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早晨,上海第二軍醫大學3年級學生何曉偉(化名)在用隨身聽欣賞音樂時,裝在隨身聽裡的一節白象牌5號鹼性電池突然發生爆炸,爆炸的電池碎片飛進了何曉偉的雙眼,經過醫生的及時治療,何曉偉的雙眼已經沒有失明的危險了。然而記者就這件事採訪時發現,現在隨身聽在大學校園裡幾乎是人手一部,同時還有很多使用鹼性電池的電器也在學生手中使用,但學生們在購買和使用電池時卻沒有絲毫的安全意識……
事件回放:「電池炸彈」炸傷了雙眼
昨日中午,記者在上海第二軍醫大學的學生宿舍見到了還在接受治療的何曉偉,他的雙眼被白色的紗布蒙著,走路時不得不用手觸摸前面的道路,以免撞到東西。
何曉偉告訴記者,12月23日上午9時,他從床上起來,像平時一樣打開隨身聽欣賞音樂,聽了幾分鐘後,音樂突然停止了,他以為是電池沒有電了,就拿起隨身聽,想要打開後蓋,換上新電池。就在他剛剛打開後蓋的一剎那,突然從隨身聽裡傳出「砰」的一聲,和爆竹的爆炸聲非常接近,同時他感到手裡的隨身聽也劇烈地震動一下,把手都震得有些麻了。沒等何曉偉反映過來,他就感到雙眼一黑,劇烈地疼痛,像好幾根針一起刺進眼睛的感覺。這時他意識到是電池爆炸了,而且炸到了自己的眼睛,於是急忙喊同宿舍的同學。幾個同學聽見他的呼救,立即把他送到長海醫院搶救。醫生檢查發現,是電池爆炸時把裡面的鹼性物質炸進了他的眼睛,因為鹼性物質有很強的腐蝕性,而眼睛又是非常敏感的部位,所以何曉偉感到巨痛。經過醫生的緊急治療,何曉偉的眼睛已不再疼了,但是否能完全恢復,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爆炸發生後,何曉偉的同學在現場找到了爆炸電池的殘體,並一直保留下來。記者看到,這是一節黑色的5號電池,上面寫著這節電池是「白象牌鹼性高能電池」,旁邊是產品的商標,由一個直徑約7毫米的大圈套著一個直徑約5毫米的小圈和兩個圈中的一個大象組成。電池上還寫著由上海白象天鵝電池有限公司生產,有效期是2002年11月,在電池銀白色的金屬底部上,印著「S11-02」的字樣。電池爆炸時還飛出一塊黑色軟質物體,與電池的長度相同,電池的另一側鐵底已經炸飛,只留下一個「空洞」。
何曉偉告訴記者,這節電池是他45天前在某超市購買的,但他在購買時沒有開發票,所以無法證明。
原因查明:爆炸的電池是假的
昨日下午,記者與何曉偉的父母一起,帶著電池的殘體,來到上海白象天鵝電池有限公司,核實這節「炸彈電池」的「真實身份」。白象天鵝電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葉邦宏招來公司質量、生產、設計部門負責人,經對這節爆炸電池的詳細鑑定,證明這是一節假冒白象品牌的假電池。
葉邦宏對記者說,通過對這節電池的仔細檢查,一共查出兩處與真電池的不同之地方,首先,真白象牌電池的商標印刷得非常精製,無論是兩個圓圈還是中間的大象,線條都非常細,而這節假電池上的商標圖案雖然和真的相同,但商標線條要粗很多。第二點是這節假電池上的生產日期是油墨印上去的,非常圓滑。而真品電池的生產日期是用特製的機器打上的,數字有稜角,用手觸摸時有凹凸感。所以可以肯定,這節電池是假的。
假電池為何會爆炸
白象天鵝電池有限公司工程師陳衛國向記者演示了假電池爆炸的原因。他告訴記者,鹼性電池在使用時內部會產生很多氣體,能產生高達25公斤的壓力。為了避免氣體爆炸,真電池在生產時要在電池底部安裝一個尼龍的薄片,上面有2個小孔,叫做「防爆孔」,一旦電池內部氣壓過大,就會把防爆孔衝破,氣體從防爆孔瀉出,氣壓就會降下來,不會發生爆炸。但假冒電池有的根本就沒有防爆孔,有的即使有防爆孔,質量也不合格,電池裡的氣壓一大,氣體「無處發洩」,就會衝破鐵底,發生爆炸。
記者觀察:大學生不辨電池真假
昨日下午,記者在復旦大學、第二軍醫大學採訪了50多個大學生,發現每個人都有隨身聽,有的學生還有其它使用電池的電器。但記者問這些學生在購買電池時是否辨別真假時,這些學生均表示電池不值多少錢,買到假的損失也不大,所以根本不辨別真假。還有的學生說,即使想辨別真假也不會辨別。
第二軍醫大學3年級教導員劉珍告訴記者,她所在的班級有130個學生,人人都有隨身聽,所以缺不了電池,但學生們在購買電池時根本不考慮真假問題,也沒有誰知道電池還會爆炸。被炸傷雙眼的何曉偉說,很多同學都是到小攤點購買電池,因為那裡賣的便宜,在大商場賣8.8元的電池那裡只賣4.4元。
白象天鵝電池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有些非法小商販以非常低的價格賣電池,甚至比廠家的價格還要低,這裡面實際上很多都是假冒偽劣產品。
怎樣辨別真假電池
避免買到假冒電池的方法最好是買不要拆開的電池,電池一般是4節一聯,每聯上面有一個用「微孔薄膜重離子水」技術製造的防偽商標,只要在這個商標上塗上任何一種水,沒有水時也可以用口水,商標上的圖案就會消失,水幹後,圖案又會清晰地顯露出來。再有,消費者最好不要到非法小商販處買電池。
專家提醒:真電池使用不當也會爆炸
記者就電池爆炸一事採訪了幾位專家。他們告訴記者,電池殼上通常有這樣的警示:「勿將正負極接反、加熱,切勿將電池投入火中,以免洩漏或爆炸。」因為並非只有假電池才會爆炸,如果使用不當,真電池也會爆炸。
有關專家告訴記者,與傳統的碳性電池相比,鹼性電池採用高純度、高活性的材料,其放電量是碳性電池的5-7倍,加之外殼一般採用鍍鎳鋼材,一旦遇到短路、受熱膨脹等特殊情形,電池就會變成一個微型「炸彈」。如果將鹼性電池放在口袋裡,時間長了電池會異常發熱,這是發生短路的特徵。如果這樣繼續長時間地放置,電池受熱膨脹後,金屬材料和產生的氣體就會從為防止洩漏、爆炸而專門設置的防爆孔會中溢出;如果防爆孔不能通開,就有可能爆炸。防爆孔通開時會釋放出氫氣,此時如果遇到明火,也會爆炸,只不過釋放出的氫氣很少,不可能出現像何曉偉遇到的那樣的爆炸。
如同小炸彈 假電池爆炸事件二例
今年5月12日晚7時30分,北京的夏先生購買了某個牌子的8節5號電池。晚8點左右,他把其中4節電池裝入線控玩具大炮中,另4節裝入遙控器內。3歲的小孫子高興地玩了10分鐘後,便坐在玩具大炮附近準備吃夜宵。忽聽轟地一聲響,遙控器爆炸了,遙控器電池盒蓋擦著孩子的臉飛出兩米遠。孩子嚇得大哭。後經檢查驗證,這8節電池是假冒產品。
今年6月24日,內蒙古自治區的楊桂蘭正在家中看書,突然聽到一聲巨響,剃鬚刀內兩節電池中的一節爆炸了,外層塑料殼和金屬內殼都被炸飛,電池的金屬蓋子如子彈般地射向天花板,窗戶上濺了一片黑色的電池粉末。59歲的楊桂蘭當時還戴著心臟起搏器,受此驚嚇,過了幾天仍心悸不安,雙手發抖。後經廠家鑑定為假冒電池。
聚焦假電池
據記者了解,鹼性電池目前市場佔有率只有10%左右,但在尋呼機、收錄機、攝像機等家庭生活常用電器和對電池的放電量有較高要求的電子產品中,鹼性電池已取代了傳統的碳性電池。可以看出鹼性電池是家庭生活中的「常客」。
提到假電池的影響,白象的葉邦宏副總經理無奈地說,假電池不僅對企業的利益和信譽造成非常惡劣的損害,同時損害消費者的利益,還會對消費者的人身安全造成隱患。當記者問到現在有多少假電池流入市場時,葉邦宏說:「無法統計,只能說猖獗泛濫。」
編輯:黃楊 來源:新聞晨報 作者:許洱多 宣克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