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家挖到4萬年前「骨塊」,說是洞獅雕刻,網友表示根本不像

2020-12-04 醬知兒

西伯利亞的丹尼索瓦洞穴(Denisova cave)因發現了古人類遺骸而聞名,在面積約270平方米的洞穴中,除了骨骼外,還保留著骨針、牙齒吊墜、石器等人工製品,古人類學家和考古學家一直試圖從這些物品中復原出數萬年前丹尼索瓦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最近,他們又有了新發現,發掘人員在洞穴中找到了一件「遠古藝術品」。

3個月前,新西伯利亞考古學和人種學研究所的考古人員在清理洞穴時,在南側的堆積時發現了它,這個小小的雕塑表面光滑,利用猛獁象牙雕刻而成,其上有對稱的刻劃痕跡,整個雕塑長約4.2釐米,厚約0.8釐米,高約1.1釐米,人們很難辨認出它的模樣。

根據年代測定,這個雕塑可以追溯到公元4萬年到4.5萬年前,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動物雕塑。

要想辨認出數萬年前雕刻師雕的是哪種動物,實在需要過人的想像力,據發掘報告稱:「這是一頭洞獅,獅子頭不見了,我們所能看到的是洞獅的腹部、背部、腹股溝以及後腿。」

按照報告的說法,雕塑所雕的動物正處在運動中,它或飛奔或跳躍,所以後腿呈現出了向後擺動的樣子。研究主要負責人,考古學家米哈伊爾表示:「在貓科動物捕獲獵物的瞬間,往往會呈現出這樣的姿態。

雕刻完成後,「遠古藝術家」還為其刷上了赭石,因此雕塑泛著淺淺的紅色,至於這種做法的目的,目前尚不清楚,可能象徵著傷口或者流血。洞獅的性別也無從辨別,但是研究者相信,這個小雕塑不僅僅是遠古玩具那麼簡單,很有可能是某種崇拜物。

去年,考古學家曾經在此次發現洞獅雕塑的位置找到過一個類似「粉筆」的大理石石片,考古學家將二者結合後認為,大理石石片可能是用作雕刻的工具。

當然,不少網友對「雕塑是洞獅形象」這個說法提出了質疑,甚至認為這是憑空想像,然而考古學家表示,這種風格的雕塑確實非常少見,與其他的地區的發現存在明顯差異,但在德國西南部以及法國西南部的洞穴遺址中,都曾有過類似的洞獅雕像。

雖然,這次發現的雕塑還疑點重重,但丹尼索瓦洞穴內的發現有其特殊的意義和地位。此前,丹尼索瓦洞穴已經出土了許多令人驚嘆的古物,比如手鐲、骨針、頭飾、石器工具等等,還有人類學家利用洞穴中出土的手指骨復原了一位4萬年前生活於此的少女樣貌。

這個與尼安德特人同樣消失在大約4萬年前的人類遠親,還有許多值得探索的問題。

你認為「抽象骨塊」是洞獅雕塑嗎?歡迎留言、分享。

請隨手點讚、關注、轉發,支持原創!

相關焦點

  • 4萬年前貴州古人吃啥?考古學家發現了這份「人氣菜單」
    ,距今4萬年延續至2000年前。那在4萬年至2000年前,以萬物為生的古人類,最愛吃什麼?考古學家根據遺址出土的25種動物骨骼,推測出一份「古人類人氣菜單」——在招果洞遺址內,考古學家發現大量的樸樹果,其次是獼猴桃、葡萄、核桃碎塊等植物遺存。在萬年前,這些大概是古人類在洞穴居住時,最普遍且最易得的食物。值得注意的是,在植物遺存中,樹種(果實)佔比最多。或在新石器時期前,古人類在招果洞居住的生存模式,可能仍處於「就地取材式」採集階段,還沒有掌握種植養殖技術。
  • 動物知識科普,小編帶你了解洞獅
    到了距今50萬年前,化石獅已廣布於非洲大陸的東部和南部,有化石記錄顯示,其中一些成員開始「走出非洲」並獨立演化。洞獅的適應力是如此之強,在距今30萬到10萬年期間,洞獅的足跡就遍布了歐洲北部和中部的草原、苔原、荒漠和半荒漠地區。不過很明顯,它們不太適應密集的森林或較深的雪原。洞獅化石在歐洲最西分布達英倫三島,最東進入西伯利亞。
  • 史上最大的貓科動物——洞獅
    洞獅也稱洞穴獅,有人認為它們是現代獅子的祖先,實際上它們究竟屬不屬於獅子至今還尚有爭議,但處在獅子演化支系上是肯定的。
  • 埃及新出土4千年前獅身羊面像,獅身人面像之謎能否被解開?
    據報導表示,這做雕像是在砂巖下被發現的,屬於4000年前的雕像,除此之外,現場還留有砂巖雕刻的眼鏡蛇和帶有碑文的方尖碑。這大家就要疑惑了,埃及著名的便是獅身人面像了,怎麼還有獅身羊面像呢?獅身人面像好理解,古埃及法老通常UI將獅身人面像放至墓穴外作為守護神,古埃及認為獅子代表了權力,所以以獅子為身,法老的形象為人面。通常寓意了自己具有強大的權力,即使死後也會受到保護,那麼獅身羊面像又作何解釋呢?難不成是希望自己是個小綿羊?
  • 洞獅冰雪中保存超3萬年
    一項新研究顯示,俄羅斯西伯利亞的永久凍土層保存了兩隻很小的洞獅幼崽,距今已經有超過3萬年的歷史。這兩隻洞獅幼崽死亡的時候只有一周大,很可能是被獸穴的大規模塌陷所掩埋,不過它們所有的身體部位都保持完整。  這兩隻洞獅幼崽被稱為「Uyan」和「Dina」。
  • 遠古洞獅冰封四萬年後被發現,日俄計劃克隆幼獅,將洞獅帶到人間
    可是到現在四萬歲的小獅子王,這是真的沒見過啊!最近一些科學家卻在俄羅斯的雅庫特地區永久凍土層中,發現了一隻小獅子!就是在那數萬年之前,一場永久的寒流襲擊了這片高原,一瞬間就凍結了一切,洞獅媽媽拼盡全力想要拯救孩子,卻有心無力,只能在這一場寒流中化為冰晶。
  • 洞獅是獅嗎,有多大?能否打得過東北虎?
    獅虎鬥可以說是網上最熱門的動物話題了,鬥完了現代獅虎,輪到史前的親戚了,本文就給大家討論一下洞獅。洞獅復原圖因此,洞獅是不是獅子,實際上取決於獅子作為一個漸變種如何去定義。考慮到無鬃獅與有鬃獅已經分化約190萬年,個人認為將它們作為近緣的兩個物種更為妥當。不管怎麼說,洞獅肯定屬於獅類,和虎、豹不相干。
  • 已經滅絕的史前巨獸:洞獅
    :更新世(距今30萬年前~1萬年前)洞獅發現地:歐洲、亞洲生活環境:平原刺骨的寒風吹過西伯利亞的平原,儘管只是初秋在一顆樹後,一頭體格健壯的洞獅站在那裡,厚厚的毛髮使它感覺不到絲毫的涼意。洞獅目不轉睛地盯著前方的目標,它邁開步子,向前奔去。
  • 科學家發現最古老「漫畫」:4.4萬年前人類祖先具有複雜想像力
    近日,研究人員表示,這一富有想像力的故事表明,人們在洞穴壁畫出現時(可能更早),就已經擁有了和我們一樣的想像力。他們也認為這是已知的最古老的由現代人類創造的具象藝術。該研究負責人、澳大利亞格裡菲斯大學考古學家Maxime Aubert表示,我們認為人類創造一個故事或敘事場景的能力,是人類認知的最後一步。
  • 獅子的亞種分化:兩亞種六進化支,洞獅不是現代獅的亞種
    然而對獅子亞種有所了解的朋友就很少了,有人說獅子有十幾個亞種,也有人說只有非洲獅和亞洲獅之別,誰說的對?史前巨大的洞獅和北美獅(擬獅)這些無鬃獅類,有人說它們是現代獅的亞種,也有人說它們和獅、虎、豹一樣都是豹屬獨立物種,誰說的對?
  • 西伯利亞永久凍土中又發現數萬年前洞獅幼崽屍體
    「洞獅」的幼崽屍體。據悉,這具屍體保存非常完好,研究團隊表示,今後將對其展開詳細調查,以揭開與其相關來自遠古的秘密。來自俄羅斯科學院與東京慈惠會醫科大學的研究團隊表示,去年7月,他們對西伯利亞東北部河岸的永久凍土層進行調查時,發現了這具曾生活在亞歐大陸、滅絕於約1萬年前的洞獅幼崽屍體。
  • 中國境內真實的史前神秘猛獸(一):洞獅
    但洞獅是群居動物 在生態地位上不遜色於虎 在這頭骨被確認為獅類的時候考古人員還意外發現另外一隻神秘猛獸的化石。最早的獅類祖先的化石在非洲東部的 Olduvai 峽谷中北發現,是在距今大約150萬年前的早更新世,那是一種類似Panthera gombaszoegensis 的食肉動物,它的骨骼結構兼有現今獅子和虎的共同特徵,被稱為原始獅(Panthera leo fossilis)。
  • 恐貓、洞獅擬獅、劍齒虎,史前貓科動物你了解多少?
    ,一點也不為過。恐貓復原圖恐貓從目前發現的有關於恐貓的化石推斷,這種動物出現的時間段應該是中新世末期至135萬年前由於到了更新世晚期,當時地球上已經沒有什麼超大型的食肉猛獸了,洞獅成了當之無愧的霸主。其分布範圍很廣,從西伯利亞到英倫三島都有其生活的足跡,只是後來隨著草場退化及人類崛起,洞獅逐漸不適應新的環境被淘汰掉了。
  • 俄羅斯發現洞熊遺骸,形態保存完好牙齒外露,或生存於4萬年前
    近年,考古學家在俄羅斯永凍土層的收穫頗豐。日前俄羅斯西伯利亞又發現了一隻可能生存於4萬年前的洞熊遺骸。據《每日郵報》9月12日報導,俄羅斯牧民在西伯利亞發現一隻保存非常完好的洞熊。據判斷,這隻洞熊生活在22000年前到39500萬年前。
  • 殘暴獅的祖先是原始獅?重半噸敢獵殺1噸重的野牛,還不懼短面熊
    據《光明網》報導,在北極圈永久凍土層中,發現一具殘暴獅的寶寶屍體,看樣子像是在睡覺。不過奇怪的是,它為何還能很完整地保存著4.4萬年前的樣子?01殘暴獅到底是獨立物種,還是獅子的一個亞種?殘暴獅又名美洲擬獅,起初曾被命名為「兇殘的豹」。殘暴獅可以稱得上是美洲大陸的最大頂級掠食者,在貓科猛獸中絕對是龐然大物。
  • 蘇聯挖了一萬多米的洞為什麼不繼續挖了,難道是什麼嚇到他們了?
    蘇聯挖了一萬多米的洞為什麼不繼續挖了,難道是什麼嚇到他們了?美國在1958年成立了「莫霍計劃」,打算從地殼較薄的海洋區域向下鑽孔4.5千米,但美國鑽探的過程並不像預期的那麼順利,用當時一位海洋學家的話來說,就像是站在400米高的大樓上,用一根超長的義大利麵條鑽孔人行道上的水泥地一樣。不僅耗費了大量的資金,也沒有見到實質性成果,所以美國的鑽探的計劃被國會取消。
  • 洞獅有多厲害?它以一己之力,阻止了老虎大量南遷?
    而獅子是群居動物,集體狩獵,在密林中無法發揮團隊優勢,所以即便是到了亞洲的獅子,也多在林中開闊地帶或者稀樹平原上活動,很少進入森林中。 這就是為何獅虎同域分布,卻很少爭鬥的原因,因為在早年人類還未崛起之前,這些地區裡有著大量有蹄類動物,獅虎根本不用越界打獵。
  • 考古學家挖到一塊脊椎骨,推測出人類祖先習性:純素食、愛蕩鞦韆
    367萬年前,一隻腳比較小的古猿在南非的森林裡蕩鞦韆,玩累了就吃一口水果,生活得悠哉悠哉,他就是人類的祖先之一,名為「小腳」的南方古猿。現代人是如何知道「小腳」的生活習性呢?這完全得益於一塊脊椎骨的發現。
  • 考古學家在沙特發現距今12萬年前的人類腳印 還有駱駝、大象等足跡...
    考古學家在沙特發現距今12萬年前的人類腳印 還有駱駝、大象等足跡分布周圍時間:2020-09-18 12:08   來源:央視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考古學家在沙特發現距今12萬年前的人類腳印 還有駱駝、大象等足跡分布周圍 沙特遺產委員會當地時間16日下午向外界宣布,考古學家在沙特北部塔布克地區發現距今
  • 喜馬拉雅山發現了神秘山洞,洞裡壁畫講述了15萬年前的神秘歷史!
    喜馬拉雅山發現了神秘山洞,洞裡壁畫講述了15萬年前的神秘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