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千億美元市值的蔚來,這期貨固態電池靠譜麼?

2021-01-12 騰訊網

1月11日晚,美股開盤,蔚來汽車(NIO)大漲超10%,股價再創歷史新高,市值也隨之突破1000億美元

之所以在資本市場上逆勢上漲,還要回到上周末NIO Day上發布的新技術上:作為一年一度NIO Day上的「保留節目」,蔚來在今年帶來了包括第二代換電站、自動駕駛系統、電驅動與固態電池等技術。

這些技術裡面,最為引人關注的當屬固態電池技術。但對於固態電池,蔚來的考量夠充分麼?

Q1:

電池到底是真固態,還是過渡性產品?

此次蔚來所公布的這款150kWh電池,是迄今為止車企發布的容量最高車載動力電池,同時還是首款搭載於量產車的固態電池。需要注意蔚來的說法:「固液電解質」,這說明蔚來為了解決電導率低的問題,採用了「原位固化技術」。所謂原位固態化,通俗一點說就是把液體轉化成固體,比如說先加入液體,加入液體之後就液體能夠跟顆粒很好的浸潤包覆,然後再將液態轉化為固態。這樣也能做到原子尺度的結合,而不是宏觀的把它們(電極材料和固態電解質)壓在一起解決。

所以,蔚來的這款固態電池,並非純固態電池,仍然是過渡性產品。所以蔚來也只說了這款電池的「預期」性能,畢竟等到這款電池交付時,汽車固態電池行業也會取得相應的進展。這款電池性能或許會出現相應的下調或上漲。

Q2:

固態電池真有那麼好麼?

對比液態鋰電池,固態電池具備以下優點:

固態電池將液態電解質替換為固態電解質,大大降低熱失控風險;

固態電池電化學窗口可達5V以上,高於液態鋰電池(4.2V),允許匹配高能正極和金屬鋰負極,大幅提升理論能量密度;

固態電池可簡化封裝、冷卻系統,在有限空間進一步縮減電池重量,體積能量密度較液態鋰電池(石墨負極)提升70%以上,達到500Wh/kg。

當然,固態電池現階段也面臨許多技術障礙,包括:

大部分固態電解質電導率比電解液小10倍以上,快充性能並不佳,充電仍是問題;

循環過程中物理接觸變差,影響使用壽命;

製備工藝複雜,直接影響成本。

總的來說,固態電池有利有弊,關鍵還需要看使用需求。但無論如何,固態電池是被學界與業界同時認定的下一代動力電池的主流路線。

Q3:

猜猜誰是蔚來固態電池的製造商?

蔚來在NIO Day上沒有公布固態電池廠商,這個謎題進一步增加了業內的猜測與討論。

有人猜測是清陶發展,畢竟清陶在2018年底就宣布率先建成固態鋰電池量產產線,目前還與北汽,上汽,廣汽,哪吒等多家車企有合作。在清陶官網也可以找到適用於新能源乘用車的電池包,但其與蔚來宣布的固態電芯密度360Wh/kg相差甚遠,是清陶麼?不好說。

那或許是輝能

這個可能性比清陶大。一方面,2019年8月,蔚來便宣布與輝能科技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就固態電池的生產應用展開進一步合作,並將打造採用輝能MAB固態電池包的樣車。另外有消息指出蔚來已經入股輝能。

最為關鍵的是,按照輝能2022年度量產的進度,與蔚來宣稱的明年四季度交付時間相同。同時,當前蔚來的100kWh電池包,採用的就是高鎳55單晶材料的CTP成組。而輝能科技的MAB電池包,就支持固態電池CTP封裝技術,這不由引人聯想。

其他黑馬有沒有可能?蔚來在NIO Day上透露,其採用的固態電池採用了原位固態化技術。而北京衛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直在研發原位固態化技術,作為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固態電池技術唯一的產業化平臺,衛藍新能源正致力於將這一技術進行產業化。

會是誰呢?靜待謎底揭曉。

Q4:

傳統鋰電池:你看我還有機會麼?

蔚來首發半固態電池也對鋰電隔膜、電解液個股形成衝擊,周一早盤鋰電池隔膜、電解液個股全線大跌。部分市場觀點認為,蔚來將採用半固態電池,或對鋰電中遊環節造成洗牌,按照受影響程度,隔膜>電解液>負極>正極,其中隔膜及電解液受負面影響較大

實際上,全固態電池目前商業化尚早,技術、工藝和成本等難題尚未解決。半固態電池基本沿襲現有四大材料技術體系,隔膜不變,電解液變成固液結合,正極進一步超高鎳化,負極用矽碳負極,且需要預鋰化,鋰用量增35%,碳納米管用量也會增加。

李斌也證實了蔚來量產的固態電池含電解液。據了解,蔚來搭載的150kwh電池或為半固態電池,採用超高鎳正極+預鋰化矽碳負極+固液電解質(固態+液態)+隔膜,屬於液態至固態電池的過渡性技術,對碳酸鋰、高鎳正極、矽碳負極、碳納米管等需求拉動明顯,對其他鋰電池材料影響整體不大。

那麼,是市場反應過激了?就目前形勢來看,市場反應強烈更多是聞風而動,畢竟在市面上,100kwh的鋰電池仍然是主銷產品,包括特斯拉也是如此。所以說,遠沒有到傳統鋰電池被拋棄的時代

雖然蔚來在NIO Day上表示固態電池將於2022年第四季度交付,但由於技術難點尚未突破,而且成本較高,業內普遍預計固態電池距離規模化量產還需要5年-10年(寧德時代2030年,豐田2025年)。有業內專家也表示,2024年會是一個相對樂觀的半固態電池大規模應用時間節點,而至於全固態,可能要到2030年

所以相比於第一批購買,目前試駕體驗一下即可,當然,壕人除外。

相關焦點

  • 蔚來「超級電池」撲朔迷離,1000公裡續航恐難落地
    過去一年,在特斯拉股價如火箭般躥升的帶動下,國內造車新勢力領頭羊蔚來股價也暴漲十幾倍,市值逼近千億美金,抄底投資蔚來的人,近乎都變成了"股神"。  看似與蔚來22年量產掛的上鉤,但另有消息傳出,蔚來電池包的供應商或為寧德時代,不過寧德時代公開表態,其在研的全固態電池最早要到2030年才能推出,2030年後才能實現全固態電池的商業化應用。  而據BT財經獨家了解,業界的普遍調研估計2025年前後,半固態電池才可以實現量產,2030年前後實現全固態電池的商業化應用。
  • 講個笑話,蔚來的市值超過了寶馬、通用
    6月份,特拉斯市值突破1900億美元,一舉超越豐田,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車企。下半年,咱們國家的比亞迪汽車市值也開始了猛漲,率先突破5000億大關,並一舉超過上汽集團。然而這還沒完,緊接著在11月份,造車新勢力中的蔚來汽車、理想汽車、小鵬汽車的市值都以不同增幅在上漲。要說它們之中的漲幅最猛、市值最高?那非蔚來汽車莫屬。
  • 特斯拉市值超伯克希爾哈撒韋,蔚來超越上汽,新能源汽車的天花板在哪?
    雖然新能源汽車公司市值上升迅速,但從業績表現來看,仍有較長的路要走。從市值超千億汽車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營收佔比來看,上汽集團以4978億元位居首位,佔比64%;比亞迪以1050億元緊隨其後;而蔚來、理想、小鵬三家造車新勢力前三季度營收合計為170億元,僅佔比2%。截至27日美股收盤,特斯拉公司股價上漲了11.76美元,報收於585.76美元,漲幅2.05%。
  • 蔚來汽車固態電池新車型量產 最高續航能力達1000公裡
    蔚來汽車固態電池新車型量產 最高續航能力達1000公裡 BT財經 發表於 2021-01-12 13:26:01 過去一年,在特斯拉股價如火箭般躥升的帶動下,國內造車新勢力領頭羊蔚來股價也暴漲十幾倍,市值逼近千億美金
  • 中概股瘋狂一夜:阿里狂飆逾4000億 京東突破千億美元
    來源:證券時報原標題:中概股瘋狂一夜:阿里狂飆逾4000億,京東突破千億美元,更有上市首日暴漲近50%...A股又是牛市一天?彭勃證券時報·e公司客戶端7月9日消息,A股已經無法阻擋,我們來看看昨夜大洋彼岸的資本市場發生了什麼。
  • 蔚來汽車拋出的固態電池概念,只是一個營銷噱頭
    搭載這兩項技術的ET7,瞬間讓聲量極高的特斯拉Model Y在產品力上,顯得相形見絀。需要說明的是,相比在價格上以及技術上,已經實現突破,且接近量產應用的雷射雷達,此次李斌發布的150千瓦時固態電池包ET7,交付時間在2022年第4季,也就是近兩年之後。這讓很多人懷疑李斌口中所謂的固態電池技術並不成熟,而只是李斌的營銷噱頭。
  • 拋開對標奔馳寶馬,蔚來ET7值得承載更大的理想
    其一,NIO DAY後不久,蔚來市值一度突破千億美元,全球車企市值排行提升至第三;其二,蔚來ET7直插豪華品牌的行政級轎車的售價區間,真正攪局到了傳統豪華品牌的競爭;其三,蔚來官方表示,蔚來ET7的競爭車型為奔馳S級、寶馬7系,而秦力洪也表示,蔚來的競爭對手是奔馳寶馬,或者是未來的百度,而並非特斯拉。
  • 特斯拉、蔚來市值第一!新能源汽車:泡沫還是革命
    7月2日,特斯拉股價創下歷史新高,市值攀至2,080億美元,而豐田當時的市值為2,030億美元,特斯拉成為成為地球上最有價值的汽車公司。11月18日,海外機構發布了2020年汽車企業市值排行榜,排名在第一的是美國新能源電動汽車品牌特斯拉,市值高達3990.5億美元,甚至超過了豐田、奔馳、大眾等知名百年老車企市值之和。中國汽車品牌比亞迪擠入第四名,蔚來汽車緊隨其後,列第六名,理想汽車、小鵬汽車等均進入前25榜單。
  • 買一臺蔚來?還是買兩臺特斯拉,開一臺砸一臺?這是個問題
    還有就是,這是「期貨」。特斯拉VS蔚來壓價格的壓價格,賣期貨的賣期貨新年伊始,特斯拉和蔚來先後推出新車,但戰略和亮點卻明顯不同。1月1日,特斯拉新品發售,Model Y Performance售價339,900元起。
  • 起底蔚來150度固態電池,全球鋰電格局要變天?
    蔚來ET 7   圖片來源:官方圖片固態電池成未來主流技術方向長期以來,固態電池一直被視為一種突破當今電動汽車性能限制的方法。蔚來汽車「固態電池」橫空出世,長期來看,或對鋰電中遊環節產生衝擊。消息一出,鋰電隔膜、電解液壓力倍增,1月11日早盤全線大跌。另一方面,固態鋰電池現階段仍有諸多技術障礙亟待突破,例如在電池循環的過程中,固固界面容易接觸不良,這也導致了固態電池量產難度加大;快充性能並不佳、製備工藝複雜、價格高昂等。因此市場預計,全固態電池規模化量產至少需要5-10年時間。
  • 蔚來股價應聲暴漲突破900億美元
    11天連漲後,昨夜今晨特斯拉市值突破8300億美元,超越Facebook成了美國第五大上市公司。前媒體人劉韌感慨,世界(將)進入馬斯克特斯拉時代。「給汽車寫軟體,肯定比寫手機APP有前途。」蔚來夾在喧鬧聲中,將在周六發布第一款轎車。好多人說特斯拉一降價,蔚來小鵬理想等國產新能源汽車就緊張。
  • 蔚來的未來路
    但姍姍來遲的蔚來2020新車發布會上,李斌的輪廓,愈發地向賈躍亭靠攏。與從一輛車上找到人生意義的狂熱粉絲不同,業內人士普遍的觀點是:蔚來急了,李斌迫切地想要抓住遠方的未來。  花旗銀行的分析師在上調蔚來目標價格至68.3美元後,仍是把評級從買入降為中性。
  • 揭蔚來「固態電池」之惑
    當其被損壞、被穿刺時不會漏液,這也就意味著也就不會發生當下電動車頻發的著火或者產生爆炸事故。蔚來發布「固態電池」為何如此吸睛?事實上,目下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基本都是含有有機電解液的鋰離子電池,而固態電池,則一直是只聞其聲,未見其物。
  • 市值力壓美國三大車企,蔚來、理想、小鵬的虛火與真金
    截至當日收盤,蔚來、理想、小鵬三家的市值之和已經超過美國三大車企(通用、福特、菲亞特克萊斯勒)的市值之和,三家公司成交量也分列美股成交額第一、第二和第六位,11月13日也就成為了中國新能源汽車日。此外,蔚來總裁秦力洪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蔚來車型的平均開票價格已經超過40萬元,而ES8的平均開票價超過50萬元。從某種意義上說,新能源汽車均價的提升、中高端車型的大賣的意義遠比單純的銷量提升更加重要。這說明消費者已願意按照真正的私家車定位來選擇電動車,而不再是為了享受政策優惠。
  • 觀察 ▏蔚來360Wh/kg固態電池發布
    1月9日,蔚來汽車在國內率先發布了一款單體能量密度達360Wh/kg的150kWh固態電池包產品。固態電池被認為是下一代動力電池技術研發的主流方向,包括中國、日韓、歐美等國的車企、電池企業近些年都在致力這一技術的研發及量產。不過,目前業界較為統一的共識是,成熟的固態電池產業化量產預計要到2025年之後,甚至到2030年。
  • 世界首富身家突破2千億美元,換成1百人民幣,可繞地球赤道53圈
    最近在全球的財富榜上,出現了第一個身家突破2千億美元的富豪,這個人就是現在的世界首富貝佐斯。亞馬遜市值已經暴漲到了1.68萬億美元,貝佐斯個人身家也隨著上漲,達到了1.68萬億美元。其實如果不是去年離婚,貝佐斯的身家早就應該超過了2千億美元了。去年離婚貝佐斯分了大約300多億美元的財富給前妻。
  • 千億龍頭跳水,136億資金緊急撤離鋰電池板塊!蔚來汽車重磅技術成...
    全球出貨量最大的鋰電池隔膜供應商恩捷股份於1月6日盤中創下歷史高點,上周五股價大幅回落,今日跌停板封單金額2.2億,該股當前A股市值仍在千億元以上;電解液供應商天賜材料於1月5日盤中創下歷史高點,今日跌停時封單金額1.3億,這是其近兩個月來首個跌停板;前不久才與特斯拉籤訂大單的雅化集團於1月7日盤中創下歷史高點,當天其A股市值也首次突破300億,今日股價跌停時封單金額0.97億元。
  • 蔚來本質是科技公司 一文讀懂新造車估值模型
    11月27日,更出現讓所有人瞪目結舌的一幕,當天美股收盤,蔚來汽車總市值為728.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788.4億元),超越比亞迪成為中國市值最高全球排名第四的車企。而此時的蔚來成立不過6年。如今當實打實的市值數據展現在眼前時,人們開始看不懂了,蔚來僅僅成立6年,憑什麼有這麼高的估值。不僅你看不懂,今年6月11日,特斯拉首次超越豐田成為全球市值最高車企時,豐田社長章男也大呼看不懂,而後面僅僅5個多月,特斯拉市值5000多億美元,超過豐田2倍,已經追不上了。人們看不懂的原因,在於無法突破固有思維的局限。對於蔚來,人們固有的思維是,蔚來是一家汽車企業。
  • 蔚來發布固態電池包,新能源車行業要變革了?
    富途資訊1月9日,在1月9日於成都舉行的NIO Day2020上,蔚來宣布正式推出150kWh電池包,使用固態電池,搭載該電池包的蔚來ES8續航裡程將達到730公裡,最高續航裡程達到910公裡。那麼什麼是固態電池?固態電池能給行業帶來怎樣的影響?盡在下文。
  • 固態電池大事件:續航超1000公裡 蔚來發布150度電池包 概念股曝光
    蔚來發布150度電池包,概念股曝光! 蔚來推出固態電池包,新推出的首款轎車ET7有望在這種電池包的加持下,續航裡程突破裡程碑意義的1000公裡。因晶片短缺,全球多家汽車巨頭宣布減產。蔚來擬推固態電池包,續航或超1000公裡蔚來近日火力全開,股價延續2020年的強勢走勢,1月8日跳空高開,大漲8.55%,最新總市值超920億美元,約合5960億元人民幣,已經超過比亞迪市值(5959億元),成為中國市值最高的造車企業。除了股價表現亮眼外,蔚來在1月9日的NIO Day中,一口氣發布了多款重磅產品,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