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經滅絕的史前巨獸:洞獅
檔案:洞獅拉丁學名:Panthera leo spelaea,含義是「洞中的獅子」史前巨獸:洞獅科學分類:食肉目,貓科,豹屬,獅種身高體重:體長約3.5米,體重270~350千克體型特徵:體型類似於今天的獅子,但是比獅子大,腦袋巨大,身體強壯生存時期
-
西伯利亞永久凍土中又發現數萬年前洞獅幼崽屍體
洞獅幼崽屍體據日本NHK報導,俄羅斯和日本的研究團隊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中發現了已滅絕的「洞獅」的幼崽屍體。報導指出,這隻洞獅幼崽體長約為40釐米,體重約為800克,可能為剛出生的雄性。據推測,它的出生時間在約3萬年前。報導稱,雖然這已經是第四隻在西伯利亞發現的洞獅,但這隻幼崽屍體除了皮毛以外,腦、肺、心臟等器官的保存狀態也非常良好,所以看上去就像是睡著了一樣。
-
史上最大的貓科動物——洞獅
有研究表明,洞獅可能(可能,可能,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是體型最大的貓科動物。它們的四肢粗壯,肩高約1.2米,體長約2.7米,尾長約1.3米,體重大約400公斤。而有記錄最長的可達4.2米,體重最大可達1噸,但這個沒有確切的證據。洞獅生活在在距今30萬到1萬年期間的中、晚更新世時期,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北部和中部的草原和荒漠、半荒漠地區。
-
遠古洞獅冰封四萬年後被發現,日俄計劃克隆幼獅,將洞獅帶到人間
最近一些科學家卻在俄羅斯的雅庫特地區永久凍土層中,發現了一隻小獅子!就是在那數萬年之前,一場永久的寒流襲擊了這片高原,一瞬間就凍結了一切,洞獅媽媽拼盡全力想要拯救孩子,卻有心無力,只能在這一場寒流中化為冰晶。但是這並不是白費的,至少洞獅為自己的孩子留下了希望!
-
洞獅是獅嗎,有多大?能否打得過東北虎?
洞獅復原圖因此,洞獅是不是獅子,實際上取決於獅子作為一個漸變種如何去定義。考慮到無鬃獅與有鬃獅已經分化約190萬年,個人認為將它們作為近緣的兩個物種更為妥當。不管怎麼說,洞獅肯定屬於獅類,和虎、豹不相干。
-
考古學家挖到4萬年前「骨塊」,說是洞獅雕刻,網友表示根本不像
3個月前,新西伯利亞考古學和人種學研究所的考古人員在清理洞穴時,在南側的堆積時發現了它,這個小小的雕塑表面光滑,利用猛獁象牙雕刻而成,其上有對稱的刻劃痕跡,整個雕塑長約4.2釐米,厚約0.8釐米,高約1.1釐米,人們很難辨認出它的模樣。
-
科學家發現冰河時期穴獅屍體 距今5萬年保存完好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3日報導,科學家在位於西伯利亞的永久凍土層中發現了兩隻保存完好的古穴獅幼崽屍體,為研究古穴獅這一滅絕物種提供了珍貴素材。兩隻幼崽系已滅絕的穴獅,於兩年前被發現。它們自冰河時期就被掩埋在西伯利亞的永久凍土層中,距今已有長達5.5萬年,但保存條件完好。這一發現有利於更好地研究穴獅這個曾經為世界上最大的貓科亞種。
-
中國境內真實的史前神秘猛獸(一):洞獅
這個疑似虎頭骨的化石其實就是洞獅的化石 當初被稱為北亞巨虎的化石那個也是當地的洞獅 實際上古東北虎也和它們有所交集 彼此以遼河為界 洞獅在北 東北虎在南 環境氣候變化的過程中它們會進入對方的領地 當時的
-
動物知識科普,小編帶你了解洞獅
到了距今50萬年前,化石獅已廣布於非洲大陸的東部和南部,有化石記錄顯示,其中一些成員開始「走出非洲」並獨立演化。洞獅的適應力是如此之強,在距今30萬到10萬年期間,洞獅的足跡就遍布了歐洲北部和中部的草原、苔原、荒漠和半荒漠地區。不過很明顯,它們不太適應密集的森林或較深的雪原。洞獅化石在歐洲最西分布達英倫三島,最東進入西伯利亞。
-
獅子的亞種分化:兩亞種六進化支,洞獅不是現代獅的亞種
史前巨大的洞獅和北美獅(擬獅)這些無鬃獅類,有人說它們是現代獅的亞種,也有人說它們和獅、虎、豹一樣都是豹屬獨立物種,誰說的對?南非獅(克魯格公園)本文將結合學術界最新研究向大家介紹獅子亞種分化方面的新知識,同時澄清過去的一些認識誤區。
-
恐貓、洞獅擬獅、劍齒虎,史前貓科動物你了解多少?
135萬年前,早期與短劍劍齒虎共同生活過一段時間,由於恐貓的出現已經較為靠後了,所以在形態上面,它有很多地方都比較接近於現代的貓科動物,比如全身布滿斑紋。洞獅狩獵形象圖洞獅相對於其他史前貓科動物來說,洞獅的知名度算是比較大的,
-
俄羅斯發現首個滅絕洞熊殘骸,距今3.9萬年,內臟器官保存完好
據俄羅斯《西伯利亞時報》9月12日報導,在俄羅斯北極雅庫特(Yakutia)大陸上,當地馴鹿牧民發現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已滅絕成年洞熊殘骸,科學家稱這一發現具有世界性的重要意義,他們有望獲得洞熊的DNA以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分析。
-
俄羅斯發現3.9萬年前的成年洞熊和幼崽,整體保存完好,牙齒鼻子無損
據《西伯利亞時報》9月12日報導,俄羅斯科學家在西伯利亞發現了39000年前一隻成年洞熊(Ursus spelaeus)和一隻洞熊幼崽的遺骸,其中成年洞熊保存完好,甚至鼻子都完好無損,有望從它們身上獲取DNA。
-
12000年前已滅絕洞獅子將復活 有網復活的十大生物
發現洞獅遺體的地點距離俄羅斯薩哈共和國首府雅庫茨克約1050公裡。這兩隻洞獅幼崽保存得非常完好。科學家稱,這兩隻「完美保存」的洞獅幼崽——分別被稱為「烏楊」(Uyan)和「迪娜」(Dina)——是「非常激動人心的發現」。根據發現於德國的化石,成年洞獅可以長到1.2米高,2.1米長(不算尾巴)。
-
殘暴獅的祖先是原始獅?重半噸敢獵殺1噸重的野牛,還不懼短面熊
據《光明網》報導,在北極圈永久凍土層中,發現一具殘暴獅的寶寶屍體,看樣子像是在睡覺。不過奇怪的是,它為何還能很完整地保存著4.4萬年前的樣子?01殘暴獅到底是獨立物種,還是獅子的一個亞種?殘暴獅又名美洲擬獅,起初曾被命名為「兇殘的豹」。殘暴獅可以稱得上是美洲大陸的最大頂級掠食者,在貓科猛獸中絕對是龐然大物。
-
數萬年前的遠古生物紛紛「出凍」
就在不久前,在北極圈內的雅庫特地區,一具幾乎完好無損的披毛犀屍體被發現,它在冰中保存了約5萬年,濃密的紅棕色毛髮、四肢和大部分內部器官(包括腸道)俱全。與此同時,一個面貌不同以往的「新北極」也正在誕生。可能是世界上最完整的長毛犀牛人們把猛獁叫做「長毛象」,這個名字及其龐大多毛的身軀,從很早開始就非常出名了。
-
洞獅有多厲害?它以一己之力,阻止了老虎大量南遷?
而獅子是群居動物,集體狩獵,在密林中無法發揮團隊優勢,所以即便是到了亞洲的獅子,也多在林中開闊地帶或者稀樹平原上活動,很少進入森林中。 這就是為何獅虎同域分布,卻很少爭鬥的原因,因為在早年人類還未崛起之前,這些地區裡有著大量有蹄類動物,獅虎根本不用越界打獵。
-
地球上曾經出現過的的最大的貓科動物-殘暴獅
殘暴獅也稱美洲擬獅,獅子滅絕亞種,史上最大的貓科動物。殘暴獅是冰河時期 (距今二百萬年左右)遊弋於北美大陸眾多食肉動物中體形第二大的一類,而在美洲的貓科猛獸中則絕對是龐然大物了。40000到10000年間的史前遺蹟,其中有舊石器時代的人類祖先在巖畫中對洞獅的生動描繪。
-
西伯利亞發現冰河時期的披毛犀遺骸,沉睡在凍土層5萬年保存完好
這頭披毛犀在俄羅斯東北部的薩哈共和國地下沉睡了5萬年,身體的百分之八十完好無損。 這次考古發現地位於2014年出土的世界上唯一披毛犀寶寶遺骸附近,同個地區去年還發現了兩隻已經滅絕的穴獅幼崽遺骸。
-
獅族南北戰爭:南方獅一直在蠶食北方獅的領地
獅子的亞種分化也是講過多次的話題了,本文結合最新的遺傳學研究,與大家討論一下獅子到底應該分多少亞種,南非獅、東非獅、巴巴裡獅、亞洲獅這些稱謂是不是有效的分類單元,以及洞獅等無鬃獅是不是現代獅亞種。這一時間節點,按羅絲·巴奈特的研究是距今12.4萬年前,按羅拉·貝爾託拉的研究則是24.5萬年前。到距今1.6~3.1萬年前的末次冰盛期,氣候異常寒冷、乾燥,沙漠大面積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