位和單位參保人的影響可能會較為明顯,因為違法違規成本及風險明顯加大。
  • 騎手叫苦連連,司機失望離場,司機和騎手發聲:空手套白狼!
    這一次比較特殊,叫苦的人並不是消費者,而是美團和滴滴的執行者:騎手和司機。為什麼騎手和司機叫苦?原因還要從美團和滴滴的經營模式開始說,這兩家企業的經營模式有著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下層承擔成本!要知道美團和滴滴從根本上來說,就是一個平臺,而美團騎手需要自己準備車輛,滴滴司機也不例外。按照道理來說,這些人都是勞動者,並不是創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