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又要看到一年一度的春晚了,春晚的陣勢一年比一年大,舞臺一年也比一年酷炫,演員也是擠破了頭想拿到一張春晚舞臺的入場券。
不知道現在的70和80後們,還記不記得自己第一次看的春晚,還記不記得當年第一次春晚自己印象深刻的節目。
在86年的農村,電視機還是稀罕物,記得五六歲的時候,村子裡已經有人家開始買電視機了,聽說誰家買電視了,周圍鄰居晚上沒事就扎堆跑到那家人去看電視。那會兒的電視廣告還很少,夏天人們在院子裡搬個馬扎坐在一起,邊看電視邊聊天兒,時不時傳出一陣陣大笑。
86年我也才剛剛記事,只記得那會兒家裡剛剛添了一臺小小的黑白電視機,冬天地裡沒有農活兒,吃過晚飯幾個要好的鄰居就來家裡邊看電視,我們小孩子滿屋子瘋跑,碰到自己喜愛的電視節目,也會安靜下來同大人一起觀看,印象中那會兒好像有《上海灘》《霍元甲》還有幾部日本譯製片《血疑》《烈駒》等等。
要說到春晚,86年的記憶確實很多都已經模糊了,但是陳佩斯和朱時茂合作的小品《羊肉串》,卻是印象深刻,在80年代,小品這種藝術形式一經推出,就得到了廣大老百姓的一致好評,主要是演員的功底深厚,表演起來惟妙惟肖,生動、形象,當年陳佩斯把羊肉串小販刻畫的入木三分。
如今再看86年的春晚,竟然有一曲蔣大為的成名曲《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當時確實沒有印象了,這在當時可謂火遍了大街小巷。
陳佩斯自1984年開始上春晚,可惜那會兒的我還沒有記憶,家裡也沒有電視機。回過頭來再看他跟朱時茂的小品,每個都是經典,喜劇演員深厚的舞臺功底,給電視機前的觀眾帶來了諸多經典作品,能夠得到老百姓喜愛和歡迎才是一部好的作品。
農村的春節,夜裡12點是要放鞭炮煮餃子的。正好那會兒的春節晚會,貌似零點之後還有幾個節目,我們幾個小孩子精力充沛,非要等到一個節目都沒有了,電視出雪花了才關電視。
在父母的催促聲中,我們才戀戀不捨的在一片鞭炮聲中上床睡覺,床頭媽媽已經給擺好了第二天要穿的新衣服。
對春晚的回憶,不僅僅是單純的回憶印象中的好節目,好聲音。更是對那個年代的深深眷戀,雖然物質貧乏,但是我拼命的回想也沒想出那會兒有啥煩惱,好像每天就是沒心沒肺的玩耍。不知道現在的70,80後們,對童年時代有著什麼樣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