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亞首次出土4萬年前身姿良好的小馬駒,鬃毛清晰可見

2021-01-15 大狗說

在西伯利亞永凍土中被凍結了4萬年後,一隻小馬駒近日被俄羅斯和日本科學家共同挖掘出來。小馬的狀態「良好」,無論毛髮還是內臟都保存依舊,令人震驚。

這匹幼馬屬於已經滅絕的莉娜馬(Lena),其身高約為94釐米,死亡時大概僅有兩個月大。

今年8月,來自日本和俄羅斯的研究人員聚集世界上最寒冷的城市雅庫茨克,對其進行了發掘。

就在號稱「地獄之門」的巴塔蓋卡坑附近,小馬重見了天日。

當時,科學家們正在研究古代猛獁象的遺骸,結果偶然發現了這個身體保存堪稱完美的棕色小馬駒。

據《西伯利亞時報》報導,這匹小馬很可能陷入了「自然陷阱」而導致死亡。也就是說,它可能被淹沒在融化的冰水池中。

據悉,小馬駒被埋在大約30米深的永凍土中。它深棕色毛髮依然完好。無論尾巴,鬃毛,還是身體內臟都可以清晰辨識。

它的身上沒有明顯傷口,而這乃是世界上第一次發現保存狀態如此驚人的史前幼馬。

在偏遠的雅庫特地區,那個壯觀的火山口有著謎一樣的傳說。當地人稱之為「通往地獄的大門」。

該區域的苔原並非天然,而是由蘇聯人造成。他們當年清除了大片森林,如今這裡則在氣候變化的影響下,逐漸擴大。

雅庫茨克猛獁象博物館館長格裡戈裡耶夫介紹,現代雅庫特馬堪稱世界上最強壯的馬種,它們在西伯利亞嚴寒中能夠承受零下60攝氏度的殘酷條件。

而這些馬的早期品種正生活在3萬至4萬年前的雅庫特。

研究人員表示:「我們將進行屍檢,對其腸道內容進行分析,以了解小馬駒的飲食。」

如此寶貴的標本有著獨特價值。除了能夠進一步了解小馬本身,科學家還能夠基於其土壤層樣本,復原這些野馬曾經的生存環境。

相關焦點

  • 西伯利亞出土4萬年前木乃伊馬駒
    近期,古生物學家在西伯利亞融化的永久凍土層中挖掘一具令人震驚的完整馬駒屍體,經分析它死於3萬-4萬年前。它的木乃伊化屍體在冰凍條件下保存非常完好,以至於它的皮膚、蹄子、尾巴、鼻子和蹄子周圍細小毛髮都清晰可見。
  • 4.2萬年前的生物有望「復活」?
    臺媒稱,俄羅斯科學家與韓國Sooam生物技術研究基金會日前宣布一項重大發現,去年夏天他們的團隊在西伯利亞的永久凍土層找到一匹4.2
  • 俄羅斯永凍土融化:地面下陷百米深,出土史前小馬駒化石
    英國薩克斯大學經過多年研究表明:地球永凍土存在時間超過720萬年,但在最近的300萬年裡,幾乎所有永凍土區域都出現面積縮小、塌陷等跡象,而與此成反比的,是這些地區的碳排放以幾十倍的速度增加中。俄羅斯生物學家曾取走部分土壤進行檢測,發現這些土壤裡的微生物已存在20萬年之久,在當年的《西伯利亞時報》上,這個坑洞被命名為「Batagaika」,也就是薩哈土著傳說中「通往地下世界的大門」。
  • 西伯利亞發現4.6萬年前的「凍鳥」,解封的永久凍土有多可怕?
    探險家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中發現了這隻鳥類的屍體,看起來就像剛剛死去一樣,科學家通過檢測發現,這種鳥是4.6萬年前的百靈鳥,很可能是現存的兩個百靈鳥亞種的祖先,或者說恐龍的後代也可以,不僅如此在相同的地方科學家又發現了1.7萬年前的「凍犬。
  • 凍土帶出土4萬年前小鳥屍體,攜帶致命病毒?俄羅斯:已有先例!
    兩位化石獵人在西伯利亞Belaya Gora村附近尋找猛獁象時,在永久凍土帶中發現了這隻小鳥,除了渾身羽毛染上了少許泥色,整隻小鳥看起來完全就像前幾天剛死!兩位化石獵人是在2018年9月首次發現這隻小鳥的,當時並不知道這隻鳥的種類和年齡,但因為來自凍土帶,所以大家都比較好奇這隻鳥究竟是什麼時死於凍土帶的,因為看起來保存狀態非常完美。
  • 西伯利亞凍土層挖出4萬年前「狼頭」,形成原因未知,跟人類無關
    這個狼頭長約40釐米,是現代狼頭部長度的2倍,體型明顯大於現代西伯利亞狼。由於埋藏在凍土層中,它的毛髮和牙齒都保存的相當完好。從頭部的情況來看,它有著像猛獁象一樣的長毛,牙齒尖而鋒利。科學家推測,這隻狼生活與距今4萬年前的更新世(距今約260萬年至1萬年)晚期,它死時大概2歲到4歲。這隻狼的發現者名叫帕維爾·埃菲莫夫,他是在因迪吉爾卡河(Indigirka)的支流季列赫佳赫河(Tirekhtyakh)河岸發現了這個狼頭,這裡已經處於北極圈附近。這已經是埃菲莫夫第三次在凍土層發現遠古動物了,前年和去年他都有收穫,今年5月份又發現狼的遺骸。
  • 西伯利亞的凍土下,又發現5萬年前的生物屍體,人類要警惕了!
    西伯利亞的凍土下,又發現5萬年前的生物屍體,人類要警惕了!地球的整體氣候,似乎處於一個臨界點的位置了,隨時可能出現崩潰,而就在前一段時間,科學家們在西伯利亞的凍土之下,有發現了一隻5萬年前的動物屍體,這或許就是在警告人類,這是一隻5萬年前披毛犀,而之所以會發現這一隻動物,正是以為內全球變暖導致的,全球變暖直接導致了西伯利亞的永久凍土出現了融化的情況,讓這些遠古事情的生物,重現人間。
  • 西伯利亞永久凍土中,發現4萬年前的動物,專家:人類該清醒了
    西伯利亞永久凍土中,發現4萬年前的動物,專家:人類該清醒了人類的文明已經有了數千年的歷史,然而這比起地球的壽命來看,還是太過於微不足道了,隨著幾十億年前地球大陸板塊的不斷飄移,陸地和海洋才慢慢形成如今的模樣,土地也慢慢的演化成為了冰川、高原以及適宜居住的平原。
  • 4.6萬年前「永凍鳥」出土 專家:系兩個百靈亞種祖先
    中新網2月24日電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近日,探險者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意外挖掘出一隻「永凍鳥」,經鑑定是4.6萬年前的百靈鳥,看起來卻像剛剛死去一樣。專家表示,這隻「永凍鳥」是現今兩個百靈亞種的祖先。
  • 1.4萬年前的「小狗」,死前在進食犀牛肉,是人類的戰寵?
    在2011年的時候,有科研人員在西伯利亞凍土層中發現了一隻特殊的史前犬類。經研究發現,這是一隻古老的犬科動物,為雌性,其大概只有4-5個月大,從那時起就被冰封保存至今,已經有近1.4萬年了。據悉,這個小傢伙在出土的時候,毛髮,牙齒以及幾個別器官都保存的非常好
  • 甘肅發現16萬年前古人類化石
    ,是青藏高原目前已知年代最早、有可靠埋藏地層、出土豐富考古遺存的舊石器時代遺址。(00:21)夏河人下頜骨化石於上世紀80年代曾發現於白石崖溶洞,體質形態、測年和古蛋白分析顯示其為距今至少16萬年前的丹尼索瓦人。2019年的夏河丹尼索瓦人的研究也引起科學與考古領域的轟動。
  • 北極凍土層融化,4萬年遠古生物重現,「超級病毒」恐將釋放!
    北極凍土層融化,4萬年遠古生物重現,「超級病毒」恐將釋放!地球上有很多極端氣候地帶,令人印象頗深的是南北極。它們常年溫度低下,最低可達零下六七十攝氏度,普通的生物很難在此生存,唯有企鵝、北極熊漸漸適應了,這樣的環境有了根深蒂固的歷史。
  • 西伯利亞發現冰河時期的披毛犀遺骸,沉睡在凍土層5萬年保存完好
    據英國《太陽報》12月30日報導,考古學家們在西伯利亞的永凍土層裡挖掘出一頭活躍在冰河世紀的遠古披毛犀遺骸。這頭披毛犀在俄羅斯東北部的薩哈共和國地下沉睡了5萬年,身體的百分之八十完好無損。
  • 西伯利亞湖出土完好的猛獁象遺骸
    近日,俄羅斯科學家在西伯利亞北部的一個湖中,發現一具保存完好的猛獁象(woolly mammoth)骨架遺骸,有些出土的骨架上仍黏附著部分軟組織。此次發現相當罕見,將有助科學家深入了解古生物猛獁象的歷史 。
  • 數萬年前史前犀牛新鮮屍體出土!生物學家大喜,但這未必是好事
    不得不說,西伯利亞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在這個世界上最寒冷的人類聚集區之一的廣袤土地上,凝結著大量的永久凍土。而在這些永凍土之下,掩埋著許多令我們意想不到的東西。神奇的西伯利亞永凍土最近幾十年來,隨著永凍土的融化,科學家們在西伯利亞發現了大量史前生物的珍貴遺體。
  • 西伯利亞發現4萬年前洞熊遺骸,內臟鼻子都驚人完整
    近來格陵蘭島冰山崩塌一事,佔據了很多媒體的版面,根絕丹麥和格陵蘭島地質調查局(GEUS)前幾天發布的衛星動態圖像顯示,一條在八年前就被偵測到的裂縫經過不斷增長後,終於把當地最大的Nioghalvfjerdsfjorden冰川給「切開」了,一塊面積多達113平方公裡的冰山也隨之掉落大海!
  • 考古學家挖到4萬年前「骨塊」,說是洞獅雕刻,網友表示根本不像
    西伯利亞的丹尼索瓦洞穴(Denisova cave)因發現了古人類遺骸而聞名,在面積約270平方米的洞穴中,除了骨骼外,還保留著骨針、牙齒吊墜、石器等人工製品,古人類學家和考古學家一直試圖從這些物品中復原出數萬年前丹尼索瓦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 西伯利亞發現4萬年前洞熊遺骸,這一切可能只是個開始
    根絕丹麥和格陵蘭島地質調查局(GEUS)前幾天發布的衛星動態圖像顯示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今年夏季溫度升高過快所導致的,要知道,曾在將近三個月前的就在前兩天經過科學家們的初步分析表明,目前發現的這一具洞穴熊遺骸的年齡在2.2萬-3.95萬年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