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三個著名的仿生學設計;鋸子、薄殼建築及電腦 - 黑瞳娛樂新視野

2021-01-08 黑瞳娛樂新視野

仿生學,是模仿生物的特殊本領的一門學科。人類不斷從大自然獲取靈感,創造出新的生產和生活工具。

簡單的說就是「偷師大自然」,因為大自然創造的每一種生物都是進化了極長的時間,有的甚至達幾十億年,其結構之精巧,設計之巧妙,無法用語言表達。

仿生學即古老又年輕,人類也是大自然的造物之一,但人類不斷的在學習大自然並在此基礎上提高,在未來人類或可以超越大自然。

一,龜殼→薄殼建築。

(龜殼)

龜殼的背甲呈拱形,跨度大,雖然只有2mm的厚度,但就算使用鐵錘敲砸也很難破壞它。

龜殼的結構含有許多力學原理,龜殼這種結構的拱形曲面可以抵消外力的作用,使結構更加牢固、

建築學家模仿它進行了薄殼建築設計;其優點是用料少,跨度大,堅固耐用。

(雪梨歌劇院)

(中國國家大劇院)

二,鋸子。

傳說,魯班因為被草葉劃破手指獲得靈感,從而發明了鋸。

但根據考古發現的事實是:古代埃及人大概早在公元前4000年時,就已擁有鋸子。

中國早在夏朝(公元前2205—前1766)聰明的中國人就已經發明了鋸子,和古埃及同時。說魯班(戰國初年)發明鋸子實在是太晚了。

三,人類最偉大的仿生學設計-電腦(計算機),

聖經說:上帝創造天地和萬物後,在第六日造人。

達爾文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漫長的自然選擇中,最終進化出了人。

人體共有八大系統:運動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

人類仿照大自然最精緻的造物人,製造出了計算機,這個造物甚至可能將取代人類。

有人說「AI是人類最後一項發明」

(中國造出最美女機器人)

CPU=人類的大腦,內存=人類的記憶系統,主板=人類的神經系統,顯示屏=人臉,傳感器=眼睛、鼻子、耳朵、舌頭和皮膚,電源=心臟,能量輸入系統=口腔,風扇=廢物排洩系統。

計算機(AI)完全是仿照人類來設計和建造的。

相關焦點

  • 建築仿生學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從自然界的動植物身上,人類汲取了諸多建築設計的靈感。 「師法自然」 的設計思路,讓許多新奇美觀又不失實用性的建築物得以誕生。那麼,建築仿生學是怎麼起源的呢?我們一起去看看!高迪建築作品中仿生學的萌芽,可以追溯到他在1883年為文森之家設計的棕櫚樹葉模樣的鑄鐵欄杆。但這件作品只是牛刀小試,在他全盛時期的諸多作品中, 高迪甚至刻意避免直線。巴塞隆納市區的巴特羅之家和米拉之家,就鮮明地反映出高迪 「避免直線」 的風格。米拉之家是高迪設計的最後一棟私宅,他充分運用仿生學方面的知識, 設計了這座號稱「無一處直角」 的獨特建築物。
  • 生物仿生學與建築設計
    提起生物仿生學與建築設計,人們往往會想起蜂巢。蜜蜂確實是著名的「建築師」,它們用蜂蠟一晝夜能建造幾千間住宅(蜂巢),而且每間的底邊三個平面的銳角都是70°32′,體積幾乎都是0.25立方釐米。蜂巢的這種結構被人們仿製出來,並且由於工程蜂巢結構材料重量輕,強度和剛度大,隔熱和隔音性能好,已經被廣泛地用在飛機、火箭和建築結構上。人們模仿生物設計了許多建築結構,建築仿生學便應運而生。一般,人們都要求建築設計既節省人力、物力和時間,又美觀大方。建築仿生學為解決這個問題開闢了道路。我們知道,生物體和建築物一樣,時時都要受到各種自然力的作用。
  • 四上第6課課前閱讀《仿生學的經典例子》節選與賞讀
    仿生學家發現,水母的耳朵的共振腔裡長著一個細柄,柄上有個小球,球內有塊小小的聽石,當風暴前的次聲波衝擊水母耳中的聽石時,聽石就剌激球壁上的神經感受器,於是水母就聽到了正在來臨的風暴的隆隆聲。   仿生學家仿照水母耳朵的結構和功能,設計了水母耳風暴預測儀,相當精確地模擬了水母感受次聲波的器官。
  • 仿生建築的建築分類有哪些
    【學員問題】仿生建築的建築分類有哪些?  【解答】根據不同的仿生學原理和用料,仿生建築可分為以下幾種:  拱形結構類  曾生活在中生代的巨大爬行動物恐龍,身長20多米,身高4至8米,體重達30至40噸。
  • 人類模仿大自然的「設計」——建築中的大自然仿生學
    世間萬物千姿百態,都是經過漫長的、優勝劣汰的競爭和千辛萬苦的進化,致使在結構、形態和功能三方面達到最優設計而流傳於世。所以,大自然的精妙建築確是人類建築師和設計師的最好老師。我們可以發現,人類的創造不管多麼精巧,幾乎都能在大自然的創造物中找到對應的影子。
  • 仿生學 例子
    螢火蟲發出冷光不僅具有很高的發光效率,而且發出的冷光一般都很柔和,很適合人類的眼睛,光的強度也比較高。因此,生物光是一種人類理想的光。科學家研究發現,螢火蟲的發光器位於腹部。這個發光器由發光層、透明層和反射層三部分組成。發光層擁有幾千個發光細胞,它們都含有螢光素和螢光酶兩種物質。在螢光酶的作用下,螢光素在細胞內水分的參與下,與氧化合便發出螢光。
  • 仿生學趣知識;翠鳥與新幹線列車、蝙蝠與翼裝飛行 - 黑瞳娛樂新視野
    仿生學,是模仿生物的特殊本領的一門學科。人類不斷從大自然獲取靈感,創造出新的生產和生活工具。簡單的說就是「偷師大自然」,因為大自然創造的每一種生物都是進化了極長的時間,有的甚至達幾十億年,其結構之精巧,設計之巧妙,無法用語言表達。
  • 環保建築流動自然風-仿生學原理用於建築設計
    現在,一些建築師相信這種仿生學能發揮更大的作用,不僅僅只是局限於使建築物更好看,而且可以通過複製大自然中發現的各種功能系統來給新設計的建築提供綠色空調,提供能量,甚至淡化海水。他們堅持認為,用仿生學原理設計建築,將不只是一個噱頭,而將具有實實在在的經濟意義。
  • 仿生建築
    仿生建築就是我們通過尋找、研究、模仿這些線索,研究和模擬自然界生物各種各樣的特殊本領,包括生物本身結構、原理、行為、功能、體內的物理和化學過程等,提煉出人類適宜的有用的元素與特徵,運用到建築活動中的思考應用模式。建築仿生學正是根據自然生態與社會生態規律,結合建築科學技術而進行綜合應用的科學。包括:城市仿生,功能仿生,結構仿生,形式仿生等方面。
  • 仿生學在兒童醫療產品情感化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隨著人類社會的產生,為了更好地滿足自身生存法展需求,各種各樣的工業設計產品應運而生。追本溯源,人類各種先進技術、創新思維、工程原理以及給人類社會帶來便利的重大發明產生的靈感都來自於大自然。現今的人類社會也是一個自然交替的產物,作為一個生命的開始,兒童是能夠創造祖國未來的下一代,因此在當今科學進步帶來的人類社會對於兒童專屬產品的設計提出的更多的要求,個性設計、綠色設計以及人性化設計已成為兒童醫療產品設計發展的方向。如何進行創新設計,本文研究探索將仿生學設計充分應用到其中,創造出更多貼心的兒童醫療產品。
  • 世界最美蝴蝶(二) - 黑瞳娛樂新視野
    枯葉蛺蝶(學名:KALLIAMINACHUS Boisduval)屬鱗翅目蛺蝶科,是世界著名擬態的種類,自然偽裝的典型例子。枯葉蛺蝶前翅頂角和後翅臀角向前後延伸,呈葉柄和葉尖形狀,翅褐色或紫褐色,有藏青光澤,翅中部有一暗黃色寬斜帶,兩側分布有白點,兩翅亞緣各有一條深色波線。翅反面呈枯葉色,靜息時從前翅頂角到後翅臀角處有一條深褐色的橫線,加上幾條斜線,酷似葉脈。
  • 國內十大地標級仿生學建築,杭州居然有兩個!
    千篇一律的城市建築是否讓你感到壓抑、無趣?作為城市生態的「細胞」,建築又應該以何種形態存在?近年來風生水起的仿生建築似乎可以解答上述疑問。仿生建築設計,建築與自然和諧統一 縱觀世界著名仿生建築,從巴黎的「防煙霧大廈」到哥斯大黎加的「世界方舟」、再到瑞典的「旋轉中心」,都實現了建築和美學的高度統一效果。
  • 為什麼設計師這麼愛搞仿生學設計?盤點8款仿生學家具
    仿生設計學,也叫設計仿生學,它是在仿生學和設計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邊緣學科,主要涉及到數學、生物學、電子學、物理學、控制論、資訊理論、人機學、心理學、材料學、機械學、動力學、工程學、經濟學、色彩學、美學、傳播學、倫理學等相關學科。
  • 「新視野號」的10個數~
    、10個數字全方位了解一下「新視野號」。 7億美元 「新視野」號耗資7億多美元,是人類歷史上首次觀測冥王星及冥外天體的太空飛行器。因為這些天體所處的柯伊伯帶是46億年前太陽系早期塵埃盤的遺蹟,所以本次探測有可能使人類對太陽系的認知發生飛躍。
  • 什麼是仿生建築?
    De Mestral從自然中汲取靈感,模仿和複製生物有機體的行為,被Janine Benyus在她的《仿生學——創新的靈感來自大自然》(1997)一書中推廣,這本書介紹了聯繫創造、人類創新與自然的三個方面。
  • 仿生設計,可能會把未來的我們變成半機器人
    什麼是仿生設計自古以來,自然界就是人類各種科學技術原理及重大發明的源泉。經過億萬年的進化,生物逐漸具備了適應自然界變化的本領。人類運用其觀察、思維和設計能力,開始了對生物的模仿,並製造出工具,增強了自己與自然界鬥爭的本領和能力。
  • 全球十大仿生建築設計
    仿生學主要是觀察、研究和模擬自然界生物各種各樣的特殊本領,包括生物本身結構、原理、行為、各種器官功能、體內的物理和化學過程、能量供給、記憶與傳遞等
  • 仿生學:從大自然中攫取思想的火花
    人類總是對自己的設計和技術沾沾自喜,但我們常常忘記:大自然母親已經360萬歲,其大腦中蘊含的智慧正在成為人類最尖端技術的靈感源泉。  今天,科學家已經研製出像壁虎一樣會爬牆的機器人,模擬鯊魚活動方式的渦輪機,像大黃蜂一樣避免碰撞的汽車等等,這一切,都讓欣欣向榮的仿生學研究和工業設計吸引人們越來越多人地關注。
  • 解密冥王星—不平凡的新視野號
    在 2005 年 7 月 4 日,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 (NASA) 的飛船新視野號正在距離地球50 億公裡的地方。當它突然中斷信號時候,它已飛行了 9.5 年,離冥王星就只有 10 天的飛行時間。但是讓我們先了解一下它的背景。到 1989 年為止,人類已經成功地將太空飛行器送往太陽系的所有已知行星,除了冥王星。
  • 仿生學,向大自然學習最優秀的解決方案
    當科學家們專心去研究生物的「生存絕技」時,發現人類面對的許多難題,這些「聰明」的生物們早已經巧妙地解決了。就這樣,自然界的生物成了人類的老師,它們為人類提供了許多自然界中最優秀的解決方案,啟發人們把這些應用到社會生產和生活中去。人類從自然界吸取靈感,向生物學習的學科,就是神奇的仿生學。仿生學,顧名思義,就是模仿生物的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