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熊貓化石(復原圖)
迄今所發現的最古老大熊貓成員——始熊貓的化石出土於中國雲南祿豐和元謀兩地,地質年代約為800萬年前中新世晚期。始熊貓一直生活在我國的中部和南部地區。與始熊貓相伴的還有猿猴(古猿人的祖先)。
約距今300萬年,猿猴已經進化成古猿人,他們會使用石器捕捉獵物,食用生肉和果子。此時的始熊貓已經進化成早期的類大熊貓和小熊貓的樣子,也是食肉,卵蟲和果子。
更新世時期
轉眼更新世時期(約258.8萬年~11500年以前),類大熊貓和小熊貓已經進化成亞種大熊貓分布相當廣泛,那時候亞洲大部分地區是熱帶氣候。雲南的亞種大熊貓和直立行走的元謀人(古猿人)生活的很愜意。
但是在距今約181萬年的時候,雲南平原因地殼運動而被整體抬升為雲南高原,此時的氣溫整體下降了10度。雲南高原的古猿人和亞種大熊貓部分遷徙到地勢低洼的川陝地區的深山叢林中。
熊貓一家
約在距今50萬~70萬年,大熊貓適應了亞熱帶竹林的生活環境,幾乎遍布中國東部和南部,北至北京周口店,南至臺灣島及緬甸、越南、泰國北部。當時的大熊貓與劍齒虎、劍齒象以及北京猿人、南方猿人一起生活,構成典型的更新世大熊貓──劍齒象動物化石群,是大熊貓的鼎盛時期。
大熊貓
距今約1萬8千年前,地球進入第四紀冰期,秦嶺及其以南山脈出現大面積冰川,北方氣候變冷等自然環境的劇烈變化,大熊貓-劍齒象等亞熱帶動物群衰落,大部分動物滅絕。而大熊貓經歷了氣溫驟降,族群數量減少,逐步適應了雲貴川陝甘地區的亞熱帶高山深谷的叢林之中。
而在上世紀前葉,由於人們捕獵大熊貓,瀕臨滅絕的大熊貓數量驟減。我國頒布了野生動物保護法,將大熊貓視為國寶,並進行保護繁殖。
熊貓外交
自我國建國以來,大熊貓也成為多次我國的外交形象大使,擔當著大國的「交際花」!
著名作家陸亦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