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XT 人物專欄】黃油相機斯日:我不會深度使用自己的 App

2020-11-29 36kr

周五時間,回到我們的「人物產品集」專欄,每周一個人物,讓對產品有著狂熱追求與獨特品味的 NEXT 用戶,和那些已經或者正在打磨著下一個驚豔產品的人,進行思考上的連接。

本周的嘉賓,是「黃油相機」創始人、設計師斯日。進入正文前,先來看看這個獨立開發者出身的設計師都帶著哪些對產品的思考與你連接或者挑戰你來了:

- 我不會深度使用自己的 App,那樣太容易帶入「主創思維」;

- Path 就是一個「主創思維」烙印深刻的產品,但我也就是很喜歡它;

- 當一個產品研究了好幾分鐘還不知道它想幹啥或者啥都想幹,放棄它吧;

- 喜歡《住宅設計解剖學》,樓梯到底屬於樓上還是樓下?嘿,不告訴你,自己想想,lol 。


1. 在做「黃油相機」之前,除了當年 Apple Store 付費榜很流行的「愛心馬賽克」,還開發過哪些產品?都是與圖片有關嗎?

好多,「我的另一面」,「lovePose」,「Love 3Dcam」……一堆,基本都是和圖片有關。

我喜歡用照片記錄生活。遇到「好玩、有意思、漂亮」的東西或場景,都會把它拍下來。但常常遇到的情況是,有些照片是和當時的場景結合的,單純的圖片無法很清晰地傳達。又或者當時覺得很有意思,可當你再翻開這張圖片時就突然忘記它為什麼有意思了。而字體也非常有趣,不同的字體有不同的氣質,是自帶語調,性格和情緒的。比如,用小麥體寫下「討厭」,你只會覺得是個萌妹子在撒嬌;換作咆哮體,就成女漢子在發怒了(笑)。

所以我會想著去做一款產品,一方面,用文字和字體加深圖片的表達;另一方面,用社區把生活中這些有趣美好的「點」連接和保存下來。

2. 「黃油相機」之前你一直是獨立開發者,獨立開發者自己搗鼓一個產品和帶領一個團隊開發產品有什麼不同?獨立開發者的經歷,在你轉型過程中最大的幫助和挑戰分別是什麼?

獨立開發不需要考慮那麼多,全憑自己的興趣,我想做就可以做,不需要考慮是否用戶群多大,市場如何。但帶團隊做的這些都非常重要,自己一個人,你吃碗白粥是沒問題的,但團隊的時候,即使白粥,你也希望給大家配碟鹹菜。

挑戰?經常陷入到「主創思維」裡吧,自嗨的很厲害,結果其實別人並不感冒。幫助就是在創業的過程中,經常「跳出團隊之外」想問題。

3. 能具體聊聊「主創思維」和「跳出團隊之外想問題」嗎?

「主創思維」就是,當你對一個東西非常了解,就會認為上下文是容易理所的,很容易去預設別人也知道,但事實上,其他人並不知道這些被你理所當然忽略的「背景資料」。舉個例子,很多人,包括我自己,看完《一步之遙》之後,都會吐槽很無聊,不明所以。但後來我讀到一篇解讀相關背景的文章,我就突然意識到,這真是一個有意思的故事。這就是很明顯的「主創思維」。

做產品也是這樣。我自己就不會深度使用「黃油相機」,太深度的使用也會讓你不自知陷進去,沉浸到「主創思維」中。其實,絕大多數的大眾用戶對你的產品了解不是那麼深的,用的程度也不會那麼死磕。所以,當你做的是一個面向大眾的產品而不是小眾的只是吸引和你同一類人的應用時,「主創思維」必須避免。當然,也不能那麼絕對,我的合伙人就是一個非常深度的用戶,這一點我們恰好可以互補。

「跳出團隊之外」就是,我們整個團隊做產品時,會考慮用戶群,市場,考慮太多太多,陷入過度糾結過度沉浸的狀態。這是,我切換到獨立開發者「不考慮那麼多」的狀態去想問題時,反而不會那麼「重」,會有不一樣的驚喜和想法出現。

4.你提到喜歡用 Path 記錄點滴,這是一個更「私密」的空間。你怎麼看 Path 這個產品?

我是 Path 的忠實用戶,在使用這款產品時也是嚴格按照它最初的邏輯來執行的。比如,我在 Path 裡的好友就控制在產品最初規定的 50 個人,即使後來 Path 產品迭代,可加好友人數上升到 150 人,我還是堅持 50 人的好友界限。

Path 就是一個「主創思維」烙印深刻的產品。Dave Morin 從 Facebook 離職, 包括 Shawn Fanning, Dustin Mierau,這個明星團隊對「社交」理解得很透徹,很深入地去想過我們需要的「社交」是什麼。但是,這本身就是帶著「主創思維」的,是建立在他們自己的經歷和由自己出發的對社交的深度思考之上的,普通用戶很難去觸達他們的經歷和體會。這就面臨著他們很難將這些思考輸出給大眾的困難。甚至對於普通大眾,「誰才是我最好的應該關注的 50 個朋友」就是一個心理門檻很高很難的「選擇」。所以「大眾化」成為了 Path 很大的一個瓶頸。

但是,我就是喜歡這個產品傳達的理念,執行的邏輯,甚至許多交互細節,比如搜索框的設計和分類,比如搜索加載的小動畫,都非常贊。

5. 2012 年的時候,你發了一條微博「不願意做社交類應用的原因,就是越做越發現這就是個自欺欺人的東西,搞的自己很崩潰」。「黃油相機」的產品機制似乎更強調圖片的社交屬性。

這算自己打自己臉嗎?!哈哈。其實不是,「社交」和「社區」還是有一些微妙的差別的。我講的社交類更多指的是 IM 類型應用,我記得那時候國內出了一大堆 IM 產品,易信、來往、包括發展中的微信,很多創業者都紛紛湧入,那時很多人也找到我去幫忙做 IM 類的產品和設計,我就很不喜歡這種狀態,反感這種「點對點」的模式。我覺得基礎的溝通需求有一兩款就夠了,不需要那麼多,但社區類應用是長久不斷的需求,因為它和「沉澱內容」相關。

6. 所以你是怎麼理解這種「私密」的需求和「社交屬性」的?

可能是獨生子女這樣的一代人促就了現代人的社交形態:外向的孤獨者。我們願意不斷結交新朋友,但卻保持著自己的世界不受打擾,我們和很多人都要保持一個安全距離,這個安全距離就變成了現代人即需要社交又需要私密的狀態。

7. 你的一條微博感慨「做產品做設計就是這樣,讓用戶無法接受他其他的樣子」讓我印象很深刻。你覺得一個產品「讓用戶無法接受其他的樣子」應該是怎樣的 ?你心中有這樣的產品嗎?

最突出的應該是 iPad 的發布吧。我記得發布會那天我看到的時候,覺得就是個放大版的 iTouch,沒什麼稀奇。直到我後來買了一臺 iPad 給我姑姑,結果之前一位連電視的調試都嫌複雜的老太太,竟然每天都在用 iPad 看電視劇、聊 QQ,這就是對 iPad 簡單直接的交互體驗極大的肯定。這樣的設計,極低的學習成本,回到了人類最初始的「本能層面」 。

我體驗產品最看重的就是當時第一眼的體驗。「第一眼的體驗」不僅僅只是 UI 層面,更是它所傳達的產品邏輯。我很喜歡研究新品,但是當我打開一個新 App,研究了好幾分鐘也不知道它想幹啥還是啥都想幹,那他一定是邏輯沒想清楚,我就會放棄它。比如,enjoy 就是最近讓我「眼前一亮」的產品,原來我覺得音樂也就類似蝦米、網易雲音樂,聽聽歌、看看別人收藏了啥歌,但 enjoy 讓我有種音樂可以當微博來發的感覺,讓音樂不只是停留在工具層面。

8. 你提到很喜歡《住宅設計解剖書》,能具體講講這本書讓你喜歡的原因,對你在理解設計和產品上的影響嗎?

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書,文字不多,有好多手繪的圖片。他有意思的是把一些很基礎的、習以為常的問題重新想了一遍,並且思考的點可以幫助你開拓一個想問題的新角度。我記得很清楚的是裡面有個問題是:樓梯到底屬於樓上還是樓下?你可以想想。想知道答案,請買這本書(我真不是打廣告的,哈哈)。


【快問快答】

1/ 起床後使用的第一個 App?

網易雲音樂,剛好一首歌的時間刷完牙!

2/ 睡前使用的最後一個 App?

鬧鐘,我習慣限制下自己的睡眠,別睡太多

3/ 在路上最喜歡用的 App?

各種內容流的 APP,可以刷的。我與世界的連接都靠這些。

4/ 說出一個生活中你沒有被解決、希望有相應產品來滿足的需求

電池!我不愛帶充電寶,但各種設備還老沒電。

5/ NEXT 本周榜單中你最喜歡的產品

UX Reactions 我能笑噴!

相關焦點

  • 蘋果修圖軟體app排行榜!這7款必備,你的手機get了嗎?
    現在年輕人的手機中,除了社交軟體之外,修圖軟體絕對是不可缺少的,那麼面對我們現在市場上這麼多的相關app,哪些才是最實用人氣最高的呢?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列出蘋果修圖軟體app排行榜,快來看看吧。蘋果修圖軟體app排行榜:1、黃油相機2、VSCO3、PicsArt4、美圖秀秀5、LINE camera6、天天P圖
  • 卡裡烏斯進入十大黃油手之一,連續二次大失誤斷送利物浦歐冠冠軍
    北京時間5月27日凌晨2:45分的2018年歐冠總決賽,利物浦門將卡裡烏斯出現低級的失誤,直接傳球給皇馬前鋒本澤馬,本澤馬不用做調整直接射門把比分改為1:0,斷送利物浦美好的局面,這個任何一個優秀門將都不可犯的錯誤,何況是如此重要的比賽」歐冠總決賽「,很快馬內補射扳平比分1:1,就在大家高興歡呼的時候,70分鐘貝爾凌空挑射改寫比分,這個球相當的漂亮,無可爭議。
  • 只用ins怎麼夠 這些app讓你稱霸朋友圈
    app層出不窮,不能你說好用就好用,我一定是用過了真的好用才推薦給你們。——————————————◆ 黃油相機——————————————與一些誇張的濾鏡App相比,黃油顯得文藝許多,這種文藝很清新自然,一點也不覺得刻意和矯情。打開界面,可以在應用主頁看到許多其他用戶的作品,如果有 喜歡的作品可以直接使用這個模板,為自己的照片裝飾。
  • Insta360 Nano全景相機專用 APP 產品分析報告
    且目前,市面上還沒有針對全景照片進行編輯、美化的移動端軟體,因此Insta360 Nano app實現了能在手機上對全景照片進行簡單的便捷編輯,某種程度上是解決了全景相機硬體用戶的一個痛點。3. 分享需求(興奮型需求)社交分享才是大多數用戶拍照的終極目標。畢竟,每個人多多少少愛炫耀,人們需要通過一張高逼格照片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 研究:天然黃油不會危害健康 人造黃油或才致命
    研究:天然黃油不會危害健康 人造黃油或才致命 中國日報網 2015-08-12 18:26:48 研究顯示,天然黃油不會危害健康。
  • 好玩有趣的拍照APP推薦
    我是為明天做準備的好方法的小編現在許多的美圖app出現在我們的手機桌面裡,人人都愛美,所以對於我們手機的自帶相機有點不太理想,繼許多拍照軟體出來之後,大部分人都可以隨心拍出讓自己滿意的圖片了,不論是人物照還是風景照,還是美食照,都講求一個美。
  • 【泡泡機器人原創專欄】飛行時間相機(ToF Camera)簡介
    相反,飛行時間傳感器生成的點雲用於計算機識別不會受到陰影的影響,因為光照是飛行時間傳感器自己提供的,深度信息使從相位數據中提取的,而不是圖像亮度。
  • 2020美顏相機哪個軟體好用 網紅都用什麼美顏相機app拍照
    2020選擇什麼相機拍照最好看?網紅相機的APP特別多,但是大家都不知道選擇哪一個好,今天小編會帶來很多不一樣的相機,包括一些視頻編輯的APP,都會給大家分享在下面,有需要這些軟體的用戶可以通過下面的推薦了解詳情。
  • 當APP沉迷個性化定製:我在三百次推送中認識自己
    在算法推薦大行其道的今天,比自己更了解你的,既不是你的朋友,也不是你的敵人,可能是你的APP。時不時地,我們總能被各種app對自己精準的尋找,嚇到。被男朋友猜中心思是粉色的,被自己的app猜中總是有點情感複雜。被算法理解,雖然它能恰如其分地為你送上一首歌、一篇文,但這樣的理解到底是存了一點孤單。
  • 周末札記:「逆天」的谷歌相機與便宜的樂視「遺產」音響
    最近我正在嘗試著學習玩各種手遊,用這款超高配置的新機玩各款遊戲大作實在是太過爽快!不過,我今天看到@戈藍V 放出一張他用iQOO原生相機app與谷歌相機(Google Camera,海外一般簡稱『GCam』)app拍攝同一場景的對比圖,頓時產生了「也要體驗一把」的念頭。
  • 要我說,世界上最讓人解壓的東西,就是一塊黃油
    要我說,世界上最讓人解壓的東西,就是一塊淺黃色小小的、乳香美妙黃油。在法國,真正的奶制黃油需要攪拌的時間較長,生產一公斤黃油需要22升全脂牛奶,最終成品中會含有至少82%的乳脂。而正因為它富含乳脂的緣故,所以融化得很快,非常適合烘焙。加熱後的法國黃油會產生一種濃鬱的堅果味,用黃油烹飪可以增加肉類的風味,而將它和香料混合使用可以增強任何菜餚的風味。
  • P圖不再難 國外團隊開發一款AI智能相機應用 一鍵去除照片中人物
    無法解決的問題就只能下載各種軟體P圖了,對於不會PS的人來說是找遍各種P圖軟體啊,技術門檻太高,費時又麻煩,最後還是不盡人意。最近,一名叫Damjanski的美國藝術家及其公司Do Something Good的16名小夥伴開發了一款AI智能相機Bye Bye Camera的軟體。這款軟體宣稱可以瞬間一鍵移走風景照片中的遊客,以背景環境還原人物原有位置。
  • 植物黃油和動物黃油有什麼區別 很多人特別喜歡用黃油做糕點
    在烘焙中使用的黃油基本上都是無鹽黃油,含鹽黃油雖然也可以用於烘焙,但需要計算出黃油中的含鹽量,並相應減少原配方中的用鹽量。也就是說在烘焙中使用含鹽黃油是非常麻煩的。      而且,不同品牌的含鹽黃油,它們的含鹽量是各不相同的,這更給計算上增添了不少的麻煩。所以,建議大家儘量不要在烘焙中使用含鹽黃油。
  • 元道經緯相機
    大小: 17.87MB 版本: 5.0.4 *使用豌豆莢官方商店能下載目標軟體
  • 開設課程、日更專欄、出版書籍 我是職業科普人
    原標題:我是職業科普人(解碼·文化市場新觀察)      核心閱讀演講結束後,這名男生走上前:「卓克老師,我是學農業的,但聽了您的『科學思維課』後,對細胞、衰老的話題特別感興趣,研究生想改學生物,想聽聽您的意見。」   卓克拉著男生坐下,從生活到學業規劃,給出了建議。「聽說他已經實現了願望,改學了生物。」
  • 大疆口袋靈眸相機評測:目前最小的手持雲臺相機,好用嗎?
    11 月 29 日,大疆創新發布新一代手持雲臺相機「口袋靈眸」(Osmo Pocket),其機身小巧到單手一握綽綽有餘,並延用三軸機械雲臺,可穩定拍攝 4K 60p 視頻與 1200 萬像素照片,是大疆目前最小的手持雲臺相機。這個產品刷新了雲臺相機輕巧程度的下限,並具有智能跟隨、人臉追蹤、軌跡延時、自動超廣角全景拍攝等功能。
  • 解決尼康黃、佳能粉、索尼綠、富士紅的辦法:相機內設與後期調色
    網際網路時代,攝影愛好者大都喜歡在網上瀏覽和攝影相關的內容,在這個人人都是內容生產者的時代,你經常會在各種內容交流平臺上看到類似「尼康黃,佳能粉,索尼綠,富士紅」的爭論,這往往會讓剛接觸相機或者準備購置一款相機開始入門的你不知所措,好奇到底不同品牌的相機拍的照片色彩表現上有什麼不同,或者擔心自己手上的相機拍的照片會不會存在偏色問題
  • 植物黃油和動物黃油的區別 怎麼區分植物黃油和動物黃油
    生活中我們使用的黃油是將牛奶中的稀奶油提煉出來並經過攪拌而成的。黃油呈淡黃色、色澤均勻、味道濃鬱。黃油分為植物黃油和動物黃油兩類,僅僅從外觀很難區分這兩種黃油,那麼植物黃油和動物黃油有什麼區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