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科學家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木星的天然衛星之間引起的潮汐力非常的強大,甚至比木星對這些衛星的影響還大。按常理來說,木星在這個系統當中的質量是最大的,因此木星對它的天然衛星的作用力也應該是最大的。
既然提到潮汐力,我們也知道地球的潮起潮落和月球有巨大的聯繫。
地球只有一個天然衛星—月球,因此地球的潮汐力只能是由月球所產生的,白天潮水漲落為「潮」,晚上潮水漲落則為「汐」,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地球的潮汐力是因為橢圓軌道運動而產生的,而月球又是以地球為焦點進行旋轉的,因此產生了受地球影響的潮汐。我們可以想像,在地球上距離月球更近的點,水面受的吸引力更大,因此水面上升,更靠近月球;但是距離月球更遠的點,水面受吸引力也更小,離開月球,同樣水面也會上升。
用更為學術的話語來表達就是,當引力源對物體產生力的作用時,由於物體上各點到引力源距離不同,所以受到的引力大小不同,從而產生了引力差,而這種引力差就是潮汐力。由於月亮在繞地球旋轉的過程中,地球也不斷地在圍繞太陽運動著,因此高潮和低潮會交替出現。
木星是太陽系中天然衛星最多的行星,目前已經確認了有67顆天然衛星的存在。科學家將木星的天然衛星分成了三群。
第一群是木衛一、木衛二、木衛三、木衛四、木衛五。其中前四個都是由伽利略在1610年發現的,因此成為伽利略衛星。這五顆衛星都是規則衛星,在木星的赤道面上進行圓形運動,都是順型。
第二群和第三群衛星均是不規則行星。
第二群是離木星稍遠的一群衛星,包括木衛六、木衛七、木衛十、木衛十三都是順行;
第三群是離木星最遠的逆行衛星,包括木衛八、木衛九、木衛十一和木衛十二。科學界認為這些極有可能是被木星捕獲的小行星。
根據地球與月球之間的潮汐作用,我們知道木星與它的衛星之間也會產生相似的引力。而且木衛二、木衛三和木衛四的冰殼下藏有豐富的液態水海洋,木衛一則是擁有一個地下熔巖海洋。
科學家對四顆伽利略衛星(木衛一、木衛二、木衛三、木衛四)的潮汐力進行模擬,發現這四顆衛星之間有著非常強大的「潮汐共振」,也就是說引力與這些衛星上的海洋搖擺是同步增強的。
而且與木星相比,這些衛星之間的潮汐效應更強,所以木星的強大引力就難以轉化為更大的潮汐作用。
用一個簡單的例子就能清晰說明,如果木衛二的海底有200米,那麼木星的引力只會在木衛二的海底產生潮汐波,但是木衛一卻能在在木衛二80公裡深的地方掀起巨大的海浪。
一直以來,木衛二的海洋都是被公認的最有可能產生生命的海洋之一,深度超過了50英裡,通過研究衛星之間的潮汐作用能夠更為準確的計算海底的深度。如果這些天然衛星之間的潮汐作用足夠強烈的話,那麼木衛二、木衛四和木衛三結冰的表面可能會脈衝進出。
木星是太陽系裡天然衛星最多的行星,多達67顆,科學家將這些行星大致分為三群,第一群為規則的伽利略行星和木衛五,沿著木星的赤道順行。與地球和月球之間的潮汐作用類似,木星和它的天然衛星之間也存在著類似的潮汐力。但是科學家卻發現,木星對衛星的引力作用卻小於衛星之間相互的潮汐力。通過計算這種潮汐力,科學家能夠更為準確地計算這些星球上海洋的深度。
關注麥克斯韋妖妖靈,帶你了解最新最有趣的科學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