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冰河時期穴獅屍體 距今5萬年保存完好

2020-11-27 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3日報導,科學家在位於西伯利亞的永久凍土層中發現了兩隻保存完好的古穴獅幼崽屍體,為研究古穴獅這一滅絕物種提供了珍貴素材。

兩隻幼崽系已滅絕的穴獅,於兩年前被發現。它們自冰河時期就被掩埋在西伯利亞的永久凍土層中,距今已有長達5.5萬年,但保存條件完好。這一發現有利於更好地研究穴獅這個曾經為世界上最大的貓科亞種。

科學家曾認為這兩隻幼崽死時只有幾周大,但因其胃中並未發現殘留的母奶,科學家推斷這兩隻幼崽可能來不及喝到母親的奶水便已死亡。究其死因,可能是剛出生時就被母親拋棄,可能在更新世它們的母親因為某些原因來不及照顧它們,也可能出生後即被山崩掩埋。

兩隻幼崽的發現有助於研究穴獅這個已經滅絕的物種。從前的發現都僅是一些穴獅骨骼,而這兩隻幼崽的屍體保存完整,甚至連髮際線都清晰可見。科學家們發現穴獅和老虎有不少相似之處,一位蘇聯時期的專家曾稱其為「虎獅」。與其名字穴獅相反,穴獅並不生活在洞穴中,而是曾漫遊和居住在英國、俄羅斯東部、阿拉斯加以及加拿大西北部。(實習編譯:張寧 審稿:劉洋)

相關焦點

  • 西伯利亞發現冰河時期的披毛犀遺骸,沉睡在凍土層5萬年保存完好
    據英國《太陽報》12月30日報導,考古學家們在西伯利亞的永凍土層裡挖掘出一頭活躍在冰河世紀的遠古披毛犀遺骸。這頭披毛犀在俄羅斯東北部的薩哈共和國地下沉睡了5萬年,身體的百分之八十完好無損。
  • 俄羅斯發現首個滅絕洞熊殘骸,距今3.9萬年,內臟器官保存完好
    據俄羅斯《西伯利亞時報》9月12日報導,在俄羅斯北極雅庫特(Yakutia)大陸上,當地馴鹿牧民發現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已滅絕成年洞熊殘骸,科學家稱這一發現具有世界性的重要意義,他們有望獲得洞熊的DNA以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分析。
  • 西伯利亞發現冰河時期的長毛犀牛,內臟完好無損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根據英國《衛報》近日的一篇報導,在俄羅斯北部的永凍土層中,人們發現了一具奇怪的動物屍體,它並不是現代動物,而是來自於冰河時期的一頭保存相對完好的長毛犀牛,由於永凍土層是一個天然的「
  • 科學家在凍土層發現5萬年前長毛犀,其和猛獁象生活在同一時期
    不久前,來自俄羅斯東北聯邦大學的科學家們發掘出了一具保存完好的遺骸,這是一隻有4萬年歷史的冰河時期的洞穴熊。但是更加令人驚喜的發現還在後面,這次發現的是一頭長毛犀牛,沒錯,與現在的犀牛不同,在冰河時期,長毛犀曾經和許多動物一樣身上長毛毛髮,用來抵禦極寒天氣。
  • 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發現冰河時期長毛犀牛,部分內臟完好無損
    長毛犀牛屍體(圖源:美聯社)據英國《衛報》30日報導,俄羅斯最北部的永久凍土中發現了一頭保存完好的冰河時期長毛犀牛,它的許多內臟仍然完好無損。俄羅斯媒體周三報導稱,這具屍體是8月份雅庫特永久凍土解凍後被發現的。科學家們正在等待北極地區的冰路能夠通行,以便在一月份將這份動物屍體送到實驗室進行研究。報導指出,這具屍體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保存最完好的長毛犀牛標本之一。它的大部分軟組織仍然完好無損,其中包括部分腸道、一些濃密的毛髮和一團脂肪。科學家們還在它旁邊發現了它的角。
  • 北極發現5萬年前屍體,科學家擔心永凍土鎖不住,人類該警惕
    距今250萬年前,人類出現在地球上。與地球長達45億年的歷史相比,人類存在的時間非常短暫。
  • 俄羅斯發現3.9萬年前的成年洞熊和幼崽,整體保存完好,牙齒鼻子無損
    據《西伯利亞時報》9月12日報導,俄羅斯科學家在西伯利亞發現了39000年前一隻成年洞熊(Ursus spelaeus)和一隻洞熊幼崽的遺骸,其中成年洞熊保存完好,甚至鼻子都完好無損,有望從它們身上獲取DNA。
  • 史上最大的貓科動物——洞獅
    有研究表明,洞獅可能(可能,可能,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是體型最大的貓科動物。它們的四肢粗壯,肩高約1.2米,體長約2.7米,尾長約1.3米,體重大約400公斤。而有記錄最長的可達4.2米,體重最大可達1噸,但這個沒有確切的證據。洞獅生活在在距今30萬到1萬年期間的中、晚更新世時期,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北部和中部的草原和荒漠、半荒漠地區。
  • 俄羅斯永凍層融化 驚現「完整保存」的冰河時期棕熊
    俄羅斯北極地區的馴鹿遊牧人發現了一隻冰河時期保存下來的熊。這隻熊在俄羅斯東北方的利亞霍夫群島(Lyakhovsky Islands)被發現,當地的永凍層融化導致熊的軀體被人發現。據說這隻熊生活在距今22000年至39500年以前,被發現的時候,熊的牙齒和鼻子都保存完好無損。
  • 科學家在1.7萬年前的美洲獅糞便中發現古老的寄生蟲DNA
    美國科學家剛剛在 16570 至 17000 年前的美洲獅糞便化石中,找到了冰河時期動物寄生蟲的 DNA 。據悉,獅弓蛔蟲(Toxascaris leonina)是一種至今仍困擾許多動物的一種蛔蟲,這項發現有望揭示冰河時期有哪些動物出沒的秘密。
  • 科學家在琥珀中發現保存完好的史前螳螂
    1月份發現的這隻有8700萬年歷史的螳螂,屬於白堊紀時期螳螂和現代螳螂的中間過渡種類,很可能是一個新種類。網易探索4月29日訊,最近,日本科學家在一塊琥珀中發現保存完好的8700萬年前的史前螳螂屍體,這一發現推翻了美國科學家有關史前螳螂沒有刺的論斷,在這個螳螂身體科學家發現了有2個突刺,據日本科學家介紹這隻螳螂屬於白堊紀時期螳螂和現代螳螂的中間過渡種類,很可能是一個新種類。
  • 科學家預測:地球下一次冰河時期可能出現在1.5萬年以後
    >地球冰河時期冰河時期,又稱為冰川期。顧名思義,地球的冰河時期應該是地球上絕大部分地區都被冰川覆蓋。地球的冰河時期,被冰川覆蓋的地區非常寒冷,海洋裡有很多冰塊,地面上結了厚厚的冰。冰河時期的時間可以持續100萬年,自地球形成以來,曾出現過11次冰河時期。地球上一次冰河時期發生在距今一萬八千年前,持續了大概八千年,這一次冰河時期也稱為「大冰河時代」,當時,地球上約三分之一的陸地被覆蓋在240米厚的冰層下面。
  • 西伯利亞永久凍土中又發現數萬年前洞獅幼崽屍體
    「洞獅」的幼崽屍體。據悉,這具屍體保存非常完好,研究團隊表示,今後將對其展開詳細調查,以揭開與其相關來自遠古的秘密。來自俄羅斯科學院與東京慈惠會醫科大學的研究團隊表示,去年7月,他們對西伯利亞東北部河岸的永久凍土層進行調查時,發現了這具曾生活在亞歐大陸、滅絕於約1萬年前的洞獅幼崽屍體。
  • 冰河時代犀牛「重見天日」
    2020年8月俄羅斯北部雅庫特地區永久凍土融化,當地居民阿列克謝·薩文發現了一頭保存完好的冰河時代披毛犀,其很多內臟器官仍然完整,其生活年代可追溯到大約2萬至5萬年前。確切年份尚待放射性碳定年法檢測後才能確定。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保存最完好的冰河時代動物標本之一。
  • 數萬年前的遠古生物紛紛「出凍」
    但事實當然並非如此——最近這段時間,古生物學家們忙得不亦樂乎:因為西伯利亞凍土的大片解凍,許多幾萬年前的遠古動物屍體正陸續重見天日。就在不久前,在北極圈內的雅庫特地區,一具幾乎完好無損的披毛犀屍體被發現,它在冰中保存了約5萬年,濃密的紅棕色毛髮、四肢和大部分內部器官(包括腸道)俱全。與此同時,一個面貌不同以往的「新北極」也正在誕生。
  • 細數遠古時期的5大猛獸,第4種極有希望被人類重新「復活」
    古巨蜥,俗稱「巨齒蜥」,在更新世的南澳州就已經出現,在當時堪稱是體型最為龐大的蜥蜴生物,滅絕於距今約4萬年前,最早的澳洲原著居民甚至曾與之一同生活過。恐貓,最早可追溯至800萬年前中新世的遠古生物,在早期甚至於短劍劍齒虎同為頂尖的掠食者。
  • 洞獅冰雪中保存超3萬年
    一項新研究顯示,俄羅斯西伯利亞的永久凍土層保存了兩隻很小的洞獅幼崽,距今已經有超過3萬年的歷史。這兩隻洞獅幼崽死亡的時候只有一周大,很可能是被獸穴的大規模塌陷所掩埋,不過它們所有的身體部位都保持完整。  這兩隻洞獅幼崽被稱為「Uyan」和「Dina」。
  • 雙子塔屹立在曾經是冰河時期的冰河上(組圖)
    圖片中下部的「壺穴」證明了世貿中心的雙子塔屹立在曾經是冰河時期的冰河上  圖片中下部的「壺穴」證明了世貿中心的雙子塔屹立在曾經是冰河時期的冰河上  2001年9月11日,兩架飛機遭到劫持後撞向美國曼哈頓區的世貿中心雙子塔,致使2700多人在這場恐怖襲擊中喪生;世貿中心的雙子塔也被夷為平地。
  • 考古發現16歲少女屍體,距今550年保存完好,X光檢測令人吃驚
    第一個嘗試這種技術的是美國詹姆斯,他偶然間知道知道這項技術,就打算冷凍50年之後再醒來,最後卻發現這只是個騙局。上世紀90年代,外國考古隊一直在安第斯山脈的一座名叫尤崖雅科火山的山頂發現了一具16歲少女的屍體。
  • 史前動物披毛犀在俄永久凍土層被發現:屍體幾乎保存完整
    據《西伯利亞時報》周二報導,研究人員在俄羅斯北部的雅庫特久凍土層中發現了一頭滅絕的披毛犀。據了解,這具屍體的80%都保存完好,包括完整的內臟、牙齒和胃內容物。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地理學教授Jamie Woodward周二在發布的一條推文中寫道:「又一個滅絕的冰河時代動物從永久凍土中被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