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昕宇在沸騰的巖漿池旁自豪地舉起寫有「中國」二字的旗幟
張昕宇與女友梁紅在馬魯姆火山口旁
張昕宇採用緣繩下降法進入馬魯姆火山內部
提起馬魯姆火山,大多數人可能從來沒有聽說過,不過這個地方卻是地球上最危險的活火山之一。12月1日,35歲的北京小夥兒張昕宇在這座火山上演了讓人心驚肉跳的一幕,他採用緣繩下降法進入火山內部,在沸騰的巖漿池旁自豪地舉起寫有「中國」二字的旗幟。他也因此成為「中國火山探險第一人」。
巖漿池旁展示「中國」旗
12月17日下午,在由共青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及中國青年網等組織的「中國夢-青春行」主題研討會上,張昕宇為與會者講述了自己的探險故事。
「大地在顫抖,巖漿在翻滾,那種感覺太震撼、太壯觀了!」火山口排氣量多大、有幾個噴口、如何測溫、空氣中的味道怎樣、火山灰怎麼落下,張昕宇打開隨身帶來的電腦,邊放視頻邊介紹。視頻裡,張昕宇身後不遠處就是沸騰的火山口,猶如野獸張著血盆大口,熔巖像天女散花般飄落,一團團白氣從地下湧出,不斷傳來啪啪的爆炸聲。
11月22日,張昕宇率中國首支民間火山探險隊抵達位於南太平洋萬那杜的安布裡姆島。11月25日到達馬魯姆火山後,探險隊便遭遇強烈颱風和暴雨突襲。颱風風速一度達49節,雨勢也不斷增大,探險隊攜帶的部分攝像器材和測量儀器損壞,現場能見度近乎為零。兩名當地嚮導在建議張昕宇撤退被拒絕後,自行回到山下村莊。
「死扛!直到暴風雨過去!」張昕宇說。12月1日,雨勢開始減小,他決定進入火山口。張昕宇身穿藍色防熱服,攜帶70多公斤重的防毒面具、空氣呼吸器等設備,利用爬繩緩慢將自己下降至熔巖湖附近變化莫測的巖石上,在距沸騰的巖漿只有270米的時候,他朝攝像機鏡頭舉起寫有「中國」二字的旗幟。如果一不留神滑倒或者紅色熔巖突然噴湧,人將頃刻間化為灰燼。
考慮到被酸雨浸泡後設備的耐受力和安全,張昕宇沒有下降到更深,但是他已經成為近距離與巖漿親密接觸的中國第一人。
火山熔巖標本全捐贈
作為第一個近距離接近火山的國人,張昕宇帶回的數據、個人感受是非常珍貴的探險和地質資料。就在幾天前,剛剛回國的張昕宇前往國家地震局火山研究中心,將自己採集的火山標本捐贈給該中心。「我把『佩雷之發』給帶回來了!」張昕宇指著視頻中一團非常像頭髮的東西說道。
「『佩雷』是夏威夷火山女神,在夏威夷人眼裡,火山爆發就是火山女神發怒了,火山口上炙熱熔巖燃燒後飄起來的一根根黑色的細絲就像是女神的頭髮,因此叫『佩雷之發』。」張昕宇說,由於容易折斷和出口禁運,這些樣本十分珍貴。
「這些『佩雷之發』都是張昕宇從火山口裡一根一根揀回來的,別看它們很細,但又脆又扎人,我們每個人都被它扎過,最長的本來有近半米,可惜一碰就斷了。」張昕宇女友、探險隊友梁紅說,自己手上至今還有「佩雷之發」扎進去的痕跡。
張昕宇還帶回幾十顆大小、顏色不同的火山熔巖標本,有的小如葡萄,有的大如鴨蛋,有的墨黑,有的呈紅黃相間。探險過程也進行了全程拍攝,留下珍貴的第一手資料。「我會把所有數據和視頻都整理好,全部送給火山研究中心。」張昕宇表示。
探險獲得當地人讚許
與探訪火山中遇到的困難相比,張昕宇更願意津津樂道的是此行的收穫。在惡劣的颱風面前,張昕宇高價聘請的當地嚮導臨陣逃離。後來當他們探險完成勝利凱旋時,這位擔任部落酋長的嚮導帶領本部落的人,為中國隊員表演盛裝舞蹈,並鄭重地將一大片海灘送給張昕宇。
「那是我從沒見過的只有火山島上才特有的黑色海灘,走在上面很容易就抓到兩尺多長的龍蝦。」張昕宇笑著比劃著。
「在馬魯姆火山時,當地人得知我們一行四人是來自中國的探險隊時,都顯出極其驚訝和讚賞的神情,他們從沒看到亞洲人敢於探險火山,更沒有想到來的是中國人。」張昕宇說,自己每去一個地方,會被賦予一個標籤「中國人」,「獲得那些地方對中國人的讚許」。
出生於1977年的張昕宇此前做商貿生意。回憶那段日子,張昕宇說當時的生活除了賺錢就是賺錢,「那時的我,渾身都散發著銅臭味。」
這種生活一直持續到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後,張昕宇和十幾個北京志願者一起組織救援隊前往災區。15天災區生活,張昕宇瘦了10多公斤。這15天,也改變了他之後的生活。「過去的我,人生目標就是賺錢、買大房子、買好車。而在災區看到太多生生死死,我意識到生命的脆弱,我要在我的有生之年,把想做的事都做了,死的時候才能少一些遺憾。」
從四川回來後,張昕宇帶著女友梁紅開始不斷出國旅遊。差不多把世界走了一圈之後他發現,這樣的旅行沒有任何意義。張昕宇開始策劃「環球探險之旅」。
今年1月30日,張昕宇和梁紅在被稱為「地球寒極」的俄羅斯奧伊米亞康露營成功,從此這個極寒之地便烙有了「中國」之印。在當地的地標——世界極寒之地紀念碑前,張昕宇向梁紅求婚。梁紅興奮地尖叫,但轉眼手指被冰冷的戒指粘掉一層皮。
5月13日,張昕宇再次出發前往索馬利亞。「槍聲和禮拜樂,就是當地的背景音。」一到索馬利亞,他們就不得不僱下12人的武裝衛隊。張昕宇形象地說,就在這樣的環境下,他們克服重重困難,拍攝了索馬利亞的真實畫面,用鏡頭告訴大家,那裡除了海盜還有很多值得人們關注的事物。
八月份,張昕宇又穿越有「鬼城」之稱的車諾比——前蘇聯核電站洩漏的地方。他們走進了「石棺」,近距離記錄了核輻射影響下的當地人如今真實的生活狀態。他說,自己下一站打算跨越太平洋、大西洋到達南極洲,全程2萬公裡。
馬魯姆火山
馬魯姆火山是全球1500座活火山之一,它位於南太平洋萬那杜共和國的安布裡姆島上。該島又被稱作「黑島」,因為活火山很活躍,經常會噴出火山灰而導致天空呈現灰黑色。馬魯姆是一個高度危險區域,火山會持續噴出羽狀火山灰並進入這座島嶼上空超過1.6公裡的高度。官方為此禁止遊客接近,並且還要儘可能遠離馬魯姆火山口。
馬魯姆火山在當地人的眼中就像一片聖地,他們從不攀爬這座火山,唯恐這麼做會給火山下的村落帶來不幸。他們相信死後靈魂會從這裡踏上通往來世的旅途。這種傳說為火山平添了幾分神秘感。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