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中旬,看到一則很有意思的消息,印度要用牛糞、牛尿製作藥物,並且能夠「包治百病」。作為地球上一個奇葩般的存在,諸如此類讓人驚掉下巴的事情在印度稀鬆平常。
吃頓咖喱飯,然後搖搖頭讚賞下它的味道,到恆河岸邊沐浴後順便舀一碗河水一飲而盡以求消除百病,走在髒亂的大街上被汽車鳴笛、摩託車轟鳴、神牛的叫聲震破耳膜。然後走到泰姬陵下,欣賞這美麗的如同永恆眼淚的愛情建築散發的光輝……
在印度,這一切怪誕的事情,可以同時發生。
1、混亂的大街和』「神聖」的恆河
提起印度,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髒、亂、差。的確,當你真正走進印度會發現,這個南亞次大陸的國家並沒有辜負這一「美名」。
從各種新聞上屢屢傳出的印度強姦案到大街上飄著怪異味道的特色小吃、漂浮著屍體的恆河水、從來都不會準點的火車等,這些奇怪的事情都發生在印度。
即便是孟買、新德裡這樣的大城市,城市幹道上的交通可以用「車水馬龍、萬物平等」來形容。
在寬度有限的道路上,汽車、自行車、三輪車、行人、牛等混雜在一起,大有一副各自走各自的「陽關道」的架勢。在這樣的道路上,根本就沒有指揮交通的警察,也不會有人自覺禮讓,大家摩肩接踵,空間共享。
如果有人有急事想要開快一點,或者憤憤不平於這種「亂象」,企圖用按喇叭的方式來提醒其他人,這明顯就是徒勞。沒有人能聽見你在按喇叭,也沒有人關心你的憤怒。
所以,走在印度的大街上,可以說是一場視覺、聽覺和嗅覺的盛大體驗。此起彼伏的喇叭聲、自行車「滴滴」的響鈴聲和牛的叫聲,偶爾經過身邊的是混雜著咖喱味的狐臭,以及不遠處傳來的路邊攤的「異香」,這些都是讓人難以忘記的景象。
提起恆河,立刻就會想起一句調侃的話,「幹了這碗恆河水,來世還做印度人」。的確,作為印度的母親河之一,恆河在印度人心目中的位置至關重要,以至於很多人把恆河當作自己一生的嚮往,而且在恆河裡沐浴、喝恆河水以及死後葬進恆河都是神聖的。
在媒體上關於恆河的傳聞也很驚悚,有人說恆河的水面上漂浮著屍體和生活垃圾,河裡站滿了沐浴的人,河邊則是洗衣服洗菜的婦女,還有人舀起一杯恆河水就要幹下去……這種種景象,聽起來就讓人「驚異」。
而到了真實的恆河,雖然沒有傳說中的恐怖,但是河水衛生環境也令人瞠目結舌。
在印度人的觀念裡,恆河是母親河,所以說恆河水具有消除百病的功效。這就使得印度人養成了一個習慣,沒病泡泡恆河水防病,有病更要泡泡恆河水治病。
在恆河的岸邊,有穿著沙麗洗衣濯足的婦女,也有脫得只剩一件裡衣、渾身擦滿沐浴露準備衝澡的男士們。更有甚者,有些身體患有疾病的老人,直接就住在了恆河邊,渴了喝恆河水。洗澡就進河裡泡泡,想上廁所就在河邊順便解決,他們堅信這樣的生活堅持一段時間一定會百病全消、生龍活虎。
這樣的事情,在印度不勝枚舉。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在印度發生不了的。
2、奇葩的印度人和怪異的處事風格
曾經聽過一個笑話,有一架國際飛機在飛行途中一直左右搖擺,機上的旅客百思不得其解,當飛機降落後機長走出駕駛室才恍然大悟,原來開飛機的是個印度人。
雖是玩笑,但是印度人愛搖頭的習慣確實讓人匪夷所思,不論男女老少總會在各種場合帶著一臉神秘的微笑搖頭。更神奇的是,我們的思想觀念裡搖頭代表著否定,而印度人的搖頭則表示一種讚許。
所以,每當看到印度朋友一邊搖頭一邊跟你說「好的,不錯」的時候,總感覺很詭異。
除了搖頭,印度人還有個約定俗成的規定,用手抓飯吃,而且是必須用右手。有個印度朋友家的孩子只有五六歲,每次吃飯如果忘記規定把左手拿到桌子上來,總會被朋友「啪」地打回去。
不管食物多麼複雜,咖喱做得多麼厚重,印度人吃飯總會把左手藏起來,留一隻右手艱難地把米飯糰成一個球放進嘴裡。其實,印度人「輕賤左手」也是有原因的。
眾所周知,印度人上廁所是不用衛生紙的,會直接用左手清理而後用一個叫「沙達夫」的噴頭衝水洗乾淨。所以,在印度人看來,左手幹了不光彩的事情,是「不潔」的,不配拿起食物。
搖頭是「yes」、廁所不用紙、吃飯用手抓,這還不是一個印度人的全部,他們的拖延症、不靠譜的晚點才是最讓人抓狂的。
如果你聽見印度人說「ok,no problem ,after i will ……」,諸如此類的話,就當聽見句空氣。曾經和一個印度朋友約好在某個地點見面,本著守時的原則,我準時準點到達,然後噩夢就開始了。
五分鐘後,印度朋友沒有來,打電話問他,回答說「我在路上,還有五分鐘就到」。過了十分鐘,說好的印度人並沒到,再打電話,依然是「我還有五分鐘就到」。一次次的五分鐘過去,最後的結果是他遲到了50分鐘才到。這就是典型的把時間當作火車滿嘴跑的印度人。
做外貿的人都知道,如果你遇見一個印度客戶,和他談單子的時候一定要擺平心態。印度客戶們總會用一句「不錯,我會下單的」之類的話把你拋到快樂的雲端,然後又像石沉大海一樣把你的耐心耗盡。因此,和印度人談生意,是對能力的考驗,更耐性和鑑別力的較量。
當然,儘管印度人生活習慣有很多驚人之舉、拖延症也看似無藥可救,但他們總有一種「遇見大事必然慫」的心態,如果和人起爭端,看似咋咋呼呼耀武揚威,但看見對方的強勢後就偃旗息鼓,這一點和魯莽而又橫衝直撞的巴基斯坦人確有不同。
3、文化悠久的國度
雖然在印度廣袤的土地上怪象頻出,有著奇葩、怪異的習俗和讓人忍受不了的社會秩序,但這些並不能掩蓋它歷史文化悠久的盛名。
《西遊記》裡唐僧帶著三個徒弟,一路跋山涉水去西天取經,而這個所謂的「西天」便是印度。在唐朝玄奘的《大唐西域記》裡也有過記載,其中的婆羅國就是指的印度恆河邊的瓦拉納西,而西天就是瓦拉納西旁邊的鹿野苑。
鹿野苑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悟透大義成佛後講經的地方,也就是說,從這裡開始,佛教開啟了傳播到全世界的歷程。而如今的印度,多種宗教混雜,佛教所佔人口不足1%,所以它作為佛教發源地的歷史幾乎已被當地人遺忘。
談論起印度的著名景點,泰姬陵一定是廣為傳頌的。國王沙·賈汗為了悼念逝去的波斯愛妻,傾盡全國的力量,耗費大量錢財,建造了美妙絕倫的泰姬陵。至今為止,看到泰姬陵的人依然能感受到來自愛情的偉大力量,唯有愛能撼動天地。
除此以外,印度的瑜伽、寶萊塢的電影、泰爾戈的詩歌等都為這個充斥著咖喱味的國家渲染上了一層經典永流傳的意境。
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印度已經成為了一個文化的熔爐,它極具包容性的環境下,各個宗教、不同思想一起生根發芽,並且肆意生長。
如同印度咖喱的製作,不同的佐料和食材放在一起,燉煮直到融合為一體,雖然看似怪異但卻別有一番風味。印度也是如此,形形色色的人和奇葩的行為習慣在古老文化和現代科技的潮流衝擊下,各得其所,形成一道奇特的風景線。
有時間去印度旅遊吧,除了擔心會得腸胃炎以外,你更能見證一次奇妙又不可思議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