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戲劇難,做喜劇尤其難!喜劇節每年都很難,今年尤其難!但每年都還得辦下去!」剛剛結束了話劇《戲臺》在13個城市的巡演,近期正在錄製央視喜劇綜藝節目《金牌喜劇班》的陳佩斯,作為大道文化創始人、北京喜劇藝術節藝術總監,在第十屆北京喜劇藝術節的專家研討會上這樣感嘆道。
多年來,一直堅持喜劇創作和演出,培養喜劇人才、傳播喜劇理念的陳佩斯,今年更是因為首次參加央視喜劇綜藝節目而備受關注。在接受記者專訪時,他暢談起自己在喜劇道路上的苦與樂,一會兒眉頭緊皺,一會兒又開懷大笑。
疫情影響原計劃 臨時「湊」起今年喜劇節
由於疫情原因,第十屆北京喜劇藝術節原定計劃沒能實現,今年的劇目基本是臨時「湊」起來的。
陳佩斯感慨道:「去年這個時候真是躊躇滿志,有五部新作品都等著要在今年的喜劇節上呈現。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被疫情弄得全都取消了!我們只好拿出《陽臺》《託兒》這樣的老作品讓年輕人來演。幸虧還有點兒老作品,幸虧還有年輕人能扛得住。所以也是不幸中的萬幸。」
在這樣艱難的環境下,還堅持辦喜劇節,陳佩斯表示,「這個時候更希望能夠通過喜劇,給大家帶來久違的笑聲和歡樂。」聽說今年除了北京,上海、深圳等各地都在舉辦喜劇節,陳佩斯由衷表示:「特別好!我支持和推動喜劇的多樣化!」
陳佩斯也指出:「當前喜劇市場呈現大規模增長、形勢令人欣喜,但是我們的喜劇發展還面臨著創作、人才、教育、理論建設、評論監督等等諸多方面的問題,這是全體喜劇人共同面臨的客觀情況,也說明了北京喜劇藝術節存在的價值。」
《戲臺》巡演火爆 「戴著口罩的笑聲」特別逗
今年疫情期間,陳佩斯一直沒有停止創作。一方面在為新創劇目做案頭工作,另一方面也和兒子陳大愚一起,錄製了一批防疫喜劇短視頻放在網絡上播放。「我們做這個,一開始是希望能夠通過這種方式,提醒大家戴口罩,少出門,注意保持社交距離,有點公益廣告的意思。」
當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演出行業恢復之後,陳佩斯和楊立新主演的《戲臺》劇組立刻就開始全國巡演,去了13個城市,從50%上座率限制一直演到75%上座率限制,場場演出都極為火爆。
說到這兒,陳佩斯開心地笑了:「起碼把今年過年的飯錢掙出來了!過去我們很擔心票房的二三線城市,但沒想到票房非常好!可能恰恰是因為疫情,大家悶的時間長了,突然有這麼個機會,大家都想得到一些快樂,買票都特別踴躍,我們也得到一些心靈的撫慰。」
不過陳佩斯也摸著自己的光頭感嘆道:「能恢復演出真是不容易!這回我們《戲臺》去各地演出,一直提心弔膽著,坐飛機時,每人發了兩個口罩捂著,就怕感染。到了外地,吃飯也都不出去了,叫外賣來吃,全套防疫,非常謹慎。」
而最讓陳佩斯覺得難忘的是,「在舞臺上演出,我們聽到的都是戴著口罩的笑聲!特別逗!」說到這兒,陳佩斯還捂著嘴,學起了戴著口罩的笑聲,把大家全都逗笑了。
首次參加綜藝 希望展示喜劇背後的「痛苦」
《戲臺》巡演結束之後,陳佩斯立刻投身央視綜藝節目《金牌喜劇班》的錄製工作,目前已經錄了十多天節目。
當藝綻君提到英達曾經說過「我和郭德綱是老師,陳佩斯是大師」時,陳佩斯一個勁兒擺手道:「現在哪有大師!」第一次參加綜藝節目的陳佩斯,表示自己也在學習當中,「跟郭德綱老師、英達老師多學習吧,我經常得看看他倆,才知道該怎麼說話。」
陳佩斯坦言,這次之所以答應參加綜藝節目《金牌喜劇班》的錄製,是因為「跟他們主創能夠談的通,他們能夠理解我們對喜劇這麼多年的思考,他們也願意按照我自己的想法來做,把這個節目做成一個不同於別人的東西,這是特別重要的。大家對喜劇的認識得一致才行。我們都希望把喜劇的路走得更好更長,都有這樣的心願,所以大家一起來探索。」
陳佩斯希望這個節目能夠更多表現喜劇創作過程,同時普及喜劇知識了,「我希望讓大家看到,喜劇創作這個過程原來是這樣的,原來創造者有這麼揪著頭髮撞牆的著急時候,一個個都被逼得快發瘋。我們要把喜劇背後的痛苦給大家看看。搞創作真是特別痛苦的事,哪有那麼容易!」
說這話時,陳佩斯臉上作出齜牙咧嘴痛苦狀,但當被問到是否會被節目組左右的時候,他則立刻一臉傲嬌地堅決表示:「不可能!如果他們想要左右我,我不參加就完了!」
雖然錄製綜藝節目很辛苦,但在陳佩斯看來,「我們出去巡演才辛苦呢!錄綜藝節目就當作休息了。我就是坐在評委席看孩子們演出,他們累。他們不但創作累,而且在第二現場看節目都累。我聽說他們有的都掉眼淚,覺得自己的節目有問題,緊張得不行。所以我覺得我在那裡算輕鬆的,真正緊張的是孩子們。」
這些年來一直致力於培養喜劇人才的陳佩斯認為,以中央電視臺的位置和影響力,是能夠起到鼓勵喜劇創作、挖掘喜劇人才的作用的,「這個節目聚集了很多人才。我們看到的多是演員,但其實更多的是編導、編創,這塊力量特別大,人特別多。」
陳佩斯認為如今喜劇創作,最缺少的是「理念」,缺少對喜劇的認知。「通過綜藝節目不能徹底改變這個現狀,但至少能夠改善。大家也是從連笑都不會笑,到生硬的笑,然後到不太痛快的笑,再到後來歡暢的笑,30多年真的是看著這麼過來的。社會在改變,我們也在改變,我們也在一點點的改變生存環境。」
作為喜劇導師,陳佩斯表示,「我會把我的經驗和理念介紹給年輕人,這樣他們能多一些思考和創作手段。懂得一些喜劇的基本規律再去創作,會更容易,會有方向,有路可循。就像教金融的老師不會直接為學生掙錢,但他會把金融是怎麼回事兒告訴學生,把金融的知識傳播給他們,讓他們將來出去以後能夠賺到錢。」
沒被央視封殺 但依然不會上春晚
對於每年都被大家關心的春晚,陳佩斯淡然道,「其實央視每年都會邀請我上春晚,不是像民間傳說的什麼『封殺』,但我每年都沒時間。今年也沒有春晚計劃,因為籌備春晚節目需要大段的時間,我現在沒有這麼多時間,而且年紀大了,經不住那麼大壓力,抗打擊能力差了。」
陳佩斯透露,他目前除了錄製《金牌喜劇班》節目,還有很多創作任務,「有我們自己的,也有別人的。很多工作都是疫情原因推到現在的。我們的新戲也正在醞釀當中,目前還屬於保密階段。」
相比起表演和做評委,陳佩斯認為喜劇創作是最累的。「當年我寫《陽臺》,寫完了,一照鏡子,突然發現鬍子都白了!當時悶在山裡頭兩個月,也不剃頭,一看頭髮茬也都是白的。」而讓他覺得最過癮的,還是表演,「在舞臺上太舒服了,太過癮了!尤其這次巡演,在疫情之後帶給大家歡樂,意義更大。」
儘管自己一輩子都「靠喜劇吃飯」,但陳佩斯依然認為:「做喜劇太難了!如果能不做這行,儘量別做,我都是這麼勸後人的。首先對我兒子,我就告訴他:『你能不做這行,就最好別做。』一直讓他迴避進這行。但他自己堅持選擇這行,也沒辦法。別的孩子來喜劇培訓班,我也首先告訴他們,這行做起來,非常困難,非常痛苦,不是你們想像的,不是看喜劇作品的時候那種快樂。我都先勸他們別幹這行。但如果你真要選擇幹,就要吃得了苦。」
陳佩斯說,來找他上喜劇培訓班的學員,首先每天早上都要跑5公裡,「很多孩子根本撐不到5公裡,連1公裡都沒撐到,就喘得很厲害了。但是慢慢鍛鍊,基本上都應該能做到。這是為了表演的時候,體能和氣息得夠啊!」
雖然對培養喜劇人才嘔心瀝血,但陳佩斯認為,「今天能不能出經典作品,和我沒關係。如果我要參加什麼,我一定要讓它成為經典。但是今天不出經典,這和我沒關係。我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要不然我當評委去了呢!」
說到這兒,陳佩斯眼睛一眯,又樂了。
來源:藝綻公眾號 作者:王潤
流程編輯:u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