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學名:Dicranopteris linearis
別稱:芒萁骨、芒萁、小裏白
界:植物界
門:蕨類植物門
綱:薄囊蕨綱
目:水龍骨目
科:裏白科
屬:芒萁屬
分布區域:中國,斯裡蘭卡,中南半島,馬來西亞,印度南部
特徵及分布:鐵芒萁,蕨類植物,芒萁草屬於蕨類雜草,生於疏林的林緣或空間空地呈小片狀分布,葉柄長1~4米。葉軸有5~8回兩歧分枝,末回羽片較狹小,通常長8~15釐米,寬2.5~4釐米,上面綠色。適合生長在PH值4.5-5.0左右的酸性土壤上,適合種植該種植物的土壤一般增施熟石灰改良土壤。常見於我國長江以南溼潤地區,低至中海拔山地的路邊開闊處或松樹林下。
藥性及用處:全草有清熱利尿祛瘀止血之功效。葉軸可編織菜籃及其它日用品。芒萁具有水土保持及改良土壤的功效,也是火災後可以急速復原的植物。
這種植物,不同的地區叫法不一。如在江西贛南尋烏縣一帶稱此為「路基」、「麓基」、「燒」
拉丁學名:Rhodomyrtus tomentosa
別稱:山菍、多蓮、當梨根、稔子樹、豆稔、仲尼、烏肚子、桃舅娘、當泥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桃金孃目
科:桃金孃科
屬:桃金孃屬
種:桃金孃
分布區域:產中國南部各省;多生於丘陵灌叢中及荒山草地中
藥用價值:桃金孃的根含酚類、鞣質等,有治慢性痢疾、風溼、肝炎及降血脂等功效。養血止血;澀腸固精。主血虛體弱;吐血;鼻衄;勞傷咳血;便血;崩漏;遺精;帶下;痢疾;脫肛;燙傷;外傷出血。收斂止血。
採收儲存:於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曬乾。
腳爬客,取名自「Geoparker」,是國內第一家專注於地學科普、科學旅遊及環保的志願者的服務社區。致力於地質遺蹟保護與開發,加強人與地球的聯繫,探索地球與科普推廣。社區已建立起數百人的專業科普志願者團隊,涵蓋地質、古生物、植物、動物、探險、傳媒、戶外、自駕等領域,並吸引了數萬名地學科普、科學旅遊愛好者參與活動。
我們渴望同樣滿懷赤子之心,熱愛大自然的你,一同加入「腳爬客」,為神秘宇宙中美麗的地球,盡微薄之力。還等什麼?趕快掃描下圖二維碼,點擊加入我們吧!
轉發到朋友圈,讓更多人了解、關註腳爬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