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洞獅
拉丁學名:Panthera leo spelaea,含義是「洞中的獅子」

科學分類:食肉目,貓科,豹屬,獅種
身高體重:體長約3.5米,體重270~350千克
體型特徵:體型類似於今天的獅子,但是比獅子大,腦袋巨大,身體強壯
生存時期:更新世(距今30萬年前~1萬年前)

發現地:歐洲、亞洲生活環境:平原刺骨的寒風吹過西伯利亞的平原,儘管只是初秋,但是地面上已經落下一層雪花。稀疏的樹木間,一群猛獁象正在向前移動,一些體型小一點的食草動物跟在這些龐然大物後面。在一顆樹後,一頭體格健壯的洞獅站在那裡,厚厚的毛髮使它感覺不到絲毫的涼意。洞獅目不轉睛地盯著前方的目標,它邁開步子,向前奔去。
洞獅:貓科的巨無霸

保存在博物館中的洞獅骨架,巨大的頭骨上犬齒非常明顯。
獅子是今天體型最大的貓科動物之一,一頭成年雄獅身長2米(不含尾巴),肩高1.2米,體重通常在149~240千克。洞獅則比有測量數據的野生獅子要大些,身長超過2米,肩高1.2米,體重在270~350千克。雖然在體長、肩高上沒有特別明顯的優勢,但是洞獅比今天的獅子要強壯得多。
從外形上看,洞獅與獅子很像,它們長著一個40多釐米長的寬大腦袋,一對大眼炯炯有神。洞獅的口中有一對長達12.7釐米的長牙,這是它們最恐怖的武器,當長牙刺入獵物的喉嚨時,任何動物都會很快斃命。洞獅身體粗壯,四肢長而強健,如果算上長長的尾巴,其長度差不多有3.5米。關於洞獅毛髮的復原得益於原始人類的巖畫,這些在法國、德國山洞中保存至今的史前藝術品,不但展現了雄性洞獅頸部的環狀鬃毛,還依稀能看到毛皮上的點點斑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