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8月10日,富順公安通報,當地發生一起慘案,一家五口被滅門,涉案男子邱某事後跳樓。
這一家五口,分別是邱某的前女友,前女友的母親,前女友的雙胞胎姐姐,以及姐姐的一對雙胞胎女兒,只有11歲。
性別全部為女,且包含兩對雙胞胎。
據知情人透露,邱某比前女友小10歲,做建材生意,兩人交往了大概有二三年。
邱某跳樓後,曾被送往醫院搶救,搶救過程中自主認罪,後搶救無效身亡。
另外有傳言說,邱某出錢為女方裝修房屋,花了二三十萬,結果女方反悔要分手,不肯結婚,導致和邱某發生糾紛。
這種未經證實的片面報導,引發一波熱議。
一位網友評論:「如果不是至親至愛,別輕易去花別人的錢,不管錢是多少,吃人家嘴軟拿人家手短,老祖宗的話聽聽總是不錯。」
其實,這句話應該反過來說。
不是至親至愛,別輕易給別人花錢,尤其別花自己承受能力之外的數額,否則花到最後,發現完全承受不起後果,弄得魚死網破。
無論對男方來說,還是對女方來說,都不值得。
退一步來說,不管邱某和前女友之間有怎麼樣的糾紛,那對只有11歲的雙胞胎女孩,又做錯了什麼?
她們明明沒做錯任何事,卻被牽連到殺身之禍,何其無辜!
-2-
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UNODC)2018年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
2017年期間,全球被殺害的女性約為8.7萬人,其中58%的女性死於關係親密的伴侶或其他家庭成員之手。
警方的一句:「it’s always the husband」(總是丈夫下的手),讓人膽戰心驚。
最近,也已經出現不止一例這種藍底白字的通告。
……
這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有女性朋友整理了近幾年的男人殺女人的新聞連結,才是觸目驚心呢——
我有一個下午,坐在電腦前,一頁頁翻看這些被男人傷害的女人,心裡透涼啊。
這位朋友是按新聞地理位置整理的,我截圖部分給大家看看
以上極端案例,只發生在非常少數的情況下,絕不能代表廣大群體。
乍看之下,婚姻不只是成了愛情的墳墓,更成了一些女性的埋骨地。
但社會上一些負面的新聞報導,短時間內一起湧入你的視野,你看到一起又一起的殺妻案,卻忽視了生活中更多相濡以沫的尋常夫妻。
有人因此產生恐懼的情緒,這無可厚非,但實在不必因此抗拒婚姻。
因為這些悲劇的根源,從來不是婚姻制度本身,而是和她結婚的那個人渣。
避免悲劇的最佳途徑,不是要去推開身邊的人,而是要分清「好人」和「壞人」。
涉案兇手都是不正常的垃圾人,或者可以叫做「類人」——看起來類似於人,卻和人有著本質不同。
他們性格偏激,行為殘暴,就像潛藏在身邊的不定時炸彈,燃爆的時候根本不考慮原因,更不考慮後果。
我們沒必要因為少數個體的極端行為,就對整個群體感到恐慌。
但如果仔細觀察,你還是會發現一個規律:
那些不幸遇到垃圾人的姑娘,不僅自己倒黴,而且很大程度上連累了家人,朋友,甚至鄰居。
如果提早能預知這樣的後果,她們肯定會在一開始,就離得遠遠的。
有句話說得好:戀愛看五官,結婚看三觀。
結婚一定要慢,慢慢了解對方的人品;慢慢了解對方的三觀;慢慢了解對方的生活方式。
如果人品不好,三觀不合,即便他再愛你,也要迅速遠離。
我見過不少夫妻,奉行愛情至上的原則,頭腦一熱走進了婚姻的殿堂,後來愛情在婚姻一地雞毛的瑣事中被消磨殆盡,雙方的缺點逐漸暴露,活生生地把婚姻過成了「沒有硝煙的戰場」。
我也見過很多夫妻,他們在一起生活了大半輩子,生氣的時候也紅過眼,撕破過臉,但互相扶持的心,永遠沒變過。
作家李月亮說一句話:好的婚姻讓人絢爛,壞的婚姻讓人腐爛。
正如網友總結的那樣:
好的婚姻是,不管我跟你如何爭吵,甚至想去找把刀給你弄死,卻在找刀的路上發現了你最愛吃的油條,於是忘記了刀,買回了你愛吃的油條。
而壞的婚姻則是,在買菜的路上,突然想起讓自己憤怒的伴侶,於是買菜變成了買刀。
-3-
如果說愛情是一場賭局。
那麼你賭上的,不僅是自己下半生的幸福,還包括整個家族的幸福安寧。
遭遇一個垃圾人,足以害慘全家。
這一樁樁一件件殘忍的殺妻案揭示了3個殘酷的婚姻真相:
1、婚姻不是一個人的事,不是你夠好就一定會幸福,遇見錯誤的人,人間就是地獄。
2、警惕擇偶時的酒井法子效應,不要因為某一個特別突出的優點,比如有錢、長得帥、有才、對你很好等等,而認為他整個人都很好,一定要認認真真地考核一個人的人品。
3、女人能力再強,在體力上相對於大多男人,總是處於弱勢,所以記得遠離有暴力傾向的男人。
說到底,最最重要的是懂得辨別什麼樣的人容易走極端,果斷地躲得遠遠的,不要以為自己是聖母,可以感化一個冷酷無情的人。
女孩們為了自己的幸福,和全家人的生命安全,在談戀愛的時候,需要牢記以下幾條實用準則。
1.既敏感又自尊心強的人
張東升是數學奇才、別人眼中溫文爾雅的好男人,對徐靜和她的家人一直百依百順、謙恭有禮,面相也憨厚老實,所以誰也想不到,他的內心卻那樣陰暗。
甚至,我們也不能把他完全歸結於一個壞人,然而很多時候,好人做惡才是真正讓人後怕的,因為你防不勝防。
不過,好人作惡必有因由,不會像反社會人格或精神錯亂的人那樣隨機。
在《唐人街探案2》中,救人無數的醫生為了救活妻子殺了很多無辜的人,別人不解,他說:「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有人性、神性和獸性,它們是此消彼長的關係。」
不得不承認,事實的確如此,人性向來複雜,這個世界上不存在絕對的好人或壞人,一切都是造化弄人。
甚至,這算得上一種生存本能。
小時候,如果扮乖得不到父母的喜愛和認可,我們就會本能地鋌而走險,變成破壞王,以求贏得勝利。
而人性向來需要愛和尊重來澆灌,所以不難理解為什麼一個生性敏感的人若是長期被忽視就會失去情緒感知能力,良知,同理心、變成行屍走肉的殺人狂魔。
張東升之所以會動殺心,是因為徐靜一家人一直因為家裡有錢而瞧不起他,導火索是徐靜出軌,又要求他淨身出戶。
後來,他也給過她幾次機會,追著問:「我們還有沒有機會?」
徐靜高傲地拒絕了,所以他才鐵了心要報復她。
在這一刻,他的人性不見了,只剩下獸性。
同樣的,杭州殺妻案中的許某,之所以能夠那樣淡定地接受採訪,是因為他在殺死妻子的時候,也把自己的人性都丟到了化糞池裡,所以才能像個沒事人那樣接受採訪。
所以,我們永遠不要高估人性,特別要小心生性敏感卻又自尊心極強的人,因為是人是獸,往往只在一念之間。
2.控制欲強又愛鑽牛角尖的人
暴力的本質是破壞,但目的卻是控制。
所有的家暴事件背後都有一個簡單而殘酷的邏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在武俠片中,這聽起來很霸氣,但是在生活中,人一旦有了這種想法,真的是件非常恐怖的事情。
許某和妻子結婚十多年,在外人眼中一直很恩愛,卻僅僅因為妻子不願意把房子分給他就痛下殺手,可見控制欲多強。
這也提醒我們,不要太把男人對自己的好當真,因為可能是美男計;也不要太把男人的悔恨和道歉當真,因為可能是苦肉計。
美國臨床心理學家雷諾爾·沃柯曾對400名遭受家暴的妻子研究,發現了家庭暴力具有周期性:
1. 關係緊張期:丈夫會貶低妻子,有控制傾向;
2. 暴力爆發期:毆打,矛盾劇烈;
3. 平靜期:丈夫認錯,和好如初。
所以,要小心那些以愛之名的控制,不要因為一個男人哭著喊著求原諒就心軟,更要記得遠離那裡拿命威脅和控制你的人,
真正的愛,是他懂得尊重你的自由,從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到你身上,而且發自內心地認同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懂得換位思考。
3.能力不強且心窮的人
殺妻藏冰箱和殺妻騙保的那兩個男人,都屬於遊手好閒、能力不強卻又貪圖享受的人,而他們的妻子卻都很優秀、家裡有錢,自己也能掙錢,還很溫柔體貼。
按常理,他們應該偷著樂,可是卻喪心病狂了。
這是因為捷徑走多了,就容易有一種錯覺:這個世界是圍著自己轉的,所以忍不住劍走偏鋒。
朋友前夫老林就是這樣的人,整天怨天尤人、眼高於頂,喜歡和一群哥們喝酒吹牛,感嘆生活不易,但是卻又很懶,吃不得苦,受不了氣,不到40就放棄了自己的人生,不求上進,只求填飽肚子。
這種人的通病就是心窮。
俗話說「窮兇惡極」,所以會為了一點點錢就鋌而走險、不顧道德良知。
心窮的人,很物質又很懶散,與人相交總是斤斤計較、愛貪小便宜;嫉妒心很強、見不得人好。
總之,戾氣很重,鬥志不足。
俗話說「人窮三分冷,心窮七分苦」,一個心窮的男人既給不了幸福,更撐不起婚姻,因為他們的內心就像《哈利波特》裡面那種專門吞食人類靈魂的攝魂怪。
他還會一點點消耗掉你的能量,所以,若不幸遇見了,一定要趁著還沒有陷入太深,及早脫身。
4.習慣性物化女性的人
物化,是把人當作能夠滿足某種功能的載體,而不是活生生的有尊嚴、有人格的人。
想像一個人對一件物品會是什麼態度?無非是佔有、支配、隨意評判,只有權利卻沒有責任。
不幸的是,很多男人對女人的態度即是如此。
在他們眼中,女人不是一個和他一樣有血有肉、需要被尊重和愛護的人,而是他可以隨意支配,用來滿足私慾的東西。
這樣的人並不少見,而且往往權利越高、能力越強、影響力越大,他的這種心態越是明顯。
大男子主義者,多半是這樣的人,所以,不要迷戀霸道總裁,他的愛可能很炙熱,但是絕對不正常。
最重要的是,我們也不要物化自己。
一旦我們把自己當成了男人的附屬品,而不是同樣珍貴的人時,下意識裡就把自己的生命支配權交給了對方。
所有默默忍受家暴的女人,都是如此。如果我們真正把自己看得很珍貴,至少和那個男人一樣珍貴,就不會任由他欺負自己、傷害自己。
5.無論男女,不能家暴是底線
有這麼一句話,再恩愛的夫妻一生中都有100次離婚的念頭,50次想要掐死對方的衝動。
由此可見,婚姻中,有摩擦是很正常的事。
但是,哪怕再生氣,也要有一定的底線,什麼話不能說,什麼事不能做,要有分寸感。
作為你伴侶最親密的人,也是最了解ta哪裡最痛的人。
吵架的時候,別拿釘子往傷口處扎,不能對方哪裡越痛就往哪裡戳,吵架不要累及家人。
不能家暴是底線,無論再生氣,也不能動手打人。
人的身體是很脆弱的,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打傷了,甚至鬧出人命。
5.直覺:看到被理性忽略的細節
現在,我們基本知道,危險是可以被預測的,以上的方式可以用於預測危險,減少被傷害的機率。
但如果這些都無法作為判斷時,還有一種辦法,那就是我們每個人天生就有的武器——直覺。
說起直覺,多數人會把它視為一種不夠科學的存在。
但作者認為,直覺能夠擺脫理性的束縛,看到我們肉眼所無法留意的細節,做出驚人的正確預測。
直覺是怎樣的存在呢,書中說:
研究顯示,直覺是人類基於認知發展的一種神秘反應,是調動我們的既往經歷、預測能力和感官信息,對信息進行處理,科學家將這個過程描述為「預測進程框架」。
作者的另一句話更加精闢:「思考是走,直覺是飛。」
關於直覺,過去我們收到接近100個讀者分享都關於「直覺救了自己」的經歷:
在書中,作者也提到一個叫湯普森的人,他走進一家便利店,但莫名感到害怕,於是轉身離開了商店,結果剛離開,這家店就發生了槍擊案,一名警察被擊中身亡。
湯普森的直覺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呢?
因為他感覺到了有很多反常的地方:
反常1:他走進便利店時,店員沒像往常一樣打招呼,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另一位顧客身上。
反常2:那位顧客穿著很厚的外套,當天的氣溫很高。
反常3:便利店外,有兩個男人坐在一輛旅行車中,車一直沒有熄火。
反常4:湯普森感覺到了店員的不安和恐慌,敏銳地嗅到了危險的氣息。
不過,當時這些信息只停留在湯普森的直覺,所以只有模糊的恐懼感,他還沒意識為什麼。
但幸運的是,他信任了直覺,迅速離開了。
到這裡,我們發現了,關鍵時刻,比起思考,直覺能更快地幫助我們意識到危險。
回過頭去看會發現,這些被殺的妻子都有一個共同點,對丈夫毫無原則的好,簡直和農夫與蛇的故事如出一轍。
所以,儘管悲劇經常發生,也不要自怨自艾,努力做一個向陽而生的人,做一個厲害的人,就能保護自己的身心不再受傷害。
別說什麼,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
就算不是為了自己的命,而是為了家人、朋友、親戚和鄰居,謹慎一點,再謹慎一點,也沒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