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網友餵養的食人魚,牙齒鋒利
7月10日,網友沙漏照看家中的「食人魚」。
成都只有一小部分人養水虎魚,「水虎魚長得不好看,男生比較喜歡這種兇猛的」
魚友清楚水虎魚可能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很多魚友呼籲不要放生至自然水域
24歲的網友「沙漏」與同事一起住在成都龍潭寺出租屋內。寬大的客廳內,家具寥寥無幾,緊貼牆邊長80釐米的自製魚缸是屋裡最顯眼的擺設。
魚缸內,12條魚來回遊弋,從表面看這些魚沒什麼特別,但長著一口尖利的牙齒,它們叫紅腹水虎,俗稱紅腹食人魚。因為廣西柳州出現食人魚傷人事件,最近它們很火。
沙漏從去年5月開始養紅腹水虎。看著水虎魚在缸裡兇猛獵食,分食小魚、泥鰍,或撕咬肉類,沙漏覺得「比較刺激」。
為啥養?
小魚吃得只剩頭養水虎「比較刺激」
沙漏在龍潭寺一家建材公司上班,做銷售。之前養過虎皮魚、孔雀魚和鬥魚。其中虎皮魚和鬥魚比較好鬥。但比起水虎魚,它們都「只能算是好看」。
去年5月,他從重慶一魚商那買了14條水虎魚苗養在辦公室,兩周後,因為魚缸裡的加熱棒斷電,魚苗無一倖存。隨後,他又在成都魚友手裡買了5條較小的水虎魚,在辦公室一直養著。
去年7月一個網友轉讓12條水虎,他以50元每條的價格買下來養在家裡。沙漏說,那天路上紅腹水虎把魚袋咬破了好幾處。
剛買回來時,這12條紅腹水虎長約10釐米,現在已長到15釐米左右。「沙漏」平時餵它們泥鰍、草金、錦鯉等小魚,偶爾會餵豬肉。
泥鰍入缸後,會慢慢沉底,水虎會吃得一點不剩。如果是遊動著的小魚,會有水虎魚先過去追,其他的也會一擁而上,不一會兒就吃得只剩魚頭。這種兇猛的魚,讓沙漏覺得很刺激。
有多兇?
同事好奇抓魚食指被咬掉一塊肉
家裡和辦公室的兩缸水虎,都曾因為人們的好奇而傷過人。「沙漏」說,家裡的12條剛買回來時,有同事來家玩,把魚撈出來將手指放到魚嘴處去試魚的咬合力,結果被咬掉一點皮。
辦公室的水虎,則將一個男同事咬傷過兩次,但「都是人先招惹的」。沙漏說,兩周前,那個同事想伸手去抓,正好食指對著魚嘴,被魚一口咬下豌豆粒大小的一塊肉。後來,這個同事由於食指受傷無法打卡,公司第二天為他換了一個手指錄指紋。
「沙漏」說,紅腹水虎是群居魚種,相傳一群紅腹水虎可以數秒內吃掉一頭牛。它們下顎發達,牙齒非常尖利,但比較怕生,如果不是感覺受到侵犯,不會主動攻擊人。「家裡這些剛買回時,一有人靠近,它們就嚇得四處亂遊,把自己碰得頭破血流。」沙漏說。
誰在養?
成都人很少養網上轉讓不隨便放生
水虎魚適宜在水溫22—28℃的環境下生存。「沙漏」購置了加熱棒、過濾器、加氧器等。兩三天餵一次,每次一條魚。即便如此,家裡和辦公室的17條水虎,每個月要花兩三百元。
沙漏說,養水虎魚的魚友們一般只在網上交流,線下活動較少。據他了解,成都只有一小部分人養水虎魚。多數是男性魚友,或夫妻、情侶一起養,很少有女性單獨養。「水虎魚長得不算好看,男生比較喜歡這種兇猛的。」
對於水虎魚可能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魚友都很清楚,在全國性的水虎魚友QQ交流群裡,常有人發言呼籲大家不要將水虎魚放生至自然水域。「沙漏」說,喜歡的人都通過網上轉讓,不會隨便放生,而且「這種魚比較貴,誰會那麼大方隨便放生」。
現在倍感經濟壓力的沙漏,一周前在網上掛出了轉讓通知,以50元每條的價格轉讓家裡養的水虎,發簡訊聯繫的人還不少。
調查
市場難覓蹤影「進貨難沒人買」
7月11日,在青石橋南街,記者沿路走訪了10多家水族館,銷售人員均很乾脆地回答沒有食人魚出售。一位劉老闆說,「食人魚不僅國家不允許銷售,而且進貨渠道少,進價較貴,喜歡的人不多,所以並不掙錢」。記者按照沙漏的提示詢問了幾家位於二樓的專賣「奇怪的魚」的水族館,幾位老闆也都回答沒有銷售食人魚。
此前,曾有商家以外形很像食人魚的淡水白鯧冒充過食人魚。這個說法得到了沙漏的證實,他說,自己曾在青石橋買到過6條淡水白鯧,養了幾天發現這些魚吃草,才知道被騙了。
解惑
在四川無法過冬生態環境威脅不大
省水產局漁政處處長張志英說,紅腹水虎等食人魚對水溫要求高,在四川無法過冬,對四川的生態環境威脅並不大。他說,2002年,國家漁政部門曾下發《關於查處食人魚的緊急通知》。通知稱,各地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要主動會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市場上銷售的以及公園、水族館等養殖、展示的食人魚進行檢查,一經發現,立即予以沒收並銷毀,並嚴禁將食人魚放入自然水域。
除此之外,並無法律法規對當作觀賞魚養的食人魚有所限制。張志英說,目前監管範圍未包括養食人魚當寵物的個體。他提醒,儘管食人魚在四川無法過冬,但還是不能將食人魚放入天然水域,以免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華西都市報記者劉春梅實習記者馬永生攝影楊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