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了解電池麼?

2020-12-03 虎嗅APP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三位「為鋰電池作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分別是約翰·B·古迪納夫(John B.Goodenough)、M·斯坦利·威廷漢(M. Stanley Whittingham)和吉野彰(Akira Yoshino)。

三位並非是共同工作研究,而是作為鋰電池奠基者、鋰電池改造者和鋰電池優化者在各處單獨進行鑽研。目前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種種電子產品都離不開他們的功勞,無論是手機、電腦、相機還是電動汽車,都是基於鋰電池技術的成熟才得到快速的發展。

電池簡史

要想了解他們的貢獻,得先了解一下電池發展裡程。

電池的基本原理即是用「活性較高」的金屬材料製作陽極(即負極-),而用較為穩定的材料製作陰極(即正極+),陽極材料由於庫侖力的原因丟失電子(氧化反應),流向陰極使其獲得電子(還原反應),而電池內部(電解液)則發生陰極的陰離子流向陽極與陽離子結合,由此形成迴路,產生電能。

也正是因為這種流動本質上是化學反應,所以遵循能量守恆定律。如果對外部用電器(手機、相機等耗電物品)做功了,也就意味著反應產生的能量被用電器「吸收」了,達到相對的平衡。如果沒有用電器,但是迴路接通,就意味著能量無處可用,將會變成熱能,且速度非常快,因為電子移動的速度與光速相同,也就是為什麼電池發生短路時會劇烈發熱甚至燃燒爆炸。

一旦電池內部化學能量消耗完畢,則電池就沒用了。所以可充電的電池,即是能夠通過外部通電將內部的化學反應「還原」(歸位),也就需要選擇特別的材料和設計,能夠「完美」恢復原樣,使得電池重新獲得化學能量。

(伏特堆電池,圖來自Visual Capitalist)

1799年,義大利物理學家Alessandro Volta發明了第一款電池(Vlotaic Pile 伏特堆),他利用鋅片(陽極)和銅片(陰極)以及浸溼鹽水的紙片(電解液)製成了電池,以證明了電是可以人為製造出來的。

(丹尼爾電池,圖來自Visual Capitalist)

大約40年後,以為英國化學家John Frederic Daniell通過變換電池形式,解決了伏特堆放電時產生的氫氣氣泡問題(由於發生化學反應產生了氫氣,從而導致電池內部接觸不良),此時電池可以達到1V電壓。

(鉛酸電池,圖來自Visual Capitalist)

1850年,法國物理學家Gaston Planté發明了鉛酸電池(陽極為鉛、陰極為鉛氧化物、硫酸溶液為電解質),利用鉛不僅僅做到了極低的成本,還能夠提供12V的電壓,且能夠充電循環使用。這類電池被廣泛使用,車載蓄電池、早期電動車等都採用這類電池,截止2014年,全球約售出了4470萬塊鉛酸電池。

(鎳鎘電池,圖來自Visual Capitalist)

1899年,瑞典人Waldemar Jungner發明了鎳鎘電池(鎳為陰極、鎘為陽極,採用液體電解液),也就是小時候經常會用到的隨身聽、四驅車所用的充電電池,為現代電子科技打下了基礎。不過這類電池有個巨大的缺點,也就是老一輩人經常會告訴你充電池必須用完才能充電的原因,由於其化學特性的原因,如果未用完電量就充電,會發生「鎘中毒」現象,導致電池「記憶」了「最低電量」,導致下次充滿電量縮小,所以漸漸就被市場淘汰了。

(鹼性電池,圖來自Visual Capitalist)

1950之後,加拿大工程師Lewis Urry發明了現在非常常見的鹼性電池(鋅為陽極、鎂氧化物為陰極,氫氧化鉀為電解液,也就是鹼性電池名字來源),就是平時生活中常用的一次性電池,絕大多數都是不可充電的,當然也有特殊設計的鹼性電池能夠充電,甚至還能夠通過按壓電池表面顯示當前電量。全球售出超過100億顆。

(鎳氫電池,圖來自Visual Capitalist)

1989年,第一款商業鎳氫電池問世(陽極為金屬氫化物或儲氫合金、陰極為氫氧化鎳),耗時超過20年研發,由戴姆勒-奔馳和德國大眾贊助。通過新的配方,鎳氫電池相較於鎳鎘電池提高了能量密度,並且汙染減少。更重要的一點,鎳氫電池沒有「記憶效應」,所以不必像鎳鎘電池一樣擔心使用問題。除了大量被使用於數碼產品之外,還被早期的豐田Prius混動車所採用。

(鋰離子電池,圖來自Visual Capitalist)

1991年,索尼公司推出了第一款商業鋰離子電池(陽極為石墨,陰極為鋰化合物,電極液為鋰鹽溶於有機溶劑),由於鋰電池的高能量密度和配方不同能夠適應不同使用環境的特點,被現在廣泛使用。

(左側縱向為電流、右側為單位功率、橫向為能量密度)

上述多種電池歷經200年歷史才走到鋰電池階段,其目的就是為了更為輕便、小巧、能量更高,期間很多人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諾貝爾化學獎

鋰元素是由Johan August Arfwedson於1817年發現的。鋰的特性決定了它非常適合做高能量密度、高電壓的電池。

但是由於鋰活性過於高,所以遇到水或者空氣都可能發生劇烈反應以至於燃燒和爆炸,如何「馴服」它成為了電池發展的關鍵。此外,鋰作為陽極時無可厚非的了,但是如何尋找一種適合作陰極的材料成為了研究著正向追逐的目標。

(鋰遇到水發生劇烈反應)

1970年代爆發過一次石油危機,M·斯坦利·威廷漢(M. Stanley Whittingham)決定致力於研發新的能源科技擺脫石油的束縛。

M·斯坦利·威廷漢(M. Stanley Whittingham)

一開始他專注於研究超級導體,然而偶然發現了一種蘊含巨大能量的物質,可以作為鋰電池的陰極。

經過多年的實驗和研究,M·斯坦利·威廷漢最終採用用硫化鈦鋰(LixTiS2)作為鋰電池的陰極材料,金屬鋰作為陽極材料,製成了一款鋰電池。其電壓可達到2.5V,並且在幾乎不損失電量情況下循環1100次。但是,由於陽極材料中含有金屬鋰,而它活性太高,該電池非常不穩定,容易發生燃燒或爆炸情況。

(鋰枝晶現象)

那時,「大哥大」使用的就是這種電池,持有該技術的加拿大公司Moli Energy,將產品問世不到半年,就因為起火爆炸問題而全球召回,從此一蹶不振,後來被日本NEC公司收購。但NEC公司經過幾年的檢測和摸索,終於弄清楚了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使用過程,陽極材料金屬裡會發生「鋰枝晶」現象,使得陽極材料變形導致可能碰到陰極材料引起短路。雖然找到了原因,但卻遲遲不得解決辦法。

所以這款電池在商用研發的道路上,遇到了巨大障礙。

出現問題後,科學家們想起了1938年Rüdorff提出的理論,「離子轉移電池」方法(ion transfer cell configuration)。於是決定採用一種材料可以替代金屬鋰作為陽極材料——石墨,陽極材料的目的就釋放電子,而石墨的特性可以使電子儲存在碳元素之間,雖然石墨相較於金屬鋰活性(儲存電子能力)差一些,但是更加安全。

基於此發展,約翰·B·古迪納夫(John B.Goodenough)也在研究陰極材料的改善,他預測氧化鋰化合物比硫化鋰化合物要更為合適。

約翰·B·古迪納夫(John B.Goodenough)

在經過一系列的實驗研究後,1980年,古迪納夫想外界展示了鈷酸鋰(LixCoO2)作為陰極的鋰電池。

由於採用了石墨作為陽極,這款電池部分解決了「鋰枝晶」現象,防止了內部短路現象,又因為其陰極材料的選取,將電壓提高至4V(甚至可以達到5V),總體來說相較於威廷漢的鋰電池性能好很多、安全很多。

由於該思路過於前衛,又或者是Moli Energy的教訓太過於慘痛,當時沒有任何一家企業敢接古迪納夫的發明,甚至自己的母校牛津大學都不願意為其申請專利。但索尼公司伸出了橄欖枝,將其技術應用於生產,幫助索尼一躍成為鋰電池行業老大。

然而有一位科學家認為這還不夠,日本的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古迪納夫的鋰電池為基礎,將陽極材料從石墨改為了石油焦。

吉野彰(Akira Yoshino)

雖然同為碳元素組成,但是以此達到了輕量化和耐久性。這款電池能夠充放電幾百次也不失去性能。

其實從古迪納夫開始,這兩種鋰電池已經不是化學反應產生的電能,而是「單純」的陰陽極之間的電子流動產生的,而這種能量純粹來自於外界充入的「過量」電子,存貯於兩極之間,用於做功,所以其實這兩款並不叫鋰電池,而是鋰離子電池(Lithium-ion)。

鋰電池的未來

從1991年鋰電池問世以來,已經經歷了很多的變化,但基本上都是基於上述三位的研究成果而來。從小處看,鋰電池為方便生活、豐富生活提供了可能,從長遠看,未來使用可持續能源,例如風電、水電、太陽能是趨勢,鋰電池作為儲能設備,能夠將這些能源保存起來,並在需要時候使用,使得發電裝置「去中心化」。

此外,隨著汽車逐漸開始「電動化」,鋰電池成為了汽車行業的「寵兒」。

車載鋰離子電池其使用特性與電子產品不同,例如手機電腦,其鋰離子電池設計之時考慮的就是「快速充電滿足日常使用,長期性能不必過度考量」。但電動汽車要求的是「多次循環性能不便、電量大、充電快」,其條件更為苛刻,在這其中其重要性是按順序排列的,循環耐久性是最重要、電量大和充電快差不多是一個量級。

所以對於電動汽車而言,其鋰離子電池的要求之高,使得各家廠商不斷再嘗試新材料或者新配方,以適應市場需求。

目前較多採用的方案無非兩種,NCA811(鎳鈷鋁鋰電池,數字代表比例)和NCM811(鎳鈷錳鋰電池),不過由於專利原因和其他因素,NCA只有特斯拉在採用,而NCM則是絕大多數廠商採用的方案。兩者各有利弊,NCA能量密度更高,但是NCM則更為安全。

未來隨著電動汽車的愈發普及,鋰電池技術或許將會成為各大車企「重新洗牌」的關鍵部分。而伴隨著全球可持續發展的趨勢,鋰電池的重要性也或許比肩於石油。

在諾貝爾獎頒發後的委員會成員採訪中,記者問道:「如果讓你30秒來描述鋰電池技術得獎的原因,你會怎麼說?」

回答中有一句話讓筆者印象深刻是:「鋰電池很可能會對未來的發展帶來巨大的影響,其技術落地和應用為人們帶來了福音,但雖然技術與應用結合對人類來說更有意義,但也正是這些科學家孜孜不倦的研究才為這些帶來了可能,古迪納夫是諾貝爾獎獲得者中最年長的一位,97歲,但他每天仍舊進入研究所鑽研電池技術……」

1997年,一方面由於鈷酸鋰結構在長時間時候後會發生「崩塌」,造成性能下降,另一方面鈷礦石非常昂貴,導致其成本太高。75歲的古迪納夫又發明出了「磷酸鐵鋰」材料的鋰電池,震驚了世界,此時他75歲。而當古迪納夫90歲之時,他又做出了另一個決定,研究全固態電池技術……

古迪納夫曾說過一句話:「我們有些人就像是烏龜,走得慢,一路掙扎,到了而立之年還找不到出路。但烏龜知道,他必須走下去。」

或許這些獲獎者的精神才是更為珍貴的財富吧。

相關焦點

  • 儀錶盤這些符號,你真了解麼
    原標題:儀錶盤這些符號,你真了解麼 很多朋友買車之後開了很久,對於汽車儀錶盤上的各種標識還是一知半解或者完全看不懂 「 為了讓大家能夠更清楚的了解汽車儀錶盤標識,我們對儀錶盤標識做了以下類別。
  • 你用的鹼性電池是真的麼?
    電池爆炸時還飛出一塊黑色軟質物體,與電池的長度相同,電池的另一側鐵底已經炸飛,只留下一個「空洞」。何曉偉告訴記者,這節電池是他45天前在某超市購買的,但他在購買時沒有開發票,所以無法證明。原因查明:爆炸的電池是假的昨日下午,記者與何曉偉的父母一起,帶著電池的殘體,來到上海白象天鵝電池有限公司,核實這節「炸彈電池」的「真實身份」。
  • 深入了解電池安全問題 解析石墨烯電池技術
    網友們的回覆雖然自帶調侃,但內心不無惶恐,電池爆炸涉及到人身安全,可不是小問題,可見三星Note7的爆炸事件對三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其實不僅僅是三星,其它品牌的手機發生爆炸的情況也不勝枚舉,一件件疊加起來,手機電池的安全問題毫無意外地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既然手機的技術在不斷地更新,為何電池的安全還會存在如此大的安全隱患?三星Note7為什麼會爆炸呢?
  • iPhone 變卡了,換電池真有用?
    不僅長得好看,智商還辣麼高,家裡還辣麼有錢,真是太扎心了~好了從今天起,小哥哥就是哎妹的新晉男神。知道你們被 iPhone 降頻這事兒弄得賊絕望,不過最近不是很多小夥伴都發現,換了電池以後, iPhone 的性能翻倍嘛。那具體應該怎麼操作,跟哎妹走一波!
  • 下雨你見過,下紅雨你見過麼?印度真神奇!
    下雨你見過,下紅雨你見過麼?印度真神奇!hello,大家好。在生活之中,一年四季之中免不了要下幾場大雨。但是呢下起了紅色的雨水是不是很奇怪呢,想知道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難道是要發生什麼大事了嗎?
  • 【科普天地】關於跳蚤,你真的了解麼?
    你知道麼? 一隻雌跳蚤一天的叮咬次數為400次左右。他們每天像打樁機一樣「勤勞」得在愛寵的皮膚上進行著破壞。
  • 突破千億美元市值的蔚來,這期貨固態電池靠譜麼?
    但對於固態電池,蔚來的考量夠充分麼? Q1: 電池到底是真固態,還是過渡性產品? Q2: 固態電池真有那麼好麼?在清陶官網也可以找到適用於新能源乘用車的電池包,但其與蔚來宣布的固態電芯密度360Wh/kg相差甚遠,是清陶麼?不好說。 那或許是輝能? 這個可能性比清陶大。
  • 薄膜太陽能電池,你了解多少?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幾年來,太陽能電池越來越受到科研人員的重視,發展迅速,前景光明。除了傳統的晶體矽用於太陽能電池的製備中,現在薄膜太陽能電池板也發展得如火如荼,那麼薄膜太陽能電池有哪些?它們的性能如何?跟著小編看看吧!隨著基礎科學的發展,太陽能電池板的性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薄膜太陽能電池板正逐漸成為主流。
  • 你真敢1.1秒給電池充滿電?深度解剖鋁離子電池
    既然大家非常關心該類電池技術,那正好今天就展開講講本文工作的內容,以及對鋁離子電池的發展應用前景做一個簡單的分析展望。1.鋁離子電池——能量密度能有多少?首先看看作者本人的摘要中對該電池的介紹。不難看出,該石墨烯-鋁金屬的鋁離子電池的高低溫、柔性、倍率性能很優秀,這當然很大程度利益於製備的石墨烯電極。然而摘要是一個突出亮點的地方,突出的成果都會在這裡反應,可是在這裡電池的幾個重要的參數都沒有說:比如體積能量密度、質量能量密度。1)體積能量密度低的話,手機和汽車這兩個電池最為重要的領域中想要應用基本是沒有希望的——空間非常有限,必須充分利用。
  • 鋰,這個從宇宙大爆炸就存在的物質你了解麼?科普鋰和鋰離子電池
    關注「黑洞科技觀察」傳遞科技背後的思考大家好,今天我們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鋰和鋰電池,確切的說是鋰離子電池。我的很多篇文章都是關於動力鋰電池,從特斯拉4680到比亞迪刀片電池,從圓柱電芯到方塊電芯再到軟包電芯。但是始終沒有把鋰離子電池當做主角。
  • 風口上的鋰電池,你上車了麼?
    據他們介紹,為了比對鉛酸電池和鋰電池的產品性能,同一臺車分別裝配相同型號的鉛酸電池和鋰電池親自跑了好幾天。得出的結論卻很沮喪:二者續航裡程並沒有太大差別,而且在顯示沒電的情況下,鉛酸電池至少還能騎行幾公裡,而鋰電池卻不行。價格沒優勢,續航裡程沒太大差異,而且安全性上鉛酸還有較大優勢。所以二人很迷茫,覺得這個生意不好做。那麼鋰電池到底是不是造富新機會?
  • 電池是如何放電?鋰離子電池又具有什麼優勢?帶你了解電池原理
    基本上我們用的所有的電都是來自發電廠的電,家裡的大型家電由於不會經常移動,因此,都是插著插座,隨時可以使用,當我們需要使用經常拿動的電子產品時,不能時時刻刻插著插座,因此需要使用電池來為我們提供電力,關於電池你是否有很多疑問?那麼我們就來詳細了解。
  • 熊瞎子真瞎麼?
    熊瞎子真瞎麼?時間:2017-01-21 12:34   來源:蝌蚪五線譜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什麼把黑熊叫做熊瞎子? 熊瞎子真瞎麼?熊瞎子真瞎麼?   在東北有一個著名的惡霸,名曰「熊瞎子」,它的惡劣事跡在老人們一代又一代的口口相傳中從古流傳至今,比如「隔壁村的小孩不乖,中午不睡覺,被熊瞎子叼走了」;「老誰家那小誰不聽話,不寫作業,被熊瞎子抓走了。」熊瞎子就是黑熊,俗名狗熊,作為食物鏈上層的動物,它體格碩壯,力大無比,攻擊力自然不用懷疑。
  • 無汞鹼性電池真不用回收
    無汞鹼性電池真不用回收 青島晚報電子報   2013.01.15 星期二 昨天,記者採訪南孚電池青島辦事處的工作人員了解到,5號電池和7號電池,主要成分為無汞鹼性電池和碳性電池兩種,前者沒有危害,市民可以隨生活垃圾一起扔掉,而後者仍需回收處理。 □記者 張譯心無汞鹼性的不用回收碳性電池仍含汞和鎘,需要集中處理    昨天,記者探訪部分超市和小賣部發現,各種品牌的電池價格能差好幾倍,有的電池幾角錢一節,有的電池將近2元錢一節。
  • 你知道地球上一天的長度變化麼?你知道地球一天是多久麼?
    你知道地球上一天的長度變化麼?你知道地球一天是多久麼?肯定有人說是24小時。那麼今天就來了解一下地球一天到底有多久?一說起地球,大家都熟悉;它是我們人類生活的家園,小時候的我們每每聽到光年這個詞,都會認為這是個時間單位,畢竟年份是個時間詞。
  • 煙臺真空包裝機的特性你了解麼
    煙臺真空包裝機的特性你了解麼 ,「150l39n7k」   煙臺真空包裝機的特性你了解麼  我國的汙水處理髮起步晚、發展快,汙水處理採用的工藝主要是生化處理,常見工藝有接觸氧化法、AB法、A/O法、氧化溝、SBR、曝氣生物濾池、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等。
  • 福祉科普|你真的了解你的肌肉狀況麼?
    你真的了解你的肌肉狀況麼?現在,傳統的臨床影像學檢查主要包括CT,X射線和MRI,均可以檢查患者的骨骼狀況[1]。但當我們想了解患者的肌肉狀況時,傳統的臨床影像學檢查普遍表現較差。而且很多時候,一些潛在患者和許多亞健康人員沒有明顯的骨骼變化,他們的主要是由於肌肉勞損導致了骨骼病變。
  • UVC LED紫外殺菌技術你真的了解麼?
    UVC LED紫外殺菌技術你真的了解麼?關於UVC LED殺菌技術的問題你了解多少? 2020年以來,市場對消毒產品的需求直線上漲,歐司朗光電半導體也因此推出了不少新型的消毒產品,其中UVC紫外消毒產品,憑藉其巨大的應用價值從眾多消毒產品中脫穎而出,強勢崛起。為什麼UVC紫外殺菌這麼受歡迎,它殺菌的原理是什麼?UVC紫外殺菌是否對人體有所損害?
  • 網紅蜜袋鼯你了解麼?小編教你科學飼養!
    下面小編就帶你了解一下如何科學飼養蜜袋鼯吧!1、在飼養小蜜袋時,食物方面一定要營養均衡。蜜袋鼯有屬於自己的蜜袋糧,去寵物店或者網上就可以買得到,大多是粉末狀的衝泡糧。除主食以外還要給蜜袋提供新鮮的水果、蔬菜和活的蟲子。比如:大麥蟲、麵包蟲等等,不要提供烘乾的蟲幹,這樣沒有任何意義。
  • 絕不是紙糊的駕駛室 你真了解玻璃鋼麼
    那麼玻璃鋼真的如經銷商說的那麼不堪一擊麼?●  玻璃鋼為纖維增強塑料 二戰後開始廣泛應用玻璃鋼學名纖維增強塑料,俗稱FRP(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即纖維增強複合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