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寧縣供電公司:助力沼氣發電項目 打造綠色能源新樣本

2020-12-03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張揚 通訊員 袁雪紅 魏媛媛)「我要感謝供電公司,給我們解決了許多技術問題,讓我們能夠順利併網,為我縣鄉村振興和綠色發展做了很大的貢獻。」近日,睢寧縣陳井村沼氣發電項目正式併網運行,睢寧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向睢寧縣公司公司表示了誠摯的謝意。

近年來,睢寧縣大力推行「無廢城市」創建,積極打造睢寧特色亮點,推行農業綠色生產,促進農業廢棄物高效利用,按照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原則,通過沼氣發電工程建設消納處理畜禽糞汙和植物秸稈,從而實現變廢為寶。「今年,睢寧縣在16個鄉鎮建設28個沼氣發電項目,建成投運後,可年處理畜禽糞便41.43萬噸、秸稈8.51萬噸,預計年發電量851.36萬千瓦時。」農業局負責人說,睢寧縣姚集鎮陳井村沼氣站是首個實現併網投運的沼氣發電項目。

「如果沼氣不併網,用不掉的電完全浪費,沼氣發電不穩定,也容易遇到跳閘,有時沼氣源還被空放。」他說,併網後機器能將沼氣完全利用。

在全縣28個沼氣發電項目分布式電源併網過程中,睢寧縣供電公司組織各專業人員專門成立「沼氣發電」建設工作推進小組,充分利用自身專業優勢,提前介入,並對沼氣發電實行專人專項制跟蹤服務,幫助解決用電問題,預留接入點,滿足沼氣發電項目併網接入要求。

睢寧縣供電公司在開展供電服務中,積極主動了解客戶的生產規模、排產計劃、上下遊相關產業,從而深入了解客戶需求,依託專業人才、關鍵技術、先進的能源管理理念、優秀的設計方案,結合客戶現場生產及安全需求,量身定製為客戶設計綜合能源服務方案,因沼氣屬於易燃易爆氣體,故向客戶推薦「氣電聯控裝置系統」。該裝置類似於「智能化電子眼」,可以實時監測大氣環境、供熱、供氣、發電量,監控沼氣氣體量,提供消防預警功能,防止沼氣洩露,造成環境汙染及安全事故。

「沼氣發電項目實現了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結合,投產後將大幅改善人居環境,促進當地經濟與環境可持續發展,項目併網後,通過『智能化電子眼』,實施遠程監控沼氣動態,優化能源轉換,充分發揮效益。同時,我們還會定期巡視、上門檢修,將電量統計上報到審計部門核定資金補貼,更好地保障項目順利實施,為鄉鎮助興,添磚加瓦。」該公司營銷部負責人說。

隨著在姚集鎮沼氣項目成功併網、投入運行,睢寧縣供電公司從技術上,全方位、全過程提供「一條龍」服務,該項綜合能源創新探索模式正式打開新篇章,為睢寧營造良好家園提供電力服務支撐。

相關焦點

  • 安丘大盛鎮上馬沼氣發電暨生態智慧農場示範項目 綠色發展一舉多得
    目前已建成的高效厭氧發酵罐安丘市大盛鎮今年打造的沼氣發電暨生態智慧農場示範項目目前正在建設,這是安丘市為探索農村清潔能源利用、人居環境改善而建的新型項目。10月25日,記者採訪了解到,該項目建成後,能夠實現對秸稈、畜禽糞便的回收利用,有效促進農林牧業資源綜合利用,實現生物質資源化綜合利用和農業智慧綠色發展。
  • 通州這座垃圾站變綠色電站,一年沼氣發電3000多萬度
    餐廚垃圾經過處理產生沼氣,繼而轉化為綠色電能,走出了一條變廢為寶之路。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30日從京城機電獲悉,該公司旗下的通州有機質垃圾處理站已於近日正式實現沼氣發電,年發電量可達3040萬千瓦時。通州有機質垃圾處理站位於城市副中心涼水河畔,北距京哈高速僅200多米。
  • 雲南省: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綠色能源牌」,未來能源生產有可能實現...
    85%,領跑全國;全口徑發電量、省內用電量、外送電量較2015年增長均超過40%,結束大規模「棄水」歷史;中緬油氣管道、煉油項目建成投產,填補雲南石油工業空白,綠色鋁、綠色矽產業加速崛起……能源一躍成為第一大產業,雲南由發電、送電大省向發電、用電、送電大省轉變。
  • 智能電網:區塊鏈助力綠色能源?
    智能城市的發展依賴於綠色能源。儘管可再生能源價格不斷下降,能源的可獲得性的問題仍難以解決。源自比特幣的區塊鏈技術(Blockchain)為綠色能源提供新思路,助力智能電網建設,讓能源生產更接近消費者。區塊鏈能否成為可再生能源和智能電網的明日之選?
  • 推動發展新能源 無限風光在鹽城——國網鹽城供電公司服務新能源...
    國網鹽城供電公司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戰略思想,把「無限風光」的新能源產業,成為鹽城市最具發展前景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綠色主導產業,提升鹽城市「風和光」的含金量,堅持實行協同、靈活的能源政策,推動新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打造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新能源數字經濟平臺。
  • 海南:以市場化方式確定天然氣發電、可再生能源等能源項目投資業主
    創新能源生產機制。創新能源投資項目業主確定方式,以市場化方式確定天然氣勘探開發、天然氣發電、可再生能源發電、儲能電站、油氣管網、電網等能源項目投資業主。安全高效發展核電,創新實施海南昌江核電二期項目,積極推進多功能小型化核能綜合利用項目建設。
  • 胡濤:控制甲烷排放 推進沼氣發電行業可持續發展
    以沼氣發電行業中比重最大的垃圾沼氣發電為例,平均垃圾沼氣發電項目規模在2兆瓦—4兆瓦。中小城市由於垃圾量較小,其單體沼氣發電規模甚至只有1兆瓦—2兆瓦。與同類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平均22兆瓦)相比,垃圾沼氣發電不僅規模小,而且項目壽命短,依附於填埋場,平均壽命約7年,遠低於垃圾焚燒發電的30年。
  • ...公司轉型低氮燃燒改造業務停止無收入新業務沼氣發電項目尚未投產
    來源:挖貝網挖貝網6月29日消息,中節環(831541)近日公布的2019年年度報告顯示,2019年營業收入為0元,上年同期5,945,286.77元;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9,381,342.81元,上年同期-3,392,062.49元,虧損增長;基本每股收益為-0.20
  • 浙江寧波:沼氣發電項目投運併網
    本文轉自【新華網】; 11月18日拍攝的寧波首個餐廚垃圾沼氣發電項目(無人機照片)。 當日,浙江省寧波市首個餐廚垃圾沼氣發電項目在慈谿開誠有機固廢處理有限公司正式投運併網。當日,浙江省寧波市首個餐廚垃圾沼氣發電項目在慈谿開誠有機固廢處理有限公司正式投運併網。該項目配備800千瓦的沼氣發電機組及配套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利用餐廚垃圾油水分離、中溫厭氧等過程產生的沼氣用於發電,預計年處理餐廚垃圾約70000噸、年發電量600多萬千瓦時,所發電量全部併入國家電網。
  • 南方電網公司多層級推進智能電網建設助力能源轉型
    下一步,廣東電網公司將加快推進廣東電網目標網架建設,做實電網發展的物理基礎,以數位化手段提升電網全景感知與智能控制水平,加強數據中臺建設,夯實數據基礎;創建數字能源生態,全面承接「數字南網」建設,持續優化大數據中心,建設領先的省級智慧能源數據云,全面發揮能源大數據價值,形成能源新業態。
  • 國核示範助力優化膠東能源結構——勇當「核能綜合利用」排頭兵
    作為中國人自己的核電,國和一號示範工程對帶動我國三代核電技術發展,助力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和國家電投打造在魯核能基地具有重要意義。   大氣汙染防治和生態環境保護一直是能源產業發展所關注的重要問題,積極推動綠色能源發展,聚焦核能綜合利用也是國核示範的重要目標。
  • 特斯拉中國新增發電、輸電業務,打造能源閉環更進一步
    據電車匯調研,特斯拉布局了多個業務板塊,如果放大看特斯拉整體的產業布局,就會發現,特斯拉是在著重打造一個完整的能源閉環,其中涉及到能源開發利用的多個方面。,利用新片區產業聚集所形成的屋頂資源密集和用電負荷穩定優勢,將臨港裝備產業區作為自發自用、餘電上網型分布式光伏先行重點區域,實現新建標準廠房光伏屋頂全覆蓋,新增分布式光伏項目60MW以上。
  • 沼氣發電只是「小個子」,不宜把行業吹得「天花亂墜」
    01沼氣發電原料複雜多樣研究數據顯示,沼氣發電只是「小個子」,2019年僅佔生物質發電裝機的4%。雖然沼氣發電裝機容量佔比少,但沼氣發電的原料卻有禽畜糞便、秸稈、雜草、垃圾、汙水、汙泥等,這些原料通過厭氧發酵技術處理產生沼氣後可發電、供熱,實現資源化利用。
  • 讓城市生活更智能 新能源讓濱海新區充滿綠色能量
    4月23日,天津市濱海新區人民政府與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籤署《打造國際領先能源網際網路綜合示範區助力繁榮宜居智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繪就智慧能源支撐智能城市發展新的藍圖。在濱海新區不遠的未來,綠色、智慧能源將讓城市生活更智能、更清潔、更美好。
  • 金晶科技:深耕太陽能玻璃產業 助力綠色能源進程
    金晶科技在全國玻璃產能過剩嚴重、行業低價競爭日益突出的情況下,及時調整產業方向,依託超白玻璃的優勢,深耕太陽能玻璃細分市場,助力未來綠色能源發展進程。目前,已進入工程建設收尾、設備進廠安裝階段的金晶科技馬來西亞太陽能玻璃項目就是金晶科技邁出的重要一步。
  • 宜昌三峽機場攜手國網宜昌供電公司打造「航空綠電」
    12月14日,宜昌三峽機場與國網宜昌供電公司合作的「航空綠電」廊橋岸電系統GPU正式投入使用。2018年9月,民航局制定印發《民航貫徹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工作方案》,明確了提升飛機APU替代設施使用率和機場新能源車輛應用等主要任務。
  • 國網衡陽供電公司:「電能替代」為景區打造「綠色」民宿
    國網衡陽供電公司員工上門為客戶辦理電能替代業務。11月19日,衡陽南嶽區供電公司市場開拓部專責唐燕和同事對南嶽景區民宿供電情況回訪時,某民宿經營業主唐春娥高興地說出了「電能替代」給她帶來的實惠。隨著南嶽旅遊業的發展,景區民宿也成了當地的一大特色產業。綠色生態、低碳環保是眾多民宿業主吸引遊客提升經營效益的「法寶」,唐春娥就是用這一「法寶」受益的民宿業主。
  • 華中表面處理循環經濟產業園 打造綠色發展新樣本
    華中表面處理循環經濟產業園是荊州市招商引資的重大項目之一,也是荊州開發區實現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平臺和載體。自2020年11月8號一期項目竣工以來,目前已籤訂意向入園企業25家。系列報導助推民營企業發展,助力疫後經濟重振,今天播出《華中表面處理循環經濟產業園,打造綠色發展新樣本。
  • 英國建造潮汐發電系統 可為數千用戶供電
    聖戴維斯的幾戶人家成為首批靠潮汐發電輸入清潔能源的試驗用戶。為利用潮汐獲得能源,英國Mustange Marine公司在彭布羅克碼頭建造了一座7層的建築——150噸的DeltaStream潮汐發電系統已獲取了專利,也是第一個併網發電的獨立式潮汐發電系統。總部位於加迪夫的潮汐能源有限公司的研發者們認為這是重要的裡程碑,不僅能夠滿足當地綠色能源的需求,還能增加地區就業機會。
  • 關於沼氣,還有很多你不知道的事(內有福利)
    100%回收的國家目標。於是,把能源生產和處理糞便及有機廢物聯繫在一起的沼氣生產成了丹麥的一項主要選擇。目前,丹麥許多養豬戶和奶農均會使用畜禽糞便生產沼氣,其中大多數生產都是通過農民合作社所有的工業規模沼氣廠進行的。2012年以來,隨著補貼計劃的實施,丹麥沼氣產量迅速增長,2020年總產量達到約20兆焦耳。預計2023年這一可再生天然氣將佔據丹麥天然氣網絡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