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永凍土融化:地面下陷百米深,出土史前小馬駒化石

2020-08-16 行走在陌路

永凍土如果融化,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2015年的《 巴黎協定》大會上,多名科學家與氣候學家曾給出完整答案:首先是永凍土融化會導致該地區溫度上升更快,其次是惡性循環釋放出來更多的碳,將破壞更大面積的永凍土穩定性,被視為是「該地區氣候崩潰的轉折點」之一。

帶有冰塊的土壤

實際上,永凍土並不是指永久冰凍的土地,科學家們認為「在0°C以下保持兩年以上的冰凍狀態」即視為永凍土,這是地球極端氣候的地質表現之一。目前已知的永凍土厚度範圍從釐米到1500米之間,裸露於地球表面的面積約1500萬平方公裡。

英國薩克斯大學經過多年研究表明:地球永凍土存在時間超過720萬年,但在最近的300萬年裡,幾乎所有永凍土區域都出現面積縮小、塌陷等跡象,而與此成反比的,是這些地區的碳排放以幾十倍的速度增加中。

地球上最有名的永凍土融化案例,就發生在俄羅斯東西伯利亞的薩哈共和國境內,離地球上最冷的人類居住區雅庫茨克僅600公裡。從1960年至今,永凍土融化造成的地面下陷已深達百米,隨之而來的積水、日曬等自然條件,也進一步加速了這個坑洞的擴大,如今長度已超過2.3公裡,且仍在持續擴大中。

那麼,俄羅斯人煙罕至的東西伯利亞為什麼會出現永凍土融化現象呢?

歐洲氣候學家將原因歸咎於蘇聯時期大規模開採礦產、修路以及燃油排放等等,但俄羅斯科學家卻認為,地球氣候變暖才是「罪魁禍首」,蘇聯時期僅在雅庫茨克附近修建了一座煉油廠,並不足以導致永凍土融化,且煉油廠僅維持20年就已關閉,不可能在過去60年中將其從一個小坑擴大到2000多米長。

歐洲地質協會為此專程組建科考隊伍進駐東西伯利亞,經過2年多的系統研究,專家們得出結論:1958-1960年間,蘇聯地質學家曾在此勘測到黃金礦,隨後調遣軍隊前來清理針葉林,在清理出一小片土地後,地質學家認為金礦儲量不大、且位於開採難度極大的永凍土區域,因而放棄開採。

正是這塊挖了三米深的土地,在缺少針葉林遮擋陽光的同時,堆積的雨水卻在陽光下暴曬升溫,永凍土層因此逐步融化,才有了目前的規模。

隨著融化面積的擴大,坑洞變得越來越深,裸露在陽光下的永凍土也越來越多,除了每年冬季低溫期以外,融化後的土壤不斷的從懸崖上往下掉,在底部堆出一個個小土堆。

俄羅斯生物學家曾取走部分土壤進行檢測,發現這些土壤裡的微生物已存在20萬年之久,在當年的《西伯利亞時報》上,這個坑洞被命名為「Batagaika」,也就是薩哈土著傳說中「通往地下世界的大門」。

雖然這個「大門」並沒有通往地下世界,但也確實讓科學家們發現了很多難以置信的現象,比如2017年採集到50萬年前的樹幹標本,還有大量的古代野牛、麋鹿、猛獁象和馴鹿的遺骸,其中2018年出土的一具小馬駒化石保存最為完整,其歷史可追溯至4400年前的史前時期。

要知道,這片永凍土區域的最低溫度可達-60℃,是地球上除南北極以外溫度最低的地方,卻在地下百米處出土了這麼多動植物遺骸,尤其是這具出生約3-4個月的小馬駒(常識中,動物繁衍的地方多數比較溫暖)。這也讓各國科學家感到疑惑,難道地球演變過程出現「特例」?或者說,東西伯利亞在4400年前遭遇外力導致大量史前動植物被埋在百米之下?這一切都有待科學家們進一步研究。

小馬駒等動植物的研究可以慢慢來,但逐漸融化的永凍土卻等不了那麼久。美國《國家地理》為此聯繫了十五位氣候科學家,其中的十三人認為「現有技術無法捕捉永久凍土的重大變化」,簡單說就是,人類因為自身需求無法掌控碳排放,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失控。

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工程師戴維·勞倫斯則指出: 永凍土一旦開始融化,其過程和後果要比人類預期的更加糟糕,因為土壤中存活的微生物會不斷的分解有機物來釋放溫室氣體,在日照積水升溫等各種因素影響下,最終導致整片永凍土融化,而這片區域內的所有動植物乃至土壤形態都會被改變。

相關焦點

  • 俄羅斯永凍土融化:地面下陷百米深,出土小馬駒化石值得深思
    現如今由於溫室效應的影響,俄羅斯的永凍土都融化了。導致整個地面都向下塌陷了百米。而且最讓人震撼的是居然還出土了史前的小馬駒化石。我們是時候該思考人類與地球的和諧相處了。俄羅斯地面下陷,出土史前小馬在我們現代所熟悉的世界上,就發生過多次永凍土融化事件,每一次永凍土融化都是牽動著無數人的心。我們即使是在嚴格控制著永凍土融化,可是現實還是發生了。
  • 北極凍土融化,地面陷百米深坑,史前小馬駒、猛獁象暴露
    在俄羅斯東西伯利亞地區,雅庫茨克以北約676公裡,亞那河流域附近的一大片永久凍土層中,有一個特別壯觀的蝌蚪形地面深陷區域:巴塔蓋卡坑。其實在北極凍土層中目前已經出現了很多由於地面塌陷留下的深坑、坑洞,但唯獨巴塔蓋卡坑格外的引人注目。因為它是「超級塌陷區」。
  • 大批北極凍土融化,多隻萬年前物種重現於世,兩隻蠕蟲解凍後活了
    在北極圈地區,除了地面上的冰川在融化,地面下的永久凍土情況可能更為糟糕,每到北半球夏季,大批凍土融化,好端端的地面就會因融化而垮塌,然後慢慢出現一座湖泊,這是因為冰土中封存了大量冰水,遇到高溫後,自然就會融化。
  • 數萬年前史前犀牛新鮮屍體出土!生物學家大喜,但這未必是好事
    而在這些永凍土之下,掩埋著許多令我們意想不到的東西。神奇的西伯利亞永凍土最近幾十年來,隨著永凍土的融化,科學家們在西伯利亞發現了大量史前生物的珍貴遺體。在永凍土的封存下,這些遺體不僅保存得非常完整,甚至還非常新鮮,直接展示了這些史前生物的外形,省去了古生物學家大量的精力和錯誤嘗試。
  • 西伯利亞首次出土4萬年前身姿良好的小馬駒,鬃毛清晰可見
    在西伯利亞永凍土中被凍結了4萬年後,一隻小馬駒近日被俄羅斯和日本科學家共同挖掘出來。小馬的狀態「良好」,無論毛髮還是內臟都保存依舊,令人震驚。這匹幼馬屬於已經滅絕的莉娜馬(Lena),其身高約為94釐米,死亡時大概僅有兩個月大。
  • 全球變暖凍土融化,被「解凍」的史前動物和病毒會威脅人類嗎?
    從那以後,西伯利亞的凍土不時就會有冰凍史前動物出土,除了研究它們的死因外,克隆或者說「復活」它們也是研究的一大主題。比如,迄今為止科學家在凍土中發現的保存狀況最好的猛獁象Dima,出土於1977年,它死於4.4萬年前。俄羅斯科學家契科諾夫在實驗室中對其進行了全面檢查,結果發現Dima細胞中的蛋白質在它死後就已經被破壞、改變了。這意味著科學家無法從活的細胞中取出細胞核,更別提植入去核卵細胞後複製動物了。
  • 全球變暖凍土融化,被「解凍」的史前動物和病毒會威脅人類嗎?
    從那以後,西伯利亞的凍土不時就會有冰凍史前動物出土,除了研究它們的死因外,克隆或者說「復活」它們也是研究的一大主題。對於克隆已經滅絕的史前生物,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即便是支持克隆的科學家,也有不少對其能否成功表示懷疑,但實驗一直在進行。
  • 史前動物再現!西伯利亞發現冰河時期的長毛犀牛,內臟完好無損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根據英國《衛報》近日的一篇報導,在俄羅斯北部的永凍土層中,人們發現了一具奇怪的動物屍體,它並不是現代動物,而是來自於冰河時期的一頭保存相對完好的長毛犀牛,由於永凍土層是一個天然的「
  • 永凍土融化發生大爆炸,損壞價值數千億的設備
    永凍土融化有多可怕?什麼是永凍土,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形成時間至少需要數百年甚至上千年,分為上下兩層結構的被凍住的土石層結構,一般上層的融化是季節性的,並不會對氣候環境造成什麼影響,而下層的融化就不同了,首先最明顯的危害就是下層永凍土融化會導致地面塌陷,此外對人類未來影響很大的便是遠古微生物的「甦醒」。
  • 永凍土融化發生大爆炸,損壞價值數千億的設備
    什麼是永凍土,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形成時間至少需要數百年甚至上千年,分為上下兩層結構的被凍住的土石層結構,一般上層的融化是季節性的,並不會對氣候環境造成什麼影響,而下層的融化就不同了,首先最明顯的危害就是下層永凍土融化會導致地面塌陷,此外對人類未來影響很大的便是遠古微生物的「甦醒」。
  • 北極再現史前生物,57000年前的屍體暴露在外,人類應當警惕
    首先溫度的升高會使得凍土層在夏天的時候融化的更加厲害,而在冬天的時候又不能很好的上凍,這樣就會造成凍土層逐漸融化,地表下陷。由於北極地方的很多國家,他們的一些基礎設施都是建設在凍土層之上的,凍土層融化對這些設施的安全來說,就會造成威脅。
  • 北極再現史前生物,57000年前的屍體暴露在外,人類應當警惕
    首先溫度的升高會使得凍土層在夏天的時候融化的更加厲害,而在冬天的時候又不能很好的上凍,這樣就會造成凍土層逐漸融化,地表下陷。由於北極地方的很多國家,他們的一些基礎設施都是建設在凍土層之上的,凍土層融化對這些設施的安全來說,就會造成威脅。
  • 永凍土融化,帶來的是病毒還是金錢?
    永凍土的結構是非常穩定的,像化石一樣,若生態氣候不發生顯著性變化,則至少可以存在億萬年時間。然而,近幾年來不斷出現西伯利亞地區的永凍土解凍的信息,且每一次解凍的永凍土都會讓一些被掩藏了數萬年的生物,以及百萬年前的病毒重現人間!這對於人類來說就不是一個好消息了。
  • 俄羅斯的「地獄裂口」,1公裡長800米寬,還有「復活」的史前動物
    在俄羅斯就有一個神秘的「地獄裂口」,外表看上去像蝌蚪,內部有很多滅絕的史前動物。在西伯利亞的雅庫特地區巴塔蓋村,俄羅斯的專家學者就發現了一個「地獄裂口」。從高空俯瞰它的全貌就像是一個大型的蝌蚪,只不過它長約1公裡寬約800米左右,而且有著30米左右的深度。整個裂口就像是突然出現在大地之上,猶如狂風過境之後的樣子。
  • 史前小狼崽被解凍,已保存了57000年,研究後發現其命運悲慘
    未來伴隨著永凍土的繼續融化,或許會有更多遠古生物被發現,不過,雖然它們的出現對於我們來說,是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到史前生物的演化史,也可以幫助我們溯源生物的「進化樹」,但是對於現代社會來說,顯然永凍土融化的威脅要更大,簡單來說,就是弊大於利。為何說永凍土融化更可怕?
  • 北極再現史前生物屍體,對人類意味著什麼?為何科學家表示擔憂?
    文|科學蟲洞隨著永久凍土層融化,自然界的"冰棺"打開,一些史前生物屍體重見天日。之前,科學家們又在永久凍土層找到了一隻灰狼幼崽的遺體。這本來是一個好消息,但科學家卻擔憂不已,這是為什麼呢?北極出現史前生物屍體其實史前生物屍體從凍土層中面世,並非最近才有的事情。在2019年11月,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中出土了一隻保存完好的小狗遺骸。
  • 俄羅斯出土2.5億年前的晶片,美國專家感嘆:強大的史前文明
    在7年前,俄羅斯出土2.5億年前的晶片,美國專家感嘆:強大的史前文明。當前科技的最高工藝代表可以說就是晶片了,不過在7年前的俄羅斯,在一項考古研究中,卻發現了一枚晶片,而且通過技術考究,發現這枚晶片的歷史已經有2.5億餘年了。
  • 俄羅斯凍土層出土史前巨獸,體內器官完好或可供復活,但並非好事
    體寬在1.7米左右,四肢著地時看上去和水牛的體型類似,堪稱有史以來最大的熊科動物之一,其出土的頭骨長度多在40釐米以上,最大的甚至在50釐米以上,比北極熊和棕熊的頭部都大。 據俄羅斯媒體報導,9月中旬時,俄羅斯北極地區的馴鹿遊牧人在東北方的利亞霍夫群島發現了一頭曾生活於冰河時期的洞穴熊遺骸
  • 3萬年前的史前病毒釋放出來,永凍土融化會帶來什麼危險?
    全球變暖所突顯出的一系列問題也接踵而至,例如,永凍土融化、海平面上升、以及南北極冰川融化。據悉,在2020年南極刷新了氣溫的最高記錄,氣溫一度達到20攝氏度。要知道,南極的平均氣溫只有零下25攝氏度。在全球變暖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中,永凍土融化是一個值得警惕的問題。那麼,什麼是永凍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