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萬年前「永凍鳥」出土 專家:系兩個百靈亞種祖先

2020-12-05 瀟湘晨報

中新網2月24日電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近日,探險者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意外挖掘出一隻「永凍鳥」,經鑑定是4.6萬年前的百靈鳥,看起來卻像剛剛死去一樣。專家表示,這隻「永凍鳥」是現今兩個百靈亞種的祖先。

21日《通訊生物學》的論文指出,這隻鳥被埋在西伯利亞東北部貝拉亞?戈拉村附近的永久凍土中,被當地象牙化石獵人發現,後將其交給瑞典自然歷史博物館。

經尼古拉斯·杜塞克斯和洛夫·達倫等專家由放射性碳定年法鑑定,這隻鳥生活在4.6萬年前,遺傳分析為有角的百靈鳥。

達倫表示,這隻鳥可能是當今2個活百靈亞種的祖先,一個在俄羅斯北部,另一個在蒙古草原,這一發現暗示,在上個冰河時代末期發生的氣候變遷導致了新亞種的誕生。

他還表示,下一階段的研究將對「永凍鳥」的整個基因組進行測序,這將揭露有關「永凍鳥」與當今亞種關係的更多信息,並估算出百靈鳥進化及變化的速率。

杜塞克斯說,這些發現是「無價之寶」,因為它們使研究人員能夠檢索DNA,還可以檢索存在於所有活細胞中的RNA,逆推回溯,將為研究冰河時期動物群的進化打開新的契機,並了解它們在過去50萬至1000萬年前對氣候變遷的反應。

此外,一隻「永凍犬」也在同一地點被發現,利用碳檢測,專家們確認,該標本已經被冷凍大約1.8萬年,但目前為止,各種DNA測試還無法確認該犬類是狗還是狼。科學家通常能輕易分辨差異,團隊希望進一步測試,以更加了解狗何時被馴化。

報導稱,這次發現揭發了冰河時代大約1.17萬年前結束時的景象,也讓人一窺猛瑪象乾草原如何分為3種生物環境(草原、針葉林、苔原)。據悉,該地原是長毛象和披毛犀等已滅絕物種的故鄉。

【來源:中國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凍土帶出土4萬年前小鳥屍體,攜帶致命病毒?俄羅斯:已有先例!
    當最後碳-14年代測定結果出來後,嚇了大家一跳,居然和冰河時代的猛獁象,羊毛犀牛處在同一個時代的4.6萬年前。46000年前的小鳥保存完美這隻小鳥是什麼品種?科學家從小鳥身上提取了50毫克的組織進行了基因測序工作,發現這種鳥類與角百靈100%匹配,研究者在《 Communications Biology journal 》雜誌上發表的論文中表示,這隻小鳥的發現有助於了解4萬年前的生物調控和基因表達與氣候之間的關係,最後一次冰河期是在沃姆冰期,大約在11.2萬年前到1.2萬年前結束。
  • 200萬年頭骨化石出土,系人類祖先
    據報導,這塊頭骨來自羅百氏傍人,羅百氏傍人是人類直系祖先新的發現令人振奮,因為之前發現的大多數古人類化石都是非常零散的,比如一些牙齒化石等,而這次的發現卻是一整個頭蓋骨,非常罕見,同時也非常非常幸運,因為200萬年的時間
  • 獅子的亞種分化:兩亞種六進化支,洞獅不是現代獅的亞種
    直到7.1萬年前,末次冰期來臨,氣候變得前所未有的乾燥,撒哈拉沙漠急劇擴張。到5.1萬年前,北非獅與西非獅分離,這是第三次隔離。這之後,地球經歷了一段相對溫和的冰期,氣候由乾冷轉變為溼冷。到距今2.6萬年前,地球毫無徵兆地進入末次冰盛期,冰盛期以極端寒冷、乾燥為特點,由於沙漠擴大,非洲適合獅子生存的棲息地也急劇減少,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獅子紛紛躲進了避難所。
  • 揭秘800萬年前,最早的大熊貓——始熊貓
    始熊貓化石(復原圖)迄今所發現的最古老大熊貓成員——始熊貓的化石出土於中國雲南祿豐和元謀兩地,地質年代約為800萬年前中新世晚期。始熊貓一直生活在我國的中部和南部地區。與始熊貓相伴的還有猿猴(古猿人的祖先)。
  • 80萬年前的「先驅人」,可能是我們與尼安德特人共同祖先的近親
    但是,提取古DNA並不容易,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其時間上限只能到大約40萬年前,因此還有另一種研究方法,即古蛋白質組學,它是通過提取骨骼、牙齒、化石中的古蛋白質進行比對分析研究的,此前科學家已經成功提取過180萬年前的犀牛蛋白質、190萬年前的古猿蛋白質,甚至380萬年前的鴕鳥蛋殼蛋白質等等。
  • 您了解5萬年前,人類祖先氏族社會中,母系和父系是如何演變的?
    您了解5萬年前,人類祖先氏族社會中,母系和父系是如何演變的?母系氏族公社是氏族公社的最初形態。大約距今5萬年前,也就是人類發展到晚期新人時,原始社會由原始人群發展到某些事主公社階段,距今約1萬年前,我國境內的母系氏族公社進入全盛時期。母系氏族公社之所以稱為「母系」,是因為婦女在當時社會生活中居主導地位,享有至尊的威望。這種地位是由聯姻關係和婦女在生產中的地位決定的。母系氏族開始時實行的是族外婚,一個氏族的男子與另一氏族的女子實行群婚。
  • 西伯利亞發現4.6萬年前的「凍鳥」,解封的永久凍土有多可怕?
    探險家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中發現了這隻鳥類的屍體,看起來就像剛剛死去一樣,科學家通過檢測發現,這種鳥是4.6萬年前的百靈鳥,很可能是現存的兩個百靈鳥亞種的祖先,或者說恐龍的後代也可以,不僅如此在相同的地方科學家又發現了1.7萬年前的「凍犬。
  • 距今19萬年前的古人類化石就出土於此,地質年代屬舊石器時代範圍
    洞口高約2米,闊約6米,平面呈不規則狀。1956年以來先後發現人類的上頜骨和牙齒及共存的古脊椎動物等化石。經鑑定,人的上頜骨和牙齒比之北京猿人具有顯著的進步性質,但也存在著原始特徵。其時代為晚更新世早期或稍晚,距今約10餘萬年,故定名為「長陽人」。洞穴處於高山丘陵盆地,四周山巒起伏,怪石嵯峨,三五村舍,疏林掩蔭,半隱於山坳之中,別具情趣 。
  • 4.5萬年前,青藏高原洞穴中生活著神秘人,他們不是人類祖先!
    從時間上來看,他們曾經和現代人類的祖先共同生活過,不過,他們究竟誕生於何時?都在哪些地方生活過?這些問題還都因為化石出土太少而無法一一解答。 近期,研究者們來到這裡進行沉積物研究,發現從10萬年前開始,一直到4.5萬年前結束,這裡都曾經是丹尼索瓦人的生活地之一。
  • 發現了12萬年前的足印,人類起源方式確定?我們其實來自非洲
    ,最早的靈長類動物祖先就出現了;類人猿,也就是沒有尾巴的靈長類,直到1500萬年前,才從猴科中分化了出來;大約700萬年前,大猩猩以及紅毛猩猩獨立進化,和人類以及黑猩猩、倭黑猩猩的祖先分道揚鑣。大約550萬年前,我們最為親密的兩個表兄弟和人類祖先「地猿」分離,這是我們已知最早的人類祖先。
  • 發現了12萬年前的足印,人類起源方式確定?我們其實來自非洲
    ,最早的靈長類動物祖先就出現了; 類人猿,也就是沒有尾巴的靈長類,直到1500萬年前,才從猴科中分化了出來; 大約700萬年前,大猩猩以及紅毛猩猩獨立進化,和人類以及黑猩猩、倭黑猩猩的祖先分道揚鑣。
  • 龍骨坡「巫山人」 ,揭秘200萬年前人類生活
    經考證,這些化石屬早更新世,距今204萬年,其人類化石被稱為巫山人,與東非早更新世能人處於同一進化水平。龍骨坡遺址的重大發現,填補了中國早期人類化石空白。玉米洞化石點發掘現場玉米洞發掘出的動物骨骼化石學者研究,龍骨坡遺址出土的遺物
  • 4萬年前貴州古人吃啥?考古學家發現了這份「人氣菜單」
    23個地層,相繼出土了不同時期的文物。遺址年代序列完整,被考古學家稱為「一本倒敘的歷史書」。那在4萬年至2000年前,以萬物為生的古人類,最愛吃什麼?考古學家根據遺址出土的25種動物骨骼,推測出一份「古人類人氣菜單」——
  • 科學家稱3500萬年前,人類祖先橫渡了大西洋,到底是誰幫了它們?
    根據在秘魯發現3500年前的牙齒化石研究發現,這顆牙齒的化石與同期非洲早已滅絕的非洲靈長類動物Paraithecidae亞種非常相似,這個物種生大約生活在5600萬年前至2300萬年前之間,相信很多朋友的反應就是再次證明魏格納的板塊漂移理論正確的時候到了!
  • 教科書中的元謀人、北京人是現在哪裡人的祖先?專家:早滅絕了
    他們是不是我們今天的雲南地區和北京地區居民的直系祖先呢?結果可能超出我們的想像,元謀人和北京人非但不是今天雲南和北京地區居民的直系祖先,甚至於都算不上我們所有中華民族的直系祖先!按人類發展階段,還可以分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兩個發展階段,早期智人又可稱古人,晚期智人則為新人。也就是說,現存於世界的唯一人種就是智人,我們其實都是智人的後代,而元謀人和北京人所代表的直立人種早已滅絕。
  • 闢謠:中華小熊貓和喜瑪拉雅小熊貓並非兩個亞種,而是兩個物種
    1902年,當時的科學家基於小熊貓形態差異,把僅存於亞洲的小熊貓分為兩個亞種:喜馬拉雅亞種和中華亞種。但是長期以來,關於小熊貓亞種或物種劃分一直存在諸多爭議,主要問題在於:一是傳統的形態劃分特徵在地理分布上不完全一致;二是關於小熊貓亞種或物種從古至今的演化歷史尚不清楚;最重要的是缺乏遺傳學證據的支持。
  • 4800萬年前的蟒蛇化石出土,科學家:是在歐洲進化的,起源不清楚
    最古老的蟒蛇化石出土:科學家在德國境內發現了一種新的蟒蛇物種,蟒蛇化石顯示距離現在至少已有4800萬年,同時期人類祖先都還不知道在哪裡呢!蟒蛇的遺骸是在一個十分古老的湖泊旁發現的,雖然,這裡早在1970年前後的時候因為礦物開採而變成廢棄之地。
  • 動物知識普及——亞洲短趾百靈
    亞洲短趾百靈,拉丁名為Calandrella oheleensis,別名是小沙百靈,屬於脊索動物門、鳥綱、雀形目、百靈科的一種動物。亞洲短趾百靈分布於中國東北、華北西部廣大地區有繁殖,為留鳥或夏候鳥。長江以北有遷徙鳥經過,越冬地不明。其內蒙亞種。在中國大陸,分布於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青海西寧。亞洲短趾百靈指名亞種。在中國大陸,分布於內蒙古、東北、陝西、河北、山西、山東、江蘇、四川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遼寧大連灣。亞洲短趾百靈青海亞種。
  • 揭秘200萬年前,中華文明最早的古人類
    著名作家陸亦順龍骨坡牙床化石1985年和1986年,考古專家在重慶市巫山縣的龍骨坡,發現了古人類的下頜骨化石和牙床化石,經碳十四測定,古人類生活過的年代為200萬年前,被命名為巫山人。同時出土了數十件與人類化石同一層次的巨猴、劍齒虎、雙角犀等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