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木星的引力作用竟然比天然衛星間的潮汐力還小?

2020-09-05 麥克斯韋妖妖靈

最近科學家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木星的天然衛星之間引起的潮汐力非常的強大,甚至比木星對這些衛星的影響還大。按常理來說,木星在這個系統當中的質量是最大的,因此木星對它的天然衛星的作用力也應該是最大的。

既然提到潮汐力,我們也知道地球的潮起潮落和月球有巨大的聯繫。

地球的潮汐

地球只有一個天然衛星—月球,因此地球的潮汐力只能是由月球所產生的,白天潮水漲落為「潮」,晚上潮水漲落則為「汐」,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地球的潮汐力是因為橢圓軌道運動而產生的,而月球又是以地球為焦點進行旋轉的,因此產生了受地球影響的潮汐。我們可以想像,在地球上距離月球更近的點,水面受的吸引力更大,因此水面上升,更靠近月球;但是距離月球更遠的點,水面受吸引力也更小,離開月球,同樣水面也會上升。


用更為學術的話語來表達就是,當引力源對物體產生力的作用時,由於物體上各點到引力源距離不同,所以受到的引力大小不同,從而產生了引力差,而這種引力差就是潮汐力。由於月亮在繞地球旋轉的過程中,地球也不斷地在圍繞太陽運動著,因此高潮和低潮會交替出現。

木星的天然衛星

木星是太陽系中天然衛星最多的行星,目前已經確認了有67顆天然衛星的存在。科學家將木星的天然衛星分成了三群。

第一群是木衛一、木衛二、木衛三、木衛四、木衛五。其中前四個都是由伽利略在1610年發現的,因此成為伽利略衛星。這五顆衛星都是規則衛星,在木星的赤道面上進行圓形運動,都是順型。

第二群和第三群衛星均是不規則行星。

第二群是離木星稍遠的一群衛星,包括木衛六、木衛七、木衛十、木衛十三都是順行;

第三群是離木星最遠的逆行衛星,包括木衛八、木衛九、木衛十一和木衛十二。科學界認為這些極有可能是被木星捕獲的小行星。

根據地球與月球之間的潮汐作用,我們知道木星與它的衛星之間也會產生相似的引力。而且木衛二、木衛三和木衛四的冰殼下藏有豐富的液態水海洋,木衛一則是擁有一個地下熔巖海洋。

天然衛星之間的作用

科學家對四顆伽利略衛星(木衛一、木衛二、木衛三、木衛四)的潮汐力進行模擬,發現這四顆衛星之間有著非常強大的「潮汐共振」,也就是說引力與這些衛星上的海洋搖擺是同步增強的。

而且與木星相比,這些衛星之間的潮汐效應更強,所以木星的強大引力就難以轉化為更大的潮汐作用。

用一個簡單的例子就能清晰說明,如果木衛二的海底有200米,那麼木星的引力只會在木衛二的海底產生潮汐波,但是木衛一卻能在在木衛二80公裡深的地方掀起巨大的海浪。

一直以來,木衛二的海洋都是被公認的最有可能產生生命的海洋之一,深度超過了50英裡,通過研究衛星之間的潮汐作用能夠更為準確的計算海底的深度。如果這些天然衛星之間的潮汐作用足夠強烈的話,那麼木衛二、木衛四和木衛三結冰的表面可能會脈衝進出。

小結

木星是太陽系裡天然衛星最多的行星,多達67顆,科學家將這些行星大致分為三群,第一群為規則的伽利略行星和木衛五,沿著木星的赤道順行。與地球和月球之間的潮汐作用類似,木星和它的天然衛星之間也存在著類似的潮汐力。但是科學家卻發現,木星對衛星的引力作用卻小於衛星之間相互的潮汐力。通過計算這種潮汐力,科學家能夠更為準確地計算這些星球上海洋的深度。

關注麥克斯韋妖妖靈,帶你了解最新最有趣的科學動態。

相關焦點

  • 什麼是潮汐力?四個由地月的潮汐力引發的有趣現象
    月亮作為一個直徑達3476公裡的天體,雖然相比較地球很小,但是月球其實還是有著非常巨大的引力。潮汐力就是由月球對地球的引力差。潮汐力是引力源對一個物體產生引力作用時,物體上各個點因為離引力源的距離不同,受到的引力也不同。
  • 團團空中課堂丨什麼是潮汐力?四個由地月的潮汐力引發的有趣現象
    潮汐力就是由月球對地球的引力差。潮汐力是引力源對一個物體產生引力作用時,物體上各個點因為離引力源的距離不同,受到的引力也不同。比如像我們,其實地球對我們身體各個地方的引力是不一樣的,站在地面上,頭部受地球的引力是小於腳受到的引力。但是因為我們的身高距離並不明顯,而且地球的引力並不是特別大,所以地球對我們的潮汐力能在我們身體上提現的效果微乎其微。
  • 為什麼土星環不能成為天然衛星?——洛希極限
    土星,以其美麗的光環而聞名,但,土星為什麼有光環?為什麼組成這些光環的物質沒有聚在一起形成衛星? 我們知道,引力總是將物質凝聚成球體,就像太陽、各大行星還有月亮那樣。可為什麼土星光環中的微粒沒有被引力聚積成衛星?答案,就是潮汐力。
  • 地球靠近木星,真的會被木星撕碎嗎?洛希極限是怎麼回事?
    當地球進入到木星的引力範圍之內,會受到幾個大小方向各不相同的力,而在地球上不同的位置所受到的力的方向和大小也不相同。假設在地球上有一個人,這個人首先受到了來自木星的引力,這個引力的方向是指向木星的。其次,它還受到了一個與木星引力方向相反的慣性力。
  • 地球進入木星剛體洛希極限就被撕碎?看天文學家怎麼說
    潮汐力導致天體變形任何物體之間都會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天體也不例外。當我們把所有物體都假定為一個大小可以忽略的點狀物時,事情就非常簡單:引力處於兩個點的連線上。但是,兩個天體間的引力,卻比兩個點之間的引力複雜很多:天體往往很大,不可以隨意假定它們是一個大小無限小的點。這種情況下,必須研究天體對另一個天體的每個部分的力的大小與方向。
  • 研究:木星衛星之間的引力拉拽可能能解釋其變暖現象
    對此最明顯的解釋是由木星引力產生的潮汐力引起,當潮汐力對衛星進行拉伸和擠壓時它們的溫度會上升到足以使衛星內部保持液態且不會隨著地質年代的推移而冷卻下來。然而,根據加州帕薩迪納噴氣推進實驗室博士後Hamish Hay的亞利桑那小組的研究顯示,這些木星的潮汐不足以解釋星球內部擁有如此大熱量的現象。
  • 研究:木星衛星之間的引力拉拽可能能解釋其變暖現象
    對此最明顯的解釋是由木星引力產生的潮汐力引起,當潮汐力對衛星進行拉伸和擠壓時它們的溫度會上升到足以使衛星內部保持液態且不會隨著地質年代的推移而冷卻下來。然而,根據加州帕薩迪納噴氣推進實驗室博士後Hamish Hay的亞利桑那小組的研究顯示,這些木星的潮汐不足以解釋星球內部擁有如此大熱量的現象。
  • 地球只有1顆天然衛星,為什麼木星有79顆?
    木星不僅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它還以衛星數量眾多而著稱。地球只有1顆天然衛星,而木星卻有幾十顆天然衛星。這是為什麼呢?其中,又以木衛三為最大的一顆,它的體積比水星還大。科學家不斷地發現木星還有許多此前不為人知的衛星。比如,2018年,天文學家新確認了12顆木星衛星。儘管這12顆衛星都很小,每一顆的直徑只有1-2千米,徒步走一圈也只需要一個小時,但是它們確屬木星的衛星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至今為止,已經發現的木星的衛星總數達到79顆。
  • 地球只有一顆天然衛星 木星的衛星為什麼那麼多?
    來源:新浪科技圖中顯示了圍繞木星運行的眾多衛星中的4顆,這顆行星為什麼有這麼多衛星呢?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17日消息,地球只有一顆天然衛星,但有幾十顆天然衛星圍繞著木星旋轉。作為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一向以衛星數量眾多著稱,並且不斷有新成員被發現。
  • 木星是冷的,它的衛星竟然是熱的?科學家:它們會相互取暖
    木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的行星,因此圍著它運行的衛星也不會少,木星的四個最大的衛星中有三個被認為存在地下液態海洋,即木衛三,木衛二和木衛四。木衛一也被認為存在地下熔巖。按照木星太陽的距離(7.78億公裡),它的衛星不應該達到這樣的高溫,究竟是怎麼回事?
  • 引力既然很厲害,為什麼天天在引力作用中的人沒被撕碎?
    有人問:既然萬有引力為什麼人不會被撕碎?我覺得這個問題有些好笑,為什麼引力就一定要把人撕碎呢?所以要說清這個問題,我們就要了解一下引力的基本特徵。強力和弱力只表現在原子和亞原子微觀領域,作用距離非常非常小,比如強力作用範圍小於10^-15m,弱力的作用範圍小於10^-17m,也就是億億分之一米左右。這裡我們就不展開來說了。
  • 太陽對月球的引力是地球的兩倍,為什麼月球不能繞著太陽旋轉?
    根據牛頓萬有引力定律,星體之間的引力一般和其質量相關,這樣算下來,太陽對月球的引力並不小,甚至大於地球對月球的引力,但為什麼月球還是如此情有獨鍾呢。這還得從萬有引力定律說起,天體的質量決定了它的引力有多強。在宇宙中,引力讓物質聚集而形成星體,同時也讓星體之間相互吸引,形成按照特定軌道周期運轉的天體,而衛星,一般以固定軌道環繞行星。
  • 木星的海洋衛星互相抬高潮
    新的研究表明,木星的「海洋世界」衛星可能對彼此產生強烈的引力作用,從而在彼此的地下海中引發大潮。研究小組成員發現,令人驚訝的是這些月潮汐力可能比巨型木星的引力拖船在衛星海洋中產生更多的熱量。「這很有趣,因為木星是該系統中最大的質量,所以它的潮汐力要比另一個月球大得多。」科學家哈米什·海伊在聲明中說,在亞利桑那大學的月球和行星實驗室進行了這項工作。
  • 太陽對月球的引力是地球的兩倍,為什麼月球不能繞著太陽旋轉呢?
    根據牛頓萬有引力定律,星體之間的引力一般和其質量相關,這樣算下來,太陽對月球的引力並不小,甚至大於地球對月球的引力,但為什麼月球還是如此情有獨鍾呢。其實從理論上說,月球也可以繞著太陽轉動,但事實並沒有。並且,在太陽系的所有已知衛星中,也沒有發現任何其他衛星有子衛星的例子。這還得從萬有引力定律說起,天體的質量決定了它的引力有多強。
  • 為什麼要去木星?什麼是洛希極限?探尋《流浪地球》裡的科學奧秘
    明知靠近木星有危險,為什麼地球還要走這條路?帶著種種疑問和思考,讓我們一起走進科學,探尋奧秘。 為什麼要去木星? 太陽急速老化,不斷膨脹,太陽系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於是人類為自己選了一個新的家園——比鄰星(半人馬座三星)。這是影片《流浪地球》的故事背景。 地球是個龐然大物,半徑6371公裡,重達59萬億億噸。
  • 木星的衛星之下為什麼能存在液態海洋?能量不是來自太陽
    這種潮汐加熱可能有助於解釋木星的衛星系統進化方式。自1973年NASA的Pioneer 10飛越木星以來,這顆巨大的行星就給我們人類帶來了越來越多的驚喜。對此最明顯的解釋是由木星引力產生的潮汐力引起,當潮汐力對衛星進行拉伸和擠壓時它們的溫度會上升到足以使衛星內部保持液態且不會隨著地質年代的推移而冷卻下來。
  • 細說潮汐力的可怕一面
    簡單來說,在你在進去之前,就可能已經被巨大的潮汐力撕成碎片了,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可怕的潮汐力是什麼東西。潮汐力的原理其實很簡單,因為引力是隨著你與引力源之間的距離變化而變化的。比如有一個星球,你離它近的時候,你感受到的引力就越大,離它遠的時候引力就越小,站在地球上,你腳上感受到的引力,和你頭上感受到的引力其實是不一樣的,只不過差距太小了,感覺不明顯。那為什麼叫做潮汐力呢?
  • 木星不會燃燒,但它的衛星為何比理論更溫暖?誰在給它們加熱?
    既然木星不能進行核聚變,它們的溫度又為何會高於理論值呢?長期以來,科學家們給出的說法是:木星自己產生的熱量也被這些衛星所共享。不過,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這些衛星的升溫機制不是直接來自於木星,而是它們自己之間相互產生的。在這個過程中,木星並沒有直接參與,但是它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地球物理研究快報》最近發表了這項研究成果,向我們介紹了這個特殊的過程。
  • 要是不懂「洛希極限」,你的小破球就要變成木星光環了
    根據廣義相對論,行星之間互相的引力作用會隨著距離的縮短而增大,也就是二者離得越近引力強度越大。那麼自然,天體之間的相對面要比背對面受到的引力作用大一些(想像一下,天體a之於天體b的最近端和最遠端兩個點距離的差,就是過這兩點的天體的「直徑」)。這時遠近兩端受到的引力差就被稱作「潮汐力」,也叫「差動力」。地球上的潮汐現象就是受到地月系統之間的潮汐力造成的。
  • 木星引力很大,是優質的加速器,引力彈弓效應是如何進行加速的?
    要在發射時就實現16.7km/s的初始速度實非易事,所以要想讓太空飛行器衝出太陽系就需要讓它們在飛行的過程中獲得加速,而在太陽系之中,有很多天然的加速器,而在這些加速器之中,木星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質量達到了地球質量的31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