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大熊貓之所以能夠成為我國的「國寶」,「我國獨有」這個因素非常的重要。眾所周知,動物與植物最大的區別之一,就是動物可以自由的行動,而植物只能待在原地。那麼,大熊貓有沒有可能自己遷徙到鄰國去,打破「我國獨有」的分布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曾經的大熊貓並非是我國獨有的物種
從大熊貓如今的分布看,它不僅是我國獨有的動物,而且野生種群僅在四川、陝西、甘肅等地的山林中有分布。但是,你可能沒有想到,曾經的大熊貓並非偏安一隅,它們除了在我國許多地方有分布外,甚至還「出過國」。
大熊貓的演化是從一種原始的擬熊類開始的,在距今 約800萬年前的雲南地區,大熊貓直系最原始的祖先出現了,它是一種體型僅與現存的狐狸差不多的一種動物,科學家通過對其牙齒化石的研究發現,它原本是一種雜食偏肉食的動物,它就是始熊貓。
隨著時間的推移,始熊貓開始的遷徙,一部分從我國遷徙到了歐洲的一些地區,形成了一個新的旁支葛氏郊熊貓,它們分布在歐洲的潮溼森林中,不過,這個旁支的好景不長,在距今約500萬年前就滅絕了。剩下的始熊貓的主枝則繼續在我國演化著,在距今約300萬年前,演化成為了小種大熊貓。
從小種大熊貓的牙齒磨損程度看,此時的小種大熊貓已經開始吃竹子,此時它的體型比始熊貓要大一些,這證明開始吃竹子的食性,確實一定程度上幫助它們穩定了食物來源。不過,從它們的體型只是比始熊貓大一點可以看出,食物雖然穩定了,但是食物營養級的變化並沒有使小種大熊貓的體型有太大的變化。從小種大熊貓的化石分布看,它們的主要分布地還是局限於南方地區,比如廣西、四川、雲南、廣東、陝西等地。
隨著食物的穩定,再加上竹林的環境中確實競爭者,所以小種大熊貓的體型越來越大,到了距今約100萬年前,小種大熊貓演化成為了巴氏大熊貓,這是從熊貓出現至今,體型最大的存在。此時的它們牙齒磨碎更加的厲害,這代表它們已經完全適應了主要以竹子為食的生活。
從巴氏大熊貓的化石分布看,它們曾經在我國的大部分地區有分布,華北地區、華東地區、西南地區、華南地區,甚至是西北地區都有它們的足跡。甚至在越南、緬甸與我們接壤的地方也發現了它們活動的痕跡。而且從小種大熊貓開始,它們的遷移路線就已經開始趨向於亞熱帶的環境,並且從後期的巴氏大熊貓的化石分布看,它們基本已經適應了亞熱帶竹林的生活。
但是,在更新世晚期,我國受第四紀冰川的影響,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在第四紀冰川的影響下,許多動物紛紛滅絕,其中就包括原本在北方地區分布的巴氏大熊貓。而南方地區的大熊貓也受環境影響,數量和棲息範圍開始縮減,與之而來的也是食物的匱乏和體型的變小。最終,現代大熊貓形成。
因此,從大熊貓的整個演化史看,它們在巴氏大熊貓時期,並不是我國獨有的動物,它們的數量增加,甚至遷徙到了越南、緬甸等地。不過,受第四紀冰川的影響,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和國外一些地區的大熊貓紛紛滅絕,大熊貓最終偏安一隅,在竹林深處,過著主要以竹子為食的生活(99%的食物是竹子)。
現在的大熊貓有沒有可能遷徙到國外?
上面我們說過,歷史上大熊貓確實遷徙到國外過,而且有兩次,一次是始熊貓,一次是巴氏大熊貓,不過,現代野生大熊貓從未離開過我國,這就是大熊貓是我國獨有的野生動物的原因。而且從大熊貓的現狀看,它們是沒有可能再次遷徙到國外去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有三:
第一,食性
現在的大熊貓雖然是雜食性動物,但是竹子佔比已經達到了99%,這也就意味著大熊貓的主要食物是高纖維,低熱量的食物。正是因為食物的特殊性,大熊貓的生活節奏變成了吃睡結合,而且各佔一半的狀態。這是因為竹子的熱量較低,如果運動較多,顯然不滿足大熊貓身體對熱量的需求,其次,大熊貓的消化道依然保留著食肉動物的特徵,那就是腸道較短,這就造成了食物的吸收能力比較差,因此它幾乎每隔2-3個小時就得從睡夢狀態切換到進食狀態。
這種食性,讓大熊貓失去了遠足的能力,更不用說翻山越嶺的去到鄰國生存了。我們可以腦補一個畫面,那就是大熊貓背著一大捆竹子慢悠悠地向鄰國進發,剛下山就發現竹子吃光了,於是它又回去了。
第二,挑食
雖然大熊貓是吃竹子,但是它主要吃的竹子是箭竹,而箭竹主要分布在海拔1300米以上且溫暖潮溼的環境中,在我國箭竹的主要分布區恰恰就是如今大熊貓的主要分布區。所以,從食物上看,大熊貓對食物的選擇相對的單一。如果遷徙的話,必須要保證自己在遷徙的路線上有足夠的食物補給。所以,這一項也限制了大熊貓的自然遷徙。
第三,動物遷徙的目的
對於自然界中的動物來說,它們的遷徙大都是被迫的,有的是因為環境的變化,比如燕子會南飛,東非大草原上的動物每年的旱季需要進行大遷徙,有的是因為密度大,比如曾經的巴氏大熊貓之所以能夠遍布全國,甚至「出國」,是因為大熊貓的密度得到了歷史極值。
而目前野生大熊貓的數量在1600頭左右,它們有著足夠的生存空間,在鮮有食肉動物出現且食物充足的原生環境裡,大熊貓對遷徙沒有任何的想法。
總結
雖然歷史上大熊貓的祖先們曾經踏出過我國,但是現存的野生大熊貓數量較少,而且符合大熊貓的生存環境的地區較多,使得大熊貓在野生環境下都能夠「安居樂業」,再加上大熊貓如今食性的特殊化,已經讓它們無法完成大的遷徙了。所以,現在的大熊貓是沒有可能自主地遷徙到國外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