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19萬年前的古人類化石就出土於此,地質年代屬舊石器時代範圍

2020-12-03 哈姐談史

長陽人遺址在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城西南45公裡、趙家堰下鍾家灣附近,關老山南坡。為一海拔約1300米的洞穴。洞口高約2米,闊約6米,平面呈不規則狀。1956年以來先後發現人類的上頜骨和牙齒及共存的古脊椎動物等化石。經鑑定,人的上頜骨和牙齒比之北京猿人具有顯著的進步性質,但也存在著原始特徵。其時代為晚更新世早期或稍晚,距今約10餘萬年,故定名為「長陽人」。洞穴處於高山丘陵盆地,四周山巒起伏,怪石嵯峨,三五村舍,疏林掩蔭,半隱於山坳之中,別具情趣 。「長陽人」化石洞, 位於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大堰鄉鍾家灣村,距長陽龍舟坪縣城45公裡,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距今19萬年前的古人類化石就出土於這裡,「 長陽人」的發現,證明在遠古時期,長陽境內就已有人類生存活動。

化石洞,呈兩邊分布之勢,一左一右,一個傾斜,一個稍平直。「長陽人」化石是在較傾斜的洞中發現的。那是1956年,這一帶的農民在巖洞中挖「龍骨」即挖古脊椎動物化石賣時,挖出了一個完整的人形頭骨化石。在人們爭相傳看時,不小心將頭骨摔碎。後來摔碎 的頭骨被供銷社收購。消息傳到縣一中,當時的生物教師陳明治帶著學生到供銷社察看,他們從龍骨堆中找到了一塊古人類上顎骨,上面還附有兩枚牙齒,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研 究院賈蘭坡教授鑑定,確定為古人類化石,命名為「長陽人」化石,其地質年代屬舊石器時 代範圍,距今約19萬年。伴隨「長陽人」出土的還有大象、熊貓、梅花鹿等動物化石。「長陽人」是我國長江以南最早發現的遠古人類之一。賈蘭坡教授在《長陽人化石及共生的哺乳動物群》一文中說:「『長陽人』的發現,不僅給江南動物群增加了新的種屬,並為地層的劃分提出了新的證據,同時給人類本身的分布與演化提供了新的資料」。「長陽人 」的問世,說明了長江流域以南的廣闊地帶同黃河流域一樣,也是我國古文化發祥地,是中華民族誕生的搖籃。

出土的古人類化石和動物化石珍藏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中國歷史館陳列展出。「長陽人」已寫進《辭海》和中學歷史教科書中。站在這究古亭前,目睹怪石嶙峋間的動物塑像,那冉冉升起的思古幽情,把我們帶回到那個十多萬年前的清江兩岸,我們祖先與遍地猛獸生死搏鬥的動人場面仿佛又呈現於眼前。位於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漁峽口鎮東南0.5公裡的清江北岸的香爐石遺址,是我國長江以南鄂西清江流域夏、商、周時期一處古文化遺址。東距長陽縣城97公裡,屬清江中遊,遺址中心區長70米,寬10餘米,西南面臨江,距清江河面垂直高度約30餘米,東南和西北兩面緊靠陡峭山巖,東北面還矗立一座垂直於江面的方形巨石,故人傳為香爐石。遺址中心地處在兩巖之間的平槽之內。屬典型的河旁山寨型遺址。它的地理環境獨特,一般不會引人注目。該遺址1983年發現。1988年、1989年、1995年先後三次進行發掘。獲得各個時期的歷史文物近萬件。

從遺址出土的大量陶器和大量甲骨揭示出,它不僅時代較早,內容新疑獨特,而且有我國古代巴人早期文化的突出反映,並可窺其來龍去脈。遺址的面積不大,中心位置僅700平方米,但文化層堆積厚、已發掘的部分厚度已達5米以上。有7個自然堆積層次。第7層的時代最早,碳十四測定距今4090±100年,為夏時期;第6層距今3520±130,為早商時期;第5層為晚商時期;第4層根據陶器組合關係以及甲骨的鑽孔形態分析。應為西周時期;第三層為東周時期。它已是楚文化的風格了。這時的楚人已進入到清江巴人的腹地,並很快控制了這一地區,離香爐石遺址僅7.5公裡的外村裡遺址,便是楚人大規模專門生產瓦類建築材料的基地。

香爐石遺址出土的巴文化遺物以圜底釜、罐為主要文化特徵,出土的石器有斧,錛、鑿、鏃、矛(雙刃、類似劍)等。陶器有釜、缽、豆、盤、杯、罐、紡輪、網墜等。銅器有矛、鏃、鉞、錐、鑿、魚鉤等。骨器有簪、鏟、鑿、勺、紡輪等。川東三峽地區巴文化遺存中一向被普遍認為是受外來影響的常見器物大口尊、缸在香爐石遺址中一概看不見。這就證明香爐石文化未受外來的影響。 佔卜術在香爐石遺址的先民中尤為盛行。出土的甲骨數量多,時代早,更令人注目的卜骨的製作材料新穎別致,多用較大的魚類鰓蓋骨製作,而有別於過去人們常見的用牛、羊、豬的肩胛骨製作的卜骨。這在我國卜骨發現史上尚是前所未有的發現。

1995年11月,我們對香爐石遺址進行了第三次發掘。找到了生活在香爐石遺址的先民們的墓葬區,這是前兩次發掘沒有發現過的新遺存。共清理早商時期巴人墓葬5座,其中3座有隨葬品,出土了大型卜骨,骨匕、圜底陶釜、罐、石斧、貝幣等。卜骨隨葬在一死者的頭部,是用牛的左肩胛骨製作而成的,與前兩次在遺址中發掘出大量用魚的鰓蓋骨製作的卜骨不同,是早期巴人遺物的新發現。卜骨全長42釐米,是我國發現的最大卜骨之一。這些卜骨的發現,對我們理解《世本》記載的「廩君之先,故出巫誕」的含義,有了新的認識。骨匕是用大動物的肢骨為材料製成的,全長26.6釐米,隨葬在死者的右腿部,其製作細,用材巧、造型美、葉壁薄、體形大、實屬精品。隨葬品中具有斷代作用的兩件陶器與遺址早商地層中出土陶器完全相同,就年代而論,也與卜骨的時代相吻合。

香爐石遺址出土了兩枚陶璽印,印面一為圓形,一為橢圓形,均為陰刻,兩枚璽印出土在西周地層中。其年代至遲應與之相當。研究古文字的專家們,發表了各自的看法。武漢大學中文系教授夏淥先生認為兩印文一為「蔡」一為「鮫」,前者與有些甲骨文相近,後者與有巨口有利齒的水生動物有關。其年代應比西周時期要早。比殷墟的青銅印要早。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陳公柔先生則認為該兩璽印出在早期巴文化遺址西周時期地層中,當然應是巴人比較早的璽印。也可能比西周時期還要早一點,從印文形制看,跟我們已知的「巴蜀文字」應有淵源關係。我國著名的歷史與考古學家張政火良 先生也認為該兩印應屬巴文字系統,與中原文字系統不同。中國文物研究所劉紹剛先生在《印史研究》撰文中,認為長陽夏、商遺址出土的兩方璽印,是目前在科學考古發掘中發現的最早的璽印。它的發現,揭開了古代璽印起源之謎。

清江流域考古發掘的實物資料表明,這裡不僅有19萬多年前的「長陽人」,9—12萬年前的人類用火遺蹟、一萬年前的古文化遺址、5—6千年前的大溪文化,而且更重要的是發現了3—4千年前的早期巴文化——香爐石遺址及其墓葬區。證明巴人起源於鄂西清江流域有了豐富的實物資料,為揭開長陽這塊古老神奇土地之奧謎,將寫下光輝的篇章。

相關焦點

  • 甘肅發現16萬年前古人類化石
    考古發掘中,綜合利用AMS14C和單顆粒光釋光測年技術,揭示白石崖溶洞遺址已發掘地層主要形成於19-3萬年的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是青藏高原目前已知年代最早、有可靠埋藏地層、出土豐富考古遺存的舊石器時代遺址。
  • 福建發現2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遺址
    東方網11月29日消息:福建省文化廳和三明市政府昨天宣布,考古工作者在三明市萬壽巖的兩個洞穴中分別發現了距今將近20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早期古人類活動遺址和距今2-3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晚期人工石鋪面。據新華社報導,萬壽巖位於三明市三元區巖前村,此巖由灰巖構成,巖溶發育,生成十幾個洞穴,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埋藏在靈峰洞和船帆洞兩個洞內。1999年9月至2000年1月,考古工作隊在對萬壽巖的靈峰洞和船帆洞進行考古發掘時發現了這兩個遺址。
  • 揭秘200萬年前,中華文明最早的古人類
    1985年和1986年,考古專家在重慶市巫山縣的龍骨坡,發現了古人類的下頜骨化石和牙床化石,經碳十四測定,古人類生活過的年代為200萬年前,被命名為巫山人。同時出土了數十件與人類化石同一層次的巨猴、劍齒虎、雙角犀等化石。
  • 揭秘200萬年前,中華文明最早的古人類
    年,考古專家在重慶市巫山縣的龍骨坡,發現了古人類的下頜骨化石和牙床化石,經碳十四測定,古人類生活過的年代為200萬年前,被命名為巫山人。同時出土了數十件與人類化石同一層次的巨猴、劍齒虎、雙角犀等化石。劍齒虎復原圖巫山人的發現,源自於1984年,考古隊發現了龍骨坡,並在此採集到了120餘種脊椎動物化石,其中包括劍齒虎
  • 雲南出土罕見舊石器時代人齒化石及石器
    雲南出土罕見舊石器時代人齒化石及石器、2000餘件具有歐洲人類的石器製作技術特點的石製品,日前在雲南 富源大河鄉茨託村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出土。其論據之一就是中國以至亞洲地區缺少可靠的距今4-10萬年間的人類化石。  據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考古發掘隊領隊吉學平介紹,這個舊石器遺址位於雲南富源縣城東南約17公裡,共發現2個洞穴。初步年代測定1號洞文化層的年代大約距今10萬年,2號洞晚於1號洞。  經雲南省地礦廳水文隊專家劉經仁鑑定,1號洞內的動物化石和石製品確認為舊石器時代遺址。
  • 解密中國古人類演化
    化石所在地層的時代,為中新世的晚期或上新世的早期,距今約800萬年。與大荔人化石同時出土的有石製品和哺乳動物化石,時代為中更新世末期,距今年代大約為15~20餘萬年。與馬壩人伴生的脊椎動物化石有鬣狗、大熊貓、貘、劍齒象等19種。距今12.95萬年至13.5萬年。
  • 珠江三角洲的舊石器時代人類
    在廣州及附近一帶,考古有確成果的,是廣州西面有被譽稱為「珠江三角洲文明燈塔」的距今約六千多年前的細石器時代的西樵山遺址、2廣州市區北面距今約四千年的增城金蘭寺墓葬遺址、廣州最南面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南沙鹿頸村遺址。專家認為,「南沙人並不是南沙最早的土著。他們與更北方的先民在人種上有聯繫」,對南沙古人骨架的研究,鑑定該骨架屬亞美人種。反映了今廣州最南端地區的古人類在三千年以前已有很大的流動性。
  • 各省境內分別有哪些出名的「古人類」?湖北境內古人類最離奇!
    遺址距離很近,但生活時代相差很遠。山頂洞人屬於晚期智人,生活在距今約三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從山頂洞出土的用來縫製衣服的骨針以及裝飾用的估值品和貝殼就能看出,當時的山頂洞人已經相當接近現代人。
  • 巫山發現我國最早古人類化石(組圖)
    ,距今204萬年,這是我國發現的最早的古人類化石。法國專家共7人,其中有世界權威的舊石器時代專家、巴黎第十大學舊石器考古專家博依達,還有一位專攻動物考古埋藏學的專家。  據黃教授介紹,1985年,他在巫山龍骨坡發掘到一枚距今約204萬年、與東非早更新世能人處於同一進化水平的「巫山人」化石,轟動了考古界,不僅動搖了國外考古界堅持認為直立人起源於非洲的說法,也證實了中國最早的人類生活在三峽地區。
  • 電影《異形契約》沒告訴你的事:中國境內有哪些舊石器時代古人類...
    事實上,在舊石器時代,地球上就活動著早期人類。舊石器時代是指距今約300萬年至距今約1萬年的漫長時期,以使用打制石器為標誌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舊石器時代在中國境內發現的古人類遺址主要有以下這些:1、祿豐古猿:這是在雲南省祿豐縣發現的人猿化石,距今約七八百萬年。
  • 揭秘丹尼索瓦人DNA 青藏高原人類活動史推早至距今19萬年
    白石崖溶洞遺址發現的石片。  國內外考古界再次聚焦這一古老而神秘的古人類和白石崖溶洞。意義非凡的「神秘洞穴」  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發虎領銜的蘭州大學和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團隊報導了夏河丹尼索瓦人(簡稱「夏河人」)下頜骨化石的研究成果,揭示這塊化石為阿爾泰山地區丹尼索瓦洞以外發現的第一件丹尼索瓦人化石,提供了青藏高原最早的人類活動證據。
  • 揭秘丹尼索瓦人DNA 將青藏高原人類活動歷史推早至距今19萬年
    國內外考古界再次聚焦這一古老而神秘的古人類和白石崖溶洞。意義非凡的「神秘洞穴」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發虎領銜的蘭州大學和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團隊報導了夏河丹尼索瓦人(簡稱「夏河人」)下頜骨化石的研究成果,揭示這塊化石為阿爾泰山地區丹尼索瓦洞以外發現的第一件丹尼索瓦人化石,提供了青藏高原最早的人類活動證據。
  • 找尋最早中國古人類的活動蹤跡
    元謀人(距今約170多萬年前)被認為是中國境內最早人類的認知被刷新。朱照宇通過古地磁測年等科學手段,將在藍田縣上陳村發現的96件古人類遺物的年限鎖定在距今約212萬年前。這一發現,也刷新了世界範圍內關於古人類活動的認知,成為非洲以外發現的最早古人類遺址,比目前世界上公認的德馬尼西古人類遺址要早27萬年,將中國人類史向前推進約40萬年。
  • 溶洞遺址驚現16萬年前古人類化石!那時他們已來到青藏高原
    北京日報客戶端丹尼索瓦人,一個生活在上一個冰河時代的古人類種群。他們曾是東北亞地區的居民,最終於2至3萬年前消失在西伯利亞。2019年,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蘭州大學的科學家宣布,在甘肅省夏河縣境內的白石崖溶洞發現丹尼索瓦人。
  • 溶洞遺址發現16萬年前古人類化石!那時他們已來到青藏高原
    丹尼索瓦人,一個生活在上一個冰河時代的古人類種群。他們曾是東北亞地區的居民,最終於2至3萬年前消失在西伯利亞。2019年,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蘭州大學的科學家宣布,在甘肅省夏河縣境內的白石崖溶洞發現丹尼索瓦人。
  • 溶洞遺址驚現16萬年前古人類化石!那時他們已來到青藏高原_中國...
    丹尼索瓦人,一個生活在上一個冰河時代的古人類種群。他們曾是東北亞地區的居民,最終於2至3萬年前消失在西伯利亞。2019年,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蘭州大學的科學家宣布,在甘肅省夏河縣境內的白石崖溶洞發現丹尼索瓦人。如今,科學家藉助先進技術,發現溶洞遺址土壤沉積物中內晚更新世時期丹尼索瓦人的DNA,證明其曾經長期在青藏高原地區生活。
  • 贛鄱古人類文化遺址 探尋遠古文明 豐富文化遺產
    有「贛鄱人類起源,萬年陶邑湧山」之稱的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贛鄱古人類文化遺址就隱於此山中。 樂平湧山贛鄱古人類文化遺址是50萬年前舊石器時代古蹟遺存,屬喀斯特地貌,南北長約1110米,東西寬約865米,古人類遺址位於雞公山南面半山腰。
  • 青島大珠山開挖舊石器遺址 疑猛獁象牙化石現身(圖)
    這些動植物化石為該遺址提供了很好的年代依據,對於研究當時古人類的生存環境提供了豐富的一手資料。  上百件精美石器會「說話」  「在短短的半個月時間裡,就發掘出土了上百件古人類用過的石器。」青島考古工作人員說,更為重要的是,考古專家在地層中發現了確切的人工打制石器(舊石器),證明了大珠山遺址是一處萬年前的舊石器遺址。
  • 中國最早發現的舊石器時代遺址,是3萬年前人類繁衍生息的聖地!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根據史料記載,早在170萬年前,就有元謀人在我國生活,其後,經考古發現,又有北京人和山頂洞人出現。並相繼形成了仰韶文化和河姆渡文化,而小編今天要告訴大家的是距今三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遺址。
  • 探秘康巴什最早的古人類遺址——烏蘭木倫遺址
    撿起這些骨頭,古日扎布覺得這個發現非常重要,立即向有關部門報告,很快鄂爾多斯市文化局和鄂爾多斯青銅器博物館的有關領導和專家對現場進行了考察,確認古日扎布撿到的就是古生物化石,並且在遺址地層中還發現了打制石器,可以肯定這裡是一處舊石器時代古人類遺址,遂根據發現所在地為烏蘭木倫河畔,故命名為「烏蘭木倫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