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疫情期間牛在街上遊蕩,崇尚牛為神明牛糞防疫,喝恆河水保健康

2020-12-06 騰訊網

疫情期間,大多數人都待在家裡防止感染病毒,但是動物們是自由的。

據印度當地媒體3月26日報導,印度森林官員蘇珊塔·南達(SusantaNanda)最近在網絡上分享了一段視頻,視頻的標題是-印度野牛在街上散步。

此品種牛原產於南亞和東南亞,是印度野牛裡最大的牛,它具有非常大的攻擊性,非常好鬥,市場上也相當罕見。

在印度,人們十分信奉神明,而牛是神的坐騎,自然也被印度人拿做神明一樣款待,覺得神明給予的一切都是好的。此前就爆出印度政府官員提倡印度人民用牛糞防疫,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視頻中這頭大型動物在卡納塔克邦奇卡馬魯地區的市場區域自由行走,而路上的幾個旁觀者則站到一邊,崇拜的看著他們的神牛。

在印度,從馬拉巴爾果子狸到大型印度野牛馬路上狂歡的視頻已經變得很常見了,這段視頻發布到網上後,同樣引起了轟動。網友的評論也是花樣百出。

網友A寫道:我們應該為他們騰出這個地方。

網友C:此刻人煙稀少的街道沒有人,神明們都在享受這一時刻呢。

印度恆河是印度人民的母親河,恆河水被奉為聖水。因為印度人世代在恆河兩岸生活,恆河也被稱為世界上最髒的河。防疫期間,印度市民認為可以在裡面沐浴洗掉罪惡,喝恆河水可以抗擊疫情,更有不法商家出售灌裝恆河水。

你怎麼看待印度的各種防疫措施和街道上閒逛的動物呢,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街拍印度恆河聖城瓦拉納西:街上到處能看到牛,公共廁所沒有圍牆
    因為它是恆河河畔最重要的聖城,許多印度教徒一生的理想就是到瓦拉納西的恆河沐浴一次。每天早上天一亮,就已經有人開始在恆河之中沐浴,從早到晚,絡繹不絕。如今的瓦拉納西也是印度非常出名的一座網紅城市,吸引外國遊客無數,所以當地的旅遊業發展的也不錯,街上總能看到一些等待接送遊客的人力自行車。
  • 疫情期間各國奇葩行為大賞
    2、印度:神牛開掛,恆河淨化 疫情蔓延全球,搞得人人自危。 但迄今為止,擁有13.5億人口的印度基本上沒啥防疫措施,任憑病毒自己發展,卻僅僅只有3例確診,而且3人全部治癒出院,簡直是把冠狀病毒吊起來打!
  • 印度研製牛糞晶片,宣稱可減少手機輻射!
    牛群被視為神聖的物品,被嚴格禁止殺戮,而且還受到法律的保護,在印度沒有牛肉可吃,但是經常會喝牛奶。自古以來,印度人民就信仰印度教,在印度教中,牛是主神溼婆的專屬坐騎,當地人以為,看到牛就是看見了他們所信奉的神,因此,牛在印度地位極高,在街上、旅店、甚至是商店裡,都能看見牛的身影,它們昂首闊步,悠閒地遊蕩,仿佛統治者審視著印度人民,人們在任何地方看見,都會繞道而行,如果有人做了傷害牛的事,必定成了眾矢之的,人們還把牛尿奉為聖水,以為它能給自己帶來好運,此外,還專門為牛舉辦節日。
  • 印度阿三從來不讓我們失望,發明喝牛尿和牛糞治療新型冠狀病毒
    昨天我寫了一篇關於伊朗民眾火燒醫院的文章引起了廣泛熱評,今天下午,伊朗方面宣布釋放5.3萬罪犯出獄,理由是疫情情況,監獄不是一個安全的地方。老規矩,我們先來看一組國外方面的消息,由於我們今天說的是印度,所以沒把海外疫情完全呈現出來。今天我的一位粉絲在評論區寫了一段話,引起了我的好奇,他說我們的鄰國-印度,作為世界第二大人口國,為什麼沒有爆發疫情。
  • 印度最耀眼的不止於恆河,還有橫行無忌的瓦拉納西神牛
    相較於重口味的恆河水、恆河人外,能引起人們極大興趣的也只有恆河牛神了,它們像明星一樣,成了眾多遊客閃光燈的焦點。印度因其版圖形如牛頭,且舉國敬牛如神,而被稱為「牛顱之國」。如果你仔細查看印度國徽,就會發現臺基四周有四個守衛四方的聖獸:東方是象、南方是馬、西方是牛,北方是獅。牛和馬象徵具有悠久歷史的農業以及堅定不移的決心和毅力。
  • 喝恆河水治病、左手不能吃飯、用牛糞製藥,印度還有多少奇葩事?
    上月中旬,看到一則很有意思的消息,印度要用牛糞、牛尿製作藥物,並且能夠「包治百病」。作為地球上一個奇葩般的存在,諸如此類讓人驚掉下巴的事情在印度稀鬆平常。
  • 印度神牛有多年,教徒趴地上讓200頭多牛踩,不怕骨折?
    相信沒有哪個中國人會趴在地上讓牛踩,牛的體重少說也有幾百斤,幾腳下去,輕則腫痛,重則骨折,若是踩到要害部位還有可能一命嗚呼。但是印度人似乎一點都不怕,他們還很開心地讓牛踩,要是被踩傷了,他們會覺得這是神明對他們的恩賜。印度牛簡直牛得不像話,牛得令人難以置信。
  • 牛糞,印度人的靈魂伴侶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宇同】因為宗教的原因,牛在印度地位很尊貴。作為牛的代謝物,牛糞牛尿在印度也頗受推崇。牛糞不僅是印度人生活中的必需品,而且因其神聖性還被開發出不少匪夷所思的新功能,比如最近引起全球熱議的牛糞晶片和牛糞燈等,令人大開眼界之餘不禁感嘆:「牛糞,可謂印度人的靈魂伴侶」。
  • 印度推出牛糞晶片,牛糞也能做出晶片?難道真的是一項逆天技術?
    我雖然知道印度人民對牛、對牛相關的東西,包括連什麼牛尿、牛糞之類的排洩物都有無比的熱愛,但是居然能到這麼喪心病狂的程度也是夠了。不過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印度人在尊重牛這條歪路上到底走得有多遠,幹的事有多瘋狂。咱們先拿近的例子說說,今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在全世界各地都在苦苦探索治療方法和藥物的時候,印度的莫迪莫大仙宣布,牛尿可以治療這個病。
  • 喝了那麼髒的恆河水,為何印度人還好好的?原來真相是這樣
    ,也被印度尊為聖河,但是這條聖河卻一點都沒有神聖的氣象,不是大家想像中的清澈乾淨,而是一條被塞滿了生活垃圾和工業廢料的髒河。之前聯合國衛生組織對恆河水做檢查之後得出報告:恆河水裡的細菌含量是普通水質的800多倍,但是印度人卻老說幹了這碗恆河水,來世再做印度人,可想而知這碗恆河水喝下去,就算身體健康的人也得拉肚子吧?
  • 如何貯存牛糞便?如何進行牛糞堆肥?
    如何貯存牛糞便?如何進行牛糞堆肥?牛糞便貯存方式因糞便的含水量而異。(1)堆糞場。建在地包上,倒梯形,用水泥、磚等修建而成。堆糞場適用於幹清方式清糞或固液分離處理後的固態糞便的貯存。[吉山花瑤自媒體網絡首發](2)貯糞池。
  • 印度治療新冠大招頻出,牛糞牛尿都用上了
    自印度疫情出現以來,印度疫情的發展就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特別是印度防疫措施的力度與效果也引起很多人的熱議。 從疫情一開始,印度好像就對防疫戰充滿了信心,比如在2月15日,印度喀拉拉邦財政大臣託馬斯在印度宣布治癒了三名冠狀病毒患者後就自信的表示自己的轄區贏得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勝利。
  • 縱橫全歷史|重汙染的恆河水,印度人為什麼還能一口悶?
    「在印度,印度教徒們一生有三大夙願:去聖城朝拜溼婆神;到恆河洗聖浴、飲聖水;死後葬於恆河。」印度這個曾經的文明古國,總是有太多東西讓人哭笑不得:把國慶節辦得像馬戲團、火車上掛滿了人、牛大搖大擺地在街上散步……當然最神奇還是,喝一碗混雜著工業廢水、動物糞便、人畜屍體的恆河水!
  • 恆河水的水質很差,為什麼印度人喝了恆河水也不生病?
    恆河對於印度來說非常重要,是印度人的心靈支柱。他們認為恆河可以洗刷靈魂的罪孽,減少自身的災難。印度人每年必須去恆河洗一次澡,喝一次恆河水。恆河在印度人的心目中是神聖的,可以去病消災,延年益壽。之前聯合國衛生組織對恆河水做檢查之後得出報告:恆河水裡的細菌含量是普通水質的800多倍,我的天哪,我們直接生喝自來水都會肚子疼,他們喝恆河水居然會健康?真的有點不理解。前幾年的時候,恆河裡經常可以看到漂浮的人類或者動物的屍體,印度的工業廢水也都排到恆河裡,生活垃圾和工業廢料在恆河裡隨處可見,可想而知,恆河有多髒。
  • 有的地方吃牛糞,而有的地方則喝牛尿?
    中國黔東南地區的人們會將牛胃及小腸裡那些沒有完全消化的食物掏出來並且將裡面的液體都擠出來加入膽汁用作熬火鍋的料,這種東西製作的火鍋在貴州叫做牛癟火鍋或者牛糞火鍋,這種火鍋的賣相十分獨特,而且只有當地才最正宗。
  • 印度頗具神秘的牛文化 神聖不可侵犯
    在印度,你會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三五成群的牛大搖大擺地在大街上遊蕩,有的乾脆橫臥於街道中心,對往來於此的行人和車輛一概視而不見,那副悠然自得、唯我獨尊的表情,簡直會讓人產生羨慕嫉妒恨。印度是個多牛國家,據說全國有5億多頭牛,約佔世界總量的1/4。在旅行途中踩到牛糞,千萬別以為自己交了好運,如果沒踩到的話一定比較幸運,倒是可以考慮去買張彩票試試手氣。
  • 印度恆河水這麼髒,為何人們仍然飲用恆河水?解析印度恆河文明
    今天推薦給大家的是《印度恆河水這麼髒,為何人們仍然飲用恆河水?解析印度恆河文明》,希望可以豐富大家的歷史知識和精神生活。歡迎下方留言評論,在此謝過。原標題:印度恆河水這麼髒,為何人們仍然飲用恆河水?解析印度恆河文明
  • 五省發生牛結節性皮膚病疫情
    據農業農村部官網消息,截至7月15日,今年全國共有福建長汀、江西贛州、廣東潮州、安徽黃山、浙江金華等地確診發生牛結節性皮膚病疫情。近日,農業農村部印發《牛結節性皮膚病防治技術規範》(以下簡稱《技術規範》),要求各地切實做好牛結節性皮膚病防控工作。
  • 恆河邊的生死輪迴之地
    聖城位於恆河邊,關於恆河的傳說故事就太多太多了,大多數國人的認知都來源於媒體的報導,大抵就是一條被人為嚴重汙染的河流,一條上遊沐浴飲用,下遊燒屍撒骨灰的「奇葩「河流。而在印度人眼中它則是溼婆用頭髮把天上的銀河引入人間而形成的聖河,印度教信徒們終生有四大追求幾乎都與它有關:敬仰溼婆、在恆河沐浴,飲用恆河聖水、結交聖人朋友。
  • 人不如牛!印度政府為牛群定製新冬衣和新住所 以抵禦冬季
    【南方+11月26日訊】據印度媒體報導,印度北方邦安拉阿巴德的獸醫部門為庇護所裡的牛製作黃麻外套,並將用聚乙烯纖維布覆蓋牛棚,從而幫助牛群度過寒冷的冬季。據報導,安拉阿巴德的獸醫部門已經開始用黃麻袋為國營牛棚裡的牛製作大衣,同時還用厚厚的聚乙烯纖維布或帆布覆蓋牛棚,以保證在寒冷的冬季,牛群不會感到寒冷。同時,在農村地區,村民理事會還將流浪的牛聚集起來,集中養在牛棚裡,並給它們提供飼料和水。目前,在安拉阿巴德一共有113個牛棚,其中110個是臨時性的、3個是永久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