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醫一定要當醫生嗎?有什麼偏向研究型的醫學專業呢?昨天有一位上海的家長帶著這樣的問題找到我們老師。答案當然是有的,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些家長比較關心的研究型醫學專業。
基礎醫學
基礎醫學專業簡介
基礎醫學(英語縮寫BMS),屬於基礎學科,是現代醫學的基礎。基礎醫學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現象的本質及其規律的自然科學。其所研究的關於人體的健康與疾病的本質及其規律為其他所有應用醫學所遵循。
基礎醫學考研方向
基礎醫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神經生物學、免疫學、內科學
基礎醫學就業方向
該專業畢業生具有較全面的綜合素質、較強的創新精神、較好的學習能力以及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畢業後能夠勝任高等醫藥院校、科研機構及臨床有關實驗室的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老師建議考研。
46%的同學在畢業後從事醫藥/生物工程方向的工作。具體職業包括但不限於:醫藥代表、項目經理/主管、藥品生產/質量管理、產品研發/註冊、生物工程/生物製藥。
基礎醫學院校推薦
北京大學(A+)、復旦大學(A)、上海交通大學(A-)、中山大學(A-)、浙江大學(A-)、四川大學(B+)、中南大學(B+)、南方醫科大學(B+)、天津醫科大學(B+)、西安交通大學(B)、武漢大學(B)、鄭州大學(B)、首都醫科大學(B)、中國醫科大學(B)等。
因為該專業是偏向研究型的專業,學習難度較高畢業後基本也都需要考研、讀博,因此建議同學們優先選擇一些保研率較高的院校。該專業適合學霸就讀。
智能醫學工程
智能醫學工程專業簡介
智能醫學工程是指以現代醫學與生物學理論為基礎,融合先進的腦認知、大數據、雲計算、機器學習等人工智慧及相關領域工程技術,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現象的本質及其規律,探索人機協同的智能化診療方法和臨床應用的新興交叉學科。也是新崛起的新興專業。
智能醫學工程知識能力
1、掌握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基礎理論
2、了解智慧醫院、區域醫療中心、家庭自助健康監護三級網絡中的醫學現象、醫學問題和醫療模式 3、熟練地將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於醫療信息大數據的智能採集、智能分析、智能診療、臨床實踐等各個環節
智能醫學工程就業方向
該專業畢業生既能在大型綜合性醫院中從事醫療方向的臨床和研究工作(研究工作偏多);又能在高校、研究院所、人工智慧以及智能醫療相關企業中從事研發及管理等工作,就業前景廣闊。
智能醫學工程院校推薦
重慶大學、南開大學、東北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天津醫科大學、重慶醫科大學等
說到該智能醫學工程,去年我們就有一位同學在經過老師的測評和專業的志願填報後以最低分547分、5610位次的優異成績考入了重慶大學的該專業。
重慶大學
重慶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綜合性大學,是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
重慶大學長期堅持走產學研合作辦學的道路,努力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學校已成為國家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和科學研究中心,為國家和地方培養和輸送了40萬餘名高級專門人才,其中40餘人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