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都很提倡及時行樂,不然打拼了一輩子最後發現自己老了得離開這個還沒見過的花花世界了。但是有的人卻「摳門」習慣了,覺得普普通通就是最好的,從來都不會過分享受。這樣的人確實太少了,畢竟生活的誘惑又有多少人能夠抵製得了?不過陳佩斯就是一個特別「摳門」的人,看看他是怎樣把「摳門」變成了習慣。
更懂珍惜
陳佩斯的老家在長春,家裡孩子兄弟兩個,陳佩斯是弟弟。在陳佩斯很小的時候,他爸爸的工資還過得去,家裡的生活可以說是不愁吃不穿的,特別是在吃的方面,從來都不會委屈家人,委屈自己。而陳佩斯從小就是很特立獨行的一個人,總喜歡和別人對著幹,父母也拿他沒辦法。
在學校的時候,面對很多孩子都害怕的老師,陳佩斯卻喜歡開玩笑。特別是有一次老師讓他用五彩繽紛這個詞造句時,他用這個詞形容了他放的屁。這引起了課堂的一陣鬨笑,老師的臉更是黑了一個度。陳佩斯的搞笑還真的是從小時候就已經有所顯露了。
但是這一切的美好也在他15歲以後徹底改變了。15歲的那年他家裡出了巨大的變故,這場變故讓陳佩斯只能夠跟著父親到邊疆過日子。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四年,每天沒有吃飽過沒有穿暖過,這讓一個十幾歲的孩子怎麼能夠接受。在回家探親的時候自然也就不想回去過苦日子了。
陳佩斯從小就親身體驗到有飽飯吃有衣服穿和吃不飽穿不暖的兩種極端的生活,他的性格以及對待生活的態度也自然有所不同。年紀輕輕就體驗到有的人一輩子也不會遇到的事情,他也自然變得早熟起來。他也更懂得珍惜。
演藝生涯
但是陳佩斯從小的叛逆也讓他吃了苦頭,和父親一樣喜歡演藝的他報考了很多家藝術學校都沒有被錄取,這讓陳佩斯對自己也很失望。還好後來有父親的幫助,他也順利進入八一電影製片廠。從踏入這個學校開始,陳佩斯就開始踏入了他的演藝生涯。而且他也在學校裡收穫了自己的摯友,朱時茂。
陳佩斯的表演能力也是很不錯的,他和他父親合作的電影《瞧這一家子》可以說是他的處女作,這部作品他的精彩演藝讓他的名聲遠揚。這樣的成就對於陳佩斯來說自然是值得高興的,在此之後他們父子倆也有一系列的電影合作。他父親還很有遠見,在成功的現在他想到的是發揮陳佩斯的實力去創作自己的喜劇,給大家帶去歡樂。
這樣的一個決定也影響了陳佩斯的一生。他的作品成了春晚的第一部小品,而且他還連續11年上春晚,給大家帶來了一部又一部的經典之作,還被大家稱「小品王」。但是在如此成功的同時,陳佩斯又選擇了隱退。這讓大家確實看不透。
他開了自己的影視公司可是到最後卻虧的血本無歸,甚至連女兒交學費的錢都沒辦法湊齊,只能找妻子拿錢。這其實也可能是陳佩斯從來不把錢放身上的原因。還好有妻子的鼓勵,妻子買了一片荒山想要和陳佩斯一起過起農家生活。後來陳佩斯開了自己的培訓機構,也演繹了自己最後一部作品《託兒》。
生活節儉
陳佩斯在藝術上對精緻的追求更凸顯了他對生活上的「老大粗」。他生活上一直都是很節儉的一個人,或者說已經形成了習慣。在他好友朱時茂和他的採訪中,據好友爆料,他出門從來不帶錢,一起吃飯從不買單,出門工作也只帶一套衣服,就連身上的那件毛衣也已經是20年前的。就陳佩斯的經濟實力而言,他並不窮,相反他很有錢,但是他從來沒有用這些錢花在自己的吃穿上,因為他知道吃穿並不是最重要的。
陳佩斯的這種簡單極致節儉極致的生活方式就是他本人一生的寫照。他不追求榮華富貴,他更多的是自由隨意。他雖然已經是66歲的年紀,但是他的作品依然年輕,他的精神也一直在被人所懷念。
結語:一個真正的大師,總是能夠忽略大環境,不拘小節,沉迷於自己的藝術當中。這種人,值得我們的敬佩,值得我們的讚揚,值得我們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